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0/02/wKhkGWepcQKAP2wIAAIRS12_R5Q719.jpg)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0/02/wKhkGWepcQKAP2wIAAIRS12_R5Q7192.jpg)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0/02/wKhkGWepcQKAP2wIAAIRS12_R5Q7193.jpg)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0/02/wKhkGWepcQKAP2wIAAIRS12_R5Q7194.jpg)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0/02/wKhkGWepcQKAP2wIAAIRS12_R5Q7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试卷第=10页,总=sectionpages1010页PAGE9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综合练习一、单选题(共16题)1.利用CH4消除NO2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g)+2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0molNO2,测得控制不同温度,n(CH4)(单位:mol)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温度/K时间/min物质的量/mol010204050①T1n(CH4)0.500.350.250.100.10②T2n(CH4)0.500.300.18M0.15A.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T2温度下,若容器内的密度不变则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可以利用40min时的数据,计算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D.高温下CH4消除NO2速率较快,所以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消除NO22.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可与O2结合,更易与CO结合使人体中毒,涉及原理如下:①Hb(aq)+O2(g)HbO2(aq)ΔH1<0②Hb(aq)+CO(g)HbCO(aq)ΔH2<0③HbO2(aq)+CO(g)HbCO(aq)+O2(g)ΔH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ΔH1<ΔH2B.反应①、②在一定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C.刚从平原到高原时,人体血液中c(HbO2)将降低,使人体因缺氧而不适D.将CO中毒的人转至高压氧仓中治疗,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而缓解症状3.在某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ΔH,符合图象(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象(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CO2是廉价的碳资源,将其甲烷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原理是CO2(g)+4H2(g)=CH4(g)+2H2O(g)ΔH<0.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4molH2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及有效碰撞频率,因而温度越高越利于获得甲烷C.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容器中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已达到平衡5.向某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平衡后充入X,达到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减小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6.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表:T/℃800900100011001200K1.11.51.751.902.08根据信息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此反应在1050℃达平衡时,C.1000℃条件下容器体积由2L变为1L,平衡逆向移动,达平衡时Cl2的浓度保持不变D.降温和加入CuCl固体都能使平衡发生移动7.汽车尾气处理时存在反应:NO2(g)+CO(g)NO(g)+CO2(g),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可将有毒气体转变成无毒气体B.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放出的热量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D.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都要吸收能量8.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光催化剂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实验所得曲线如图所示,和分别是时间为0和时刻酸性橙Ⅱ染料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加催化剂时,紫外光照射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反应速率最慢B.单一ZnO可作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催化剂C.相同条件下,对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过程的催化效果最好D.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催化降解酸性橙Ⅱ染料是一个可逆反应9.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g)⇌3Z(g)+Q(s)∆H=-a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过程中X、Y的转化率不一定相同C.增加X的浓度,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减少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0.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时间/min0246n(NH3)/mol00.20.3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以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在6min末再加入1molN2和3molH2,反应达新平衡时,N2的转化率大于15%C.正反应合成氨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氨分解的活化能D.升高温度,可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故平衡逆向移动11.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B.在t1s时,v(A)正=0C.(t1+10)s时再充入0.4molA和0.25molB,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1时刻达到平衡12.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反应纵坐标abA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N2+3H2氨气的转化率400℃500℃B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2、H2,N2+3H22NH3氢气的转化率500℃400℃C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2、H2,N2+3H22NH3氨气的浓度活性一般的催化剂活性高的催化剂D2molSO2和1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2SO3SO3物质的量10个大气压2个大气压A.A B.B C.C D.D13.Cl2可用于生产漂白粉等化工产品。Cl2的制备方法有:方法ⅠNaClO+2HCl(浓)=NaCl+Cl2↑+H2O;方法Ⅱ4HCl(g)+O2(g)=2H2O(g)+2Cl2(g)ΔH=akJ·mol−1上述两种方法涉及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利用方法Ⅱ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HCl的平衡转化率B.提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若断开1molH-Cl键的同时有1molH-O键断开,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B.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生成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5.温度°C,反应中所有物质均为气态。在起始温度、体积相同(°C、2L密闭容器)时,发生反应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Ⅰ:恒温恒容02600104.5201301反应Ⅱ:绝热恒容000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反应I,前10内的平均反应速率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和1,则平衡正向移动C.对于反应I,进行30时,所占的体积分数为30%D.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1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C.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D.加入催化剂,加快氮气和氢气转化为氨气的速率二、综合题(共4题)17.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一,可用于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由丙烷制丙烯的两种方法如下:Ⅰ.丙烷氧化脱氢法:Ⅱ.丙烷无氧脱氢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由此计算_______。(2)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脱氢除生成外,还生成CO、等物质。的转化率和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图中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②在550℃时,的选择性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的选择性)。③的选择性:550℃_______575℃(填“大于”或“小于”)。(3)某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无氧脱氢制备丙烯。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若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达平衡后总压为,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1位小数)。18.(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木炭取暖③炸药爆炸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粉末和粉末反应(2)已知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吸收能量,则石墨和金刚石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3)、/可组成高效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4)对于的反应,若一段时间后,的浓度增加了,用表示其反应速率为,则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5)氟利昂(如)会破坏臭氧层,它们破坏臭氧层的机理为:①②③④上述反应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原子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6)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平衡时,,,则___________。19.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苯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因此研究苯的取代产物及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I.(1)苯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磺化反应与硝化反应不同,是可逆反应。已知:H2SO4(浓硫酸)++H2O,要使反应向某一方向进行,需采用不同的条件,要使苯磺酸重新转变成苯和硫酸,需采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2)苯的磺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中间体转变为苯磺酸与恢复为苯所越过的能垒差别不大(如图1所示)。苯的硝化反应历程与苯的磺化反应部分相似,但中间体都转变成产物,反应是不可逆的,在图2上画出硝化反应的不可逆过程(表示出中间体的能量)______________。(3)发烟硫酸与苯反应最快,在常温下即可与苯发生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H2SO4(发烟硫酸)++H2O,当发烟硫酸和苯按1:1反应达到平衡后产生的苯磺酸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6%,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Ⅱ.苯胺是苯的又一重要的取代产物,一步法合成苯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反应如下:①(l)+NH3·H2O(l)(l)+(1),反应①常温下不自发。(1)反应①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2)往反应①中加入(l)后,所得反应(简称反应②,下同)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_________(已知反应①、②都是一步法合成苯胺的方法)。(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增大B.加压有利于反应①、②的平衡正向移动C.反应①中加入(1)后平衡正向移动D.增大苯和一水合氨的配料比有利于提高苯胺的物质的量分数20.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请填写下列空白:(1)已知0.5mol甲烷和0.5mol水蒸气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a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上述流程中,工业上分离H2、CO2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A.混合气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在溶液中加盐酸B.混合气加压冷却,使CO2液化C.混合气用氨水洗涤D.混合气先通入到石灰浆,然后高温煅烧固体(3)为了保证氨气顺利合成,在空气进入合成塔之前必须对空气进行_______,目的是_______;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将生成的氨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氨的方法:_______。(4)合理地利用资源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是对社会、对全人类负责的表现,请用线段和箭头画出图中的两处合理利用资源情况。_______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学而优·教有方PAGE答案第=10页,总=sectionpages1212页PAGE11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表格可知,相同条件下,T2时CH4的减小速率大于T1,所以T2温度高于T1,到达平衡的时间更短,但是到达平衡时T2对应的CH4含量更高,说明高温不利于CH4转化,即CH4(g)+2NO2(g)⇌N2(g)+CO(g)+2H2O(g)为放热反应,<0。【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则>0,又因为<0,根据-T<0反应才能自发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A错误;B.=,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和容器总体积均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无论是否到达平衡均不变,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C.根据表格可知40min后T1组CH4含量不变,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分析可知T2会更快的到达平衡,即40min时T2组实验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则对应的数据可以算出此时的平衡常数K,C正确;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该反应往正向进行,从而导致NO2转化率越低,即超过某一温度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消除NO2,D错误;答案选C。2.A【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③可由反应②减反应①所得,ΔH3=ΔH2-ΔH1<0,则ΔH2<ΔH1,A项错误;B.反应①与反应②均是熵减反应,由ΔH-TΔS<0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反应①与反应②在较低温度能自发进行,B项正确;C.从平原初到高原,氧气含量减少,反应③正向移动,则人体血液中c(HbO2)降低,C项正确;D.CO中毒的人体血液中c(HbCO)增大,转到高压氧仓中,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D项正确;答案选A。3.B【分析】由图可知,压强为P2时,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且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越低,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为T1时,压强P2先到达平衡,故压强P2>P1,且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越高,故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故x=1。【详解】A.p3>p4,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图像与实际符合,A正确;B.p3>p4,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分数减小,图像与实际不符,B错误;C.p3>p4,压强越大容器容积越小,气体总质量不变,则密度增大;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则容器容积增大,密度减小,图像与实际符合,C正确;D.p3>p4,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图像与实际符合,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4.D【详解】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温度越高越不利于获得甲烷,故B错误;C.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氦气,容器的容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反应温度会增大,则当容器中温度不再改变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正确;故选D。5.B【分析】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X不断消耗,X的体积分数不断降低,到Q点,X的体积分数最低,此时达到了平衡状态。然后继续升温,此时X的体积分数升高,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详解】A.从W到Q的过程中,由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Y的转化率不断升高,从Q点以后,由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的转化率会降低,所以在Q点,Y的转化率最大,故A错误;B.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正确;C.充入X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的移动并不会消除“X的物质的量增大”的结果,所以X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错误;D.M点和W点的X的体积分数相等,而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所以M点的Y的正反应速率大于W点的Y的正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6.C【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K不断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此反应为吸热反应,A不正确;B.反应中,CuCl2、CuCl都呈固态,不能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所以此反应在1050℃达平衡时,,B不正确;C.1000℃条件下容器体积由2L变为1L,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平衡常数K不变,所以达平衡时Cl2的浓度保持不变,C正确;D.加入CuCl固体时,并不影响平衡体系中Cl2的浓度,所以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D不正确;故选C。7.D【详解】A.生成物NO仍然有毒,A错误;B.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B错误;C.由题图可知,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误;D.根据题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都低于活化络合物(过渡状态)的能量,可知反应物或生成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均需要吸收能量,D正确;答案选D。8.D【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不加催化剂时,紫外光照射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反应速率最慢,A项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单一ZnO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其可作降解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催化剂,B项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条件下,在内,催化剂为时的变化量最大,即反应速率最快,所以催化效果最好,C项正确;D.题给图象为不同催化剂条件下5.0h内的变化,不能确定反应物是否完全转化,且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D项错误;故选D。9.A【详解】A.Q是固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用压强不变来衡量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B.只有当X、Y的投入量按反应方程式系数比投入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才相同,故B正确;C.增加X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减少,故C正确;D.混合气体的密度,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发生改变,所以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发生改变,当气体的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A。10.B【详解】A.该反应的∆H<0,∆S<0,根据吉布斯自由能∆G=∆H-T∆S,在高温条件下,∆G>0不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B.原来平衡时生成氨气为0.3mol,消耗氮气为0.15mol,则剩余氮气为0.85mol,此时氮气的转化率为15%,再加入1mol的氮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使消耗的氮气量较原来增多转化率大于15%,B项正确;C.∆H<0,故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所以正反应合成氨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氨分解的活化能,C项错误;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所以平衡逆向移动,D项错误;答案选B。11.C【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t1时达到平衡状态,A、B、C的浓度改变量分别为0.6mol/L、0.2mol/L、0.4mol/L,相同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A、B、C的计量数之比=0.6mol/L:0.2mol/L:0.4mol/L=3:1:2,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故A错误;B.在t1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V正(A)=V逆(A)≠0,故B错误;C.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平衡常数,(t1+l0)s时再充入0.4
molA和0.25
mol
B,,则平衡正向进行,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温度改变,温度对反应也有影响,若为吸热反应,在t1时刻则不能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C。12.B【详解】A.b温度大于a,所以b所以速率大于a,与图象不符,故不选A;B.a温度大于b,a反应速率大于b;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降低,所以a氢气的转化率低于b,与图象相符,故选B;C.使用活性高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b大于a;使用活性高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a、b氨气的浓度相同,与图象不符,故不选C;D.a压强大于b,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a大于b,增大压强,2SO2+O22SO3平衡正向移动,SO3物质的量增大,与图象不符,故不选D;选B。13.C【详解】A.该反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即可以满足ΔG=ΔH-TΔS<0,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减小的反应,ΔS<0,则只有ΔH<0才可能满足ΔG<0,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Cl的转化率减小,A错误;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C.若断开1molH-Cl键的同时有1molH-O键断开,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D.该反应中水为气态,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4.A【详解】A.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因此3v正(NH3)=2v逆(H2O),选项A不正确;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4v正(O2)=5v逆(NO),选项B正确;C.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各组分浓度都减小,因此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更大,平衡正向移动,选项C正确;D.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与生成xmolNH3分别表示正逆反应速率,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正确;答案选A。15.D【分析】CO2(g)+3H2(g)CH3OH(g)+H2O(g)△H<0,反应Ⅰ是恒温恒容容器,反应是放热反应,Ⅱ为逆向恒容绝热,温度降低,平衡正向进行。列出反应的三段式进行计算。【详解】A.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v(H2)=×=0.025mol•L-1•min-1,故A错误;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和1,Qc=,则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对于反应I,进行30时,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0%,故C错误;D.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Ⅱ为逆向恒容绝热,温度降低,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故D正确;故选D。16.D【详解】A.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加入溶液后,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反应物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增大,溶液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存在平衡:,生成的见光易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氯水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抑制平衡正向移动,避免氯水变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存在平衡:,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D。17.-118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大于cd2.7【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把和相加,即得=+124kJ·mol-1-242kJ·mol-1=-118kJ·mol-1。(2)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3H8的转化率应该降低,但实际上C3H8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能是升高温度,催化剂的活性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的缘故。②由图可知,550℃时,C3H8的转化率为13%,C3H6的产率为8%,设参加反应的C3H8为100mol,则生成的C3H6为8mol,则C3H6的选择性为×100%=61.5%。③550℃时,C3H6的选择性为61.5%,575℃时,C3H6的选择性为=51.5%,因此550℃时C3H6的选择性大于575℃时C3H6的选择性。(3)①在反应中,a.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无法确定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容器内混合气的质量是不变的,而容器体积恒定,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是定值,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故b不选;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容器内混合气的质量是不变的,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未平衡前是变化的,当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选;d.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所以平衡建立过程中,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选;故选cd。②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达平衡后总压为,则压强变化了4kP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各物质变化的分压均为4kPa,所以平衡时C3H8、C3H6、H2的分压分别为6kPa、4kPa、4kPa。则C3H8的转化率为=40%,Kp==2.7kPa。18.①⑥石墨作催化剂【详解】(1)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为吸热反应,②是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③是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④是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⑤为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⑥粉末和粉末反应为吸热反应。(2)△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0,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吸收能量,石墨具有的能量小于金刚石,能量月底越稳定,较稳定的是石墨。(3)、/可组成高效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则该电池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4)对于的反应,若一段时间后,的浓度增加了,用表示其反应速率为,反应速率为,v=,△t=3s,则所经过的时间为3s。(5)①+②+③+④的到总反应式,;原子在反应中没有能也没有减少,作用是作催化剂。(6)设反应①反应CO2xmol,反应①反应CO2ymol;①②③,所以a-x=y-b,x+y=a+b,x+y=a+bmol。19.①减少浓硫酸的浓度使其变成稀硫酸;②在反应中通入过热水蒸气,带出挥发性的苯1.17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原因是ΔS>0,常温下不自发,则△H>0反应①中加入(1),与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总反应即反应②(1)+(1)+(1)(1)+(1)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②的ΔS>0、△H<0,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发进行AC【详解】I.(1)要使苯磺酸重新转变成苯和硫酸,可通过减少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需采用的条件是①减少浓硫酸的浓度使其变成稀硫酸;②在反应中通入过热水蒸气,带出挥发性的苯。答案为:①减少浓硫酸的浓度使其变成稀硫酸;②在反应中通入过热水蒸气,带出挥发性的苯;(2)苯的硝化反应中,中间体都转变成产物,反应是不可逆的,则中间体转化为硝基苯所越过的能垒低,故硝化反应的不可逆过程(表示出中间体的能量)的图示为。答案为:;(3)令发烟硫酸和苯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都为x,则生成苯磺酸和水的物质的量都为x,剩余发烟硫酸和苯的物质的量都为1-x,从而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记员辞职申请书
- 续签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电子商务运营实战经验分享引领商业变革的先锋
- 电子技术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贡献
- 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管理与教育
- 生态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趋势
- 低保救助申请书
- 中国仪表保温(护)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中价格感知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不停电作业标准流程及表格
-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 2022年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全册课前预习单
- 第三章-隋唐佛教宗派的兴盛与思想发展课件
- 中国典章制度ppt课件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 负数的认识1202
- 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南(通用篇)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Book 2 Unit 1 Text A
- SHD干燥机说明书(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