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天津高考生物复习专练(解析版)_第1页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天津高考生物复习专练(解析版)_第2页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天津高考生物复习专练(解析版)_第3页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天津高考生物复习专练(解析版)_第4页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天津高考生物复习专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目录

L命题趋势:明考情知方向

2.重难诠释:知重难、掌技巧、攻薄弱

3.创新情境练:知情境练突破

4.限时提升练:(30min)综合能力提升

命题趋势4

三年考情分析2025命题预测

1.该部分内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2.高考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多种植物

激素的作用。常以多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在

某一生命活动中的变化曲线图或某一特

2024天津卷T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定生理活动涉及的多种植物激素等为情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境,考查多种激素协调配合调节植物的生

2023天津卷T1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

命活动。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通过分析植

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多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在某一生命活动中

的变化曲线图或某一特定生理活动涉及

的多种植物激素等为情境,考查多种激素

协调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重难诠释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生理作用

1.明确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3个部位、2个原因、1个作用

______/产生部位一胚芽鞘尖端

木〉摩想作用部位~•尖端以下部位(伸长区)

胚芽鞘的感斓位~端

/弯曲的原因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篇(单向刺激:单侧光照

''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重力等

\人为因素:云母片阻

'挡、琼脂块的偏放等

届T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I

图11-1

2.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

(1)极性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

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图11-3

3.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相关的曲线解读

B(2m,n)生

长单子叶

。植物

长\c(<,o)

r抑

。OF

抑'生长素蛾度

长10-1010-81()-6ia410-2生长素浓度

甲生长索浓度(mol・17I)

图11-4

(1)图甲,①高浓度与低浓度: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

度”。

②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

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③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C点表示生长素浓度为i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人点

和B点对应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2)图乙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图丙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性

考点二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促进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I协同作用[

延缓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器官脱落、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生长素、细胞

分裂素抑制

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图11-7

(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

节,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不同。

图11-8

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三个层面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三个层面

多种基组

影响

激素影响控龈.

共同本因

调节基因选择

性表达

影晌

图11-9

3.熟知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乙烯利——用于果实催熟。

(2)蔡乙酸、2,4-D—用于促进托插枝条,防止落花落果及除草。

(3)赤霉素一解除种子休眠,使芦苇、葛苣等植株增高,产量增加;诱导大麦种子合成a-淀粉酶,用于

啤酒生产。

(4)青鲜素一保持果蔬鲜绿,延长贮藏期。

[提醒]植物激素调节的2个“芦

(1)激素调节力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①说明: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②原因: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

达进行调节。

(2)植物激素力植物生长调节剂

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调节物质,如生长素。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调节物质,如生长素类似物(2,4-D)。

创新情境练

,।(建议用时:10分钟)

1.用外源赤霉素(GA3)对葡萄果实处理后,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在第1天达到最高,且与清水

处理组差异最大;在第4天,生长素含量达到最高,且与清水处理组差异最大。进一步对果实进行切片观

察,发现GA3处理组果实细胞较清水处理组的大且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赤霉菌等微生物发酵获得外源赤霉素

B.GA3可提高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

C.葡萄果实生长的调控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D.实验证明GA3能促进葡萄果实细胞的伸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D

【分析】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叫作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

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详解】A、赤霉菌等微生物可产生赤霉素,因此可通过赤霉菌等微生物发酵获得外源赤霉素,A正确;

B、对葡萄果实进行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后,在第4天,生长素含量达到最高,且与清水处理组差异最

大,说明GA3可提高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B正确;

C、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

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C正确;

D、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D。

2.我国的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积累、总结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如:①玉米、小麦和水稻收获后晒干了再

进仓;②水稻分蕤(植物在接近地面处发生分枝)后,在晴天将田中的水排尽并“烤田”;③在果实成熟季节

昼夜温差大的区域种植苹果、西瓜等;④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并“正其行,通其风”;⑤在黏性较大的黄

泥巴地里埋入一些作物秸秆并多施用农家肥;⑥在同一块田上,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

作物,即进行轮种;⑦夏季每天适当对菊花植株进行遮光,缩短菊花植株的照光时间。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⑤涉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B.④⑥⑦均涉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C.④⑤有利于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CO2D.⑥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作物害虫

【答案】B

【分析】1、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

离子的主动吸收;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

度的条件下保存。

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等,应合理应用,以提高光合速率。

【详解】A、①粮食作物的种子进仓储存前要尽量晒干,以减少其自由水含量,抑制其细胞呼吸速率;②“烤

田”是为了增大田泥中的02含量,有利于水稻根系进行有氧呼吸,促进根系的发育;③果实成熟季节,昼

夜温差大一点,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有利于果实中糖类的积累;⑤黏性大的黄泥巴地

容易出现土壤板结现象,透气性差,在其中埋入一些作物秸秆有利于疏松土壤,便于根系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

B、⑦夏季每天适当缩短菊花植株的照光时间可以让菊花提前开花,这说明光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不

是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B错误;

C、④合理密植,“正其行,通其风”,有利于农作物获得CO2;⑤多用农家肥有利于疏松土壤,农家肥经过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能给植物提供CO2,C正确;

D、⑥不同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不同,每年在相同区域种植相同的农作物可能会使该农作物的害虫数量较多,

而轮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D正确。

故选B。

3.武鸣沃柑具有外形鲜艳、耐寒性强、成熟期晚和耐贮藏等特点。成熟的沃柑果实呈高饱和的橙红色,果

汁充沛爽口、高糖低酸。当沃柑成熟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后再迅速下降的现象。研究人

员以新采摘的沃柑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常温有氧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变化趋势如

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12345・代表呼吸速率

采用时间(天)。代表乙烯释放速率

A.乙烯能催化淀粉水解为单糖,从而增加沃柑甜度

B.沃柑在贮藏期间,细胞呼吸的耗氧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沃柑在采后5天内,果实中有机物的总量一直在下降

D.由图可知,第2天沃柑细胞呼吸速率突然升高可能与乙烯含量有关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呼吸速率随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乙烯释放速率降低后,呼吸速率也随之降低。

表明两者的相关性。

【详解】A、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催化淀粉水解,淀粉水解是由淀粉

酶催化的,而不是乙烯,A错误;

B、贮藏期间,细胞呼吸的耗氧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该阶段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正确;

C、沃柑在采后5天内,呼吸速率大于零,伴随着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有机物的总量会下降,C正确;

D、由图可知,呼吸速率随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乙烯释放速率降低后,呼吸速率也随之降低,第2

天沃柑细胞呼吸速率突然升高可能与乙烯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A。

4.研究表明,用120mmoLL-i的NaCl溶液处理会抑制萌发的拟南芥种子的根的生长,其机制是NaCl促进

乙烯和茉莉酸的合成,进而抑制根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乙烯、茉莉酸在植物根生长过程中的关系,利用

120mmoLL”的NaCl溶液、AVG(乙烯合成抑制剂)、IBU(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处理萌发的拟南芥种子进

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推测,关于NaCl、乙烯、茉莉酸在植物根生长过程中的关系正确的组合是()

①NaCl-茉莉酸一抑制根生长

②NaCl7乙烯-抑制根生长

③NaCl—>乙烯一>茉莉酸一>抑制根生长

④NaCl一茉莉酸-乙烯-抑制根生长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A

【分析】据题图,本实验的自变量是120mmoKL-l的NaCl溶液处理与否、抑制剂的种类;根据题图实验处

理及数据可知:NaCl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茉莉酸的合成,进而抑制植物根的生长,且120mmol-L-l

的NaCl溶液还可以直接促进茉莉酸的合成,抑制植物根的生长。

【详解】分析题意,NaCl抑制根生长的机制是通过NaCl促进乙烯和茉莉酸的合成来完成的,NaCl+AVG

组中,不能合成乙烯,合成了茉莉酸,能抑制根的生长,说明120mmolL-l的NaCl溶液可以直接促进茉莉

酸的合成,抑制植物根的生长;

NaCl十IBU组中,不能合成茉莉酸,合成了乙烯,不能抑制根的生长,说明120mmolL-1的NaCl溶液不

可以只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抑制植物根的生长;

NaCl组中,乙烯、茉莉酸均能合成,且抑制植物根的效果比NaCl+AVG组明显,对照各实验组,说明

120mmol-L-l的NaCl溶液可以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茉莉酸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因此120mmoLL-1的NaCl溶液抑制根的生长存在两条途径:NaCl一乙烯一茉莉酸一抑制根生长和NaCl—

茉莉酸-抑制根生长,①③正确。

故选Ao

5.《氾胜之书》中记载留小麦种的方法: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取干

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择穗大强者”有利于留种是由于“穗大强者”含有机物多

B.“曝使极燥”使细胞中自由水均转化为结合水,以利于麦种储存

C.“候熟可获”时小麦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细胞分裂,促使器官脱落

D.“顺时种之,则收常倍”说明气候能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

【答案】B

【分析】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1)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2)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

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

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

2、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

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

【详解】A、穗大属于优良性状,“择穗大强者“,以便获得优良子代,A正确;

B、“曝使极燥”后,细胞丢失自由水,但仍保留少量的结合水,细胞代谢减慢,利于麦种储存,B错误;

C、“候熟可获”的麦种种子己经成熟,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细胞分裂,促使器官脱落,C正确;

D、“顺时种之,则收常倍”说明气候能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如温度、水分、空气都是种子萌发的

环境条件,D正确。

故选B。

6.油菜素内酯(EBR)作为第六大植物激素,具有缓解植物抗逆性的效应。某研究团队研究了外源油菜素

内酯对Pb(铅)胁迫下花生幼苗的缓解效应(以可溶性蛋白含量为观察指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CK1用清水浸种,培养皿中不添加Pb(NO3)2溶液催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m

g

r

)

EBR对Pb胁迫下花生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A.CK2为Pb胁迫组,用清水浸种,培养皿中添加Pb(NO3)2溶液催芽

B.实验环境的温度、每天的光照时间等也会影响到可溶性蛋白含量

C.当外源EBR质量浓度为0.10mg/L时,花生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

D.外源EB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花生幼苗的Pb胁迫

【答案】C

【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Pb(铅)胁迫下花生幼苗的缓解效应”,自变量是外源EBR

的浓度,因变量是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题图的横坐标,该实验有2个对照组、5个实验组,CK1的可溶性

蛋白含量最高,为空白对照组,CK2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阳性对照组。

【详解】A、根据实验目的外源油菜素内酯对Pb(铅)胁迫下花生幼苗的缓解效应以及对比实验数据,判

断选项CK1用清水浸种和催芽,CK2用清水浸种,培养皿中添加Pb(NO3)2溶液催芽,A正确;

B、实验环境的温度、每天的光照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因变量)造成影响,应保持相同且

适宜,B正确;

C、在图示的几种外源EBR质量浓度下,外源EBR质量浓度为0.10mg/L时花生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

高,但不能判断在各种浓度下(除实验外的其它浓度)外源EBR质量浓度为0.10mg/L时花生幼苗的可溶性

蛋白含量是否最高,C错误;

D、由图可知,CK2与CK1相比,花生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外源EBR处理的花生幼苗的可溶性蛋

白含量较CK2均有所增加,说明外源EBR可以增加Pb胁迫下花生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缓解Pb

胁迫,D正确。

故选C。

<1

1限时提升练(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单选题

1.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施加外源lnmol/L油菜素内酯(BL)与不同浓度IAA对植物

侧根形成的影响,如图1.同时检测了BL合成信号通路中2个关键基因CPD和DWF4在侧根中的转录产物

(mRNA)含量,如图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L

-BL

D

CP

的—

WF4

D

____

rRNA

BL

用外源

表示施

+BL

源BL

施用外

表示不

-BL

同,

含量相

的细胞

在不同

rRNA

误差

正样品

用于校

图2

根的形

抑制侧

AA

内,I

范围

浓度

l/L

nmo

l~20

AA在

知,1

验可

组实

从-BL

A.

响更显

形成影

对侧根

,BL

围内

度范

/L浓

mol

~50n

在20

AA

B.I

衡关系

现为抗

形成体

侧根的

A对

和IA

明BL

果表

C.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