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卷
2023年11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加速度C.时间D.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属于矢量,质量、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属于标量。
故选B。
2.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提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最先提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那么,所有
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故选B。
3.在风驰电掣的高铁车厢中,乘客把水杯放在座位前的小桌板上,欣赏着窗外春意盎然的田野。乘客认为
“水杯是静止的”、“田野是运动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A.车厢大地B.大地车厢C.车厢车厢D.大地大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杯相对车厢是静止的,田野相对车厢是运动的,乘客认为“水杯是静止的”、“田野是运动
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都是车厢。
故选Co
4.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
B.神舟十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成功发射
C.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
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一球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中的19时为时刻,故A错误;
B.神舟十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成功发射,17时38分是指时刻。故B错误;
C.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45分钟是一段时间的长度,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1球中的9分26秒攻入1球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5.北京时间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
站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B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等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的动作时,景海鹏可看成质点
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
C.全景相机B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航天员景海鹏“太空漫步”时,要考虑漫步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全景相机拍摄地球全景时,必须考虑全景相机的拍摄角度,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形状和大小,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o
6.如图所示,一只篮球从距离地面2.0m高的位置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0m高的位置被接住。
以距离地面LOm高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A.篮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坐标为1.0m
B.篮球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为1.0m
C.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1.0m
D.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路程为1.0m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距离地面1.0m高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篮球开始下落
时的位置坐标为1.0m,故A正确;
B.篮球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为0m,故B错误;
C.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位移为-1.0m,故C错误;
D.篮球从落下到被接住通过的路程为
s=2.0m+1.0m=3.0m
故D错误。
故选A。
7.如图所示为公路边上的指示牌,圆牌上的数字为100,方牌上标有“前方区间测速,长度66km”。一辆汽
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98km/h和90km/h,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30mi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可
前方区间测速
长度66km
:谕国6
A.全长66km属于位移B.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是94km/h
C.起点速度98km/h属于瞬时速度D.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没有超速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全长66km属于路程,故A错误;
B.该汽车在测速区间的位移未知,无法计算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起点速度98km/h属于瞬时速度,故C正确;
D.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的平均速率是
v=—=———km/h=132km/h>100km/h
t30+60
故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超速,故D错误。
故选C。
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随时间f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4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4到弓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
D.从4到右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九时刻乙图像的斜率大于甲图像的切线斜率,则乙车的速度大于
甲车的速度,故A错误;
B.从0到A时间内,两车的运动方向均不变,两车起点不同,终点相同,所以两车走过的路程不同,故
B错误;
C.从△到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因两车均沿正方向运动,走过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所以两
车走过的路程相等,故c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在fi时刻乙图像的斜率大于甲图像的斜率,在f2时刻乙图像的斜率小于甲图像的斜
率,在fl到f2时间内的某时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
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
A.10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
B.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C.2.5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m/s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
△v火=100m/s-0=100m/s
故A错误;
C.因为
108km/h=30m/s
所以2.5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v汽=0-30mzs=-30m/s
故C正确;
BD.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火箭的加速度为
汽车的加速度为
2
a=A"汽=色2mzs2=-12m/s
t2.5
所以火箭的加速度大小比汽车的小,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故BD错误;
故选C。
10.晓强同学利用速度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描绘了一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
B.第3s内的加速度为5m/s2
C.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D.第4s末加速度突然反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B.v-f图像的斜率表示质点的加速度,第1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
__0-(-10)
=10m/s2
11-0
第3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
^^-=—Q-0m/s2=-5m/s2
6—4
选项A正确,B错误;
C.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第2s内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方向,第3s内斜率为负,加速度为
负方向,则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
D.在3〜6s内图像的斜率始终为负,第4s末加速度方向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Ao
11.如图所示,某辆汽车以24m/s的初速度刹车,经过2s,汽车的速度减为12m/s。若汽车刹车过程为匀减
速直线运动,以〃表示加速度的大小,以u表示再经过1s汽车的速度的大小,则()
A.a=6m/s2,v=6m/sB.a=6m/s2,v=8m/s
C.a—12m/s2,v=6m/sD.a=12m/s2,u=8m/s
【答案】A
【解析】
【详解】CD.以。表示加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24-1222
v2=v0-«?=>a=——-—m/s=6m/s"
故CD错误;
AB.再经过Is汽车的速度为
v3-v0-at'-24m/s-6x3m/s=6m/s
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o
12.如图所示,一智能机器人在直线上行走,其运动位移x随运动时间f的变化关系为了=2/-5/,各量
单位均为国际单位。从f=0开始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智能机器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r=1.25s时,智能机器人的速度大小为10m/s
C.智能机器人在前1s内运动位移大小为2mD.智能机器人在前2s内路程为4.25m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位移公式可知,机器人的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a=4m/s2,机器人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故A错误;
B./=1.25s时,根据v=%+G可得速度为0,故B错误;
C.根据%=2产-5/,可知在前1s内运动位移大小为
x=(5xl-2xF)m=3m
故C错误;
D.f=1.25s时,智能机器人的路程为
x=%/=3.125m
12
再经过,=0.75s,智能机器人的路程为
x,=-at'2=1.125m
22
则智能机器人在前2s内的路程为
%+%=4.25m
故D正确。
故选D。
13.校运会上,小明参加了跨越式跳高比赛,身高L8米的他跳出了2.10米的好成绩。由此估算他的竖直
起跳初速度最接近()
A.lm/sB.3m/sC.5m/sD.7m/s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员跳高过程可以看做竖直上抛运动,运动员重心升高高度大约为
1.8
n=2.1------m=1.2m
2
设运动员重心到达横杆处速度为零,根据动力学公式有
v2=2gh
运动员竖直起跳初速度大小近似值为
v={2gh=j2xl0xl.2m/s«5m/s
故选C。
14.关于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间一定有弹力
C.图丙,踩在脚下且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一定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D.图丁,打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球网发生了形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但压力作用在地面上,重力作
用在足球上,且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所以压力不是重力,故A错误;
B.图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接触,但之间没有弹力,故B错误;
C.图丙,踩在脚下且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即脚对球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故C错误;
D.图丁,打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球网发生了形变,故D正确。
故选D。
15.某武警战士爬杆训练的场景如图所示,战士在匀速竖直向上爬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B.战士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战士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D.手握得越紧,杆子与手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越
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战士手向下用力,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战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正确;
BC.战士在匀速向上爬升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
故BC错误;
D.动摩擦因数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到的压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Ao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
物体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g取10m/s2)()
m——►F
A.大小是10N,方向水平向右B.大小是10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是20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是20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7g
代入数据解得
/=10N
方向水平向右。
故选Ao
17.一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关于梯子的受力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梯子只受重力
B.梯子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C.梯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竖直墙的弹力
D.梯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竖直墙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梯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竖直墙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
故选D。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
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乙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先用力拉绳,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甲能赢得比赛胜利,则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乙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B
正确;
CD.比赛过程中,两人受力大小相同,均做加速运动,根据
F
a=—
m
易知质量较大的人其加速度较小,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发生的位移较小。容易赢得比赛。故CD错误。
故选B。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2分。共22分)
19.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限位孔
/永久磁铁
甲乙
(1)如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乙为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
B.甲使用电源为220V直流,乙使用8V直流
C.甲的打点间隔为0.02s,乙的打点间隔也为0.02s
(2)①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②从纸带上测量得到的物理量、③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以上
①②③三个物理量分别是
A.时间间隔、位移、平均速度
B.时间间隔、瞬时速度、位移
C.位移、时间间隔、加速度
(3)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运动(交流电频率是50Hz),A、B、C、D、E、
尸、G共7个计数点。其间距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计算出C点速度的大
小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l3.62cml4.38cmI5.20cmI5.99cmI6.80cmI7.62cmI)
(4)将C点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B、D、E、尸点的瞬时速度已标),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
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v/(m/s)
【答案】①.C②.A③.0.479⑤.
0.800
【解析】
【详解】(1)[1]A.图甲中有墨粉纸盒,为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图乙中有振针、复写纸,为电磁式打点
计时器,故A错误;
B.甲使用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乙使用8V交流电源,故B错误;
C.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都为50Hz,打点间隔相同,为
T=—=—s=0.02s
f50
故C正确。
故选C。
(2)⑵根据纸带上计数点的个数,可直接得到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纸带上两点间的位移需使用刻度尺测量
得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可通过动力学公式计算求出。
故选Ao
(3)[3]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x0.02s=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C点速度的大小为
vc=4,38+5.20*]0—2向5=0.479m/s
02T2x0.1
(4)[4]根据描点法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M0.500-0.100
20.(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
①在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o(多选)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根弹簧所受拉力产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o
(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AA
()
pF
甲乙
图1图2
①实验器材包括图钉、白纸、平板、橡皮筋(带绳套)、、铅笔、刻度尺。
②图1中B测力计的示数为.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③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可判
定(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
④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在图2丙中作出,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1N,。是橡皮筋的一个端
点。按照作图法可得合力的大小为N„
【答案】①.AB##BA®.200③.3.6④.弹簧测力计⑤.甲⑥.7
【解析】
【详解】(1)[1]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大小等于弹簧的弹力,待
钩码平衡时再读数,故B正确;
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故C错误。
故选AB。
⑵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k=—=10,N/m=200N/m
Ax5x10-2
(2)[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除了图钉、白纸、平板、橡皮筋(带绳套)铅
笔、刻度尺等实验器材,还需弹簧测力计测量橡皮筋的弹力。
⑷图1中B测力计的示数为
R=3.6N
[5]该实验中产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的合力,尸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尸'应在Q4在同一直线上,则可
判定甲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
⑹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合力,由图可知合力大小为
鸟=7N
三、计算题(本题共3题,21题题6分、22题题8分,23题题10分,共24分)
21.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发现前车突然停止后立刻以大小为Sm/s2的加速
度刹车。求:
(1)该汽车在开始刹车后第2s末的速度的大小;
(2)该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内的位移大小;
(3)该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5m/s;(2)22.5m;(3)4.5m/s
【解析】
【详解】(1)依题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首先计算其刹车时间,有
0-v0-15c
九=----n=-----------s=3s
°a-5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
v=v0+at=15m/s+(-5)x2m/s=5m/s
(2)该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内的位移大小实际上就是3s内的位移大小,即
x=%、=15x3m+~x(_5)x32m=22.5m
(3)该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x225
V=——m/s=4.5m/s
5
22.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原长为6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
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8.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10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 徽 章(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大型公共建筑合同投标保函范本
- 分期房产合同范本
- 13《 画杨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同城小店转让合同范本
- 企业模具合同范本
- 5这些事我来做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耐火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8《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劳务合同范本 货运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体会课件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达芬奇想飞-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出纳收入支出日记账Excel模板
- 给水排水用格栅除污机通用技术条件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身边的水果和蔬菜全国通用16张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书香里的童年
- 三周滚动进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