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边城(节选)》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选择性必修下册5.2《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概括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翠翠形象。
思维发展:学习动作、语言、心理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翠翠的性格特征;理解作者蕴含在小说中的深沉内涵。
创意表达:理解作品思想文化内涵,感知风俗和景物描写的作用,注重对散文化小说的独特审美体验。
文化传承:认知独特的湘西地域文化,感知作者的社会理想,加深对百年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认识,感受特殊时代人的心灵变化。
【教学重难点】
梳理情节,鉴赏形象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感知诵读,梳理文脉,概括内容。
读选段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章时间叙事方式概括内容
第三章第三个端午节叙述龙舟竞赛,引起对过去端午节的回忆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参考答案: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概括内容。
篇章时间叙事方式概括内容
第三章第三个端午节叙述龙舟竞赛,引起对
过去端午节的回忆
第四章第一个端午节插叙、追述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产生莫名情愫
第五章第二个端午节补叙、追叙巧遇大老天保,引
起对二老的思念
第六章第三个端午节叙述迎亲送婚花轿,引发
翠翠情思
学习活动二:情感诵读,深入鉴赏,梳理形象。
问题:结合课文,请分别分析翠翠和傩送的人物形象。
翠翠:
傩送:
参考答案:
翠翠形象:
原著中肖像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语言描写:“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心理描写:“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问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肖像、语言、心理描写,天真、活泼、纯洁、美丽)
总之,翠翠是一个纯真率直、善解人意、朦胧美好、腼腆害羞、心思细腻、情窦初开、渴望爱情,即使吵架也是异常可爱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傩送形象:
傩送性格:善良、乐于助人、纯真、外向、朦胧的好感,通过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
语言描写:“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神态描写: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
侧面描写:
1、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二岁时,已能入水闭铺氽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从水中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技艺高超,顺顺作为父亲,陪衬儿子的)
2、翠翠一面走一面问那拿火把的人,是谁问他就知道她在河边。那人说是二老问他的,他是二老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他人的转述,体现了傩送善良,对翠翠的关心、朦胧的好感)
3、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技艺高超,他人的夸赞)
学习活动三:思辨悟读,体会湘西边城的景物美、民俗美和人性美。
本文是一部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文中用了大量文字写小城淳朴的环境和民风民俗,下面请围绕上面两点进行鉴赏。
任务一:请学生们结合课本内容,找出相关文字,抓取意象,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边城的环境美,并概括出美的特质。
风景的特点:
任务二:走进湘西的边陲小城,你会被这里的民俗和民风深深地吸引,请结合文本,美读相关文字,并做分析。
民俗美:
民风美:
任务三:通过我们看到的景物美、民风美、民俗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这里的人情美,这里的人情美不仅仅是翠翠和傩送的朦胧的爱情美,还有哪些?请找出来做赏析。
参考答案
任务一:环境美:
湘西山城天朗、风轻、山清、水秀、清新秀丽、安静活泼、生机盎然、自然优美。
任务二:民俗美:
《边城(节选)》中作者没有对景物进行集中描绘,而是把秀美的景物布点在文中多处,每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这些景物便跳脱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读完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城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祖父睡着了,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朱红色的船、划船的红布包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明朗的天气、白塔、白云、黄狗、岩石……边城,水乡,纯净自然、明净秀丽的湘西风景画。
2.风俗美:小说充满湘西异域风情,特别注重对风俗的描写。
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中秋节:男女对歌
新年、十五:舞龙耍狮、锣鼓喧天、炮仗烟火
“两个新年却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与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很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捶八百捶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皆为这事情十分兴奋。”
“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灯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
任务三民风美:爷爷——乡邻
船总顺顺:豪爽有担当,互助友爱、淳朴仁爱,喜欢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
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乡邻:互相帮助,友爱善良,热情真诚
于是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个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赶夜里到城里去商量,请那老人来看一天渡船,自己却陪翠翠进城玩一天。……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青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但那替手对于看龙船已无什么兴味,却愿意同老船夫在这溪边大石上各自再喝两杯烧酒。老船夫十分高兴,把葫葫芦取出,推给城中来的那一个。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那人却在岩石上为烧酒醉倒了。
老船夫:忠于职守、重义轻利、善良仁厚的老人。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
“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小说中的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龙头大哥顺顺帮助他人的责任感;傩送热心助人,托人送翠翠回家;爷爷坚持不要过往商人的钱,商人坚持给爷爷钱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们尽管物质条件不同,但品性都是质朴、纯真、善良的,以诚相待,相互友爱。这里的民风是淳朴、和睦安乐、祥和安定的。
学习活动四:妙笔赏读,体会本文的艺术美
“汪曾祺:《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美。
参考答案:
1、语言质朴清丽、含蓄自然:
构筑在梦幻基础上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仿佛一首抒情诗,一首诗意的田园牧歌,寄托了他的理想与追求。
2、散文化小说:沈从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他不注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重要作用。他的许多小说从交代环境开始,衍生人物和故事。沈从文用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甚至穿插议论,来开拓叙事作品的情念、意念,加深小说文化内涵的纵深度。
3、插叙和补叙:
知识链接:认识插叙和补叙
插叙,是在叙述重要事件的过程中插进另一件有关事件的叙述。插叙时,暂时中断原来叙述的线索,插叙完毕,仍要按原线索继续叙述主要事件。因此,对全文来说,插叙的内容只是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一个片断,并非中心事件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枝叶,而非主干。如夏衍的《包身工》,在写包身工烧饭时插叙了“芦柴棒”名字的由来:“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课堂小结:
《边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小结练习》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听评课记录
- 生化仪器维修合同(2篇)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听评课记录1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听评课记录(二)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听评课记录1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心算题天天练75套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4.1 体积与容积 》北师大版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听评课记录4
- 药膳与食疗试题及答案高中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市场拓展合作协议4篇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中国铁塔集团安徽分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手术室植入物的管理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行业会计比较ppt课件(完整版)
- 法语工程词汇(路桥、隧道、房建)
- 地推管理制度(完整版)
- NUDD新独难异失效模式预防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