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戊戌变法导学案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在国内,封建制度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到这个时候变得十分腐朽。政治上,官场腐败现象严重,各级官员贪污受贿成风,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却不为百姓做事。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广大农民生活困苦,贫富差距极大。而且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的工商业发展缓慢,与西方列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对外方面,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等,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接着英法联军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中国的损失惨重。随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不仅要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还要赔偿巨额的军费。这些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让列强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进一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必须进行变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亡。一些早期的思想变革已经开始出现,如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洋务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发展了近代工业和军事力量,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二、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他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但又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文化。他目睹了中国的贫弱,决心变法图强。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皇帝,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他的思想融合了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例如,他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变法思想,认为孔子是改革的先师,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当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们所接受。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他才华横溢,积极参与变法活动。他以犀利的文笔撰写文章,宣传变法思想。他的文章通俗易懂,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加入到变法的行列中来。光绪皇帝也是戊戌变法中的关键人物。他虽然身处封建统治的最高层,但对国家的危亡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的命运,增强国家的实力。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开启了戊戌变法的进程。三、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光绪皇帝下令裁撤了一些冗官冗员,精简机构。这一举措旨在提高的行政效率,减少官场的腐败现象。同时还鼓励士民上书言事,广开言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国家事务的讨论中来。以前,普通百姓和下层士大夫很难有机会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现在这一规定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使民间的声音能够被朝廷听到。在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这是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当时,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发展自己的工业,才能在经济上与列强竞争。还设立了农工商总局,负责管理和促进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商业贸易。在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绿营兵是清朝传统的军队,到了19世纪末已经十分腐朽,战斗力低下。通过裁减绿营兵,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同时将这些资金用于训练新式陆军。新式陆军采用西方的军事训练方法和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以应对列强的军事威胁。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八股文是一种僵化的科举考试文体,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考生只能死记硬背儒家经典,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改试策论则更注重考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这些新式学堂教授西方的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等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四、戊戌变法的实施过程变法开始时,光绪皇帝充满热情地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但是这些诏令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慈禧太后掌握着实际的政权,她对变法持反对态度。她担心变法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她周围的一些守旧大臣,如荣禄等,也极力抵制变法。他们在朝廷中拥有很大的势力,控制着许多重要的部门。在地方上,许多地方官员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他们习惯了旧有的统治方式,不愿意进行变革。而且,变法的一些措施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就使得很多官员面临失去职位的危险。同时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信息传递不畅,一些地方对变法诏令的理解和执行也存在偏差。变法的推进,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光绪皇帝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加强变法派的力量,如任用康有为等变法派人物担任重要官职。但是他的权力毕竟有限,无法与慈禧太后相抗衡。五、戊戌变法的失败及其原因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捕杀了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看,变法派自身存在一些弱点。他们的变法过于激进,在短时间内颁布了大量的变法诏令,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实施的可行性。例如,裁撤冗官冗员的措施虽然有利于精简机构,但在没有妥善安置被裁人员的情况下就仓促实施,引起了很多官员的不满和抵制。而且,变法派没有掌握实际的政权,他们依靠的光绪皇帝权力有限,在面对强大的顽固派势力时显得十分无力。从客观方面来看,封建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慈禧太后作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威,坚决反对变法,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轻易地就扼杀了变法运动。中国的社会基础也不利于变法的开展。当时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广大农民和封建地主阶级对变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六、戊戌变法的影响尽管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人民试图摸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一次勇敢尝试。戊戌变法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它传播了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例如,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和开办新式学堂等措施,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亮化合同范例
- 企业用地入股合同范本
- 个人归还现金借款合同范本
- 电信务工合同范本
- 产业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合同范本
- 中国强夯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注塑维修机维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葡萄汁饮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劳务派遣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分析考核试卷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