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课第2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D/13/wKhkGWeq4zyAbzX9AAJJE7J7eTc29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课第2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D/13/wKhkGWeq4zyAbzX9AAJJE7J7eTc294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课第2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D/13/wKhkGWeq4zyAbzX9AAJJE7J7eTc294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课第2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D/13/wKhkGWeq4zyAbzX9AAJJE7J7eTc294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课第2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D/13/wKhkGWeq4zyAbzX9AAJJE7J7eTc2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白(B)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C.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D.相对静止是短暂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了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B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错误;C、D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解除。2.《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这启示我们(C)A.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要依据自己的须要利用和改造规律C.依据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解析]此题考查对客观规律的相识。本题须要学生精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题干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强调要敬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胜利,C正确;A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解除;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建、歼灭规律,忽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B、D说法错误。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爱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A)①敬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听从自然,听命自然③发挥主观能动性,爱护自然④相识自然,变更规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材料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敬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③符合题意;敬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听从自然,但并不等于听命自然,人可以相识和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②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相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变更规律,④说法错误。4.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才智。下列诗句中正确阐述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D)A.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C.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符合题意;A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与题意不符;B是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肯定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C体现了新事物是不行战胜的,与题意不符。5.漫画《等地心引力发挥作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A.夸大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B.忽视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C.割裂了敬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D.否认了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解析]漫画中主子公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没有相识到规律是客观的,D符合漫画寓意;A、C不符合漫画寓意;敬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错误。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淮河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如今已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淮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全长1000千米,本是一条通畅的河流,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丢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泛滥成灾,非涝即旱。“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产。”这是过去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学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我们要敬重世界的物质性。实现人水和谐共处,首先必需敬重自然。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反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实现人水和谐共处,必需敬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相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实现人水和谐共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更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所学哲学学问,说明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从材料可以看出,淮河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如今已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可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学问,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敬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反规律必定受到惩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相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等方面,说明实现人水和谐共处,必需敬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但我们在水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更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水害为水利。创新拓展一、选择题1.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其他人。这表明(D)A.任何事物要么运动要么静止B.任何事物只有静止没有运动C.物质运动是肯定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查肯定运动与相对静止。“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体现了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的,“始终是我们自己”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相对静止的,D符合题意。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B说法错误。C与题意不符。2.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一直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由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获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B)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③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唯一特性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需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江边春水生”意味着客观条件发生了变更,人们要敬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巨舰……自由行”,可见客观条件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需按客观规律办事,①④正确。②中“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说法错误,解除。③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古希腊有个叫欧布利德的人,有一次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上个月向你借钱的我了。”邻居把他打了一顿,他要去告状打官司,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打你的我了。”欧布利德无话可说。故事中这个叫欧布利德的人(B)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肯定性B.夸大了物质运动的肯定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承认了运动的肯定性,也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解析]解答本题,应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承认运动的肯定性,静止的相对性。题中欧布利德为了赖账,借事物的运动、变更,否认了“我”的相对静止。故选B。4.“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细致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觉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白(A)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运动是有规律的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解析]这首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肯定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是肯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A。5.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闻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和尚把“风吹幡动”归因于“心动”,二者都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故选A。6.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D)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解析]该题考查运动变更发展的观点,题干强调的是运动变更发展的观点,A项观点认为是意识在动,是唯心主义。B项观点夸大运动否定静止,是诡辩论或相对主义。C项观点也是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是唯心主义。D项观点是强调运动,故答案应选D项。7.下列对漫画《科盲》分析错误的是(A)①否认世界是物质的②离开静止谈运动③否认运动的永恒性④否认规律的客观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世界末日意味着世界运动变更的结束,明显,这一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永恒性,也否认了世界是有规律运动变更着的。③④是对漫画的正确相识,不合题意;①②是错误相识,干肢相符。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半农半牧草原上复原生态、建设“漂亮中国”的簇新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既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限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开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规律的有关学问,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漂亮中国”的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答案](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规律。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有利于复原草原生态和增加农田地力,爱护自然界生态平衡。这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利用,促进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栋钢管塑料大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12月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手动吸引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等金丝燕饼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冲压五金铁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线PCI网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形三面送风散流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锡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软保护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12月2025年连云港市海州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 临床医技科室年度运营发展报告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文件丢失应急预案
-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十)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云南华叶投资公司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ABB电子时间继电器CTMVS系列操作与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