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100
C52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444—2018
健康企业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healthenterprise
2018-09-06发布2018-09-3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444—2018
健康企业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康企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健康企业申报及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296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Z/T29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条件
4.1企业主要负责人书面承诺自愿开展健康企业建设;
4.2近3年内未发生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及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等公共卫生
事故;
4.3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责任事故;
4.4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5评估原则
5.1评估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科学标准的原则;
5.2评估结论应遵循重点性、可靠性,兼顾企业重大改造、更新成本合理性原则。
6评估指标
1
DB32/T3444—2018
6.1健康政策
6.1.1制度保障
6.1.1.1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健康企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健康企业建设管理部门,配
备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企业工作,建立以班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6.1.1.2将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6.1.1.3将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和企业发展规划;
6.1.1.4制定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
6.1.1.5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工间操制度、健身制度、无烟单位制度等;
6.1.1.6制定健康素养学习制度,每年组织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开展健康素养
学习测评。
6.1.2协调保障
6.1.2.1依法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保障职工就业权益;
6.1.2.2编制预算,保障和落实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经费;
6.1.2.3完善工会、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6.1.2.4加强对外协单位的健康管理,明确健康促进要求,将外协人员纳入本单位健康管理范畴。
6.2健康环境
6.2.1一般公众环境
6.2.1.1环境整洁、舒适优美、无卫生死角,绿化覆盖、绿地率符合国家绿化要求;
6.2.1.2总体布局合理,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生产布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6.2.1.3废物排放、贮存和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6.2.1.4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6.2.1.5室内公共场所以及通勤车辆内全面禁止使用烟草制品,在禁烟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
6.2.1.6办公场所采光照明、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2.1.7办公环境、办公设施及作业应符合工效学要求;
6.2.1.8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厕所、浴室及女职工卫生用室等卫生设施,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
标准要求;
6.2.1.9企业食堂、食品加工场所、设施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证照齐全,饮水、
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
6.2.2职业危害环境
2
DB32/T3444—2018
6.2.2.1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企业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
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2.2.2生产作业环境应满足GBZ1、GBZ2.1、GBZ2.2的要求;
6.2.2.3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向职工公布;
6.2.2.4根据车间卫生特征,按规定设置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等车间卫生室,在特殊作业、工种
或岗位设置洗衣室;
6.2.2.5生活用室应布置在职工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
求的场所隔开。
6.3健康促进与干预
6.3.1公众健康促进与干预
6.3.1.1及时掌握企业职工主要健康问题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情况;
6.3.1.2每年至少开展五次健康讲座,内容应包含慢性病、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职业紧张及
心理卫生等相关内容;
6.3.1.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职工合理膳食,提升职工健康素养水平;
6.3.1.4提供身体锻炼的设施和服务,每年至少2次组织群体性健身活动,职工参与率达到70%以上;
6.3.1.5为企业职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与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
步器等);
6.3.1.6开展控烟限酒健康教育,提供戒烟支持和服务,合理规范设置室外定点吸烟点;
6.3.1.7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防止传染病流行及群发性食源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
6.3.2职业健康促进与干预
6.3.2.1工作相关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职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3.2.2对重复用力、快速移动、异常姿势等工效学危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
统疾患的措施;
6.3.2.3对高负荷、超时工作等作业方式,采取减少工作时间、调整工作内容或作息时间等预防和控
制过劳发生的措施;
6.3.2.4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6.3.2.5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应接受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的职工,应进行
专项职业卫生培训;
6.3.2.6企业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
督促、指导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
DB32/T3444—2018
6.3.2.7对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
害的工作岗位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6.3.2.8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制定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应急
演练,设置检测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检查
监测;
6.3.2.9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健康相关宣传日/宣传周活动。
6.4健康服务与管理
6.4.1公众健康服务与管理
6.4.1.1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制定职工年度健康检查计划;
6.4.1.2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检查覆盖率95%以上;
6.4.1.3规范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建档率90%以上;
6.4.1.4规范开展对职工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评估,加强疫苗接种;
6.4.1.5实施人群的分类管理,降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6.4.1.6不得雇佣未成年人,女职工不得从事女职工禁忌劳动岗位,为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
6.4.1.7女职工健康检查应包括妇科检查和乳腺、宫颈检查项目;男职工应包括结直肠检查项目;
6.4.1.8制定并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提供心理评估、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
6.4.2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
6.4.2.1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职工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6.4.2.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6.4.2.3应及时将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告知职工;
6.4.2.4按相关规定建立并管理企业职业卫生档案、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4.2.5定期评估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6.4.2.6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职业病诊断并负责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
护等资料;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6.4.2.7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应的费用;
6.4.2.8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和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依法依规安排职业病病人进
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保护其合法权益;
6.4.2.9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及确诊职业病病人的,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监
督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6.5健康文化与社会责任
6.5.1健康文化
4
DB32/T3444—2018
6.5.1.1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6.5.1.2传播企业文化,传递健康理念,关爱职工家庭幸福;
6.5.1.3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6.5.1.4将健康企业的积极效应扩展到家庭和社区;
6.5.1.5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工作场所暴力、歧视和性骚扰。
6.5.2社会责任
6.5.2.1立足科学发展,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6.5.2.2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保护企业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6.5.2.3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平等对待患病员工,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
6.5.2.4构建和谐、平等、信任、宽容的人文环境。
7评估方法
7.1评估依据
依据评估指标各项具体内容实行百分制打分,分值构成为100分。健康政策15分,其中制度保障9
分、协调机制6分;健康环境20分,其中一般公众环境10分、职业危害环境10分;健康促进与干预25分,
其中公众健康促进与干预10分、职业健康促进与干预15分;健康服务与管理30分,其中公众健康服务与
管理10分、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20分;健康文化与社会责任10分,其中健康文化5分,社会责任5分。见
附录A。
7.2评估
健康企业评估结果分为健康企业、待建设企业两类。评估标准见表1。
表1健康企业评估结果
评分G100≥G≥85G<85
健康企业评估结果健康企业待建设企业
8评估流程
8.1申请
申报健康企业应向评估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应资料。
8.2受理
评估机构按规定做出是否受理评估委托,对不受理的应以书面形式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8.3成立评估组进行评估
8.3.1评估要求
5
DB32/T3444—2018
8.3.1.1做好评估前准备工作,收集企业资料,真实全面了解企业概况;
8.3.1.2在评估过程开始之前,应与企业协商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并书面确认;
8.3.1.3评估人员根据评估指标做好相应的现场评估记录;
8.3.1.4依据考核表公正客观评价企业并打分。
8.3.2现场评估方式
8.3.2.1询问: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部分职工。
8.3.2.2查阅:查阅企业相关许可证、劳动合同、职工体检、职业卫生相关资料等。
8.3.2.3现场勘查:依据本规范评估指标进行勘查。
8.4评估结果
根据健康企业评估得分情况,查阅表1,得出相应评估结果。
9结果运用
当企业评估得分介于85和100之间时,属于健康企业;当企业评估得分低于85分时,属于待建设企
业,说明该企业在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促进与干预、健康服务与管理及健康文化与社会责任等五
个方面还有待完善,待建设企业可按照评估结论的有关内容全面进行整改,实行合理制度改革和有效措
施,以达到健康企业标准。
6
DB32/T3444—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江苏省健康企业评价考核表
一级二级分标准得
指标内容
指标指标值分值分
1.成立本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健康促进领导小组(1分),明
确健康企业建设管理部门(1分)。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企业工作4
(1分)。建立以班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1分)。
2.将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0.5分),制定实施
1
方案(0.5分)。
3.将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核(0.5分)和企业发展规划
制度1
9(0.5分)。
保障
4.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有一项得1分,无不得分)。1
5.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工间操制度、健身
1
制度、无烟单位制度等(1分,有且执行得分,无或不执行不得分)。
一、6.制定健康素养学习制度,每年组织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
健康习测评系统”开展健康素养学习测评(1分,参与职工总数每下降1
政策10%,扣0.5分,分母以全体职工总数计,扣完为止)。
(151.依法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1分,每下降5%,扣0.5分,扣
分)完为止),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1分,每下降5%,扣0.5
3
分,扣完为止),保障职工就业权益(1分,有且执行得分,无或不
执行不得分)。
2.保障和落实健康企业建设工作经费(无经费保障不得分,仅维持
协调基本保障得0.5分,充裕保障得1分;达到50元/人视为基本保障,
61
保障达到200元/人以上视为保障充裕;该工作经费不包含职业卫生及工
会福利经费)。
3.完善工会、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
1
关系(1分,有且执行得分,无或不执行不得分)。
4.加强对外协单位的健康管理,明确健康促进要求,将外协人员纳
1
入本单位健康管理范畴(1分,有且执行得分,无或不执行不得分)。
1.环境整洁、舒适优美、无卫生死角(1分),绿化覆盖、绿地率符
1.5
合国家绿化要求(0.5分,不达标不得分)。
2.总体布局合理,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生产布局符合国家相关标
1
准要求(1分,一项不符合扣0.25分)。
二、3.废物的排放、贮存和处理符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分,一项
2
健康一般不符合扣0.5分)。
环境公众104.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0.5分)。0.5
(20环境5.室内公共场所以及通勤车辆内全面禁止吸烟(0.5分),在禁烟场
1
分)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0.5分)。
6.办公场所采光照明、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
1
分,一项不符合扣0.25分)。
7.办公环境、办公设施及作业应符合工效学要求(1分,现场专家综
1
合评估)。
7
DB32/T3444—2018
8.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厕所、浴室及女职工卫生用室等卫生
设施,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1分,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不1
得分)。
9.企业食堂、食品加工场所、设施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
关要求,证照齐全,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1分,一1
项不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分)。
1.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企业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
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2*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分,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分)。*
2.生产作业环境应满足GBZ1(1分,有一项不符合扣0.5分,扣完
职业为止)、GBZ2.1(1分,合格率每下降5%,扣0.5分,扣完为止)、
3*
危害GBZ2.2(1分,合格率每下降5%,扣0.5分,扣完为止)的要求。
环10*
境3.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1
2*
分),检测结果向职工公布(1分)。*
4.根据车间卫生特征,按规定设置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等车间
1.5*
卫生室(1分),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洗衣室(0.5)。*
5.生活用室应布置在职工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1.5*
(0.5),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隔开(1分)。*
1.及时掌握企业职工主要健康问题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情况。(1分,
1
有得分,无不得分)。
2.每年至少开展五次健康讲座(1分,讲座每少一次扣0.5分,扣完
为止),内容应包含慢性病、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职业紧张2
及心理卫生等相关内容(1分,少一项内容扣0.5,扣完为止)。
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0.5分),指导职工合理膳食(0.5分),提升
公众职工健康素养水平(1分,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度每下降5%,扣0.52
健康分,扣完为止)。
促进104.每年至少2次积极组织群体性健身活动(0.5分,少一次扣0.25,
与干扣完为止),职工参与率达到70%以上(0.5分,参与率每下降5%,1
预扣0.1分,扣完为止)。
5.为企业职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0.5分)与支持工具(控
1
三、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步器等)(0.5分)。
健康6.开展控烟限酒健康教育(0.5分),设置定点吸烟点,提供戒烟服
1
促进务(0.5分)。
与干7.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防止传染病流行(1分)及群发性食源性疾病
2
预事件(1分)。
(251.工作相关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职工生理、心理
1
分)健康的要求(1分,专家现场综合评估)。
2.对重复用力、快速移动、异常姿势等工效学危害因素,制定预防
职业
和控制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的措施(1分,专家现场综合评1
健康
估)。
促进
153.对高负荷、超时工作等作业方式,采取减少工作时间、调整工作
与干
内容或作息时间等预防和控制过劳发生的措施(1分,专家现场综合1
预
评估)。
4.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2*
材料(2分,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不得分;有利于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
8
DB32/T3444—2018
职工健康的得2分;一般状况得1分;专家现场综合评估)*
5.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应接受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1.5分,缺一
类扣0.5分)。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项职业卫生2*
培训(0.5分)。*
6.企业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2分,能满足现场工作需要得
2分,否则不得分),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
4*
护用品(1分,不合格不得分)并督促、指导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1
分,未开展不得分)。*
7.对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0.5分,不
规范扣0.25,未设置不得分)和中文警示说明(0.5分,不规范扣
2*
0.25,未设置不得分),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设置职业
病危害告知卡(1分,不规范扣0.5,未设置不得分)。*
8.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制定
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设置检测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
1*
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检查监
测(1分,缺一个要素扣0.2分)。*
9.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健康相关宣传日/宣传周活动(1
1*
分,未开展不得分)。*
1.建立健康检查制度(0.5分),制定职工年度健康检查计划(0.5
1
分)。
2.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检查覆盖率95%以上(2分,未
2
组织不得分,覆盖率每下降5%,扣0.2分,扣完为止)。
3.规范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建档率90%以上(1.5分,未建立不得分,
1.5
公众建档率率每下降5%,扣0.2分,扣完为止)。
健康4.规范开展对职工个体(0.5分)或群体的健康评估(0.5分);1
服务105.实施人群的分类管理,降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1
与管慢性病的患病风险(1分)。
理6.不得雇佣未成年人(0.5分),女职工不得从事女职工禁忌劳动岗
1.5
位(0.5分),为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0.5分)。
四、
7.女职工健康检查应包括妇科检查(0.5分)和乳腺检查项目(0.5
健康1
分)。
服务
8.制定并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提供心理评估、咨询、教育培训
与管1
等服务(1分,有计划未实施得0.5)。
理
1.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1分),制定职工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302*
(1分)。
分)
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
3*
业健康检查(3分,每缺少一个类别检查扣1分)。*
职业3.应及时将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
2*
健康面形式告知职工(2分,缺一项扣1分)。*
服务204.按相关规定建立并管理企业职业卫生档案、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
与管案(2分,缺一类档案扣1分,每类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扣0.5分)。2*
理*
5.定期评估职业健康监护资料(0.5分),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
1*
导(0.5分)。*
6.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职业病诊断(1分)并负责提供职业病诊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9年中国兼香型白酒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煤矿可行性报告范文
- 七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 中国混动汽车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结肠息肉:早期发现与预防
- 安装地漏合同范本
- 瓷分流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收银机外壳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时代楷模”单杏花:用热爱铺就人民美好出行路
- LED曝光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消毒
- 投行竞争格局-洞察分析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青冈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深度预测试卷含解析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 物业管家客服培训课件
- 涵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3篇
- 乡村生态旅游研学基地建设方案
- 战救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考试题库
- 小学2024-2025 学年课程设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