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
专题10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对接教材:溯本追源,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胃情概览
-I
课标学业要求考点考向考法
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考法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
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考向一考法2消化系统的组成
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
生命活动。消化系统考法3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营养物质
2、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考法4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考法1血液和血型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考向二
一份合理的食谱。考法2血管
体内的物质运输循环系统
3、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考法3心脏和血液循环
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考向三考法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吸系统考法2体内的气体交换
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
4、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化考向四考法1泌尿系统的组成
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
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泌尿系统考法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水
康状况。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1.(新情境)(2023•广东)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姓名•***
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
t正■jzji.^4-****************
血型(初筛):AB型献血种类:全血
献血量:300mL
献血编码:02010190*****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答案】B
【解析】A、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但是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该志愿者的血型为
AB型,故不能输给A型血患者,A错误。
B、血液的主要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故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B正确。
C、输血时一般实行静脉输血,故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C错误。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D错误。
故选:Bo
2.(新设问)(2023•宜昌)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
液进入肾小管(如图),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A、和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所以①与②内均流鲜
红色的动脉血,A错误。
B、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⑤肾小囊、④肾小管,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
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当肾小
球发生病变时,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③肾小球中的血液相比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
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
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D错
误。
故选:Bo
3.(跨学科)(2023•广安)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坏血病
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
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五谷”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所以“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
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维生素C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
时患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所以,“五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坏血病,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
以,“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C正确。
D、膳食纤维是纤维素的一种,人体内没有能够使纤维素水解的酶,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不能为
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4.(新设问)(2023•陕西)图1是发生在人体肺部或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其中甲是肺泡或
组织细胞的一部分,乙是毛细血管,①和②是不同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方向。图2中四位同学关于图
1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1
看①是二氧化裱,碎
图1是发生在肺泡处若②是二氧化疏
出气体交换。>则甲是组织细胞
若①是氧,则甲
若②是氧,则乙
是肺泡°
是肺泡处的毛细
血管
【答案】D
【解析】A.若②是氧气,氧气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则乙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该A同学说法错误。
B.若①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则乙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甲是组织细胞,这
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该B同学说法错误。
C.若②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则乙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甲是肺泡,该C同学说
法错误。
D.若①是氧气,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则乙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甲是肺泡,该D同学说法正确。
故选D。
真题透视
A考向一消化系统
考法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2023•黑龙江)2023年6月4日,我国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结束为期半年在太空中的科
学实验,能为航天员在太空中提供能量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A.水和蛋白质B.脂肪和无机盐
C.糖类和蛋白质D.糖类和维生素
【答案】C
【解析】A、水不能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糖类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符合题意。
D、维生素虽然是有机物,但不能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2023•吉林)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
C.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答案】A
【解析】A、维生素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黏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
功能,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A正确。
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
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B错误。
C、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C
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D错误。
故选:Ao
3.(2023•随州)继“食盐补碘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清除碘缺乏病目标后,我国又启动了一项涉及千家万
户营养健康的“酱油补铁工程”。“补铁”和“补碘”分别可用于预防()
A.夜盲症、佝偻病
B.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C.脚气病、侏儒症
D.呆小症、糖尿病
【答案】B
【解析】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补铁”)可用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主要是由碘缺乏造成的,适量补
充含碘物质(“补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见B正确。
故选:Bo
考法2消化系统的组成
4.(2023•江西)下列组成消化道的器官中,只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答案】D
【解析】A、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但口腔没有吸收功能,A不符合题意。
B、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具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胃还能吸收少量的水、
无机盐和酒精,B不符合题意。
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
酸、甘油和脂肪酸,C不符合题意。
D、大肠能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不具有消化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威海)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彻底消化脂肪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C.③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糖类
D.④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A、图中的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流入小肠后,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
错误。
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内将
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B错误。
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D。
6.(2023•兰州)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答案】D
【解析】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
B、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一种激素。C错误;
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④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
化酶。D正确。
故选:D。
考法3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7.(2023•临沂)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
确的是()
「
「
加入清水加入唾液加入唾液
一
一
一
一充分搅拌-不搅拌充分搅拌
II:JlJI:
:JJz
-
妙馒头碎屑A-馒头块馒头碎屑
①②③37匕温水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答案】c
【解析】A、在对照实验中,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
象组叫对照组。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③号试管,A错误;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实验。而①和③对照,变量是唾液,可以探究唾
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
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将试管放入
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C正确;
D、①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②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块中的淀
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
头碎屑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②号试管变蓝,③试
管不变蓝,D错误。
故选:Co
8.(2023•十堰)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图推断该有机物是()
U®I大肠”
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A、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不符
合题意;
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
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图中曲线在胃处开始消化,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符合题意;
C、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
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属于小分子,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2023•滨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血液运输到小肠
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5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
【答案】D
【解析】A、8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流入小肠。A错误。
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B错误。
C、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C错误。
D、6是小肠,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
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
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D正确。
故选:D。
考法4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0.(2023•济南)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图一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
塔”,图二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首-----V(油脂类)
9•_--------N(乳、豆类)
*--------m(负、肉、蛋类)
5Mg---n(果蔬类)
图一图二
A.图一I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①表示
B.图一II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要适量多吃图一中III、IV层食物
D.图一中V层食物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乙部位
【答案】D
【解析】A、图一中I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符合图二中的①曲线,A正
确。
B、缺乏维生素易患坏血病,图一II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B正确。
C、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应多吃图一中III、IV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图一中V层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丙部位,D错误。
故选:D。
11.(2023•北京)平衡膳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保证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平衡膳食的是
A.不吃早餐,偏食挑食B.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C.规律进餐,适量饮水D.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答案】A
【解析】A、不吃早餐,偏食挑食,会造成营养失调,对身体健康不利,不符合平衡膳食。A符合题意。
BCD、“吃动平衡,健康体重”、“规律进餐,适量饮水”和“食物多样,合理搭配”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合理饮食。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2.(2023•宿迁)2023年5月20日是第3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目的在于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天以蔬菜和水果为主食,以补充身体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
B.不吃发霉的食物,因为长期吃发霉的食物容易诱发癌症
C.全天热量分配,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D.少吃太咸的食物,食盐摄入过多,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大
【答案】A
【解析】A、每天以蔬菜水果为主食,没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源物质,营养不合理,A错误。
B、发霉变质的食物含有毒素,长期吃霉变的食物容易诱发癌变,B正确。
C、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
应当分别占3:4:3左右,C正确。
D、不常吃太咸的食物,因为太咸易使人血压升高,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大,D正确。
故选:Ao
易错易混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⑴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发挥作用的主次不同:蛋
白质以供给原料为主,糖类以供给能量为主,脂肪是储备能源。它们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顺序为:糖类、
脂肪、蛋白质。
(2)脚气病,脚气:脚气病是缺少维生素Bi引起的,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两者的病因和症状都不同。
(3)长期吃素的人也不会患夜盲症的原因是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消化和吸收:
(1)并不是食物中的所有营养成分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可直接被吸
收。
⑵消化液并不都含有消化酶: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只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⑴收集唾液前要用凉开水漱口,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杂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⑵实验中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因为37℃与人体的体温相当,是唾液淀粉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能
保持酶的活性。
(3)试管在温水中放5〜10分钟为宜,目的是让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消化,实验效果明显。
(4)馒头碎屑和充分振荡分别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5)如果实验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两支试管内都变蓝色,可能的原因有唾液的量不足、温度不适宜、恒温水
浴的时间不够、馒头碎屑太多等。
A考向二循环系统
考法1血液和血型
13.(2023•北京)血液成分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答案】A
【解析】A、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
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A符合题意。
B、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
质和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4.(2023•长春)下列关于人的血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数目减少,运氧能力降低
B.白细胞数目越多身体越健康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血浆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答案】B
【解析】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因此其数目减少,运氧能力降低,正确。
B、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白细胞能够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
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
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错误。
C、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减少会影响人体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正确。
D、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正确。
故选:Bo
15.(2023•资阳)下列关于血液、血浆、红细胞三者之间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红细胞不是包含关系,故A错误;
B、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红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血浆和红细胞之间是并列关系,故B正确;
C、血浆和红细胞是血液的组成成分,不是独立于血液存在的,故C错误;
D、红细胞和血浆之间不是包含关系,故D错误。
故选:Bo
16.(2023•怀化)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中,但是都没
有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有的病人输入
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了。这是因为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输新鲜血B.成分输血C.输异型血D.输同型血
【答案】D
【解析】为了防止在输血时发生血液凝聚现象,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的前
提下,才可以考虑输少量的其它血型的血液。
故选:D。
17.(2023•常德)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离不开血液。下列有关血液和血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型血患者失血过多,可输入大量O型血
B.O型血的血清中无凝集素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血液由红细胞和血浆组成
【答案】C
【解析】A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
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B型血患者,可输入少量O型血,A错误,C正
确。
B、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无A和B两凝集原,血清中却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B错误。
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D错误。
故选:Co
18.(2023•益阳)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献血时应从静脉血管采血
B.严重贫血的人应输入血小板治疗
C.异型输血容易导致红细胞凝集
D.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答案】B
【解析】A、由于静脉具有穿刺容易、显露表浅、局部按压相对容易等特点,所以献血时应从静脉血管
采血,A正确。
B、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应输入浓缩的红细
胞悬液,B错误。
C、异型输血,红细胞会出现“凝集”现象,随即破裂,凝集块可堵塞血管导致严重后果,C正确;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
补充而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Bo
考法2血管
19.(2023•资阳)a、b、c三图分别代表人体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
错误的是()
红细胞
abc
A.血流方向是a—>c—>b
B.血流最慢的血管是c,有利于物质交换
C.血管a为动脉,血流方向是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
D.四肢的血管b中通常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C
【解析】A、血液流动方向的一般规律是:心室一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一心房。结合题图可知,血流
方向是a动脉一c毛细血管—b静脉,A正确。
B、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血流最慢的血管是c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B正确。
C、血管a为动脉,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C
错误。
D、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静脉瓣,D正确。
故选:Co
20.(2023•绵阳)在输液治疗时,针从手背上的“青筋”处刺入,该“青筋”内的血液和流速分别是()
A.静脉血较慢B.静脉血较快
C.动脉血较慢D.动脉血较快
【答案】A
【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
度慢,因此在输液治疗时,针从手背上的“青筋”处刺入,该“青筋”内的血液和流速分别是静脉血、较慢。
故选:Ao
21.(2023•徐州)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③的管腔大、弹性大
B.②的管壁最薄,适于物质交换
C.血液流经②处,氧气含量一定减少
D.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大小依次是③>②>①
【答案】B
【解析】A、图中①是静脉,③是动脉,①比③的管腔大,但弹性小,错误。
B、②是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肺部的②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向肺毛细血管中扩散,因而流出的血液氧气含量增
多,错误。
D、图中①是静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动脉,血流速度大小依次是③>①>②,错误。
故选:Bo
22.(2023•泰州)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实现物质交换功能相关的是()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③管腔小,血流速度慢
④连通于动脉和静脉之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分布广,数量多,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血流速度慢,这些特点适于物质交换,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考法3心脏和血液循环
23.(2023•兰州)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答案】B
【解析】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错误;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
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
D、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错误。
故选:Bo
24.(2023•内江)《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如图
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
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毛
毛
细
右心房左心房细
血
血
管
管
网
右心室左心室网
甲
乙
丁
②④
A.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
B.图中②④为动脉,其中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C.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图中毛细血管网乙位于小肠处,则④中营养物质高于③
【答案】D
【解析】A、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肺循环的起点是在右心室。A正确。
B、图中②为肺动脉,④为主动脉。②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④为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心脏内血液的流向为:心房一心
室一动脉。C正确。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若图中毛细血管网乙位于小肠处,则③下腔静脉中营养物质高于
④主动脉。D错误。
故选:D。
25.(2023•滨州)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
流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B.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D.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答案】C
【解析】A、心房收缩时,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A错误。
B、心室收缩时,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B错误。
CD、心房、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流入心房,从心房流向心室,C正确,
D错误。
故选:Co
26.(2023•济宁)“切脉”是中医常用的诊疗手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脉”切的是动脉,其管壁厚,管腔小(与静脉相比),弹性大
B.动脉内壁的动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功能
C.正常人脉搏的次数可以反映心跳的次数
D.动脉里流动的血液不一定都是动脉血
【答案】B
【解析】A、“切脉”切的是动脉,其管壁厚,管腔小(与静脉相比),弹性大,血液速度最快,正确;
B、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功能,动脉血管内壁没有动脉瓣,错误;
C、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
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简单地说,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正常人每分钟内脉搏的
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正确;
D、动脉里流动的血液不一定都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有静脉血,正确。
故选:Bo
27.(2023•眉山)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
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肺动脉肺毛细血浮肺静脉
B.°肺动脉肺毛细血管
C.。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
氧
气
含
量
D,°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
【答案】A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一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含
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可见经过肺循环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加。A
正确。
故选:A。
28.(2023•江西)如图是人体心脏各腔及相连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④是左心室,肌肉壁最厚
B.b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C.血液从②流出,回到③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D.②和血管a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答案】D
【解析】A、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肌肉壁最厚,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A正确;
B、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图中b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正确;
C、肺循环是指血液由②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③左心房的循环,
C正确;
D、②右心室和血管a肺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D错误。
故选:D。
解题技巧
1、血液:
⑴从结构层次上看,血液属于组织,向新鲜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2)新鲜血液中若不加抗凝剂,会出现凝固现象,固体部分为血块,液体部分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
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⑶判断三种血细胞的方法:
①数量:视野内最多的是红细胞,其次是血小板,最少的是白细胞。
②大小:最大的是白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
③细胞核的有无:有核的是白细胞,无核的是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⑷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能扩大表面积,利于运输氧气。
(5)血涂片中不易观察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原因:
①少: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比红细胞少。
②小:血小板个体比红细胞个体小。
③颜色:白细胞和血小板无色透明。
(6)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时最好只输入血浆,因为烧伤时主要丢失的是水分和组织液等。
(7)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时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因为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
(8)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输血时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促进止血。
2、血管:
⑴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色素较多会影响观察血液的流动情况。
(2)实验开始时,要用湿纱布包裹小鱼,而且在观察过程中还要时常用滴管往纱布上滴水,目的是保持鱼
体湿润,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不受影响。
⑶在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的方法:
①根据血流方向区分,即血流方向为:动脉一毛细血管-静脉。
②根据血管是分支还是汇总区分:动脉血管逐渐分支;静脉血管逐渐汇总;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管
径最小。
3、心脏: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心脏属于器官,主要由发达的肌肉组织(心肌)构成。
(2)判断心脏左右的方法:壁厚的一侧为左侧,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心尖偏向左侧。
⑶动脉瓣并不位于动脉内,而是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静脉瓣多位于四肢的静脉内。躯干较大的静脉内,
静脉瓣比较少或没有静脉瓣;而受重力影响较大的四肢静脉内,静脉瓣则比较多。
(4)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和交替收缩。房室瓣和动脉瓣不能同时开放和同时关闭,始终
都是交替开放和关闭的。
(5)人体中有三种瓣膜:动脉瓣、静脉瓣、房室辨,其中名称与位置一致的瓣为静脉瓣、房室瓣,而动脉瓣并
不在动脉里,而在心脏里。
4、血液循环:
⑴不要误认为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两者不存在先后顺序,是同时进行的,且输出的血量也一样。
⑵头颈部和上肢的静脉汇总形成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下肢和躯干部的静脉汇总形成下腔静脉,也与右
心房相连。
(3)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本质区别是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与营养物质的量无关。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
鲜红的血液,而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4)一般来说,动脉血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较多,但不绝对,比如小肠动脉中的营养物质就比小肠静脉中的少;
肺静脉的含氧量高于肺动脉。
(5)判断血管内血液性质的方法:一般来说,在体循环中,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在肺循
环中,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A考向三呼吸系统
考法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9.(2023•北京)下列关于人体肺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泡数目多B.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
C.肺泡壁很薄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答案】D
【解析】ABC:“肺泡数目多”、“肺泡壁很薄”、“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都是关于人体肺泡的
正确叙述,ABC正确。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
泡内的氧气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血液。所以,血液
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加,D错误。
故选D。
30.(2023•黑龙江)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下列有关气体由外界进入肺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依次经过:鼻一咽一喉一支气管一气管一肺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C.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喉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答案】B
【解析】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吸入
的气体依次通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A错误。
B.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的清洁、温暖、湿润,但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做
好个人防护,B正确。
C.咽是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C错误。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故选B。
31.(2023・湖南怀化)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为()
A.鼻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B.鼻一咽一喉一支气管一气管一肺
C.鼻一支气管一咽一喉T气管一肺D.鼻-气管一支气管一咽一喉一肺
【答案】A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
发病部位的“旅程”为:空气T鼻一咽T喉一气管一支气管,进入肺就是肺炎,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
题意。
故选A。
32.(2023・四川广安)下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⑥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C.⑥扩张时完成呼气
D.②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
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故A正确。
B.肺通气是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故B正确。
C.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
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
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⑥肺扩张时完成吸气,故C错误。
D.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呼吸系统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所以②咽是食物
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故D正确。
故选C。
考法2体内的气体交换
33.(2023•山东枣庄)深呼吸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
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对应图2中胸骨向上移动
C.C点时胸廓容积大于B点
D.CD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
【答案】D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A错误。
B.图1中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B错误。
C.图1中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此时胸廓容积小于B点,C错误。
D.图1中CD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对应图2中的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D。
34.(2023・湖北黄石)构建模型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下图是小明利用气球等
材料制作的生物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玻璃
罩
管
玻
璃
气
球
橡
皮
膜
A.该图模拟的是呼气的过程B.模型中的气球用来模拟肺
C.模型中的橡皮膜用来模拟膈D.该模型无法模拟胸廓的左右径变化
【答案】A
【解析】A.该图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肺的容积扩大,A错误。
BC.图中玻璃钟罩模拟的是胸廓,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和支气管,B正
确。C正确。
D.该模型只能模拟上下径的变化,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D正确。
故选Ao
35.(2023・湖北黄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的生命观念。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吃饭时大声说笑会被呛着是因为气管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
B.气管壁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使气管内湿润
C.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
D.气管壁纤毛摆动可将含有外来尘粒、细菌的黏液送到咽部
【答案】A
【解析】A.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
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
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
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A错误。
B.气管是连接喉与支气管之间的管道,气管壁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使气管内湿润,B正确。
C.鼻腔内有鼻毛,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C正确。
D.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
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水渠建设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程序设计基本知识》教学设计
- 承包农家果园合同范本
- 劳务住宿合同范本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幕墙玻璃施工合同范本
- 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9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Module 1 Unit 1 Food and drink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五年级下册
- 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行事历
- 2024中国糖果、巧克力制造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3年H3CNE题库附答案
- 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招商手册】杭州ICON CENTER 社交娱乐中心年轻人潮流消费创新实验
- AI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学版
- 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思想道德与政治考试题库 (单选、多选)
- 《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2023年)》解读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课件演示幻灯片
- 2025年上半年上饶市上饶县事业单位招考(13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