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E/13/wKhkGWeow8yAZoyJAAKD6ryZkuo665.jpg)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E/13/wKhkGWeow8yAZoyJAAKD6ryZkuo6652.jpg)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E/13/wKhkGWeow8yAZoyJAAKD6ryZkuo6653.jpg)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E/13/wKhkGWeow8yAZoyJAAKD6ryZkuo6654.jpg)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E/13/wKhkGWeow8yAZoyJAAKD6ryZkuo6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整个社会的共识。然而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损耗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让人们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开始将环境问题纳入到会计学科中,环境会计这一概念就此产生,各个国家都对环境会计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存在不足,影响了公司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一定要提高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要求,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客观性。本文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原因的分析,参考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希望能够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TOC\h\z\u\t"标题2,1,标题3,2,标题4,3,标题6,1"引言 3一、文献综述 3(一)国外文献 3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法的研究 3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3(二)国内文献 3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法的研究 3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4(三)文献述评 4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述 4(一)环境会计的概念 4(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4(三)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 41.利益相关者理论 42.信息不对称理论 43.社会责任理论 5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一)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5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质量较低 5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随意性强 6(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7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不完善 72.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动性不够 73.政府部门监管和惩戒力度不足 84.利益相关者监督力度较弱 85.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审计不到位 8四、美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和启示 8(一)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81.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82.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9(二)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91.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92.严格的外部审计工作 10五、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0(一)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10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2.完善准则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相关指导性文件 10(二)提高企业披露的主动性 10(三)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惩戒力度 11(四)促进利益相关者监督企业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11(五)完善环境会计的外部审计工作 11(六)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11参考文献 1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显露,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日渐加大,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让人们明白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会计应运而生,逐渐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其的探究十分有意义。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仅仅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视而不见”,没有将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考虑进去,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补上了这一缺口,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平衡,考虑了企业活动的社会效益,更全面地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这一披露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以便更合理地利用相关信息,监督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绿色经济的转型。此外,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还能够帮助政府和社会更好地监督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必要的措施来改善环境,帮助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法的研究Buysse(2003)认为图表性描述和文字表述都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但文字表述相对于图表性描述来说可比性较弱,因此图表性描述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更应该被加以使用[1]。SureshCuganesan与LeanneWard(2008)提出若是环境会计信息只在年报中公布,而没有其他载体,那么信息披露的渠道将过于狭隘,仍需挖掘更多披露渠道,单独披露环境报告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2]。Clarkson(2008)表明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单独的环境报告和年报等均是公开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载体,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载体是多样的[3]。Geoffrey(2017)通过梳理和思考不同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提出在不同公司之间存在较大不同,他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时缺少规范的披露制度体系[4]。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Kreuze(1996)等学者研究认为上市公司应当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关于环境支出、所肩负的环境义务与责任、公司采用的环保战略、环境保护法规等信息[5],DennisPatten与GregTrumpeter(2003)的看法是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应当说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和环境风险及对策,并对这三个部分的详细内容进行了划分[6]。PanAne(2012)提出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是企业在环境会计披露过程当中应该重点关注的[7]。JunruiZhang,HuitingGuo与BinLi(2013)表明环境活动的公开如环保投资等才是企业在披露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并分析的[8]。Bowen(2019)提出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要从九大项目和四十六个子项目具体展开描述[9]。(二)国内文献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法的研究龚裕晴(2010)强调要确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层次性和有效性,信息披露应从主要和次要两个部分分别展开。对于主要部分,可以用独立环境报告进行有效披露;而对于次要部分,则利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反映[10]。李朝芳(2012)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力的逐渐增大,新闻媒体成为了信息披露的新方式,新闻媒体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也能够帮助监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提高企业披露相关信息的积极性[11]。吴洪军和陈丽娜(2017)指出,年度财务报告、单独的环境报告、环境公告、新闻媒体等都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渠道,公司应选取适合的载体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2]。黄磊和吴传清(2018)认为行业、性质、类型等存在差别的企业应该选择不一样的披露方式,要结合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不断调整披露的信息,提高披露信息的优质性[13]。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肖华、张国清(2008)经过研究分析,指出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乐于披露有积极影响的信息,而对于存在消极作用的信息不进行披露,这种行为会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片面,必须加大披露力度,提高披露内容的质量[14]。刘黄慧(2012)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涵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固定资产、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保护负债[15]。张孟、王鑫(2017)经过对比分析,指出我国企业披露的主动性相较于日本企业仍显不足,表现在我国企业在不同年份的披露内容存在多处类似,而日本企业在不同年度的披露信息可比程度更高,披露内容更全面[16]。刘福民、高纪创(2019)表明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企业仍然存在信息披露内容范围较窄、不够全面的问题,这将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7]。(三)文献述评上文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已有成果。从披露的方式方法来看,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披露方式丰富多样,包括年报、独立的环境报告、企业网址、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用,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各个学者的分类选择不同,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声音,但大家都认为披露的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仍处于初中期,需要在理论分析和实务研究上投入更多的力量。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述(一)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也被成为绿色会计或环保会计,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晚于西方,1992年我国学者葛家澎在对西方环境会计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后,讲述了西方多位学者对环境会计的阐释,首次引入环境会计的概念,将其总结为“通过货币单位或实物单位表示的,有利于改善全社会资源使用及环境治理情况的新兴会计学领域”[18]。李连华对环境会计的阐释受到广泛认可,他提出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其的界定不能仅从会计和环境的角度考虑,也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如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19]。总之,环境会计以传统会计为基础,涵盖多方面研究的综合学科,旨在及时对相关信息如环境资产、成本、效益、污染治理指标等进行披露,将某些环境会计信息用货币计量。(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环境会计信息是从货币计量的角度,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将其记录在企业的各项报告中,这些披露的信息将能将企业的环境保护治理状况、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环境财务绩效等经营生产时的情况真正反映出来,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孟凡利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企业向大众传递会计信息的必要途径[20]。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大体可分为财务类和非财务类,其中财务类信息主要涵盖了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收益、环境负债四类,而非财务类信息则包括企业的环保目标、环保管理情况、企业环境工作、外部机构评估企业环境工作的结果等。(三)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1.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必须向利益相关者公开自身的经营状况及经营风险,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关注能够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科学性、真实性。这一理论强调只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努力才能够使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企业不能仅仅考虑股东的权益,更应该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他们的协同监督。因此,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给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以供决策。2.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是指对于一个相同的信息,不同身份的人对其的知晓程度有差别,而这一差别主要体现在作为信息披露主体的企业,对各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掌握程度远高于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而企业往往倾向于更多地披露反映企业良好经营状况的信息,而忽视不利信息[21]。这一现象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企业外的人员只能从企业所披露的信息中了解企业情况,这可能会使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减少环保投入、排放污染物并隐瞒相关信息,导致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损失。逆向选择风险则具体表现为资源提供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环境绩效的相关数据,只能依靠财务绩效选择投资企业,这会造成资源供应者忽视诚实公开环境污染相关信息的企业和环保支出大、环境成本高且暂时无法产生高回报的企业[22]。这样下去,将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越来越多企业不公开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3.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能单一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还应该兼顾社会责任,比如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治理环境污染、尊重职工权利等,这就要求企业要落实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在这个理论中环境责任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部分,企业应主动担起环境责任,包括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履行的内容,以及企业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责任[23]。企业要始终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真实及时地披露其履行的防污治污、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促进市场经济的优质发展。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质量较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在内容上存在不足,完整性、质量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1)首先,当前披露的信息大多数以历史信息为主,缺乏前瞻性。如环境改善投资费用、污染控制投资成本、环境污染赔偿处罚费用等已经发生的事项,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将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环境事项披露不足。如表1所示的披露信息均为企业过去产生的环境活动的相关信息,而缺少对未来会计期间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预算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收益等信息的说明,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向较为关注,却难以获悉相关信息。(2)其次,出于对企业自身形象及短期利益的考虑,大多企业在披露时会有偏向性,导致披露的内容有片面性。对有利信息如企业的环境保护目标、清洁生产实施情况、环保理念、环保管理制度体系、环境保护投资及设备购置、环境保护税收优惠等进行披露,而对如所排放的环境污染物等负面信息“闭口不提”,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全面判断。(3)此外,企业公开的相关信息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定量信息的支撑。以上市公司披露的清洁生产实施情况、固废利用与处置情况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披露的信息中定性描述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定量描述的比例,相关信息较为空洞,缺少数据支撑和客观评判标准。又比如在披露“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这一信息时,许多企业仅简单说明“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而没有详细提供各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情况、排放标准等数据,这使得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获知企业对于环境的影响,未能科学反映企业环境绩效表3SEQ表\*ARABIC\s21上市公司2017-2020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情况统计表[24]披露信息内容描述方式2017201820192020披露数量占比披露数量占比披露数量占比披露数量占比环境管理信息环保理念无描述240168.90%226663.26%233161.78%70646.75%定性描述108431.10%131636.74%144238.22%80453.25%环保管理制度体系无描述265476.15%245668.57%254367.40%80853.51%定性描述83123.85%112631.43%123032.60%70246.49%环境业绩与治理信息固废利用与处置情况无描述259074.32%244568.26%246865.41%83755.43%定性描述71320.46%89825.07%104627.72%51934.37%定量描述1825.22%2396.67%2596.87%15410.20%清洁生产实施情况无描述298785.71%298983.45%311982.67%129085.43%定性描述46313.29%54615.24%60616.06%20613.64%定量描述351.00%471.31%481.27%140.93%(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库中2020年的上市公司暂时只统计了1510家,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可比性)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随意性强我国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操作指南还有所欠缺,没有严格的要求,导致实际披露的过程中呈现出随意性和多样化。具体表现在:(1)在披露渠道上,可选择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披露渠道的不统一给信息的使用造成了障碍。不但不同企业在同一内容的披露渠道选择不一,同一企业也可能在不同年份选择不一样的方式,披露方式的不规范给信息的使用造成了障碍。如图1所示是上市公司在2017-2020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统计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都会在年报中涉及环境会计信息,经过计算可知四年中在年报中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都达到91%以上,但年报中的环境相关信息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附注当中,且没有单独列出环境会计科目,多通过管理费用、政府补助等科目体现,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查找信息;除了年报外,选择社会责任报告来公布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也较多,四年中占比均为24%左右,然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篇幅有限,往往只有一小节,披露内容较少,描述方式也不统一,信息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我国选择发布环境报告书的上市公司占比较低,即使每年的占比都有增长,但到2020年发布环境报告书的企业也只是从2017年的0.72%上升到1.54%,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此外,由于环境会计披露标准不统一,在报告中存在信息杂乱分布的情况,信息需求者难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到所需信息,查找环境会计信息效率大大降低。(2)我国许多企业在不同文件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存在重复的问题,大量重复的信息无法提供更多的内容,且给信息的整理带来了困难。比如华泰纸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部分环境会计内容又会出现在年报中,信息使用者在查找相关信息时必须将重复的内容再看一遍以免遗漏,同样降低了工作效率[25]。
图3SEQ图\*ARABIC\s21上市公司2017-2020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统计表[24](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不完善我国对治理污染环境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表3),但是对环境会计的认识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备。如表中的法律法规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开有了规定,但现行的法律条文还不能明确地对各项环境会计指标提出具体的披露要求。因此,不少公司出于减少披露不利信息的想法,有意地隐瞒了相关环境会计信息[26]。表3SEQ表\*ARABIC\s22环保部门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27]序号发文时间法律法规相关内容A12003年9月《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报告》提供了“强制”和“自愿”两种披露形式,但是规定强制性披露的只有几个指标,强制性披露的信息并不全面。A22003年6月《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监督,明确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A32007年4月《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政府环境信息的公布形式和范畴,但没有细化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的规定。A42010年9月《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提供了上市公司所需披露的环境信息提纲,但这一文件不具有强制性,只是提供参考。A52013年12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明确信用评估的主体、范围、标准等。A6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对排污资料信息提出明确规定,包括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方式等。A7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明确提出征收环境税,加紧了中国税制绿色化的脚步(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我国法律条文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对企业的披露行为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且难以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操作过程提供有效地参考,相关披露无章可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披露信息的质量,致使披露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全面性。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除了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求会计准则给予详细规范的指导。但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不完善,对披露的标准、要求还未成体系,因此不同企业在进行披露工作时对内容、方式等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上市公司在披露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详实度上有很大的选择权,可以回避一些不利因素,随意性较大,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同时准则中相关规定散乱分布在不同位置,且对于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相关要求仍然不够详实,这就导致了缺乏可比性、披露内容不全面、实务中可操作性差这些问题,具体规定的缺失也影响了企业制定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而影响到信息披露。例如,由于相关规定的缺失,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还需完善,许多企业还未单独区分各类环境事项,甚至并未在传统会计体系中增加环保二级科目,给环境会计核算造成了困难。比如对于与环保相关的税费只是简单计入应交税费中,与环保相关的研发支出被直接列入研发费用中,将排污费、环境维护费等纳入管理费用里,由于污染受到的处罚也只是简单计入营业外支出。这一做法无法客观列示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导致企业、利益相关者忽视这一方面的信息。2.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动性不够披露的主动性不足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公司披露的信息多为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提出要求的,对于政策法规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企业本可以披露的信息,企业更愿意选择不过多披露、不积极披露。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现在许多企业管理者仍然以眼前的经济效益为先,而没有看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一工作为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其二,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披露体系还未完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又涉及到诸多方面,从收集核算到报告的整理编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于企业来说披露的成本过高,积极性自然也受到了打击。其三,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会有选择性地披露信息,而对于可能有损企业形象和发展的环境会计信息,在政策法规还未明确提出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主动披露。3.政府部门监管和惩戒力度不足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政府管理部门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如在披露的标准上,《公司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提供了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种选择,但是对于具体的形式和范畴并没有明确界定。同时,在这一方面政府的惩戒力度、执法力度较弱,虽然在制度设计上我国要求对违法企业采用双向处罚措施,既要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等惩戒,也要求要对银行贷款等方面进行约束,把企业的违法成本提高了,但我国还未健全识别非法披露行为的体系,导致惩戒措施的效用未能充分体现,还未落实足够严厉的措施,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戒。4.利益相关者监督力度较弱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监督力度较强,披露的信息就会越优质,呈正相关。(1)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大部分股东一般只关注经济效益,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关注、监督不足。即使有小部分股东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需要监督,但囿于其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对环境会计缺乏足够的认识,也难以带来有力的监督。(2)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根据我国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前的信用评估标准来看,他们主要关注经济效益、偿债能力、管理者的能力、发展前景等,但基本不会关注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说明了债权人的监督力度有待提高。(3)从公众和媒体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并未意识到关注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且监督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未能带来实质性利益,那么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实施监督,这也就致使了监督力度不足。5.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审计不到位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环境活动则普遍存在第三方审计不到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建立起针对环境会计的审计监督体系,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第三方审计主要还是围绕使用国家环境专项基金的情况和政府的环境补助状况等展开,专门针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方案缺位,给企业提供了抓漏洞的机会,导致披露的信息并不完整,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其二是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审计准则和其他职业标准中,没有提出规范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审计细则和标准,因此在外部审计的过程中,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往往不能引起重视。也由于没有统一可操作的标准和细则,导致难以取得注册会计师及审计机构对环境绩效的可靠评价,所以相关的披露要求也就较低。四、美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和启示(一)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美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步较早,经过长期发展,现在的披露体系已经较为完整,这主要归功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以及社会公众较强的监督力度。1.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1934年,美国颁布《证券法》就要求上市公司要公开环境负债等的最重要的信息。此后,又陆续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到90年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28]。美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很多,如:《清洁水法》、《有害物质控制法》、《有毒物质排放清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严格的标准。如《有害物质控制法》中规定“与有毒物质排放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定期报告排放点和排放量等信息,并将有毒化学物质的年度排放数据提交给美国环境保护署(EPA)”[29]。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颁布的一系列报告(如表2所示),也给美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29]。表4SEQ表\*ARABIC\s21美国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准则[29]文件组织相关内容《或有事项会计》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要求企业对可能与债务发生和资产损失相关且能够合理估计金额的环境事项进行披露《损失金额的合理估计》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环境负债的计量做出阐释《EITF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属紧急问题特别委员会(EITF)规定环境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属紧急问题特别委员会(EITF)规定单独列示前在环境负债,并对其进行估计《作为经营管理手段的环境会计:基本概念及术语》环境保护署明确环境会计及相关术语的概念《环境负债补偿状况报告》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环境会计及相关术语的概念《92号专门会计公报》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财务报表中必须列处环境负债和应收补偿;规定环境负债计量基础,并指出可能需要承担的环境成本(资料来源:查阅相关资料整理[29])2.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美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社会公众的参与,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公众对企业披露行为进行监督的门槛都较低,鼓励公众踊跃参与监督。比如美国规定并鼓励公民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且配套了规范的处罚措施,这在无形中给企业的披露行为带来压力,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二)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日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都已经非常规范。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不足,这决定了他们在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重视环境承载力,适度开发。因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外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在披露内容等方面给予了强制性规定,并进行监督,有力保障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有效运转。1.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数量多达700余部,远远多于我国,700余部法律法规各有侧重点,都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其中日本环境省制定的企业环境会计准则和指南,给予了详实具体可操作的指引,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律可循。表4SEQ表\*ARABIC\s22日本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相关内容《日本环境基本法》将循环利用资源、污染防治等环境问题列入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范围内。《引进环境会计体系指南》阐述了环境成本的分类和计量方式,并详细解释怎样用货币体现环境绩效《环境会计指南》确定了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效果、环保经济效果的分类《环境报告书指南2003版》规定环境报告书的编写对象、方法等,并具体指导环境会计披露的时间、内容等。《环境绩效指标指南》构造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框架《环境友好行为促进法》阐述政府机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强制性及合规性(数据来源: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这些指导文件规范了日本企业的披露行为,日本企业早已常态化地定期披露相关内容,信息披露工作比起我国企业也更加完备,如报告书的结构更为完整,数据图表数量和物量描述内容更多,且大部分的信息都采用了货币形式来表述,使得信息披露更明确。此外,日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布位置更为合理,有单独的环境会计信息模块,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更快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2.严格的外部审计工作随着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越来越完善,日本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审计也逐步发展,体系越来越完善。以日本会计师协会为主,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获得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资格和第三方认证,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会计的外部审计工作。日本要求企业对各项环境指标以具体数字的形式公布,这个要求使得环境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可量化,是环境会计审计的有效依据,同样有利于环境审计任务的开展。当然,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反过来推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增强了相关信息的可靠性,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做出决策。五、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一)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力保障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当下,我国重视环保,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还需要我们不断健全相关制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首先,我们必须要用法律为相关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在已有基础上,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经验,完善各项规定,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核算、列报等做出强制性规定,让相关工作能够有章法可以依照。并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颁布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提供细致可操作的规定条例,如规定绿化费、排污费等占总投入的具体比例,让相关监督部门如证监会在履行职能时能够有法可依,切实保障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政府还可以要求企业必须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书,规范环境报告书的格式,明确应将其分为基本事项、环境保护的完成情况、降低环境负载的活动状况等几个部分,披露的信息应涵盖环保政策、污染物排放和管理情况、清洁生产审核、有害有毒物质的控制情况、环境保护风险等,以此提高企业所披露信息的完整性和优质性。同时借助法律的力量,配套处罚机制并严格执行,倒逼企业真实地公开环境会计信息,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可以规定对企业违规排放的污染物采取超额累计罚款的方式。2.完善准则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相关指导性文件其次,我们还必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建议,建立适合我国的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文件。可以依据美国的发展经验,联合生态环境部、证监会、财政部等组织共同组织相关工作,颁布指导性文件,也可以参照日本的发展经验,制定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以此来详细规划会计核算范围,设置环境会计科目,明确规定披露内容、环境会计报表的形式、披露频率等,并对相关规定做出详细具体的阐释,完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要明确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定性和定量信息的不同披露比例、要求企业增加可核算信息、要求企业对于严重污染事件出具专项报告书、准确说明环境支出应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此外,还应该在准则和指导文件中,列出环境会计信息的报表、报告标准,约束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相关披露工作,推动企业做出全面的信息披露。(二)提高企业披露的主动性压实企业责任,才能够提升披露水平。在这一方面,首先要重视企业管理者环保意识的培养,因为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企业发展方向、策略施加重大影响,只有管理者的环保理念到位,才能让企业更踊跃地进行披露工作。为此,要按期组织管理者进行环保教育,让其意识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绿色循环经济和大众越来越青睐环保产品的大趋势下,优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将管理观念从看重短期经济效益转变为关注长期社会效益,促使管理者主动了解环境会计信息,重视环保工作,提高担当意识。除此之外,企业的环保氛围、企业员工的对环保的看法也很关键。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积极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企业宣传栏、LED宣传屏、企业手册、环保教育等形式向员工传递环保理念,加强对环保政策的宣传;二是要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并设置考核机制,将环保工作的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评优评先、薪资福利等挂钩,鼓励职工参加环保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三)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惩戒力度政府环保部门应履行职责,加大对环境会计披露的监管力度。如定期监测污染排放物、严肃处理重大污染事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同时要对优秀的信息披露企业给予鼓励,并宣传这些优秀案例,引导其他企业学习借鉴。同时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给予处罚,健全识别非法披露行为的体系,将惩戒措施落到实处。当然,政府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发小程序、开通公众号,建立监督反馈平台,搜集信息,听取各界的意见,并针对搜集到的信息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带动我国企业向好发展。(四)促进利益相关者监督企业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当下,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较低,监督积极性不足,我们应当联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推动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降低环境监管的门槛,让各方力量都能够有效地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监督。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能够让监督工作事半功倍。我们要加强宣传鼓励,提升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借助三微一端等网络平台、新兴媒体,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群众使用监督反馈的平台。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力量,更要科学引导,让其重视环境效益,重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以此吸引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监督中来,提升企业披露的信息质量。(五)完善环境会计的外部审计工作与相关审计工作已经较成熟的国家如日本相比较,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审计体系还不够合理。在日本,环境会计的外部审计工作已经非常健全,在日本会计师协会的带领下,相关审计机构和组织每一年都会对企业所出具的环境报告书进行调查研究,严格地完成第三方认证工作。而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缺位,大部分利益相关者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因此导致了外部审计过程中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忽视,第三方机构的审计鉴证工作主要围绕财务情况和内部控制来开展,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工作并不到位,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政府审计,但是政府审计更侧重于企业的环保资金补贴使用是否合规,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关注不足,和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不同。因此,引入第三方环境审计刻不容缓。开展这一工作,最基础的一点是要在《注册会计师法》中加入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条例,明确其的法律地位,并相应地制定一套方法和规范,让环境审计工作有章法可以依照。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环境审计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帮助注册会计师尽快地掌握环保知识,提高注册会计师对环境会计信息相关问题的敏感度,帮助注册会计师做出准确地判断。(六)培养环境会计人才企业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环境会计人才。一是要和高校展开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吸引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在在职员工的培养上,要完善职业继续教育。企业要鼓励员工持续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学习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同时要定期组织在职员工的培训,培养在职员工的环保意识,引导员工学习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有关准则和最新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环境会计知识框架体系,同时要让财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环境相关内部控制流程,如可实行短期轮岗制度,让员工到一线工作岗位了解各个生产制造环节,让财务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污染排放等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对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敏感度,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指导从业人员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强化财务人员的环境会计实务能力。参考文献BuysseK,VerbekeA.Proactiveenvironmentalstrategies:astakeholdermanagementperspectiv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3,24(5):453–470.GeoffFrost.Theintroducetionofmandatoryenvironmentalreportingguidelines[J].Australianevidence.Abacus,2007(43)ClarksonPM,LiY,RichardsonGD,VasvariFP.RevisitingtheRelationBetweenEnvironmentalPerformanceandEnvironmentalDisclosure:AnEmpiricalAnalysi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8,33(4-5):303-327.Geoffrey.HfrosttheintroductionofMandatoryEnviornmentalReportingGuidelines:AustralianEvidence[J].Abacus,2017,Vol.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翻转式瓶杀菌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焊接螺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水镁石颗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实验(中试)反应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型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手摇钥匙复制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压力管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不锈钢网片输送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学校医务室聘用合同
- 借款居间服务合同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1.1 代数式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
- NB-T10342-2019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经典诵读演讲稿6篇
- 乡村医生返聘协议书
- 2024机械买卖协议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Unit-1《The-lion-and-the-mouse》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