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基层组织科普宣传教育手册TOC\o"1-2"\h\u17587第一章:农村基层组织概述 3289041.1农村基层组织的定义与作用 3198721.1.1定义 3175051.1.2作用 3262581.1.3类型 394941.1.4结构 44343第二章:农村基层组织管理 4212401.1.5概述 4184871.1.6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 446481.1.7村级民主管理的实施措施 5258451.1.8概述 545081.1.9村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5142581.1.10村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5122291.1.11村务监督与公开的实施措施 5320581.1.12概述 6219501.1.13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691511.1.14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措施 69345第三章:农村基层组织选举 6198621.1.15法律法规概述 6197671.1.16法律法规内容 699551.1.17选民登记 7298601.1.18候选人推荐 735241.1.19选举投票 7171991.1.20选举结果公布 7186161.1.21监督主体 836281.1.22监督内容 895571.1.23监督方式 811326第四章:农村基层组织服务 8270131.1.24基本公共服务 8220371.1.25基础设施服务 850981.1.26产业发展服务 8158261.1.27生态环境服务 930901.1.28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968711.1.29农村社区建设 9106621.1.30农村社会治理 953291.1.3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9291151.1.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41451.1.33提高服务意识 991871.1.34创新服务方式 10121591.1.35完善激励机制 1015554第五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143731.1.36概述 105481.1.37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10160331.1.38村级组织建设的保障措施 1033061.1.39概述 11238761.1.40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内容 11100591.1.41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保障措施 1145791.1.42概述 11190091.1.43村级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115551.1.44村级风廉政建设的保障措施 126925第六章:农村基层组织文化活动 1290791.1.45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246691.1.46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 13272141.1.47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 13326741.1.48农村文化活动形式 1317911.1.49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3314981.1.50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1481801.1.51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措施 144033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环境保护 14163011.1.52法律法规概述 1484831.1.53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 1470431.1.54农业废弃物处理 15145391.1.5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5168081.1.5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5130881.1.57农村环境治理 15286701.1.58农村环境保护 169543第八章:农村基层组织扶贫工作 1688821.1.59扶贫政策概述 16286221.1.60扶贫措施 1683961.1.61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17193421.1.62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任务 17158811.1.63扶贫项目类型 17190771.1.64扶贫项目实施流程 171211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 18217031.1.65农村信息化的定义 18203621.1.66农村信息化的意义 18106781.1.67农村信息化的现状 18231081.1.68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8286941.1.69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管理 19189721.1.70农业生产信息化 19296361.1.71农村电商发展 19289451.1.72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 19261291.1.73基层民主建设信息化 1927980第十章: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培养与引进 20240851.1.74政策背景与意义 2032601.1.75政策内容 201161.1.76政策实施与保障 20241171.1.77人才引进的必要性 20129041.1.78人才引进策略 21258181.1.79人才引进的保障措施 2166771.1.80队伍现状与问题 21183391.1.81队伍建设措施 21323611.1.82队伍建设保障 21第一章:农村基层组织概述1.1农村基层组织的定义与作用1.1.1定义农村基层组织是指在乡镇领导下,依法设立、具有一定地域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具有群众性、自治性、服务性特点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是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承担着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1.1.2作用(1)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引导农民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农村公共服务事务,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4)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载体,通过村民自治,让农民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实现民主监督、民主决策。(5)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农村基层组织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第二节农村基层组织的类型与结构1.1.3类型(1)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村民小组:村民小组是村民委员会的下设机构,负责本小组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载体,负责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组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负责推动农民产业发展。1.1.4结构(1)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主持村民委员会工作。(2)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设组长1人,负责本小组工作。(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负责日常工作,监事会对理事会工作进行监督。(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理事长主持日常工作。通过以上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基层组织的定义、作用以及类型与结构,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章: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第一节村级民主管理1.1.5概述村级民主管理是指在的领导下,以村民为主体,依法依规进行村级事务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旨在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1.6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1)村民会议:村民会议是村级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村民会议负责讨论决定村级事务的重大问题。(2)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级民主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村民会议的决定,开展村级事务管理。(3)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村级民主管理的关键环节。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保证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4)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村级民主管理的重要环节。村级事务应当充分听取村民意见,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进行决策。1.1.7村级民主管理的实施措施(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素质,保证村级组织能够有效履行职责。(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明确村民会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民主决策程序。(3)推进民主监督:加强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监督,保证村级民主管理落到实处。第二节村务监督与公开1.1.8概述村务监督与公开是指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监督和了解,它是村级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村级事务管理的透明度,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1.1.9村务监督的主要内容(1)村级财务管理: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财务合规、合理。(2)村级项目管理:对村级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3)村级公共服务:对村级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公共服务公平、高效。1.1.10村务公开的主要形式(1)村务公开栏:设立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村级事务相关信息。(2)村务报告会:定期召开村务报告会,向村民报告村级事务管理情况。(3)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向村民发布村务信息。1.1.11村务监督与公开的实施措施(1)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制度,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程序等。(2)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务公开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3)强化村务监督力度:对村级事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第三节村级财务管理1.1.12概述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和指导,保证村级财务合规、合理、安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1.13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财务预算:编制村级财务预算,合理分配和使用村级财力。(2)财务收入:规范村级财务收入,保证收入来源合法、合规。(3)财务支出:规范村级财务支出,保证支出合理、合规。(4)财务报告:定期编制村级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村级财务状况。1.1.14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措施(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村级财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规范财务行为。(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及时发觉和纠正财务问题。(4)推进财务公开:定期公开村级财务信息,接受村民监督,提高财务透明度。第三章: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第一节村级选举法律法规1.1.15法律法规概述农村基层组织选举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各省级、市级、县级制定的选举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为农村基层组织选举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1.1.16法律法规内容(1)选举原则: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原则。(2)选举资格:具有我国国籍、年满18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选举组织: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4)选举程序: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推荐、选举投票、选举结果公布等环节。(5)选举监督:村民选举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应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保证选举的公正性。(6)法律责任:对破坏选举、妨害选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第二节村级选举程序与步骤1.1.17选民登记(1)选民登记时间:一般在选举日前30天开始。(2)选民登记对象:具有选举权的村民。(3)选民登记方式:采取上门登记、集中登记等多种方式。1.1.18候选人推荐(1)候选人推荐方式:选民联名推荐、村民选举委员会推荐。(2)候选人资格:候选人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3)候选人审查: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审查,保证候选人符合资格。1.1.19选举投票(1)选举时间:选举日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2)选举地点:选举地点一般设在村民委员会办公场所。(3)投票方式: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4)选举结果:选举结果应当在选举结束后当场公布。1.1.20选举结果公布(1)选举结果公布时间:选举结束后当天。(2)选举结果公布方式:张贴公告、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第三节村级选举中的民主监督1.1.21监督主体(1)村民选举委员会:对选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2)选民: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有权对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3)上级及有关部门:对选举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1.1.22监督内容(1)选民资格:保证选民名单真实、准确。(2)候选人资格:保证候选人符合资格。(3)选举程序:保证选举过程符合法律法规。(4)选举结果:保证选举结果公正、合法。1.1.23监督方式(1)现场监督:村民选举委员会和选民对选举现场进行监督。(2)举报投诉:选民对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3)上级及有关部门检查:上级及有关部门对选举工作进行巡回检查。通过以上民主监督,保证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的公正、公平和民主。第四章: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第一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24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1.1.25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信息通信等。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1.1.26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旨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基层组织要紧紧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1.1.27生态环境服务生态环境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包括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等。农村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第二节农村社会服务与管理农村社会服务与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的重要任务,旨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1.28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与管理体系,明确服务与管理职责,加强服务与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1.1.29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细胞,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1.1.30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1.1.3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组织要关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第三节农村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是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的关键环节,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农村基层服务能力:1.1.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要注重人才培养,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干部,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人才保障。1.1.33提高服务意识农村基层组织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关注农村居民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1.1.34创新服务方式农村基层组织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需求。1.1.35完善激励机制农村基层组织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动力。第五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节村级组织建设1.1.36概述村级组织建设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石,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1.37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1)完善村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保证村级组织运行的民主性、规范性和高效性。(2)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组织,注重培养和使用村级后备干部,提高村级组织队伍的素质和能力。(3)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加强村级组织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4)深化村级组织制度改革。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级组织民主管理水平。1.1.38村级组织建设的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委、要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建设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有力支持。(3)加大投入保障。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村级组织建设顺利进行。第二节村级领导班子建设1.1.39概述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1.1.40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内容(1)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选拔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较强领导能力和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村级领导职务,实现村级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2)加强村级领导班子教育培训。加大对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3)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村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村级领导班子工作绩效,激发工作积极性。(4)强化村级领导班子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风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村级政治生态。1.1.41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委、要高度重视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和监督。(2)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制度,规范选拔任用程序,保证选拔任用的公正性。(3)加强风廉政建设。加大对村级领导班子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第三节村级风廉政建设1.1.42概述村级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加强村级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风廉政水平,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1.1.43村级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风廉政教育,提高村级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2)健全风廉政制度。建立健全村级风廉政制度,规范村级员干部行为,防止权力滥用。(3)强化风廉政监督。加强对村级风廉政工作的监督,及时发觉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4)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形成震慑,维护农村基层组织的良好形象。1.1.44村级风廉政建设的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委、要高度重视村级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村级风廉政工作的领导。(2)完善风廉政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风廉政制度,为村级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3)加大投入保障。加大对村级风廉政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村级风廉政建设顺利进行。(4)强化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风廉政教育,提高村级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良好风廉政氛围。第六章:农村基层组织文化活动第一节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任务1.1.45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2)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3)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4)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挖掘、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1.46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农民。(2)提升农村科学文化素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3)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文化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二节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1.1.47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艺演出:包括戏剧、歌舞、曲艺、杂技等形式的文艺表演。(2)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普及科学知识、历史文化等。(3)文化展览:举办书画、摄影、手工艺等展览,展示农村文化成果。(4)文化娱乐:组织农民开展棋牌、体育、游艺等娱乐活动。(5)文化培训:开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1.1.48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文化广场活动:在村文化广场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2)文化大院活动:利用农村大院开展文化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3)文化室活动:在村文化室开展棋牌、游艺等娱乐活动。(4)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服务。第三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1.1.49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农村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1.50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1)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选拔、培养具有文化特长和热爱文化工作的农村人才,充实农村文化队伍。(2)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3)优化农村文化队伍结构:根据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优化队伍结构,保证队伍的专业性和多样性。(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设立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对优秀农村文化人才给予奖励和扶持。1.1.51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队伍建设。(2)开展培训交流:定期组织农村文化队伍培训、交流活动,提高队伍素质。(3)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促进农村文化队伍建设。(4)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农村文化队伍进行考核评价,保证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环境保护第一节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1.52法律法规概述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保障农村环境质量、维护农民环境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1.53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1)法律责任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各级企业和个人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2)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各级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措施。(3)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类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如农业废弃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4)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第二节农村环境保护措施1.1.54农业废弃物处理(1)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发酵制肥等,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1.1.5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2)污水处理工艺优化采用先进、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1.1.5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2)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地区给予补偿。第三节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1.1.57农村环境治理(1)污染防治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对农村环境污染物进行治理。(2)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3)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1.1.58农村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村生态环境质量。(2)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3)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第八章:农村基层组织扶贫工作第一节扶贫政策与措施1.1.59扶贫政策概述扶贫政策是国家为消除贫困、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农村基层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推动扶贫工作深入开展。1.1.60扶贫措施(1)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多种渠道,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资金支持。(2)产业扶贫: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通过项目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形成稳定的产业支撑。(3)教育扶贫: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4)健康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5)住房保障:对贫困家庭实施住房保障政策,保证住房安全。(6)社会保障: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二节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组织1.1.61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协调: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协调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2)宣传引导: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宣传扶贫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3)项目实施:农村基层组织负责组织实施扶贫项目,保证项目落到实处。(4)监督管理: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对扶贫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扶贫资金安全、项目合规。1.1.62农村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任务(1)落实扶贫政策:农村基层组织要保证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2)推进扶贫项目: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争取和实施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发展机会。(3)培育致富带头人:农村基层组织要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4)落实扶贫责任:农村基层组织要明确扶贫责任,保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第三节农村基层组织扶贫项目1.1.63扶贫项目类型(1)产业扶贫项目: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2)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3)教育扶贫项目:包括农村学校建设、教育资助等。(4)健康扶贫项目:包括农村卫生室建设、医疗救助等。(5)住房保障项目:包括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1.1.64扶贫项目实施流程(1)项目申报:农村基层组织根据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向上级部门申报扶贫项目。(2)项目审批:上级部门对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审查,确定项目实施主体。(3)项目实施:农村基层组织负责组织项目实施,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4)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完成后,上级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5)项目后续管理: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对项目进行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第一节农村信息化概述1.1.65农村信息化的定义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村管理等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1.1.66农村信息化的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值。(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有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推动基层民主建设。1.1.67农村信息化的现状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民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第二节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内容1.1.68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宽带网络覆盖: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接入速度,降低网络使用成本。(2)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服务。(3)信息终端设备:为农村基层组织配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提高信息获取能力。1.1.69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管理(1)电子政务: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效率。(2)基层建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3)社会事务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事务管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第三节农村基层组织信息化应用1.1.70农业生产信息化(1)农业技术指导: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农业市场信息: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等信息,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3)农业保险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开户银行合同范本
- 个体老板合同范本
- vr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烟台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化妆店转租上海合同范本
- 兽医诊所转让合同范本
- 副业兼职合同范本
- 二手车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军旅衣服租赁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实学应用
- 八段锦口令标准版合集
- JCT414-2017 硅藻土的标准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 钢结构主要技术标准和要求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完整版本课件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 腊八粥 第一课时自学导学单
- 心灵手巧织美好-精美挂件我会编 (教案)-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
- IPO项目律师尽职调查查验计划表模版
- 中美关系新时代52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