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50讲解_第1页
眼屈光学50讲解_第2页
眼屈光学50讲解_第3页
眼屈光学50讲解_第4页
眼屈光学50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屈光学

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

第一节视力检查

定义视力(vision),即视敏度(visualacuity)是眼分辨最小目标的能力。可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定义视力的好坏是衡量视机能是否正常的一项指标,也是辨别诊病的重要依据。临床诊断一般以矫正视力为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TO)规定两眼中较好眼的矫正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低于0.05为盲.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视角原理:视角是指物体两端在眼内节点(此节点位于晶体后部,射入眼内光线通过节点,不发生屈折)处所夹的角。当眼注视一目标物时,由AB两端发出的光线经眼屈光系统产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目标的影像ab,这两条光线在眼结点N交叉,形成夹角ANB.外界物体通过眼睛引起的大小感觉,决定于外物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视角的大小不但与所视物体大小有关,还与所视物体至眼的结点的距离有关。无论物体大小如何,只要视角一样大,视觉感觉的大小也是相同的。视力的分类1、中心视力与周边视力2、远视力与近视力3、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4、单眼视力与双眼视力5、单字视力与满字视力影响视力的因素屈光不正、解剖的限制、瞳孔直径的大小、照明、对比度、拥挤现象、心理因素、年龄测量时间等。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视网膜能辨认某一物体(或更具体地说区分两个点)时,必须在眼内形成一定的视角。正常眼能辨别最小物体(或区分最近的两个点)的视角叫最小视角,大多数正常眼的最小视角为一分角。国际标准视力表及标准对数视力表“E”Landolt氏视力表“C”Bailey-Lovie

视力表Bailey-Lovie

视力表Bailey-Lovie

视力表包含了一张视力表必备的大部分要求主要特征包括:

logMAR增率、每行视标数目相同(5个)各字母的识别难度相近(英国标准)。

远视力检查法安装视力表的注意事项(1)表面须清洁平整。(2)表的高度以表上1.0视力(对数视力表上5.0)的标记与被检查的眼等高为准。(3)表上必须有适当、均匀、固定不变的照明度(4)表与被检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检查与记录方法(1)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正确观察视力表的方法。(2)两眼分别检查,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查一眼时,须以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注意勿压迫眼球。(3)检查时,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标记,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标记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标记。检查与记录方法(4)如被检者在5米距离外不能辩认出表上任何字标时,可让被检者走近视力表,直到能辨认表上“0.1”行标记为止。此时的计算方法为:视力=0.1×被检者所在距离(米)/5(米)检查与记录方法(5)如被检者在1米处尚不能看清“0.1”行标记,则让其背光数医生手指,记录能清的最远距离,例如在30cm处能看清指数,则记录为“30cm指数”或“CF/30cm”。检查与记录方法(6)如果将医生手指移至眼前仍不能辨认指数,可让其辨认是否有手在眼前摇动,记录其能看清手动的最远距离,如在10cm处可以看到,即记录为“HM/10cm”。

检查与记录方法(7)对于不能辨认眼前手动的被检者,应检查有无光感。光感的检查是在暗室内进行,遮盖一眼,不得透光。检者持一烛光或手电在被检者的5米的眼前方,时亮时灭,让其辨认是否有光。如5米处不能辩认时,将光移近,记录能够辨认光感的最远距离。无光感者说明视力消失,临床上记录为“无光感”。检查与记录方法(8)有光感者,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机能,尚须检查光定位,方法是嘱被检者注视正前方,在眼前1米远处,分别将烛光置于正前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被检者指出烛光的方向,并记录之,能辨明者记“+”,不能辩出者记“-”近视力的检查检查、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同远视力的检查,只是距离改变了。现在我国比较通用的近视力表是耶格(Jaeger)近视力表和标准视力表。前者表上有大小不同的8行字,每行字的侧面有号数,后者同远视力表(国际视力表)。近视力的检查检查时光源照在表上,但应避免反光,让被检者手持近视力表放在眼前,随便前后移动,直到找出自己能看到的最小号字。近视力的检查若能看清1号字或1.0时,则让其渐渐移近,直到字迹开始模糊。在尚未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