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E/29/wKhkGWeqJzeAUFOfAAIpso0qcpw156.jpg)
![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E/29/wKhkGWeqJzeAUFOfAAIpso0qcpw1562.jpg)
![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E/29/wKhkGWeqJzeAUFOfAAIpso0qcpw1563.jpg)
![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E/29/wKhkGWeqJzeAUFOfAAIpso0qcpw1564.jpg)
![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E/29/wKhkGWeqJzeAUFOfAAIpso0qcpw1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學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題題库(附答案)PS:中學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題題库(含辨析題)波及:教育、教學、學习、心理、德育、班级管理六大模块。每個模块均附有考试大纲,其中部分试題在以往考试中已变相出現多次,現作一阐明。大纲综述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學和心理學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处理中學教育教學和中學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問題。理解中學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措施,具有针對性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能力。掌握中學生學习心剪发展的特點和规律,能指导學生進行有效的學习。理解中學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措施。掌握班级平常管理的一般措施,理解學习环境、課外活動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課外活動的能力。掌握教師心理,增進教師成長。分值构造(每年展現不确定性浮動)模块分值教育教學學习心理德育班级管理合计选择題5%5%5%5%5%5%30%非选择題8%12%15%12%18%5%70%目录一、 【教育】模块 51.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52. 辨析生产力对教育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53. 辨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4. 简述新课改后我国教育的特点 65.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66.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67. 简述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68. 辨析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79. 辨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10. 辨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即是教育不存在目的性 711. 简述我国素质教育目的的精神内涵 712. 简述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713. 辨析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平均发展 814. 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815. 辨析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816. 辨析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总是积极的 817. 辨析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818. 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919. 简述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基本方法 9二、 【教学】 920. 简述CIPP课程评价模式 1021. 简述泰勒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原理(泰勒原理) 1022. 简述新课改课程评价理念 1023. 简述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1024. 简述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125. 简述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126. 辨析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1127.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128.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129.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转换条件 1230.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1231.辨析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外作业,以此减轻学生负担。 1232.简述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1233.简述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教学方法 1334.简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1335.辨析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33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337.简述中小学活动实践课的内容 1438.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439.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540.简述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15三、 【学习】模块 1541.简述利用记忆规律如何有效学习 1542.简述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643.简述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1644.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645.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646.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1647.简述中学常见的学习策略 174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749.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7四、 【心理】 1850.简述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851.简述人格的气质类型 195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953.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954.辨析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 1955.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辅导方法 2056.简述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057.简述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 2058.辨析有不健康的想法或行为就是心理不健康 2159.简述中学生压力调节常用方法 2160.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161.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2162.简述奥尔波特人格理论 2263.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22五、 【德育】 2264.简述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2365.简述如何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366.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2467.简述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468.辨析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 2469.简述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内容 2570.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571.简述中学德育原则 2572.简述贯彻知行统一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673.简述中学德育常用的方法 2674.简述学校德育中如何正确使用品德评价法 26六、 【班级管理】 2675.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2776.简述选拔班干部的基本标准 2777.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2778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87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2880.简述班主任操行评定的基本要求 2881.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2882.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29【教育】模块考试大纲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重要教育思想。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理解教育的来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會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會生产力、教育与社會政治經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互相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原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學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理解义务教育的特點;理解发达国家學制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理解我国現代學制的沿革,熟悉我国目前的學制。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理解新中国成立後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目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現教育目的的规定;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動技术教育)及其互相关系。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措施,包括观测法、调查法、历史法、试验法和行動研究法等。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1\*GB3①教育是使人口构造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体現為:教育有助于变化人口性别构造,保证男女比例的自然平衡;变化人口的文化和职业以及城镇构造;改善人口构造,实現人口迁移;=2\*GB3②教育可以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即提高人口质量,減少人口数量。辨析生产力對教育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這种說法是對的的。=1\*GB3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2\*GB3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GB3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課程设置和教學内容的选择;=4\*GB3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學校构造;=5\*GB3⑤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學措施,教學手段和教學组织形式。辨析教育具有相對独立性這种說法是對的的。教育虽受一定社會政治經济等原因的制约,但教育作為一种培养人的社會活動,又具有其自身的相對独立性。体現為:=1\*GB3①教育具有继承性,与以往教育有著渊源关系;=2\*GB3②教育受其他社會意识形态的影响;=3\*GB3③教育与社會政治經济发展不平衡。简述新課改後我国教育的特點新課改後我国教育具有如下特點:=1\*GB3①教育终身化;=2\*GB3②教育全民化;=3\*GB3③教育民主化;=4\*GB3④教育多元化;=5\*GB3⑤教育技术的現代化。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GB3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多种政治人才;=2\*GB3②教育是影响政治經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GB3③通過教育制度实現對受教育者阶级和阶层的选拔;=4\*GB3④教育使原有的社會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加速变化旧的社會政治关系。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GB3①教育具有筛选,整顿,传递和保留文化的功能;=2\*GB3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3\*GB3③教育具有选择和提高文化的作用;=4\*GB3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发明文化的作用。简述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原因=1\*GB3①遗传:遗传素质是個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并為個体身心发展提供了也許。同步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2\*GB3②环境原因:环境為個体发展提供了多种也許,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也許变成現实,并推感人的身心发展,但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3\*GB3③人的主观能動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動力,個体活動是個体发展的决定性原因;=4\*GB3④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辨析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這种說法是對的的。由于伴随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動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會逐渐发生变化。遗传素质影响人的发展,但不决定人的发展,伴随即天人的主观努力,使得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辨析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這种說法是對的的。=1\*GB3①學校教育是由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動,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2\*GB3②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专门训练的教師来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很好;=3\*GB3③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學生发展的多种原因;=4\*GB3④學校教育給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辨析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论即是教育不存在目的性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會活動。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论是說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它就是自已的目的。强调教育過程以内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動的详细目的,并非主张教育無目的。由此可見该论述錯误。简述我国素质教育目的的精神内涵=1\*GB3①坚持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學文化知识能力统一;=2\*GB3②规定培养社會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GB3③坚持脑力劳動与体力劳動的友好发展;=4\*GB3④规定學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5\*GB3⑤為适应時代规定,强调學生個性发展,培养學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简述全面发展的教育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友好发展。其中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的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智育起前提和支持的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体育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起著動力作用;劳動技术可以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辨析全面发展就是指學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平均发展這种說法是錯误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動技术教育构成。它們之间关系亲密,互相增進互相制约,共同增進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是一种均衡发展,但不代表平均发展。简述美育對增進學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美育即培养學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學生鉴赏美和和发明美的能力。美育可以增進學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學生對客观現实的认识;增進學生科學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進体育的发展,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增進劳動教育。使學生体验到劳動发明带来的喜悦。辨析目前我国一般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這种說法使錯误的。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一般高中教育。其中一般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為深入提高国民素质開设的基础教育。由此可見題干說法錯误辨析教育對人的发展作用總是积极的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教育按其功能可以分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即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教育不仅會增進人的发展,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又會阻碍人的发展。辨析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會发展的制约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教育固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也同步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凡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動都是教育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會活動,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部分构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動可以是外界的人和事也可以是自身的认知,因此說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動未必就是教育。简述中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及其基本措施特點:研究角度的多维性;研究目的的针對性;研究主体的多元性;研究措施的多样性;研究成果的滞後性。措施:观测法,调查法,历史法,试验法,行動研究法【教學】考试大纲理解不一样課程流派的基本观點,包括學科中心課程论、活動中心課程论、社會中心課程论等;理解課程開发的重要影响原因,包括小朋友、社會以及學科特性等。掌握基本的課程类型及其特性,其中包括分科課程、综合課程、活動課程;必修課程、选修課程;国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显性課程、隐性課程等。理解課程目的、課程内容、課程评价等涵义和有关理论。理解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的及其基本的实行状况。理解教學的意义,理解有关教學過程的多种本质观。熟悉和运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經验与间接經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导作用与學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學過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學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处理中學教學实际中的問題。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规定;掌握和运用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则、教學措施;理解教學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规定。理解我国目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观點与趋势。简述CIPP課程评价模式CIPP是課程评价的重要模式之一,重要有四個环节构成:=1\*GB3①背景评价:确定課程计划实行机构背景,明确评价對象需要。根据评价對象需要對課程目的做出判断。=2\*GB3②输入评价:對可以到达目的最佳手段的可供选择的課程计划進行评价。=3\*GB3③過程评价:對課程计划自身或实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评价。=4\*GB3④成果评价:测量,解释和评判課程计划的成绩,對其价值和長处做出解释。简述泰勒課程開发目的模式原理(泰勒原理)泰勒課程開发目的模式简称泰勒原理,由四個基本問題构成:=1\*GB3①确定教育目的,即學校应當试图到达什么教育目的;=2\*GB3②选择教育經验(學习經验),即提供什么教育經验最有也許到达這些目的;=3\*GB3③组织教育經验,即怎样有效组织這些教育經验;=4\*GB3④评价教育计划,即怎样确定這些教育目的正在得以实現。简述新課改課程评价理念=1\*GB3①变化課程评价過度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增進學生发展,教師提高和改善教學实践的功能。=2\*GB3②建立增進學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學生的學业成绩,并且要发現和发展學生多方面的潜能,理解學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协助學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增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3\*GB3③建立增進教師不停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评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師從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停提高教學水平。简述新課改教師角色的转变=1\*GB3①從教師与學生的关系看,新課程要讨教師应當是學生學习的增進者=2\*GB3②從教學与研究的角度看,新課程要讨教師应當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GB3③從教學与課程的关系看,新課程要讨教師应當是課程的建设者和開发者=4\*GB3④從學校与小区的关系看,新課程要讨教師应當是小区型開放的教師。简述新課改教師教學行為的转变新課程要讨教師要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同步也要讨教師在教學行為上有所對应转变。=1\*GB3①在看待師生关系上,新課程强调尊重,赞赏;=2\*GB3②在看待教學上,新課程强调协助,引导;=3\*GB3③看待自我上,新課程强调反思;=4\*GB3④看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課程强调合作。简述新課改下的教學观=1\*GB3①教學是課程创生与開发的過程;=2\*GB3②教學是師生交往,积极互動,共同发展的過程=3\*GB3③教學重過程甚于重結论;=4\*GB3④教學更為关注人而不是學科辨析教學就是向學生传授知识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師的教与學生的學构成的一种教育活動。其首要任务是=1\*GB3①传授科學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尚有=2\*GB3②发展學生智力,体力和发明才能=3\*GB3③培养社會主义和审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观基础=4\*GB3④教學更為关注人而不是學科,关注學生的個性发展。由此得出題干說法過于片面是錯误的。简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规律=1\*GB3①直接經验与间接經验相统一的教學规律=2\*GB3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學规律(发展性教學规律)=3\*GB3③教師主导与學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學规律(双变性规律)=4\*GB3④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教學规律(教育性规律)28.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學规律在教學中,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是辨证统一的关系。=1\*GB3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學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GB3②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學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學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下;=3\*GB3③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互相转化的你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或能力,掌握知识的多少不代表智力的高下。29.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转换条件=1\*GB3①保证传授知识的科學性,规律性;=2\*GB3②保证教學過程的合理与科學性=3\*GB3③重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操作与活動,培养學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為學生提供积极参与实践的時间和空间=4\*GB3④培养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质,重视學生的個别差异。30.简述布置課外作业的规定=1\*GB3①作业内容要符合課程原则和教科書的规定,并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學生對基础知识巩固与理解,利于學生技能的形成;=2\*GB3②作业量要合适,难易要适中;防止學生承担過重;能在課内完毕的作业就不应當布置到課外去做;=3\*GB3③布置作业要向學生提出明确规定,并规定完毕時间;對于复杂作业教師应當予以提醒=4\*GB3④教師应常常检查和批改學生的作业,及時发現問題,改善教學。31.辨析根据新課改要讨教師应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外作业,以此減轻學生承担。這种說法是錯误的。課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為教師教學的一种基本环节,課外作业是課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學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作用有助于學生加强和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巩固,深入掌握有关的技能。通過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師可以及時发現學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纠正,并作出评价。此外課外作业有助于培养學生独立思索,勤學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覺完毕作业的习惯。因此教師应當合适并合理布置課外作业。32.简述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學原则科學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學原则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的科學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給學生,同步又要結合知识,技能中的德育原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贯彻此原则的规定有=1\*GB3①要保证教學的科學性;=2\*GB3②要深入挖掘教材和教學情境中的德育原因,自覺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3\*GB3③要把教育性原因贯穿于教學的各個环节;=4\*GB3④要不停提高自已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33.简述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则及其教學措施教學原则:直观性教學原则,启发性教學原则,巩固性教學原则,循序渐進教學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络实际原则,科學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學措施:讲授法,談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试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動法,欣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发現法34.简述因材施教教學原则的内涵和规定含义:教師要從課程计划,學科課程原则的统一规定出发,面向全体學生,同步要根据學生的实际状况,個别差异,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扬長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规定=1\*GB3①坚持課程计划和學科課程原则的统一;=2\*GB3②理解學生,從实际状况進行教學=3\*GB3③善于发現學生的愛好愛好,為學生发明条件;=4\*GB3④要長善就失,发挥學生的長处,弥补短处。35.辨析教學是实現學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這种說法是對的的。教學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构成的一种活動。教學是進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現培养目的的基本途径,為個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學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學生個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學是學校实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課外活動,社會实践活動等也是实現學校教育目的的途径。36.简述課程内容的三种文本体現形式課程计划:課程计划是課程设计与编排的總体规划。它對學校的教學,生产劳動,課外活動等做出全面安排,详细规定學校应设置的學科,學科開设次序,及課時分派,并對學期,年,假期進行划分。課程原则:課程原则是課程计划的原则化,是課程计划中每门學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學科教學内容的指导性文献,也是教材编写,教學和考试命題的根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課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构造,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教法的规定。教材: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教學活動材料,包括教科書,讲义,讲授提纲,参照書,活動指导書,以及多种视听教材。其中教科書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简称教材。37.简述中小學活動实践課的内容研究性學习:學生基于愛好,并在教師指导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題,积极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处理問題的學习活動。小区服务和社會实践:學生在教師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小区和社會实践以获取直接經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會责任感。劳動与技术教育:學生参与劳動并获得验,形成良好劳動素养,以操作性學习目的為主。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學生适应信息時代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對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38.简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課的先决。包括:备教材(钻研教材),备學生(理解學生),备教法(设计教法);写好三個计划:學期教學進度计划,課題计划(單元计划),課時计划(教案)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課的原则:目的明确;内容對的;措施得當;构造合理;語言艺术;板書有序;态度從容;充足发挥學生的主体性。課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課外作业是課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學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布置課外作业的规定:内容符合課程原则和教科書规定,并具有代表性。作业量合适,难易适中;规定明确;教師要常常检查和批改作业。課外辅导:課外辅导是上課的必要补充學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估:观测,测验,调查,自我评价39.简述直观性教學原则及其贯彻该原则的规定直观性教學原则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应尽量运用學生的多种感官和已經有的經验,通過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學生的直接經验和感性认识,使學生获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规定:對的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學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和語言讲解相結合;要重视应用言語直观。40.简述我国教學改革的基本趋势以教育現代化為阶段目的取向;以教育公平為基本价值取向;以终身教育為终极价值取向;以生命关怀為关键价值取向。【學习】模块考试大纲理解感覺的特性;理解知覺的特性。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原因;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增進中學生的有效學习。理解思维的种类和发明性思维的特性,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問題处理的原因。理解學习動机的功能,理解動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學生學习動机的措施。理解學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說、共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构造迁移理论,掌握有效增進學习迁移的措施。理解學习方略的分类,掌握认知方略、元认知方略和资源管理方略。理解并运用行為主义、认知學說、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學习理论增進教學。41.简述运用记忆规律怎样有效學习=1\*GB3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學习的积极性;=2\*GB3②理解學习材料,以故意义识记為主;=3\*GB3③對學习材料進行精细加工,增進對知识的理解;=4\*GB3④运用组块化學习方略,合理组织學习材料;=5\*GB3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GB3⑥重视复习措施,防止知识遗忘。42.简述怎样有效地激发學生的學习動机①创设問題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學;②根据作业难度恰當控制動机水平;③對的指导归因,促使學生继续努力;④充足运用反馈信息,妥善進行奖惩。43.简述教師怎样增進學生學习迁移①关注學生已經有知识經验;②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學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學程序,确定教學内容次序;④专家學生學习方略,提高迁移意识。44.简述教師在教學中怎样培养學生的學习動机①理解學生學习需求,使其内化為學习需要,促使學习動机的产生;②通過立志教育,增强學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自发學习;③协助學生树立對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學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45.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将人從事活動的成败归由于三维度六原因。三维度分别是:原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六原因分别為:能力高下,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壞,身心状况,外界环境。46.简述建构主义學习观建构主义學习观强调學习的积极建构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1\*GB3①學习的积极建构性:學习不是由教師向學生传递知识的過程,學习者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建构者。=2\*GB3②學习的社會互動性:學习是通過對某种社會文化的参与而内化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通過由學习者及其教師等助學者构成的學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動来完毕的。=3\*GB3③學习的情境性:知识存在于详细的情境中,不能脱离活動情境而抽象存在,學习应當与情境化的社會实践活動結合起来。47.简述中學常見的學习方略=1\*GB2⑴认知方略:加工信息的措施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從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1\*GB3①复述方略:整体和分段识记,画线,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排除干扰,故意识记和無意识记等=2\*GB3②精细加工方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減和编秧歌,谐音联想法,关键詞,视覺联想;做笔记;提問;生成性學习:用自已的话组织;运用背景知识联络实际。=3\*GB3③组织方略:列提纲,构建知识网络图形,建立表格=2\*GB2⑵元认知方略:计划方略,监控方略,调整方略=3\*GB2⑶资源管理方略:時间管理方略,环境管理方略,努力管理方略,资源运用方略(寻求支持方略)48.简述影响問題处理的重要原因=1\*GB3①問題特性:难易程度,详细(实际性)与抽象性=2\*GB3②迁移:已經有經验對处理問題的增進和阻碍=3\*GB3③定势: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措施处理新問題的心理倾向。=4\*GB3④功能固著:处理問題時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一般功能,或對事物功能和用途的固定見解。=5\*GB3⑤原启型发:從其他事物中获得信息對处理目前問題的启发。=6\*GB3⑥处理問題動机的强度:复杂問題中等偏低動机有助于問題的处理,對于简朴問題中等偏高的動机有助于問題的处理。=7\*GB3⑦個体智力水平,性格特性,认知風格等内在原因49.简述皮亚杰小朋友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小朋友认知发展阶段分為=1\*GB2⑴感知运動阶段(0-2岁):认知活動重要通過探索感知覺与运動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動作經验。特點:认為客体具有永恒性。=2\*GB2⑵前运算阶段(2-7岁):小朋友用言語或较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們經历過的事物。特點:萬物皆有灵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3\*GB2⑶详细运算阶段(7-11岁):小朋友认知构造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逆,到达去自我中心化。特點: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可以進行简朴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能遵守规则,但不能变化。=4\*GB2⑷形式运算阶段(11岁後来):思维超越了對详细可感知事物的依赖,從形式内容中解脱出来。特點:能认识命題之间的关系,能進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灵活性,赔偿性。【心理】考试大纲掌握中學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點与规律。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學生常見的情绪問題。掌握中學生的情绪特點,對的认识中學生的情绪,重要包括情绪体現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掌握中學生良好情绪的原则、培养措施,指导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绪调整。理解人格的特性,掌握人格的构造,并根据學生的個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裏克森的社會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原因。理解中學生身心发展的特點,掌握性心理的特點,指导中學生對的处理异性交往。理解心理健康的原则,熟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急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理解心理辅导的重要措施,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50.简述中學生的情绪特點中課時代,學生進入青春期,情绪跌宕起伏,剧烈波動,情感丰富多彩,体現為:=1\*GB3①爆发性和冲動型:對事物敏感,自控能力弱。=2\*GB3②不稳定性和两极性:情绪波動剧烈,具有两极性,很不稳定。=3\*GB3③外露性和内隐性:情绪体現外露或压抑和掩饰内心情绪。=4\*GB3④心境化和持久性:情绪体验的延長。51.简述人格的气质类型气质是人心理活動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1\*GB3①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好冲動。進行教育要讲道理,耐心說服。=2\*GB3②多血质:活泼型,好動,反应迅速,热愛交际,适应性强,粗枝大叶,外向倾向。進行教育要严格规定,发扬他們热情奔放長处。=3\*GB3③黏液质:安静型,稳重,踏实,细心,缺乏生气,可塑性差。進行教育要理智,热心和有耐心,鼓励和诱导。=4\*GB3④抑郁质:抑郁型,孤僻,不善交往,性格内向,反应缓慢,适应能力差,轻易疲劳。進行教育要鼓励,予以关怀和协助,不能在公開場所批评和指责。5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格构造:本我,自我,超我。强调性本能和婴幼儿經历及經验對人格发展和形成的重要作用。人格发展阶段分為:=1\*GB3①口腔期:1-1.5岁=2\*GB3②肛门期:1.5-3岁;=3\*GB3③性器期:3-5岁,5岁此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時期;=4\*GB3④潜伏期:5-12岁;=5\*GB3⑤生殖期:12-成年53.简述埃裏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裏克森将人格发展分為八個阶段,每個阶段均有其发展的主題和面临的心理危机。分别為:婴儿期:信任感,生理满足;小朋友初期:自主羞耻感,培养意志;學前期;學龄期;青年期:自主角色混乱;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54.辨析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都會伴随年龄的增長而提高這种說法是錯误的。液体能力也称流体能力,是信息加工和問題处理過程中所体現出的能力。如认知,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和抽象概念能力。一般人在20岁後来流体能力发展到顶峰,30岁後来随年龄增長而減少。依赖于人的先天禀赋。晶体能力也称晶体智力,是获得語言,数學等知识的能力,决定于後天的學习和經验,与社會文化有亲密关系。在人的毕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後来发展缓慢。55.简述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辅导措施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1\*GB3①抑郁症:消极,消极,缺乏热情,疲劳。辅导措施:认知行為疗法,变化其不恰當的成败归因模式;=2\*GB3②恐惊症:對特定,無实在危害的事物或場景的非理性惧怕。辅导措施:情境治疗,认知疗法;=3\*GB3③焦急症:不能到达目的或克服困难時的紧张不安的状态,如考试焦急。治疗措施:系统脱敏法。=4\*GB3④强迫症:强迫性神經症,强迫观念和强迫行為。治疗措施:暴露与制止反应。=5\*GB3⑤网络成瘾:沉迷网络,影响學习和生活。强化干预,厌惡干预法,转移注意力,替代,延迟等。56.简述心理辅导的重要措施=1\*GB3①强化法(操作性条件疗法):应用强化手段增進某些适应行為或減弱某些不适应行為。=2\*GB3②系统脱敏法:环节:训练来访者肌肉松弛,建立焦急层次,来访者在肌肉松弛下從想象情境转移到現实情境。=3\*GB3③认知疗法:环节:建立求援動机,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用新认知對抗原有认知,变化有关自我的认知。=4\*GB3④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把积极权交給来访者,以倾听為主,不予以指导。=5\*GB3⑤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强调心理問題是由對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简称ABC理论。(A:诱发性事件;B:個体對诱发事件的見解;C: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成果。)环节:心理诊断,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57.简述學校開展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1\*GB3①開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為主的有关課程以及心理辅导活動課=2\*GB3②在學科教學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3\*GB3③結合班级,团体活動開展心理辅导教育=4\*GB3④開展面向個别學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和開展小组辅导=5\*GB3⑤開展對學生家庭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58.辨析有不健康的想法或行為就是心理不健康這种說法是錯误的。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想法或行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心理健康是指無心理疾病,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不能因偶尔出現不良行為或想法就鉴定有心理疾病或心理不健康。59.简述中學生压力调整常用措施=1\*GB3①對的认识自已,制定切实可行的目的,建立恰當的學习動机=2\*GB3②劳逸結合,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使生活规律化=3\*GB3③培养业余愛好愛好,转移注意力=4\*GB3④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情感寄托,拥有朋友=5\*GB3⑤树立對的积极的人生观,學习观60.简述心理健康的原则=1\*GB3①智力正常=2\*GB3②情绪适中=3\*GB3③意志品质健全=4\*GB3④人格稳定协调=5\*GB3⑤自我意识對的=6\*GB3⑥人际关系友好=7\*GB3⑦社會适应良好=8\*GB3⑧心理特點符合年龄特性61.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1\*GB3①語言智力:阅讀和書写能力,以及學习和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GB3②逻辑-数學智力:数學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3\*GB3③视覺-空间智力:即凭知覺识别距离,辨别方向,辨别色彩的能力=4\*GB3④音乐智力:對音乐的欣赏及体現能力=5\*GB3⑤身体-動覺智力(肢体-运動智能):支配肢体完毕動作的能力=6\*GB3⑥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和睦相处的能力=7\*GB3⑦自我认知智力(自知智能):认识自已并选择生活方向的能力62.简述奥尔波特人格理论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為两类:共同特质:在某一社會文化状态下,大多数人或一种群体所共有的,相似的特质。個人特质:個人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分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种人最經典,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一种人的各方面行為。中心特质是构成個体独特性的几种重要特质,一般為5-10個。次要特质往往只會在特殊状况下体現出来。63.简述性格的构造特性性格是在後天社會环境影响下中逐渐形成的,体現為對人和事的态度和认知,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有好壞之分,能反应出一种人的到的道德風貌。其构造特性包括:=1\*GB3①态度特性:對工作,生活,學习,以及人和事的态度。如谦虚,自负,细心,发明等。=2\*GB3②意志特性:确定目的,支配行為,到达目的。如顽强拼搏,當机立断,意志坚定等。=3\*GB3③情绪特性:個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体現方式。如情绪活動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体現為激情,心境,应激。=4\*GB3④理智特性:個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活動中体現出的认知特點和風格。如习惯感知對象细节或整体特點。【德育】考试大纲理解品德构造,理解中學生品德发展的特點。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原因,掌握增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措施。熟悉德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愛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老式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動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熟悉和运用德育過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种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组织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動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种長期的、反复的、不停前進的過程),分析和处理中學德育实际中的問題。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措施,熟悉德育途径。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學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64.简述品德及其心理构造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体現,是個体根据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规范行動時体現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和倾向。品德的心理构造:=1\*GB3①道德认识:人們對道德行為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個体品德的关键部分。=2\*GB3②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品德行為的内部動力。包括:愛国主义情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等。=3\*GB3③道德意志:是人們克服困难,实現道德行為的心理過程,体現為恒心,决心,信心。=4\*GB3④道德行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推進下,体現出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行為。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標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培养道德行為的关键。65.简述怎样增進中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是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1\*GB3①有效的說服:教師可以以理說服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為=2\*GB3②树立良好的楷模:教師,家長要為學生树立良好的楷模。=3\*GB3③运用群体约定:建立班集体的规章制度,约束學生行為。=4\*GB3④給与恰當的奖励和惩罚:給好的道德行為予以奖励,不好的道德行為予以合适惩罚,迫使其变化态度,纠正行為。=5\*GB3⑤价值辨析:引导學生理性思维,通過建立對的的价值观来指导道德行為。66.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小朋友的道德发展分為四個阶段=1\*GB3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小朋友在這個時期以自我為中心来考虑問題;=2\*GB3②权威阶段(5-8岁):小朋友在這個阶段处在他律期,服從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导,把人們规定的准则當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只根据行為後果来判断對錯。=3\*GB3③可逆性阶段(8-10岁):這個時期小朋友不再把准则當作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品德從他律進入自律,不再無条件服從权威。=4\*GB3④公正阶段(10-12岁):這個時期小朋友開始主持公正和公平。67.简述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将小朋友道德发展分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小朋友根据行為後果和自身利害判断是非好壞。阶段1:惩罚与服從取向阶段阶段2:相對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小朋友认為個体行為必须符合社會规范阶段3:寻求承认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阶段阶段4:遵遵法规取向阶段後习俗水平:小朋友道德评价原则上升到個人尊严和社會正义阶段5:社會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或良心取向阶段68.辨析學校教育就是培养學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這种說法是錯误的。學校德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四部分构成。其中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品质教育是关键,法制教育是保障,缺一不可。由此題干說法過于片面,是錯误的。69.简述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内容=1\*GB3①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學生树立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2\*GB3②社會主义关键价值观教育=3\*GB3③中华优秀老式文化教育=4\*GB3④生态文明教育:保护环境,节省资源=5\*GB3⑤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70.简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规律=1\*GB3①德育過程具有多种開端,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养過程=2\*GB3②德育過程是增進學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動的過程=3\*GB3③德育過程是组织學生活動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過程=4\*GB3④德育過程是一种長期的,反复的,不停提高的過程71.简述中學德育原则=1\*GB3①导向性原则:進行德育要有方向性=2\*GB3②疏导性原则: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學生认识,调動學生积极性=3\*GB3③严格规定与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则:進行德育要尊重學生,并严格规定=4\*GB3④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進行德育应當有目的,有计划,前後贯彻=5\*GB3⑤因材施教原则:進行德育要根据學生实际思想道德发展和年龄特性,進行個性差异教育=6\*GB3⑥知行统一(理论联络实际原则):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把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結合起来=7\*GB3⑦長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原因与克服消极原因相結合)=8\*GB3⑧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結合原则:進行德育纪要正面引导,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9\*GB3⑨集体教育与個别教育相結合原则72.简述贯彻知行统一德育原则的基本规定=1\*GB3①加强學生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认识=2\*GB3②组织和引导學生参与多种社會实践活動,加深學生道德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為习惯=3\*GB3③對學生的评价和规定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4\*GB3④教師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73.简述中學德育常用的措施=1\*GB3①說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2\*GB3②楷模示范法:引导學生學习楷模思想和模仿楷模行為=3\*GB3③情感陶冶法:教師运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原因對學生進行潜移默化的影响=4\*GB3④实践锻炼法:让學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動,在活動中培养优良思想和行為习惯=5\*GB3⑤個人修养法:自主學习,反思,鼓励=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年会老板致辞范文(17篇)
- 涉外购货合同(3篇)
- 设计车辆出入口流量与停车位布局方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九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 2025年协作资金合同解析
- 2025年中小型企业品牌共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专利权许可与技术转移合同分析
- 2025年住宅装饰施工合同
- 2025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偿还协议合同
- 2025年城市规划策划合作发展协议
- 期末模拟试卷 (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 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024-2030年中国空气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术配合
- 英文版中国故事绘本哪吒闹海
- (正式版)JT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1(打印版)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护理分级标准
- 精神科医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