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重难点)3.驾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重难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1.人类社会初期(1)特点:人口增长非常缓慢。(2)缘由: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挡灾难、疾病的实力很差。2.工业革命后(1)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缘由: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3.其次次世界大战后(1)特点:世界人口特殊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2)缘由:科技进步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特殊提示]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确定。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改变而改变的规律。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划分依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2)阶段划分:人口增长阶段特征分布原始低增长阶段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农业社会时期,目前主要是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高增长阶段人口诞生率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工业化初期,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这个阶段,如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增长减缓阶段诞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渐渐下降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低增长阶段人口诞生率进一步下降,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部分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3)划分意义: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诞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问题。2.发展中国家(1)问题:人口诞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等。(2)影响:加大对资源、环境、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化等方面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口素养的提高。(3)措施:实行安排生育政策。3.发达国家(1)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2)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影响经济增长,导致青壮年负担过重。(3)措施:实行激励生育和推迟退休等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和外籍劳工。[特殊提示]人口数量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肯定会出现人口问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匀称的增长。 ()(2)原始低增长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与低增长阶段相同。 ()(3)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4)我国的“空巢家庭”渐渐增多的现象,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5)世界人口增长的爆炸时代是 ()A.农业文明时期B.产业革命后C.其次次世界大战后D.新技术革命后提示:(1)×世界人口增长有时慢有时快,具有明显的不匀称性,但总趋势是不断增长。(2)×原始低增长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是高诞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而低增长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是低诞生率、低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3)×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目前的人口诞生率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现代型。(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渐渐突出,因此“空巢家庭增多”。(5)C[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诞生率高,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高。]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2019年7月11日为世界第30个人口日。全世界每秒钟大约诞生4.3人、每分钟大约诞生259人、每小时大约诞生15540人、每天大约诞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7000万人。目前为止,世界总人口约为76亿。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图。问题1(综合思维)A—B—C反映世界人口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哪个时段增长最快?提示:A—B—C反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C时段人口增长最快。问题2(综合思维)你认为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缘由是什么?提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归纳总结]__世界人口增长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总体上渐渐加快,且有快慢差异。详细分析如下:人类社会初期工业革命后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非常缓慢速度加快快速增长缘由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抵挡灾难、疾病的实力很差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缺乏和斗争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死亡率很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平均寿命延长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缘由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其分析思路如下:生产力水平→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诞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改变。1.读世界人口改变趋势图(含预料),完成(1)~(3)题。(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其次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头后(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确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改变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改变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改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3)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A.基本持平 B.差距接着扩大C.差距有所减小 D.改变不大(1)C(2)B(3)B[第(1)题,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和相对稳定的国际大环境等缘由,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第(2)题,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受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增长趋势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第(3)题,读图可知,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故今后两者人口数量差距将接着扩大。]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依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下图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如下图所示:问题1(综合思维)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时,首先发生改变的是诞生率、死亡率还是自然增长率?提示:死亡率。问题2(综合思维)由图分析第三阶段人口诞生率是怎样改变的?缘由是什么?提示:诞生率起先下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起先发生转变,家庭结构由多子女大家庭向少子女小家庭转变;社会保障制度及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的人口政策也使诞生率下降。问题3(综合思维)由图分析第四阶段和第一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共同点?其形成缘由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不同。第一阶段是高诞生率、高死亡率造成的低自然增长率,而第四阶段是低诞生率、低死亡率造成的低自然增长率。eq\a\vs4\al([归纳总结])1.三种人口增长模式比较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征诞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缓慢快速缓慢或负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3.推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1)依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3)依据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凹凸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2.5%)高(>2.5%)低(<1.0%)传统型高(>2.5%)低(<1.5%)高(>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2.下图为不同国家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1)有关甲乙丙丁对应国家正确的是()A.甲——芬兰 B.乙——日本C.丙——印度 D.丁——德国(2)造成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缘由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死亡率过高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1)D(2)C[第(1)题,读图,甲是“高凹凸”模式,应是发展中国家,芬兰是发达国家,A错误;乙是高诞生率,为发展中国家,B错误;丙是三低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C错误;丁是“三低”模式,人口负增长,可能是德国,D正确。第(2)题,读图,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诞生率较低,可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①④正确。]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材料一2030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超过16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了限制人口增长,印度出台了多项政策。惩处超生,嘉奖少生,以限制印度人口的过快增长。而俄罗斯却推行激励生育的政策,生育子女多的妇女,被称为“英雄母亲”,放产假3年,且工资、奖金照发,在俄罗斯“不生孩子就是不爱国”。同住地球村的两国人口政策差异如此之大,缘由是面临的人口问题不同。材料二2013年12月28日,《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问题1(区域认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问题有何不同?这些问题对社会有何不同影响?提示: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诞生率高,人口数量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影响: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峻,人民生活贫困化,环境压力大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的影响:导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的社会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等社会问题。问题2(区域认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政策有何不同?提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政策:安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养。发达国家的人口政策:激励生育,推迟退休,适当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问题3(区域认知)中国政府为何要从推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示:20世纪70年头以来,中国政府起先大力推行安排生育政策,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然而,“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单独两孩”到“二孩”政策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做出的重大调整。eq\a\vs4\al([归纳总结])1.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属人口增长模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对措施不同。详细如下所示:2.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老龄化(1)人口年龄结构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导致了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即不同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国际上一般是将人口分成三大年龄组: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岁为青、成年组,65岁及以上为老年组。人口统计学家常用这三个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不同比重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详细如下表所示: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年轻型>40<4成年型30~404~7老年型<30>7(2)人口老龄化据联合国标准,假如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3.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24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仅从年龄结构方面考虑,四国中就业压力最大的为()A.甲国 B.乙国C.丙国 D.丁国(2)针对甲国主要人口问题,应实行的措施是()A.限制移民涌入 B.激励外出务工C.完善养老体系 D.提倡少生优生(3)据图推断,丙国()A.老龄化严峻 B.劳动力足够C.人口诞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1)B(2)D(3)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国青壮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就业压力可能最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少年人口比重大,增长过快,老年人口比重小,应实行的措施是提倡少生优生。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少年、青壮年人口比重小,劳动力短缺,人口诞生率低。]人口问题分析类题目【典例】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将来人口推想表。据此完成(1)~(2)题。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口动态/每千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诞生率死亡率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12692.69.57.714.767.917.4200512776.88.48.613.865.920.3201012717.67.39.413.063.923.1202412273.56.311.610.860.029.2203011522.46.013.99.758.531.8204510044.35.016.39.052.838.220558993.05.117.38.451.140.5(1)日本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改变及其影响是()A.青少年人口数量不断削减,社会负担加重B.非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C.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削减,社会负担加重D.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2)日本要想达到50年后维持1亿人的目标,应当()A.激励生育 B.向海外移民C.削减国内人口迁移 D.延长老年人口寿命(1)C(2)A[第(1)题,读表可知,日本15~64岁青壮年人口不断削减,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5岁及以上)总体不断增加,因此社会负担加重。第(2)题,读表可知,日本诞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总人口不断削减,因此日本要想达到50年后维持1亿人的目标,应当提高诞生率,激励生育。]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问题的推断。在解题时要留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有效信息的提取。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2.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粮食供应不足;教化、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养偏低;产生长久的环境压力等方面分析回答。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安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寂、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方面分析回答。应对措施主要是激励生育,接纳移民等。读五国人口改变状况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国家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韩国1.50.6印度2.91.0尼日利亚4.31.3埃及2.90.8德国0.931.09(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型。(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应实行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应实行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通过计算可知,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9%-1.0%=1.9%。第(2)题,由表格数据可知,埃及的人口诞生率为2.9%,人口死亡率为0.8%,计算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因此埃及为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人口增长模式。韩国的人口诞生率为1.5%,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为0.9%,因此为“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第(3)题,由上题可知,尼日利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快,因此,该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由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浩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削减、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措施是实行安排生育,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爱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4)题,德国是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严峻,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措施主要是激励生育,接纳移民。[答案](1)尼日利亚1.9%(2)传统现代(3)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少年儿童比重大,教化经费不足,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安排生育(4)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激励生育,接纳移民地理实践力: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推断人口再生产类型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原始型与传统型相比,人口诞生率一般都在25‰以上,原始型的死亡率大于25‰,自然增长率低于10‰,传统型的死亡率小于15‰,自然增长率高于10‰;现代型的人口诞生率多在20‰以下,死亡率大于15‰,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如下图A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表现为塔基较宽而塔顶较尖,其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B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表现为塔基较窄而塔顶较宽,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读图,完成1~2题。1.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2.与①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1.D2.D[第1题,①为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即为“高-低-高”模式;③为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第2题,①诞生率高、死亡率低,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老年人所占比重小,所以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D图。]题组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完成1~2题。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渐渐增速的根本缘由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B.世界年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长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起先的1.A2.A[第1题,人口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确定性因素,人类自然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都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2题,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抵挡灾难、疾病的实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故人口增长缓慢。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世界年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而现在每年新增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增速加快是从产业革命以后起先的,而产业革命首先是从欧洲发达国家起先的。]题组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3.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B.乙-②C.丙-③ D.丁-④4.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缘由有()①人口受教化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3.B4.C[第3题,读左图可知,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凹凸高”模式,与右图中的②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诞生率、高死亡率;丙国为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诞生率、高死亡率。第4题,丙国的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人口受教化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题组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5~6题。5.③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型 B.现代型C.传统型 D.近代型6.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安排生育C.激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化投入5.C6.C[第5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诞生率减死亡率,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国诞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模式。第6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因此图中①国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1.0%-1.5%=-0.5%,由此可见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解决该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激励生育和适当移民。]教材P5活动1.(1)原始低增长阶段——“高诞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高增长阶段和增长减缓阶段——“高诞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低增长阶段——“低诞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2)由于我国安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人口诞生率快速下降到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人口增长大大趋缓。说明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2.从图形特点看,其次阶段图形基部比较宽,顶部比较尖;第三阶段基部变窄,顶部变宽;第四阶段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由此说明,从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增长阶段→增长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微处理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特聘专业专家合作合同范本
-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专利的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学院《电子显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软件体系结构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机关公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学院《藏书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民族大学《模型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铸造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贵州民族大学《中西音乐简史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常识学习培训
- 《中国山水画技法》课件
- 如何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
- 无人机飞行表演合同
- 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公会挂靠协议
- 栾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部qc成果
- 集装箱房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