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50分)、第Ⅱ卷(50分)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每题2分,共50分)1.赤铁矿是一种可供装饰品染色的天然原料,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饰品中均有出现。据此可知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已经A.能人工栽培农作物B.具备了审美观念C.会狩猎和家畜饲养D.能制作磨制石器2.“蛋壳陶”黑陶杯的最薄处不足1毫米,这种陶杯的制作需要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和高超的烧陶技术。蛋壳黑陶杯的制作工艺属于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3.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权贵的墓地里随葬有数量众多的玉琮、玉璧和玉钺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这些考古发现A.反映当时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B.说明玉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C.印证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D.体现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4.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5.思维导图能够将信息和想法整理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使复杂的信息和概念更容易被记住,而提高历史的学习效率。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B.动荡的春秋时期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早期国家的产生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犁牛耕的推广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D.四川地区土地肥沃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A.道家主张人们应该与世无争B.儒家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C.墨家要求人们互爱互利D.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和权术8.如图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在哪部著作里A.《春秋》B.《诗经》C.《黄帝内经》D.《离骚》9.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者直接发生时所产生或者记录的资料;后者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诠释。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春秋》的记载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D.电视剧《大秦帝国》1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还编制了“夏历”B.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C.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D.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1.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可知汉初A.尊崇儒术深得民心B.“盐铁官营”收益颇丰C.开元盛世后生活腐化D.休养生息政策成效显著12.为了解决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了盐铁专卖B.建立了刺史制度C.颁布了“推恩令”D.派卫青击败匈奴13.下列文物共同见证了A.休养生息的政策B.巩固大一统的措施C.东汉王朝的兴衰D.动荡不安的时局14.两汉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和经营。下列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建立刺史制度③开辟海上丝绸之路④派班超经营西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15.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全书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于特定的数学问题,从土地测量到货物交换,从工程问题到税收管理,再到天文预测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B.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关C.数学的普及促进农业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16.汉朝的陶塑、画像石和画像砖堪称“艺苑三绝”。右图的这尊“说唱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朝的A.社会生活和艺术成就B.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C.教育成就和文学成就D.教育成就和社会生活17.诗史互通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反映曹操功绩的是A.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C.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8.下表是曹操的形象演变,影响对曹操评价的因素是观点出处“操最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南朝)《世说新语》“至今砚墨抱遗益,千古奸雄秽青史”(元朝)岑安卿《铜雀台》A.时代背景B.身材外貌C.个人成就D.作者喜好19.西晋灭亡后,流民南奔,东晋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带设置了许多侨郡县来安置这些流民,并由侨郡县授予流民表示侨人身份的特殊户籍,持此籍者可以免税、免役。这一做法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20.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为群雄必争之地。以下政权未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A.曹魏B.东晋C.前秦D.北魏21.东晋时期,统治局面曾一度相对安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条件是A.王导等大家族对东晋统治的支持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一度成功抵御北方的军事威胁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2.如下图是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的画像砖。砖面右侧厨师在俎上切肉,左侧厨娘在一形似釜的炊煮器中煮肉。图中的这种食物叫羌煮,原是西北游牧民族中盛行的一种食物,《齐民要术中记载魏晋时期该食物在汉族上层社会广泛流传。该画像反映出A.魏晋时期各民族交流与交融加强B.各民族的上层社会普遍喜欢吃肉C.这种食物仅在北方黄河流域盛行D.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经济发展23.“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孝文卓尔不群,迁都……衣冠号令,华夏同风。”材料所述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实现了国家长治久安B.促进了全国经济快速发展C.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D.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2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下表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25.“以六觚(角)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A.华佗B.祖冲之C.毕昇D.徐光启第Ⅱ卷26、(18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了帝王将相外,还有着庞大的一群普通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今天是二月辛已日。黑夫恭祝大哥安好。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战争了,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收到信后请给我们回信,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大王说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秦简《黑夫家书》(1)材料一中,黑夫是一个普通士兵,但却可以获得爵位,这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条措施?商鞅变法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2分)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摘自人教版七上教材(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秦完成统一的条件.写出图中秦朝长城的起止点。(8分)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3)材料三中的情况导致什么后果?写出秦的灭亡带给你的启示。(4分)材料四“文帝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公坐法系长安诏狱,其小女缇荣上书,诉其父治称廉平,愿以已没为官奴婢,以为父赎刑。书奏文帝,文帝怜悲其意……下《除肉刑令》,开两汉经义断狱之端。”——摘编自《汉书·刑法志》(4)根据材料四,概括汉文帝时期对刑罚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由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4分)27、(16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是中华文明的体现,服饰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陵氏(传说中的嫘祖,黄帝的妻子)劝蚕稼,亲蚕始于此。———(宋)刘怒《资治通鉴外纪》材料二右图为出土自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存的“半个蚕茧”(距今约5600-6000年)。(1)关于丝绸起源,指出上述哪则材料具有更高的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材料三1959年,新疆尼雅遗址曾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万世如意”汉字铭文锦袍。由一位深目高鼻的男墓主人穿着,和领襟同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铭文锦制作,寓意幸福、祥和,具有典型东方经锦的工艺技术特色。——摘编自阿迪力·阿布力孜《尼雅遗址出土衣冠服饰一瞥》(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目高鼻的男墓主人”能穿着“汉字铭文锦袍”的原因并写出西汉中央政府管理西域设置的机构。(4分)材料四龙门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北朝时期的服饰一改骑马民族服装样式,而逐渐被各种典雅宽松的汉族衣冠代替,最能体现这一变革就是龙门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图中人物都穿着宽松飘逸的汉族服饰,长袖垂地,鞋履笏头高耸,实际上与汉族帝王的排场毫无差别。——摘编自李来玉《北魏孝文帝的服饰改革》(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鲜卑皇室贵族穿着汉族服饰的相关事件,并归纳其影响.(6分)材料五展开历史长卷,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发展的认识。(2分)28、(16分)科技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下是殷墟出土的文物(1)材料一中的考古成果反映了哪朝的历史。任选一项考古成果,仿照示例说明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示例除外)(6分)示例:②;反映了当时畜力车技术,说明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发展。材料二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依据材料二,说说蔡侯纸的优点。并结合所学,谈谈造纸术的发明所产生的影响。(5分)材料三北魏处于历史上一个寒冷期,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战争的因素,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作为太守的贾思勰关切民生问题,撰写了①,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历法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祖冲之经过多年观测和计算,发明了《大明历》,在从事历法的研究中,大量的计算需要圆周率,促使他对圆周率进行更精密的计算,终于求得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值。(3)结合所学,补全材料三表格①处。归纳材料中两位科学家的成就在当时的共同作用.(5分)历史学科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ABCBB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DBAAABB题号2122232425答案CACCB26、(18分)(1)(2分)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分);思想:法家思想。(1分)(2)(8分)条件: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积极筹划统一大计;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