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检测(八)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检测(八)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检测(八)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检测(八)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检测(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7世纪初,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幕府是指()A.以天皇为首的中央政权B.以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C.将军幕僚的议事地点D.各藩国的治所2.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 B.天皇是最高统治者C.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D.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3.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经营手工工场的富裕农民和商人,这种现象表明()A.日本封建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B.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已经瓦解C.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D.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4.下列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停滞不前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5.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议定关税制度D.建立租界6.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危机加剧,主要表现在()①国门被打开,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中②农民和贫困市民起义不断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和大名反抗幕府统治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日本19世纪中期“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幕府对外妥协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民族危机加剧D.中下级武士状况恶化8.“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这段材料中“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B.上层武士C.大名D.民众9.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10.“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有识之士得到的认识是()①单纯的“攘夷”不能挽救民族危亡②推翻幕府统治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③必须充分发动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④幕府必须还政于天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如右图所示,日本“大政奉还”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2.关于倒幕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①新政府军士气高昂,装备先进②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③更多的大名参加对幕府的战争,进一步壮大了倒幕力量④大商人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⑤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⑥新政府宣布废除幕府苛政、减半当年租税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13.鸟羽、伏见战役后,西方列强对戊辰战争的态度是()A.武装干预 B.保持中立C.支持幕府 D.支持新政府14.明治政府改革前期除旧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废藩置县②殖产兴业③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④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特权⑤“求知识于世界”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5.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之后的“平民”包括()①农民②武士③商人④贱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6.日本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实行币制改革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政府大力扶持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17.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与下列哪一个事件相同()A.《征兵令》的颁布B.改革币制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18.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殖产兴业”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A.培养出国人才 B.教育改革C.“求知于世界”D.派使团出访西方20.明治政府大力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其主要措施有()①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②大力改进军事装备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人才④加强对军人的武士道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1868年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成立B.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C.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 D.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22.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较,其显著特点为()A.国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B.内阁对天皇负责,不向议会负责C.内阁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国家元首是军队总司令23.日本能够废除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运动呼声高涨 B.西方列强看到日本逐渐强大而自动放弃C.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明治政府外交的努力24.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25.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上富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共50分)26.阅读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几则材料: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材料二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策;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言之,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穷,非之又何待耶。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材料四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特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政治史》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4分)(2)材料二的观点比材料一有何进步?(4分)(3)材料三的思想对材料二有何继承和发展?(4分)(4)材料三、四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影响?(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重大;《解放宣言》仅关系到美国的少数黑人,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则涉及到在俄罗斯占压倒多数的人口。材料二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推动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并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到外国的压迫,……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美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需要的东西。——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同背景是什么?相同影响又是什么?(8分)(2)依据材料,指出在俄、日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两国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请回答:(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3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民族是如何学习西方而又不照搬西方的?(10分)(3)从明治维新的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6分)【答案解析】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1.B[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以天皇为首的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以将军为核心的幕府实际上成为朝廷之外的控制全国政权的政府。]2.D[该图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的不同等级,形象地说明了幕府所实行的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3.C[明治维新前许多富农和商人向封建领主承包开垦新田,采取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这说明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但不能说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4.D5.C[议定关税制度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廉价工业品的输入。]6.C7.C[解题关键要了解该运动的主要斗争目标是“攘夷”,是民族危机加深后,日本具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为改革现状而发起的一场政治运动。]8.A[根据材料体现的历史信息,诸侯、公卿等不能担当起纠合举义之任。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9.B[按历史发展的正常进程来分析,反封建斗争应该以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来领导进行,但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不充分,中下级武士这种原幕府的统治基础成为主力。]10.A[“尊王攘夷”运动是在幕府和西方列强的共同镇压下失败的,因此有识之士认识到,要使日本免受西方侵略,必须改革日本现状,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当时的有识之士主要是中下级武士,因其阶级局限性,他们不可能提出发动农民起义的主张,但因生产状况恶化而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倒幕运动,“幕府还政天皇”是倒幕派在斗争中采取的策略。因此③④不符合题意。]11.B[“大政奉还”,使实权逐渐掌握在天皇手中,为以天皇为核心的明治维新打下了基础,并且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故选B项。]12.C[胜利原因可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思考。①⑥是内因,②③④⑤是外因。]13.B[鸟羽、伏见战役沉重打击了幕府军队,国内形势也越来越有利于新政府,幕府垮台在即。所以,西方列强从自己本身利益出发,宣布保持中立。]14.A15.C16.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17.B[题干事件指的是“废藩置县”,发生在1871年,《征兵令》颁布是在1873年,改革币制是在1871年,地税改革是在1873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是在1872年。解题关键是熟悉事件发生的时间。]18.C[注意“脱亚入欧(仿效欧美)”实际上就是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表现。③不是学习而采取的措施,而是日本军国主义传统的表现,与“脱亚入欧”无关,故排除带③的选项。]19.B[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人才靠教育,然后结合明治维新内容回答。]20.D[①②③④从四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明治政府在军事方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措施。]21.D[1889年宪法是在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主体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制定和颁布的。宪法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标志着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的基本确立。]22.B[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国家权力的重心不同。日本天皇是国家权力的重心,而英国国家权力的重心在议会,即内阁向谁负责的问题。]23.C24.C[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①正确,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同时,废除了不平等条约,结束了半殖民地状态,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5.D[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时代的军国主义传统,利用战争为本国资产阶级掠夺所需要的资金和市场,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26.(1)主张:闭关自守,反对与外国通商。(2)进步:批判了闭关锁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工商业,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3)继承和发展:继承了开放政策,又进一步指出应自己走出去,择西洋文明为我所用。(4)态度:学习西方文明应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西化。影响:明治维新取得成功,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27.(1)背景:工业文明的冲击、封建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历史人物的促进。影响: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本国的现代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迈向帝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