![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02/wKhkGWerKpWANflXAAK3fZjMrR4629.jpg)
![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02/wKhkGWerKpWANflXAAK3fZjMrR46292.jpg)
![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02/wKhkGWerKpWANflXAAK3fZjMrR46293.jpg)
![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02/wKhkGWerKpWANflXAAK3fZjMrR46294.jpg)
![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02/wKhkGWerKpWANflXAAK3fZjMrR46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320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3187061.1质量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321831.1.1质量管理的概念 3323271.1.2质量管理的意义 368141.2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4161331.2.1客户导向 4202211.2.2领导作用 4110701.2.3全员参与 499681.2.4过程方法 491281.2.5系统化管理 4149871.2.6持续改进 4310901.2.7事实决策 4291831.2.8供应商关系 4268161.3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488821.3.1质量检验阶段 471491.3.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301981.3.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596941.3.4国际标准化阶段 5283031.3.5持续改进和创新阶段 55100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5193162.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5317962.1.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5146862.1.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5213242.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 546572.3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627816第三章质量策划与控制 682543.1质量策划的概念与内容 6254073.1.1概念 6196853.1.2内容 6215433.2质量策划的工具与方法 774753.2.1工具 7254113.2.2方法 7134133.3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75723.3.1原理 749773.3.2方法 829781第四章统计质量控制 8179354.1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876494.1.1质量波动原理 8288884.1.2抽样检验原理 8256974.1.3控制图原理 844574.2常用统计质量控制工具 9196054.2.1控制图 922354.2.2帕累托图 9117744.2.3因果图 923094.2.4散点图 9203984.3统计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 93045第五章质量改进方法 1082805.1质量改进的基本流程 10232085.2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 1030575.3质量改进的实施策略 1016862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 11172616.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1147786.1.1概述 11121286.1.2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11264746.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1195816.2.1ISO9001标准 1137446.2.2GB/T19001标准 12269636.2.3其他相关标准 12220996.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 12140116.3.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28256.3.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2268266.3.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流程 1223144第七章供应链质量管理 13215777.1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1365027.1.1概念 1353787.1.2重要性 13224707.2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3274917.2.1策略 13263027.2.2方法 13133827.3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1498147.3.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4132757.3.2采购过程质量管理 14176967.3.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4299607.3.4销售与售后服务质量管理 14180717.3.5供应链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 1418629第八章服务质量管理 14198668.1服务质量的概念与特点 1433768.1.1服务质量的概念 14214068.1.2服务质量的特点 14252038.2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15313698.2.1顾客满意度评价 15255248.2.2服务质量模型 15221078.2.3服务失误分析 15278128.3服务质量改进策略 15135708.3.1强化服务意识 15308258.3.2优化服务流程 15240938.3.3提升服务技能 15197048.3.4建立顾客反馈机制 15208498.3.5加强服务创新 16322818.3.6增强服务竞争力 166008.3.7落实服务质量责任制 1628071第九章质量成本管理 16162569.1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16232539.1.1质量成本的概念 16127119.1.2质量成本的分类 16246919.2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16289879.2.1质量成本的核算 166529.2.2质量成本分析 17291979.3质量成本控制与优化 17117399.3.1质量成本控制 17157299.3.2质量成本优化 1724541第十章质量管理信息化 183033610.1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18936210.1.1意义 181673310.1.2作用 181617010.2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81168810.2.1构建原则 181566310.2.2构建流程 19141310.2.3实施策略 192865410.3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案例分析 19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理论1.1质量管理的概念与意义1.1.1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和维护等全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改进的活动。其核心目的是保证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提高用户满意度。1.1.2质量管理的意义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强用户忠诚度。(4)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5)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1.2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2.1客户导向企业应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关注客户期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1.2.2领导作用领导者应积极倡导质量管理理念,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1.2.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不仅是管理层的事情,全体员工都应参与其中,共同为提高质量做出贡献。1.2.4过程方法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整体质量。1.2.5系统化管理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整体管理体系,实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提高质量管理效果。1.2.6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1.2.7事实决策企业应依据事实和数据制定决策,避免主观臆断。1.2.8供应商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供应链质量。1.3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3.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阶段,主要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来保证质量。1.3.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30年代,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开始应用于质量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降低不合格品率。1.3.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逐渐形成,强调企业全员的参与和持续改进。1.3.4国际标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为全球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标准。1.3.5持续改进和创新阶段21世纪初,质量管理进入了持续改进和创新阶段,企业不断摸索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2.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特点2.1.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系统整合,持续改进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是组织的生命线,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共同关注质量,从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2.1.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形成质量意识和文化。(2)全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关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3)全系统整合:全面质量管理将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工作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4)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倡导不断进行质量改进,提高组织绩效。(5)顾客导向:全面质量管理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最高目标,关注顾客满意度。2.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政策:明确组织质量方针和目标,为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指导。(2)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过程和方法。(3)质量控制: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符合质量要求。(4)质量保证: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手段,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质量改进:通过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提高组织绩效。(6)质量文化: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形成质量文化。(7)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活动,提高组织竞争力。2.3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1)确定质量目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和顾客需求,明确质量目标。(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时间表。(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组织内部资源,形成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4)实施质量控制: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符合质量要求。(5)进行质量保证: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手段,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6)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通过质量改进项目,持续提高组织绩效。(7)培养质量文化: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8)监测质量绩效: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估,分析质量改进成果。(9)持续改进:根据质量绩效评估结果,调整质量管理策略,实现持续改进。第三章质量策划与控制3.1质量策划的概念与内容3.1.1概念质量策划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质量目标、质量要求、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实施的活动。质量策划旨在保证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组织竞争力。3.1.2内容质量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质量目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质量目标。(2)识别质量要求:分析顾客需求,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3)制定质量标准:依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制定适合本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4)策划质量保证措施:制定质量管理流程、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改进措施等,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标准要求。(5)明确质量责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量策划中的职责和任务。3.2质量策划的工具与方法3.2.1工具质量策划常用的工具包括:(1)质量功能展开(QFD):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性,进而指导设计和生产。(2)质量屋:通过矩阵形式,展示质量特性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关系,为质量策划提供依据。(3)流程图:展示产品或服务从设计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以便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4)质量成本分析:分析质量改进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质量策划提供经济依据。3.2.2方法质量策划的方法主要包括:(1)系统分析法:对产品或服务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关键质量特性。(2)过程方法:将产品或服务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进行质量策划。(3)风险管理法:识别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3.3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3.3.1原理质量控制原理主要包括:(1)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目标。(2)持续改进:不断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改进,以满足顾客需求。(3)标准化:将质量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标准,指导生产和服务过程。3.3.2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包括:(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觉并纠正质量问题。(2)质量审核:对产品或服务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质量改进工具:如六西格玛、Kaizen等,用于持续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4)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保证供应链质量。通过以上原理和方法,组织可以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第四章统计质量控制4.1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SQC)是一种应用统计方法来监控和改进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质量波动原理质量波动是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变化的一种表现。统计质量控制通过研究质量波动,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实现质量改进。质量波动可分为随机波动和系统波动,前者是不可避免的,后者则是可以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来减少的。4.1.2抽样检验原理抽样检验是在大量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抽样检验原理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4.1.3控制图原理控制图是一种动态监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变化的有效工具。它通过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数据绘制在图表上,以便直观地观察产品质量波动情况,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4.2常用统计质量控制工具4.2.1控制图控制图是统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工具,主要包括均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标准差控制图等。通过控制图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波动,及时发觉异常情况。4.2.2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问题分布的图表,它将质量问题按照发生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并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帕累托图有助于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4.2.3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分析质量问题原因的工具,它通过将质量问题与可能的原因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的网络图。因果图有助于系统性地分析问题,找出根本原因。4.2.4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在统计质量控制中,散点图可以用来分析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4.3统计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统计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某制造企业生产一批电子元件,要求产品的尺寸精度满足±0.02mm的误差范围内。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采用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监控。企业制定了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抽样数量和检验方法。根据控制图原理,绘制了尺寸控制图,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波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定期收集产品质量数据,绘制帕累托图,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通过因果图分析,发觉尺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磨损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3)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质量波动。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成功降低了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第五章质量改进方法5.1质量改进的基本流程质量改进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旨在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质量改进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改进目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明确质量改进的方向和目标。(2)现状分析:分析当前质量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原因分析: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挖掘潜在的隐患。(4)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5)实施改进措施:按照改进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改进措施。(6)效果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验证改进成果。(7)持续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对质量改进过程进行总结,不断优化改进策略。5.2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质量改进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工具与方法:(1)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四个阶段循环进行,以实现质量改进的持续进行。(2)鱼骨图:通过绘制鱼骨图,系统性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关键因素。(3)直方图:通过绘制直方图,了解数据分布情况,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4)控制图: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异常波动。(5)散点图:通过散点图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多变异分析:分析多种因素对质量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5.3质量改进的实施策略为保证质量改进的顺利进行,以下实施策略:(1)明确责任:明确质量改进的责任人,保证各项改进措施的落实。(2)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发挥集体智慧。(3)培训与教育:加强质量改进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4)激励机制:设立质量改进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5)信息反馈: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质量改进的进展和效果。(6)持续跟踪:对质量改进过程进行持续跟踪,保证改进措施的执行。(7)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质量改进建议,不断优化质量管理。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6.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6.1.1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和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过程中,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它涵盖了组织内的所有活动,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策划、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交付、售后服务等环节。6.1.2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职责:确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2)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3)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保证产品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4)测量、分析和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收集和分析数据,持续改进产品和过程。(5)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以保证其有效性和符合性。(6)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以确定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6.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6.2.1ISO9001标准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规模和行业的组织。6.2.2GB/T19001标准GB/T19001是中国国家标准,等同于ISO9001标准。它为组织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6.2.3其他相关标准除ISO9001和GB/T19001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4、ISO10001、ISO10002等,为组织提供了更具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6.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6.3.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的过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可以向顾客和社会证明其质量管理水平。6.3.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独立的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1)内部审核:由组织内部人员进行的审核,旨在发觉和纠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2)外部审核: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旨在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6.3.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流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组织申请认证或审核。(2)认证或审核机构对组织提交的资料进行预审。(3)认证或审核机构派遣审核员对组织进行现场审核。(4)审核员根据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5)认证或审核机构根据审核报告作出认证或审核结论。(6)组织根据审核结论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第七章供应链质量管理7.1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7.1.1概念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指在供应链各环节中,通过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控制,保证供应链整体质量满足顾客需求、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标准,从而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7.1.2重要性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顾客满意度:供应链质量管理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2)降低成本:通过供应链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品率,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3)优化资源配置:供应链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4)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7.2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策略与方法7.2.1策略(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供应链各环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强化供应商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保证供应商质量水平。(3)优化供应链流程:通过流程优化,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降低质量风险。(4)培养质量人才:加强质量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7.2.2方法(1)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现供应链各环节质量的全面提升。(2)质量工具与方法: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如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等,对供应链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3)质量改进项目: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持续提升供应链质量水平。(4)质量培训与宣传:加强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7.3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7.3.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关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保证供应商具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7.3.2采购过程质量管理采购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保证采购的产品符合企业标准。7.3.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3.4销售与售后服务质量管理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中,企业应关注顾客需求,及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顾客满意度。7.3.5供应链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持续改进供应链质量。第八章服务质量管理8.1服务质量的概念与特点8.1.1服务质量的概念服务质量是指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是衡量服务优劣的关键指标,它涉及到服务的各个层面,包括服务过程、服务结果以及顾客的感知和评价。8.1.2服务质量的特点(1)主观性:服务质量评价主要依赖于顾客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具有较大的主观性。(2)综合性:服务质量涉及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环境等,具有综合性。(3)动态性:服务质量会时间、环境、顾客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动态性。(4)互动性: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的互动,双方共同努力。8.2服务质量评价方法8.2.1顾客满意度评价顾客满意度评价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调查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了解服务提供者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表现。8.2.2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模型是一种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服务过程、服务结果、顾客期望和感知等方面。常见的服务质量模型有SERVQUAL模型、GRONROOS模型等。8.2.3服务失误分析服务失误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服务过程中的失误,找出服务质量问题并加以改进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服务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8.3服务质量改进策略8.3.1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应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在提供服务时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满意度。8.3.2优化服务流程企业应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顾客等待时间。8.3.3提升服务技能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8.3.4建立顾客反馈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顾客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顾客需求和意见,对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8.3.5加强服务创新企业应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以满足顾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8.3.6增强服务竞争力企业应关注竞争对手的服务质量,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提升自身服务竞争力。8.3.7落实服务质量责任制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和员工在服务质量方面的责任,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第九章质量成本管理9.1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9.1.1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预防和纠正不良品的成本,以及因不良品导致的损失成本。质量成本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合理控制质量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9.1.2质量成本的分类质量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预防成本:指为预防不良品产生而支付的成本,包括质量管理培训、工艺改进、设备维护等。(2)鉴定成本:指为检验和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而支付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3)内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在交付前因不良品产生而导致的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返修、停工损失等。(4)外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在交付后因不良品导致客户损失而支付的成本,包括退货、售后服务、赔偿等。9.2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9.2.1质量成本的核算质量成本的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质量成本核算应涵盖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成本。(2)准确性原则:质量成本核算应准确反映实际质量成本水平。(3)动态性原则:质量成本核算应关注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4)实用性原则:质量成本核算应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有用信息。9.2.2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质量成本结构分析:分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在总质量成本中所占比重。(2)质量成本趋势分析:分析质量成本随时间变化趋势,判断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3)质量成本与产量、销售额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探讨质量成本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9.3质量成本控制与优化9.3.1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制定质量成本预算: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预测质量成本水平,制定质量成本预算。(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保证质量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动态性。(3)加强质量成本监控:对质量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实施质量改进措施:针对质量成本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降低质量成本。9.3.2质量成本优化质量成本优化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减少不良品产生。(2)提高生产过程质量:加强过程控制,减少内部故障成本。(3)提高供应商质量: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商质量水平,降低外部故障成本。(4)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降低质量成本。(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第十章质量管理信息化10.1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10.1.1意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质量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质量管理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与共享,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架构质量控制标准指南
- 仁爱英语7年级(下册)U6T3学科讲义有答案
- 绿化养护战略合作协议书合同(2篇)
- 简单家庭协议书(2篇)
- 贷款申请书最好
- 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资料练习含【答案】卷1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环保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实践
- 现代营销策略在零售业的应用
- 2025年中国儿童用重点药品(咳嗽、发热)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月老合婚真经
- DB63-T 1987-2021干拌水泥碎石桩施工技术规范
- (完整版)欧姆龙E3X-HD光纤放大器调试SOP
- 2022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1小时: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课件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医技类-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6
- 老年社会工作完整版ppt-全体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202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2第二章 保护煤柱的设计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精心整理)三角函数w的取值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