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编制依据.........................................................1
1.1.编制主要依据...................................................1
1.2.施工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1
2.工程概况.........................................................3
3.施工部署.........................................................4
3.1,施工准备.......................................................4
3.1.1.施工准备内容..............................................4
3.1.2.现场交接准备..............................................4
3.1.3.施工技术准备..............................................4
3.1.4.主要机械设备准备............................................................................................5
3.1.5,劳动力准备................................................5
3.1.6.主要物资准备.....................................................................................................5
3.2,施工区段划分...................................................6
3.2.1,平面分区..................................................6
3.2.2,竖向分段.............................................................................................................6
3.2.3.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6
4.施工进度计划.....................................................8
4.1.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图.............................................8
4.2.工期保证措施...................................................8
4.2.1,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8
422制订重要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8
5.施工总平面布置..................................................14
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14
5.2,施工总平面图绘制及布置原则....................................14
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14
5.3.1.现场出入口及围墙.........................................14
5.3.2.现场道路及排水...........................................15
5.3.3.现场机械、设备的布置.....................................15
5.3.4,现场材料加工、堆放场地...................................15
5.3.5.现场办公区、生活区.......................................15
5.3.6.临时用水布置.............................................16
5.3.7.施工用电的计算与布置.....................................16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1
6.1,测量放线......................................................21
6.1.1.施工测量准备.............................................21
6.1.2.平面控制.................................................27
6.1.3,高程控制.................................................22
6.1.4.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22
6.2.土方工程......................................................23
6.2.1.土方开挖.................................................23
6.2.2,施工方法.................................................23
6.2.3.土方回填.................................................25
6.3.地下室防水....................................................25
6.3.1.施工流程.................................................26
6.3.2.基层处理.................................................26
6.3.3.双面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铺贴.............................26
6.3.4,防水保护层施工...........................................27
6.4.模板工程......................................................27
6.4.1,模板体系选择.............................................27
6.4.2.模板的安装与支撑固定.....................................28
6.4.3.模板施工.................................................28
6.4.4,模板安装质量控制..........................................33
6.4.5,模板拆除.................................................34
6.4.6,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6
6.5.地下室支撑体系选择及计算......................................36
6.5.1.满堂架支撑体系选择.......................................36
6.5.2,梁底满堂架计算...........................................37
6.5.3.板底满堂架荷载计算........................................39
6.6.钢筋工程......................................................41
6.6.1.钢筋的采购与检验.........................................41
6.6.2,钢筋的制作...............................................42
6.6.3.钢筋的连接...............................................43
6.6.4.钢筋的绑扎...............................................50
6.6.5.钢筋工程质量检验.........................................51
6.7.混凝土工程....................................................52
6.7.1.混凝土施工实施目标.......................................52
6.7.2.混凝土施工特点分析.......................................52
6.7.3.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53
6.7.4,现场混凝土施工...........................................55
6.7.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57
6.8.砌体工程......................................................60
6.8.1.施工准备.................................................60
6.8.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61
6.9.装饰工程......................................................63
6.9.1.乳胶漆顶棚...............................................63
6.9.2,乳胶漆墙面施工...........................................64
6.9.3.楼地面工程...............................................64
6.10•人防门安装....................................................66
6.10.1.门框就位和临时固定.......................................66
6.10.2.校正.....................................................66
6.10.3.最后固定.................................................67
6.10.4,后期门扇安装.............................................67
6.10.5.人防门制作与吊装质量控制.................................67
6.1工•给排水工程安装................................................68
6.11.1,预留预埋.................................................68
6.11.2.管材的选用及连接.........................................69
6.11.3.管道支、吊架安装.........................................69
6.11.4,管道安装流程图:..........................................70
6.11.5,镀锌钢管(或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70
6.11.6.阀门安装.................................................72
6.11.7.防暴地漏安装.............................................73
6.11.8,管道试压与冲洗...........................................73
6.12.电气强电工程..................................................73
6.12.1.施工程序.................................................73
6.12.2.主要施工方法.............................................74
6.12.3.电气工程调试.............................................81
6・13.电气弱电工程..................................................84
6.14.通风及防排烟工程安装.........................................84
6.14.1,风管及部件制作、安装:...................................84
6.14.2,支吊架制作安装:.........................................85
6.14.3,风管及部件安装...........................................86
6.14.4.风管及支架防腐...........................................86
6,14.5.通风设备安装.............................................86
6.14.6,风量调整.................................................89
6.14.7,资料整理并编制调试报告...................................90
6・15.防火设备安装..................................................90
6.15.1,防火卷帘安装.............................................90
6.15.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91
7.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93
7.1.质量保证措施..................................................93
7.1.1.项目质量体系的组成及其分工...............................93
7.1.2.质量目标及其分解.........................................95
7.1.3.组织保证措施.............................................95
7.1.4,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计量、试验控制...................96
7.1.5,采购要素控制.............................................96
7.1.6.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措施.............................97
7.1,7,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00
7.2.安全消防保证措施.............................................102
7.2.1.现场生产、生活安全措施.....................................102
7.2.2,现场消防、保卫措施..........................................105
7.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06
7.3.1.现场管理措施................................................106
7.3.2,降低现场噪音的控制措施.....................................106
7.3.3.垃圾及时外运控制措施........................................107
734降低烟雾污染的控制措施......................................107
7・3・5.施工排放污水控制措施.......................................107
7.3.6,施工夜间照明控制措施........................................108
7.3.7.扬尘污染控制措施............................................108
7.3.8,保护现场原有草木、创建绿色环保工地.........................109
7.3.9.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争取周围居民的谅解与支持...............109
7.4.文明施工与CI.....................................109
7.4.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09
7.4.2,施工作业区文明施工管理......................................110
7.4.3,办公区文明施工管理..........................................111
7.4.4.文明施工检查措施............................................113
745.冬季施工保证措施.............................................113
7.4.6.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15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编制主要依据
业主提供的“***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图纸;
国家、部颁、地方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现行的安全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1.2.施工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未列举的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工程技术与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如有变化,
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林木--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工程位于新乡市金穗大道以南,友谊路以
北,新二街以东,新中大道以西。2#地下室人防建筑面积为7535m:设有四个六级
二等人员掩蔽,防化等级丙级,一个六级战时人防电站,掩蔽人数5030人。
本工程为平战结合掘开式人防工程,平时作为车库,临战前转换为二等人
员掩蔽部。本工程上部有四栋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分别为2-6#、2-7#、2-8#、2-9#
楼。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烈度为8度,建筑
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室防水等级除发电机房和变配电
间为一级外,其余主体部分防水等级为二级。人防地下室层高3.45~4.55m,筏板顶
结构标高为-5.250m,主楼基础形式:2-6#、2-7#楼为桩基+20。0厚筏板,2-8#、2-9#
楼为CFG复合地基+1100/1500mni厚筏板,地下车库为地梁+300厚挡水筏板。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地下室剪力墙、柱(主楼范围以外)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主楼范围内地下室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主楼一层墙柱混凝
土强度等级(2-6#,2-7#楼C40,2-8#.2-9#楼C35),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地
下室顶板抗渗等级为P6。
装饰工程做法:
底板、侧墙、顶板防水做法为APF双面自粘橡胶沥青卷材防水;
地面做法为金刚砂地面;
内墙面装饰为白色乳胶漆墙面;
顶棚做法为白色乳胶漆顶棚。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部署
3.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准备内容
1、配合业主完成政府部门相关手续的办理、备案及取证;
2、施工现场规划;
3、人员、机械、物资调配;
4、施工技术准备;
5、施工计划准备:包括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物资计划、方案编制计划等;
6、临时设施施工准备。
3.1.2.现场交接准备
根据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修建临时生产设施,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等管
线。
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黑,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排水系统,使场地内雨
水、施工及生活污水有组织地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按照企业形象设计实施标准、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本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文明施工
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现场进行CI策划和设计,在进场后一个月内完成CI相关标识
等的实施。
配合业主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法定手续,并与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交通、市政、
电力、自来水、电讯、城管、公安部门建立联系,办理必要的登记和监督手续,为
工程的顺利开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3.施工技术准备
3.1.3.1.施工图纸会审
进场后,项目部将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图纸,及时将设计和图纸
疑问以书面形式提交监理转业主、设计单位处理,协助业主组织好图纸会审工作。
3.1.3.2.进行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
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
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到各个施工环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部署
节之上,对参与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施工重点,为搞
好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3.1.3.3.测量控制网建立
根据业主给定的基准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
和水平基准点,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机械操作
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标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坐标点。
3.1.3.4.试验工作准备
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编制试验工作计划,包括混凝土强度试验及抗渗试验、
钢筋原材料与接头试验、防水材料试验、钢筋原材与接头连接试验、混凝土结构实
体检验等试验与检验计划,提前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申请与试验,并完成
现场试验室必需的试验工具、器材的准备。
3.1.3.5,施工技术交底
进场后,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按照企业标准,精心准备和
组织“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技术负责人一管理层一一作业班组一一操作工
人。交底的内容包括主要设计内容和各项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工程
质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等要求,施工程序和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等。
3.1.4.主要机械设备准备
人防地下室施工阶段拟采用4台塔吊进行场内机具、大宗材料的水平运输和垂直
运输。
3.1.5.劳动力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通过招标确定具备相应资质、业绩优秀、作风过硬、
服务意识强、人员素质高的专业工程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签订分包施工合同。
施工人员进场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入场教育,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
严格审查。
3.1.6.主要物资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编制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材料的需用计划,根据总体
需用计划编制每月、周需用计划,由我公司物资部组织采购法场。材料的进场,将
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企业标准和业主及监理单位要求在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
验,确保质量。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部署
3.2.施工区段划分
3.2.1.平面分区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人防地下室按照地上四栋主楼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
区段,A区为2-6#楼及其临近地下室部分,B区为2-7#楼及其临近地下室部分,C区
为2-8#楼及其临近地下室部分,D区为2-9#楼及其临近地下室部分。各分区内单独组
织施工,错开混凝土浇筑时间,材料按全面同步投入考虑,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劳动
力、材料投入的影响。各个区段施工时首先施工主楼后浇带范围内的地下室,待四
栋主楼主体完工后再进行剩余部分地下室施工,后浇带以外的地下室部分前期仅作
为A、B、C、D四个区材料堆场及交通用地。
地下室施工平面分区详见以下插图3.2-1所示。四个区施工时分别独立组织土方
开挖、清底及垫层、防水及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错开混凝土浇筑时间,各工种
作业人员穿插流水施工,材料按全面同步投入考虑,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劳动力、材
料投入的影响。
插图3.2-1二组团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分区图
3.2.2.竖向分段
人防地下室竖向结构分为两段进行浇注:
第一段浇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第二段浇筑:地下墙柱及地下车库顶板。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共留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具体留设位置留设在底板
表面上500mm高处,室内墙柱施工缝留设在底板面处。
3.2.3.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一一施工放线一一基坑大开挖、边坡支护(根据现场情况)一一地下室
垫层、防水、保护层一一地下室底板一一地下室墙板、顶板一一外墙防水施工一一
外墙保护层----室外回填----室外工程----墙体砌筑----室内装饰----室内地
坪一一地下室(人防)验收一一竣工收尾、验收。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部署
注:水电消防安装工程前期预留、预埋配合土建进度穿插施工,
进入后期安装时,土建与安装穿插进行。
2、验收安排
整体施工分五步进行验收,分别为:基槽为第一次;地下室底板钢筋、墙柱钢
筋及防护门为第二次;顶板结构为第三次;人防验收第四次;整体竣工验收为第五
次;每次验收合格后及时插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
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清边、修坡。
2、基坑排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法施工。
3、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待定)。
4、钢筋
1)、钢筋连接:直径大于等于22的钢筋采用机械直螺纹连接,小于22的钢筋采
用焊接或搭接连接。
2)、钢筋的锚固:按设计详图及规范要求。
3)、钢筋的加工:钢筋加工车间设在现场,采用现场制安。
5、混凝土
采用商品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以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相结合振捣方法;现
场配备坍落度桶检查;采用梁、板、柱、墙一次性浇筑。
6、模板:结构施工采用木板+木材+钢管+对拉螺杆组成的散装散拆施工工艺。
7、垂直运输:地下室施工前每栋主楼位置安装塔吊一台,塔吊基础在土方开挖
时开始施工,塔吊待塔吊基础达到设计值后即可进行塔吊安装。地下室施工阶段人
员上下基坑采用搭设钢管临时人行爬梯,基底清土方及材料上下由塔吊输送。
8、装饰作业原则:先湿作业,后装饰,先顶面后墙面、地面,确保后道工序不
致损坏前道工序。
9、防水卷材根据施工工艺选用具体粘结方法。
10、轴线标高引测:采用外控法引测轴线,标高以钢卷尺丈量,水平仪转点。
11、本工程进度控制采用网络技术,网络计划不仅考虑各工序的主次关系,且
综合考虑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动力的相关联系,各工序协作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12、砂浆采用现场自拌,水平运输至施工作业面。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进度计划
4.施工进度计划
4.1.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图
本人防地下室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1月15日。工程进度计划见插图
4.2-2所示。
针对本人防工程工期紧的特点,我项目从影响工期的人、机、料、法、环五个
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并富有针对性地拟定出相应的对策,确保总工期及各节点工期
目标按时完成。
4.2.工期保证措施
4.2.1.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的这一特点,从人员、机械、物资、工法、施工环境五大方
面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人员方面:本工程由4个防护单元组成,工程量大,工期紧,劳动力的有效
组织是确保工期的关键。
2、机具方面:本工程属群体工程,保证场地内的物资流转通畅将是施工重点,
塔吊等设备管理将是管理重点,
3、材料方面:工程同时施工面积大,周转架料等材料投入大,要求有充足的资
金作保障。
4、施工方法方面:各工序交叉施工多,各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进度
计划控制复杂,易造成窝工。
5、环境方面: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本工程将跨越2个冬季、2个雨季和2个春
节。雨季处于本工程施工的关犍阶段一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冬期施工处于主体
结构、装修阶段和安装工程的关键时期;施工期间跨两个春节,劳动力组织难度大。
4.2.2.制订重要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4.2.2.1.组织措施
1、项目部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
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形式上
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2、公司加强对项目施工生产的监控与指导,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进度计划
给。
3、加强同项目管理人、设计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4、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的充足
配备和及时进场。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给。
5、项目进行全盘策划、高效组织、管理、协调和有效控制,加强同各分包商的
协调与合作,根据工程进展及时通知分包商进场,并为分包商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6、主要和重要工序组织多班连续作业。
4.2.2.2.资金保证措施
资金保证: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既能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充足配备、
材料及时采购进场,又可以随着工程各阶段关键节点的完成及时兑现各施工队伍的
劳务费用,充分调动作业队伍的积极性,为冬季、春节期间的作业队伍人员的充足
配备提供保证。
4.2.2.3.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针对工程特点,将编制详细进度网络计划,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的多
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对
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既而保证各控制点工期
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应体现过程动态管理的原则,并通过完善的控制管理程序实
施,如插图4.2T所示。
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关键线路节点控制目标的实
现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
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3、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的要求,强化节点控制,明确影响工期的材料、设备、
分包单位的考察日期和进场日期,加强对各分包单位的计划管理。部分材料、设备
计划定货日期和进场日期和分包单位的考察时间及进场时间控制。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月进度计划
劳动力、材料、设
确定月进度计划总分包计划协调
备等资源计划
编制周进度计划
劳动力、材料、设
确定周进度计划各专•业计划协调
备等资源调配
各专业工种口计划
计划及时调整
计划实施监督J
计划未完成
原因分析
卜周计划安排建议
插图4.21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管理程序图
4.2.2.4.管理措施
1、合理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模板制作时间,减少施工工序相互打架,同时也
是克服环境因素影响、保证工期的重要措施。
2、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召开2-3次工程例会,围绕工程的施工进度、工
程质量、生产安全等内容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每日召开各专业碰
头会,及时解决生产协调中的诃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有关
问题。
3、作好作业队管理:作业队采取三级管理方式,即一级为作业队长,二级为质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进度计划
检员和施工员,三级为班组长,明确权力,落实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引入竞争激励
机制,在各施工队之间、作业班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局
面,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对于表现突出,对工期和质量作出重大贡献的作业班
组和个人予以重奖;专业工种之间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操作,同时要
定期对持证人员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取消上岗资格,对于重要工
序(如混凝土振捣等)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4.2.2.5.材料保证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半个月对大宗材料提出
使用计划,确保物资部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采购,确保现场正常运行。
4.2.2.6.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为保证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的可靠性,现场将加强管理协调,同时采取
以下措施:
①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对机械易损件的采购储存;
②对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焊接设备,落实定期检查制度;
③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加强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
4.2.2.7.其他方面措施
1、外围保障保证措施
设专人专职负责,加强消防、文明施工、环保与扰民、治安保卫工作以减少由
于外围保障不周而对施工造成的干扰,从而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及与政府
有关部门的联系。对于扰民及美扰,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
2、现场医疗保证措施
(1)与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急救中心等建立关系,取得医疗系统的支持。
(2)现场备有医疗人员和急救措施以及附近的急救中心的联系电话,并经常与
当地卫生保健部门取得联系,为预防传染病和其他福利做出必要的安排,积极宣传
酒精饮料和毒品等危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
(3)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条例,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一切
不良卫生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交底,尤其注重宣传在传染病多
发季节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突发性事件。
(4)现场采取安全保证措施,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减员。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进度计划
4.2.2.8.特殊时段的保证措施
本工程拟定施工时间内将经历劳动节、国庆等特殊时段,在这些特殊时段内我
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如政府部门未明令禁止施工,施工现场保持连续正常的施工生产,确保工程
总控制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根据实际情况轮流安排管理人员调休,并
在此之前做好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3、安全部门加强现场检查与巡视,落实预防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4、材料部门提前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尤其是钢筋的进场计划,作好钢材储备。
并根据特殊时段的市内交通状况,提前落实运输材料进场车辆的行驶路线,确保材
料运输的及时与通畅;对委托加工的半成品、构件提前与加工厂商联系,由加工厂
商提前加工或安排加班生产,以确保半成品、构件能按照原定计划组织进场。做好
材料的储备工作,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检测工作。
5、提前与监理工程师预约,使得现场有监理工程师值班,以确保隐蔽工程或中
间验收工作的连续性。
6、特殊时段施工时特别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消防管理、防噪音、防尘处理
措施,保持良好的现场形象、维持现场及周围的市容环境整洁。
***,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4.施匚进度计划
C.32.
w^'5任务铺二明不倒G引渤目却城匕Jlcrtibe1皿71n4!tyJilyJnnicy
1切痂1S工作82010?11115020105113299111-152i-a
2tm$1作82010911^X8物博12月出1-30lh内
1«1
~3蝶虹sma201睥12刖日20喃2刖日
4雎।厥5工作82010^12110B20侬便1出12-10HMI
510工作日201蜂12月15日201懈12脉日IMSg-12-24
615工作Ban函2分日201庠1刖日ly-25&1-8
TKM啦151Mani撤月唱2OI1«:M]I-Jw-n
8mi20工作8m闱即日3m爱月12日■12
2-136
9地褛绢庭I20工作8201单月13日2M1於刖日叱
10190工作日an1碰5日须阳刖咐3-5口二:…一…一............S...j.b..l..O..
IT主空髓带W朝皑下翻械工30工作8201单刖日期南明1电9-iBS-10-10
12*mit耐水丈15工作8an1召刖日201南机出YHH-II
201像月3可
13土5助1islftB201阳月19日4T9□5-3
10-11tz
14«T1WI3)工作日an利囱田2011511193»Jl-9
15也褛整宓核20mzni?uIioBan劭月丽11-1(
16iniwi加工作日an利肺日2011用2刖日1l-MS-I2-9
201海刚回
nfiTliifeiIQ工作8an9izlioSn-id如2T9
ie*T?^£I10工作日初南2月加日如用2月能12-21
19人国宜15IftB2D1南1月30日捌用2刖田11评UIM4
20.康编力效alSB2011?11^1002011年12月丽11-1(12-21
21康翦颈50工作日an年11川出物国2脑日11-1(r—:1221
22人娓备XSOlftfiaiifulwB20厝12就8li-l(_=4?-M
23虑手场取10工作820眸12的日旗烽1月出12-A1如
24,国轴5工作日20喏】刖目旗蹿曲3日IT11-13
插图4.2・2人防地下室施工进度计划图
cSc中建三局建段工程股份有限洞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总平面布置
5.施工总平面布置
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
2、国家、河南省、新乡市有关施工规定、规程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规定;
3、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水电接入点位置;
4、现场场地实际情况。
5.2.施工总平面图绘制及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为保证现场施工顺
利有序的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如下:
1、依据工程特点和各施工阶段施工管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平面
实行分阶段布置和管理;
2、方便总承包方进行管理和服务;
3、紧凑有序,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科学合理的布置总平面,充分利用施工现
场的场地;
4、按专业划分施工用地,尽量避免各专业用地交叉而造成的相互影响干扰,保
证场内施工道路通畅;
5、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和市政府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美观、实用、节约的
原则进行建设规划临时设施;
6、在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
内二次搬运;
8、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9、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要求。
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5.3.1.现场出入口及围墙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在现场东北侧设立1个大门,大门采用8m成品门,作为进
出工地的主出入口;地下室封顶、土方回填后,在场地西南设立一个辅门,辅出入
口为6m的简易大门,作为模板、砌体、装修等材料的入口。
工地四周已有砖砌围墙,进场后按照中建总公司CI要求对围墙进行设计,突出
工程特点。二、三组团与后期施工的一组团之间采用钢围挡法行分隔,钢围挡采用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4
***一期工程2#地下室人防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总平面布置
中建总公司CI标准进行美化。通过围墙和钢围挡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管理。
5.3.2.现场道路及排水
本工程场地范围大,现场临时道路需进行合理规划,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保证
现场道路畅通。主出入口位置70米范围内道路采用200厚C20混凝土硬化,其余施工
临时道路在路基压实后采用50厚C20混凝土浇筑,并按2%的坡度做好排水。
临时道路两侧做好排水沟,引导流水排入市政管网;基坑周围开挖排水沟,间
隔50nl挖集水井,积水用水泵排入市政管网;在大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槽,配备高压
冲洗水枪,以免车辆出入带泥,引起扬尘污染。
5.3.3.现场机械、设备的布置
1、塔吊的布置
塔吊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平面尺寸、吊物重量、起重机的能力和现场实际情
况,又考虑塔吊的安装、拆除的方便,同时使各类大宗材料堆场位于塔吊覆盖范围
内。为满足塔吊覆盖范围,每栋建筑物安装一台塔吊。塔吊型号及布置详见总平面
布置图。
2混凝土泵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流水段的划分和工程量计算,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布置1台HBT80
混凝土输送泵,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户口分家财产分配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公司担保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共同投资人工智能研发合作协议
- 茶楼入股投资合同协议(2025年)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节庆广告牌场地租赁与宣传推广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绳状开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草手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美甲店员工招聘及试用期管理规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社区商品房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相邻宅基地边界调整与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气象学与气候学》全书电子教案B
- 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超长期国债
- 江西省“振兴杯”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竞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DLT 5756-2017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冷缩式电缆附件安装规程
- 循环伏安法 课件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 2023高考数学艺考生一轮复习讲义(学生版)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2023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92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