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课件_第1页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课件_第2页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课件_第3页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课件_第4页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生物学取向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学派勒温的场论与斯普兰格的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生态学的发展理论新近理论观点—青少年积极发展(PYD)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追溯人类对青少年发展的认识柏拉图:推理是青少年而不是儿童的主要特征,儿童应以运动和音乐为主;青少年应该多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亚里士多德:青少年应发展独立性、自我认识、职业选择等能力。并把自我选择作为成熟标志。卢梭:儿童、青少年与成人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第一节生物学取向的发展理论该理论流派从个体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生理成熟的结果。从普遍意义上说,个体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类型差异和年龄差异,是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不受或极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代表人物:霍尔(复演说)格塞尔(成熟论)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一、霍尔的复演说(recapitulationtheory)把个体的心理发展看做是一些列或多或少复演种族进化历史的过程。个人心理发展的层次与种系发生的进化层次在本质上是相对应的、平行的。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复演说的结构发展时期种系进程活动方式发展任务婴儿期(出生-4岁)动物四肢活动;爬行感知觉能力;自我保护儿童期(4-8岁)类人猿(渔猎)捉迷藏、使用玩具器械、钻洞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少年期(8-12岁)半开化(农业)稳定生活学习知识、艺术青年期(12-25岁)文明人“狂风暴雨”式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二、格塞尔成熟论

(theoryofmaturation--potency)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maturation)。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顺序地进行的。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格塞尔的这一论断,主要来自他的经典的双生子爬梯研究。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摘自: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第9-10页)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理论评价格塞尔的观点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曾盛极一时,被许多家长奉为育儿“圣经”不仅对当时的儿童青少年教育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也由于他突出强调了成熟机制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从而为研究青少年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生物因素比如年龄的作用而抹煞了个别差异和环境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显然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完善的。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青少年

发展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学派观点:将性本能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动力,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心理和文化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新精神分析学派: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一、西蒙·弗洛伊德的理论19世纪末,维也纳的精神病专家。将无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力量,称之“力比多”(libido)。“性”指两性关系和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本我本我(id)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自我自我(ego),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超我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三我的关系本我,幼稚园小朋友;自我,幼稚园老师;超我,幼稚园园长。本我,马(车);自我,马夫;超我,汤师爷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吮吸、咀嚼、吞咽和咬肛门期(1—3岁):滞留与排泄性器期(3—6岁):抚摸,俄底普斯情结一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反俄底普斯情结一青春期(11岁以上):能量重新涌现,俄底普斯情结二青年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流派“男同志”形成的心理机制性能量重新涌现俄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