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生物考试范围:必修二前三章;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无互换)形成4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2.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3.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乙、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C.乙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甲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乙、丙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类型可能为AB、ab、Ab、aBB.精原细胞(AaXbY)因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AAaY的精子,则其他精子的类型是aY、Xb、XbC.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5.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现选取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F1中直毛雌果蝇121头,分叉毛雌果蝇0头,直毛雄果蝇60头,分叉毛雄果蝇61头。则F1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A.3∶1,3∶1 B.1∶1,3∶1 C.1∶1,1∶1 D.3∶1,1∶16.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比例是(已知WW的胚胎不能存活)()A.雌:雄=3:1 B.雌:雄=2:1 C.雌:雄=1:3 D.雌:雄=1:27.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B.全是雌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C.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8.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生物学意义的描述,准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概率为1/6B.乙图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只能产生AXW、aXW两种基因型的配子9.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10.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谱以及部分成员的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DNA条带2含有致病基因 B.2号的基因电泳图谱与3号的相同C.4号的致病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D.5号与患病男性结婚,最好选择生女孩11.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B.“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12.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卡片种类磷酸脱氧核糖碱基ATCG卡片数量12123342A.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B.最多可构建45种碱基序列的DNAC.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苷酸D.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13.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14.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8%,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则在其互补链中,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18%和28% B.18%和24%C.28%和18% D.58%和30%15.一个用15N标记了双链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A.3、490 B.3、560 C.4、1050 D.4、1120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双链用3H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B.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C.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8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含3H染色体数为0~417.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18.下面图一表示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的分布情况;图二表示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控制该病的基因A和a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一中的Ⅰ、Ⅱ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第Ⅰ代和第Ⅱ代中女性一定都是杂合子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3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一的Ⅰ区段,则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19.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B.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20.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DNA片段(15N标记)结构示意图,共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DNA片段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B.该DNA片段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用于催化②部位的化学键构成D.将该DNA片段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21.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毛色红毛棕毛白毛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种。(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_____。③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22.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2)图甲中B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体,E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选填“①”“②”或“③”),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5)图丙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根据(4)推测: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细胞V的基因组成是_____。23.果蝇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分析。因此特别适于作遗传杂交实验材料,某课题小组在饲养的果蝇中发现有的果蝇是黑身,有的是灰身;有的是分叉毛,有的是直毛,并用两只灰身直毛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类型和比例如下表:(不考虑同源区段)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请回答:(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是_____,控制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2)亲代父、母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黑身、灰身基因用B、b表示、分叉毛、直毛基因用F、f表示)。(3)子代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雄性果蝇的表型有_____种。(4)子代雌性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雌性果蝇的表型有_____种。(5)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2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不考虑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2)Ⅲ10的基因型是_____。(3)若Ⅱ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Ⅲ9与Ⅲ12结婚,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若他们生了1个女孩,该女孩不患病的概率为_____。(4)若Ⅱ3有乙病致病基因,则:假设该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乙病患者,若Ⅱ6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用分数表示)。25.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看出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酶,B是_____酶。(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4)乙图中,3是_____(中文名称);7是_____(具体名称);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原则。(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生物考试范围:必修二前三章;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无互换)形成4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A【解析】【详解】①由于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假设白化病患者基因型为aa,则正常个体基因型为AA或Aa,双亲要能生出aa个体,可能均为杂合子,也可能双亲一个为Aa,一个为aa,①错误;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需要一定相等,只需满足每个桶内两种彩球数量比为1:1即可,②错误;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种精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形成4种精子,③错误;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数量,但雌雄配子中Y与y的比约为1:1,④错误;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并不是只含有一个基因,⑤错误;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综上所述,只有⑥一项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_tt为黑蛇,bbT_为橘红蛇,B_T_为花纹蛇,bbtt为白蛇。【详解】A、由题意知,B_tt为黑蛇、bbT_为橘红蛇,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是BBtt、bbTT,A正确;B、亲本黑蛇(BBtt)与橘红蛇(bbTT)杂交后代均为BbTt,表型为花纹蛇,B正确;C、F1(BbTt)相互交配,后代中B_T_:B_tt:bbT_:bbtt=9:3:3:1,其中花纹蛇B_T_(1/9BBTT、2/9BBTt、2/9BbTT、4/9BbTt)中纯合体占1/9,C错误;D、F1花纹蛇基因型是BbTt,杂合橘红蛇的基因型是bbTt,杂交后代白蛇(bbtt)的比例是1/2×1/4=1/8,D正确。故选C。3.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乙、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C.乙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甲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乙、丙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甲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染色单体可确定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确定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确定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有染色单体可确定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错误;B、甲细胞中1号染色体与5号是姐妹染色体,含有相同基因,与1号同源的染色体为4号或者8号,相应区段含有等位基因,B正确;C、初级卵母细胞的应出现分裂不均等的现象,C错误;D、甲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类型可能为AB、ab、Ab、aBB.精原细胞(AaXbY)因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AAaY的精子,则其他精子的类型是aY、Xb、XbC.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详解】A、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就可能形成AB,ab,Ab,aB的精子,A正确;B、精原细胞(AaXbY)因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AAaY的精子,说明减数第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即精原细胞(AaXbY)→初级精母细胞(AAaaXbXbYY)→次级精母细胞(AAaaYY和XbXb)→精细胞(AAaY、aY、Xb、Xb),B正确;C、雄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有丝分裂后期是两条X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是两条X或者两条Y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一定,C错误;D、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D正确。故选C。5.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现选取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F1中直毛雌果蝇121头,分叉毛雌果蝇0头,直毛雄果蝇60头,分叉毛雄果蝇61头。则F1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A.3∶1,3∶1 B.1∶1,3∶1 C.1∶1,1∶1 D.3∶1,1∶1【答案】D【解析】【详解】依题意可知:F1中的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直毛∶分叉毛≈1∶1,说明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毛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产生的卵细胞为3/4XA、1/4Xa,即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3∶1;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2XAY、1/2XaY,产生的精子为1/4XA、1/4Xa、1/2Y,即产生的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1∶1。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6.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比例是(已知WW的胚胎不能存活)()A.雌:雄=3:1 B.雌:雄=2:1 C.雌:雄=1:3 D.雌:雄=1:2【答案】B【解析】【分析】鸡的并不决定方式为ZW型,即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型。【详解】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其染色体组成没有变化,依然为ZW,其与母鸡(ZW)交配,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ZW、WW,且比例为1∶2∶1,其中,WW的胚胎不能存活,因此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代性别比例为雌性ZW∶ZZ雄=2∶1,B正确。故选B。7.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B.全是雌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C.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详解】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数量相等的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故后代1/2为宽叶(XBY),1/2为狭叶(XbY),A正确,BCD错误。故选A。8.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准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只能产生AXW、aXW两种基因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中遗传病为有中生无,女儿正常,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表示雄果蝇的染色体图谱。【详解】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B、乙图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离,该动物为雄性,该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C、丙图遗传病有中生无,女儿正常,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可以产生AXW、aXW、AY、aY的配子,D错误。故选B。9.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基因型是ZAZA、ZAZa、ZAW,“油蚕”基因型是ZaZa、ZaW。【详解】A、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错误;B、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错误;C、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无法区分,C错误;D、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D正确。故选D。10.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谱以及部分成员的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DNA条带2含有致病基因 B.2号的基因电泳图谱与3号的相同C.4号的致病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D.5号与患病男性结婚,最好选择生女孩【答案】D【解析】【分析】4号是患者,其父母均正常,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1号不含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4号是患者,其基因电泳图谱的结果显示有DNA条带2,推测DNA条带2含有致病基因,A正确;BC、4号是患者,其父母均正常,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1号不含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2号应为基因携带者,其基因电泳图谱应与3号的相同,B、C正确;D、5号与患病男性结婚,最好选择生男孩,因为生男孩不患病,若生女孩,虽不患病,但为基因携带者,基因携带者将来可能会生育患该病的孩子,D错误。故选D。11.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B.“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C【解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均为DNA;3、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细胞核内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B、“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非细胞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错误。故选C。12.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卡片种类磷酸脱氧核糖碱基ATCG卡片数量12123342A.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B.最多可构建45种碱基序列的DNAC.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苷酸D.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即共形成5个脱氧核苷酸对。【详解】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A正确;这些卡片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且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DNA种类数少于45种,B错误;表中所给碱基共有四种,只有一种五碳糖,因此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可形成的脱氧核苷酸对数及DNA分子数的种类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3.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详解】A、亲代的DNA为全重,其亲代细菌DNA分子2条链都是15N,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A正确;B、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亲代细菌DNA分子2条链都是15N,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4个DNA分子的1/2,B错误;C、由于1个含有14N的DNA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1个含有15N的DNA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每条链相对分子质量为b/2;亲代细菌DNA分子2条链都是15N,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得到子三代共8个DNA分子,这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只有2条是含有15N的,14条是含有14N的,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b/2×2+a/2×14=b+7a,所以每个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C正确;D、由实验第一代的结果(DNA带为全中带)和第二代的结果(一半中带、一半轻带),证明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B。14.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8%,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则在其互补链中,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18%和28% B.18%和24%C.28%和18% D.58%和30%【答案】A【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DNA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8%,所以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又由于A=T,G=C,即2T=58%,2C=42%,这四种碱基分布在DNA的两条链中,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则互补链中,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2%-24%=18%和58%-30%=28%,A正确。故选A。15.一个用15N标记了双链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A3、490 B.3、560 C.4、1050 D.4、1120【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50个,则A=T=5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70个。该DNA复制n次共形成2n个DNA,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m=(2n-1)×n。【详解】由题意可知可知该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中A=T=50个,则C=G=70个,则该DNA复制n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数目m=(2n-1)×70,该DNA分子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2n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为2n-2,又已知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即(2n-2):2=7:1,则n=4,m=(24-1)×70=1050个。ABD错误,C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双链用3H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B.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C.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8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4【答案】ABD【解析】【分析】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双链用3H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若为有丝分裂,则有2-4个子细胞中含有3H;若为减数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3H。【详解】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为1/2或3/4或1,A错误;B、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H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B错误;C、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H,故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8,C正确;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由于DNA只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含有3H,故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4,D错误。故选ABD。【点睛】17.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当细胞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有的X染色体变为巴氏小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以此可以确定猫的性别,A正确;B、若出现黄黑相间的雄猫,说明有的细胞中XA基因表达,有的细胞中Xa基因表达,其基因型可能为XAXaY,B正确;C、该早期胚胎细胞基因组成为XAXa,两条染色体失活变为巴氏小体的几率相等,不能确定其毛色,C错误;D、黄色雌猫只能产生Xa雌配子,黑色雄猫可产生XA、Y的雄配子,可根据毛色判断后代性别,D正确。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信息“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正常情况下,只有雌性个体才可能出现黑黄相间的毛色。18.下面图一表示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的分布情况;图二表示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控制该病的基因A和a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一中的Ⅰ、Ⅱ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第Ⅰ代和第Ⅱ代中的女性一定都是杂合子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3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一的Ⅰ区段,则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答案】ABD【解析】【分析】1.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一)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最可能为细胞质遗传。(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二)其次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三)再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2)已确定是隐性遗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已确定是显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系谱图中判断某个体基因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同代、子代、亲代的基因型,再进行推断。【详解】A、由Ⅱ1和Ⅱ2及Ⅲ1可知,“无中生有”是隐性,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Ⅰ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Aa,Ⅱ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第Ⅰ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XAXa,Ⅱ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XAXa,B正确;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是Aa,则Ⅲ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C错误;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Ⅰ区段,即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XAY、XAXa,则Ⅲ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正确。故选ABD。19.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B.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A错误;B、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将带标记的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混合培养,得到带标记的噬菌体,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20.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DNA片段(15N标记)结构示意图,共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DNA片段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B.该DNA片段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用于催化②部位的化学键构成D.将该DNA片段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答案】AC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由题意知,该基因是1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因此鸟嘌呤G=2000×30%=600,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是600×(23-1)=600×7=4200个,A错误;B、已知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0%,则C=G=30%,所以该基因的每一条核苷酸链中及整个双链中(C+G)/(A+T)的比例均为3:2,B正确;C、DNA解旋酶水解氢键,作用于②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位,C错误;D、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将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DNA分子均含14N,所以含14N的DNA分子占1,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21.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毛色红毛棕毛白毛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种。(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_____。③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答案】(1)4(2)①.1:2:1②.1/3③.1/9(3)①.9/64②.49/64【解析】【分析】由题意: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猪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9:3:3:1变型的应用。【小问1详解】由表格知:棕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因此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小问2详解】①两头纯合棕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②F1(AaBb)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③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类别及其比例为:9A_B_:3A_bb:3aaB_:1aabb,其中棕毛个体(2Aabb、1AAbb、1aaBB、2aaBb)中纯合子各有1AAbb和1aaBB,占6份棕毛个体的2/6=1/3。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aB=1:1:1,子代白毛个体(aabb)的比例1/3×1/3=1/9。【小问3详解】若另一对染色体上的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只要有I基因,不管有没有A或B基因都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IiAaBb个体雌雄交配,后代中红毛个体即基因型为iiA_B_的个体。把Ii和AaBb分开来做,Ii×Ii后代有3/4I_和1/4ii,AaBb×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故子代中红毛个体(iiA_B_)的比例为1/4×9/16=9/64;棕毛个体(iiA_bb、iiaaB_)所占比例为1/4×6/16=6/64,白毛个体所占比例为:1-9/64−6/64=49/64。22.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2)图甲中B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体,E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选填“①”“②”或“③”),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5)图丙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根据(4)推测: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细胞V的基因组成是_____。【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2)①.8②.4③.②(3)①.③⑥②.着丝粒分裂
(4)①.②②.极体(5)①.次级卵母细胞②.aB③.Ab【解析】【分析】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表示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数分裂II前期和后期图。图乙中,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丙图中,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应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在辨别细胞分裂图时,一看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则为减数分裂II),二看有无联会(有即为减数分裂I,无则为有丝分裂);并且要识记并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从而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小问1详解】丙图中Ⅱ细胞质分裂不均等,故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故该动物为雌性,D表示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小问2详解】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E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前期,含有4条染色单体,乙图中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E细胞为乙图中的②阶段。【小问3详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着丝粒的分裂有关,处于乙图中的③减数分裂II后期,⑥有丝分裂后期均有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小问4详解】图丙表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②第一极体的分裂。【小问5详解】丙图中,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细胞V的基因组成是Ab,所以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aB。23.果蝇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分析。因此特别适于作遗传杂交实验材料,某课题小组在饲养的果蝇中发现有的果蝇是黑身,有的是灰身;有的是分叉毛,有的是直毛,并用两只灰身直毛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类型和比例如下表:(不考虑同源区段)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请回答:(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是_____,控制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2)亲代父、母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黑身、灰身基因用B、b表示、分叉毛、直毛基因用F、f表示)。(3)子代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雄性果蝇的表型有_____种。(4)子代雌性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雌性果蝇的表型有_____种。(5)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答案】(1)①.灰身②.常③.X(2)BbXFY、BbXFXf(3)①.6②.4(4)①.6②.2(5)1:5【解析】【分析】分析: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中:雌果蝇的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果蝇的灰身和身上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Bb×Bb;雌果蝇中只有直毛,没有分叉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果蝇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对分叉毛是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中:雌果蝇的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果蝇的灰身和身上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子代雌蝇都是直毛,雄蝇直毛:分叉毛=1:1,雌雄表现不一致,故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小问2详解】子代雌雄灰身:黑身都是3:1,故体色为常染色体遗传,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子代雌蝇都是直毛,雄蝇直毛:分叉毛=1:1,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FY×XFXf,故亲本为BbXFY×BbXFXf。【小问3详解】Bb×Bb有3种基因型,2种表型,XFY×XFXf雄蝇有2种基因型,2种表型,故子代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有3×2=6种基因型,子代雄性果蝇的表型有2×2=4种。【小问4详解】Bb×Bb有3种基因型,2种表型,XFY×XFXf雄蝇有2种基因型,1种表型,故子代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有3×2=6种基因型,子代雄性果蝇的表型有2×1=2种。【小问5详解】子代灰身直毛雌蝇纯合子为BBXFXF(1/3×1/2=1/6)),其他都是杂合子,故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6):(5/6)=1:5。2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Desmethylclozap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南京晓庄学院《小学英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光温室租赁合同范本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国际商务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化工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科技学院《体育专业综合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无线传输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际关系学院《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汉语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收益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急性呼衰院前急救流程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5 幼儿的权利与保护
- 《煤矿顶板管理》课件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