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_第1页
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_第2页
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_第3页
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_第4页
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18篇)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通用18篇)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公园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塘、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内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柏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帝王将相如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也挥洒墨宝以表达对西溪的倾慕之情。据考证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鱼庄附近的西溪人家、西溪婚俗馆、西溪酿酒坊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江南水乡典型的民俗。东区为非诚勿扰二拍摄地,它主要景点: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点。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2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市的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西溪始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再兴于现代。杭州历史上有西湖、西溪、西泠并称三西之说。西溪湿地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有:秋芦飞雪、高庄迹、渔庄烟水、河渚听曲、深潭会舟、曲水寻梅、柿林秋色等7景,福堤绿堤两堤。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中将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并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福胜梅花更是昔日西溪两绝。西溪湿地内现有梅林近千亩,种类主要有朱砂、宫粉、绿萼、玉蝶、江梅、美人梅、南京红、长兴红等。主要分布在梅竹休闲区内梅竹山庄和西溪梅墅一带,该区域河道沿岸有许多梅树,水域曲折,河道迂回,便如梅树的枝条一样虬曲。而西溪的梅枝亦苍劲嶙峋、风韵洒落,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西溪美景渔村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毗邻朝天暮漾,此地多为二层的水乡民居式的木结构建筑,一组临水而居、错落有致的开放型木结构建筑是渔庄传神之处。渔庄烟雨的烟雨,有柳烟、云烟、炊烟三烟之妙,人、烟、水共处,犹如身临仙境。在美丽的渔庄里,还可以一边享受佳肴,一边品茗赏景,此时此刻,真正轻松悠闲,让人忘了尘世的烦扰。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面河流溪水环绕,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花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芦苇的世界,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西溪综保工程,改善并恢复了生态环境,西溪已成了鸟类和各种湿地生物的天堂。莲花滩生态保护区位于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观鸟区,植被丰茂,绿水环绕,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宛转丛林,生意盎然,野趣纷呈。舞台搭建在水面上,人们需坐船头听戏,是江南水乡泽国古以有之的风俗,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社戏》里面有描述。如今,它将被刻意开发出来,作为西溪的景境风貌。河渚听曲以河渚街为中心,辐射古荡蒋村集市及周边区域,着重体现当地作为北派越剧发源地的特殊地位,以及延绵至今,依旧生生不息、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高士奇,杭州人。其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书画甚富。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幸西溪山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史景貌。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市的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西溪始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再兴于现代。杭州历史上有“西湖、西溪、西泠”并称“三西”之说。西溪湿地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有:“秋芦飞雪、高庄迹、渔庄烟水、河渚听曲、深潭会舟、曲水寻梅、柿林秋色”等7景,“福堤”“绿堤”两堤。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中将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并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福胜梅花”更是昔日西溪两绝。西溪湿地内现有梅林近千亩,种类主要有朱砂、宫粉、绿萼、玉蝶、江梅、美人梅、南京红、长兴红等。主要分布在梅竹休闲区内梅竹山庄和西溪梅墅一带,该区域河道沿岸有许多梅树,水域曲折,河道迂回,便如梅树的枝条一样虬曲。而西溪的梅枝亦苍劲嶙峋、风韵洒落,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西溪美景渔村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毗邻朝天暮漾,此地多为二层的`水乡民居式的木结构建筑,一组临水而居、错落有致的开放型木结构建筑是渔庄传神之处。渔庄烟雨的“烟雨”,有“柳烟、云烟、炊烟”三烟之妙,人、烟、水共处,犹如身临仙境。在美丽的渔庄里,还可以一边享受佳肴,一边品茗赏景,此时此刻,真正轻松悠闲,让人忘了尘世的烦扰。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面河流溪水环绕,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花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芦苇的世界,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西溪综保工程,改善并恢复了生态环境,西溪已成了鸟类和各种湿地生物的天堂。莲花滩生态保护区位于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观鸟区,植被丰茂,绿水环绕,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宛转丛林,生意盎然,野趣纷呈。“舞台搭建在水面上,人们需坐船头听戏,是江南水乡泽国古以有之的风俗”,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社戏》里面有描述。如今,它将被刻意开发出来,作为西溪的景境风貌。“河渚听曲”以河渚街为中心,辐射古荡蒋村集市及周边区域,着重体现当地作为北派越剧发源地的特殊地位,以及延绵至今,依旧生生不息、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高士奇,杭州人。其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书画甚富。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幸西溪山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史景貌。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4各位游客,您好:欢迎来到西溪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5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塘、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内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帝王将相如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也挥洒墨宝以表达对西溪的倾慕之情。据考证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鱼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西溪婚俗馆”、“西溪酿酒坊”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江南水乡典型的民俗。西溪看点:烟水渔庄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深潭口深潭口又名深潭港,《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因此,深潭口成为蒋村每年龙舟胜会所在地,每逢端午,人来舟往,热闹非凡,为西溪的乡俗风情增色不少。河渚街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恢复的河渚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在茶馆可品尝被誉为“十倍于龙井”的西溪茶,在商铺可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米团、古荡盘柿秋雪庵秋雪庵始建于宋,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请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为“秋雪庵”。1919—1920_年,南浔名士周庆云(字梦坡)重修。秋雪庵是“秋雪八景”的核心景区、也是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高庄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瓶庐,又号竹窗。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因偶然机会受到康熙知遇梅竹山庄此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1857)所建。庄内多古梅修竹,据史料记载,章次白对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贡献很大。其为人性高洁,好读书,喜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故名。现在的梅竹山庄,是在原周小庄的基础上恢复的西溪草堂为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梦祯(字开之)(1546—1605)别业。梦祯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胜,乃于安乐山永兴寺旁(现留下西湖高级中学)置地筑山堂别业,名“西溪草堂”。现移建于此。冯梦祯深受西溪“冷、野、淡、雅”的气质吸引西溪梅墅西溪梅墅位于公园的东南面,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辇道沿线,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赏梅。“冷淡生活茶轩”正好印证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西溪水阁西溪自古多文人。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和足迹,西溪水阁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的西溪水阁,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使得游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西溪的水阁,因为河道多水阁也多湿地植物园总占地约55公顷,是以西溪富有特色的基塘系统、河流、滩渚等生态多样性中的湿地植物的展示以及全国范围内水生、湿生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览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游览、科研科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和引种繁育为主要功能的湿地植物园。虾龙滩生态保护区虾龙滩生态保护区是湿地公园中最大的一块自然生态保护区,这里拥有众多水生陆生植被和野生动物,更是各种鸟类的天堂,为了让游客欣赏到西溪人家“西溪人家”(——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是对西溪原居民农家生活场景的再现。“西溪人家”中所展示的物品均是以前居住在西溪的农家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农耕渔事活动的劳动工具,其中许多东西都是西溪农家所特有的,如:猫气死、瓦盘、瓦圈、砖夹等。曲水庵,位于交芦庵的东面。《南漳子》载:“曲水庵,古清化寺旧址。”始建时间早于秋雪庵、交芦庵,后因年久倾毁。明崇祯元年,云栖寺古德法师重建。曲水庵原筑于曲水深荡之中,庵基依水而筑,四周溪水环绕,有芦荡竹篱掩映,非舟莫渡。蒋相公祠蒋相公祠,据蒋村《广福庙志》记载,世称“蒋公庙”、“竹林居”。初建于南宋建炎年间,蒋氏宗族集资筹建蒋家祠堂,三间平房,堂内供奉蒋氏先祖灵牌。岁逢冬至集会祭祀赛福,参拜祖宗祈祷平安。蒋侯崇仁、弟崇义、崇信三人,承父业。交芦庵和厉杭二公祠交芦庵,又名芦庵、正等院,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侍卫马军司驻屯于西溪湿地一带,因奉祀所需,于龙驹坞建正等院。明万历初年(1573),正等院释如觉将院迁往河渚,初名正等庵。明末整修时,由董其昌题写“茭芦”名(误书“交芦”为“茭芦”)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6欢迎来到西溪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7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分属于15目、133科、417属,其中鳞翅目种数最多,其他各目种数依此为鞘翅目、半翅目、蜻蜓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等翅目、脉翅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竹节虫目和缨翅目。鳞翅目有34个科,种类最多的是螟蛾科(28种)、夜蛾科(25种)、天蛾科(13种)和灯蛾科(13种),是鳞翅目中的优势科。其它各主要目中占优势的科有蜻蜓目:蜻科(11种);鞘翅目:天牛科(15种)、叶甲科(14种)、瓢虫科(10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即中华蟾蜍、弹琴水蛙、泽陆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镇海林蛙、斑腿树蛙、大树蛙、小弧斑姬蛙和饰纹姬蛙。古北界种类3种,东洋界种类7种,其中华中区种类3种,华中华南区种类4种。所记录的10种两栖类中,大树蛙属于西溪湿地罕见种类,数量稀少,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弹琴水蛙、黑斑侧褶蛙、斑腿树蛙、镇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具有一定的数量,属于偶见种类;而中华蟾蜍、泽陆蛙、金线侧褶蛙和饰纹姬蛙数量较多,属于常见种类,也是西溪湿地两栖类中的'优势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其中黑眉锦蛇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古北界和东洋界广布种6种,东洋界种类8种,其中华中区种类2种,华中华南区种类6种。其中,北草蜥、红点锦蛇、黑眉锦蛇、赤链华游蛇和乌梢蛇属于西溪湿地的常见种类,是西溪湿地爬行类的优势种;多疣壁虎、铅山壁虎、中国石龙子、蝘蜓、赤链蛇、王锦蛇和蝮蛇属于偶见种类;中华鳖为罕见种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构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为主,有57种,占45。2%;其是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9种,各占23%;旅鸟最少,只有11种,占8。8%。其中湿地水鸟28种,占22。2%,其中鸊鷉科1种,鹭科10种,鸭科3种,秧鸡科5种,水雉科1种,鹬科4种,翠鸟科4种。西溪湿地有维管植物254种,隶属于204属91科。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双子叶植物67科146属184种;单子叶植物12科43属54种。以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蔷薇科占主要地位。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但缺乏特有属、种。常见的有狗尾草、狼尾草、狗牙根、牛膝、柿、朴、早园竹、海州常山、忍冬、野蔷薇、苦楝、构树等。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8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杭州西溪湿地是新开发的一个生态掩护景点,原为沼泽遍布的迂腐民居村庄,含有很浓郁的汗青文化沉积,现辟为国度湿地公园。它就坐落在我栖身地的旁边,没事时常常去哪里逛逛。起首给人的感受是天然情形调和幽美,没有雕塑的陈迹。处处都是池塘,池塘边的树木七零八落,有的乃至横卧在水里。枯萎的荷叶、水草、芦苇在风中摇曳,摆弄着残败的身影。池塘边的小路曲曲弯弯,有的是泥路,有的是木板搭成的路,有的是水泥块铺成的路。路的双方,栽种了品种富厚多样的树木,堪称湿地植物王国。我在一条整洁大度的木板路上走着,不经意地走到了一间水下生态博物馆。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小鱼在游动,水下植物此时还处在蛰伏期,只看到一些枯枝残叶和希罕的绿芽。我想,到春天必然很悦目。公园里有两条贯串对象南北的大马路,对象偏向叫绿堤,南北偏向叫福堤。绿堤的双方是湿地生态植物园;福堤的双方是首要景点。起首到了西边的河渚街,这条古色古香的小街,正在策划着各式百般的传统土特产物,有蓝印花布店,豆腐坊,酿酒坊,伞店,手工艺编织店,龙舟陈列馆等。店肆都是木制门板,雕花窗户,每家店肆门前都飘零着招商旗,颇有复古之风。走过河渚街,面前耸起一座高塔,约四层,有盘梯可上。不远处,是游船船埠,哪里有两棵大樟树,树干粗大,浓荫蔽日。又有绿水相映,实为炎天最佳乘凉处。我没有登船游览,猜想别有一番滑稽。随后便掉头沿福堤向南走去,右转弯穿过竹林,见到一排排掩映在竹林中的古刹和古民居,哪里有交芦庵,云水庵,西溪山庄,厉杭二公祠等构筑,静闲有致,古朴典雅,是念书休养的甜头所。走出竹林,沿福堤朝南走去,便到了高庄。这是清朝乾隆时期宫廷学者高士其的住所,也是迎接乾隆的处所。庄园部署得犬牙交织,竹林环绕,水波寂静,视野坦荡,美不胜收。昔时高士其的得意其乐可以想见。湿地公园种了许多花草,再过几天,梅花就要开放。到当时再访湿地,就是另一番情况了。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9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以“一曲溪流一曲烟”有名的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自然湿地的野趣美景和深挚古朴的文化秘闻,给这片迂腐的土地赋予了美好和隐秘的色彩。西溪?洪园有奇异而迷人的天然风物,大量的桑基、柿基、竹基、鱼塘遍布,四处是溪流、河荡、泽地。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汊纵横,一派“梦里水乡”图景。西溪?洪园有着深挚的汗青文化秘闻,这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常龙舟胜会、十八般身手”为代表的洪氏文化、五常习惯文化。01.荆源访古“荆源”为乡土地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之西溪。荆源访古景观由移植的近50幢江南古构筑和五常原有的汗青构筑构成,今朝有部门构筑已建成,这些古构筑以他们久长的汗青传承和深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探寻的脚步,它所拥有的浓重的乡土气味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风采,布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配合浮现。02.洪园余韵洪氏家属是宋、明、清时期闻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暮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屋,小桥横溪,从此洪氏家属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汗青绅士。昔时,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后辈,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名胜。浮现平安淡泊、阔别喧哗的归隐文化。03.艺术荟萃村都市湿地艺术聚落,该村庄以“重拾西溪人文影象,缔造今世艺术聚落”为理念,以西溪大人文汗青文脉为配景,操作基地脉络理解、开合有序、野趣横生的湿地生态空间名堂,首要包罗“梦西溪”、“艺术家旅馆”、“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在内的.艺术构筑空间聚落,凝塑西溪人文艺术精力内在,成为杭州都市不行或缺的今世艺术基地。04.寿堤“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湿地公园内共有三条长堤,别离定名为“福、绿、寿”,与“福禄寿”谐音。“寿堤”是三堤中较长的堤,全长5470米,寓意与杭州市打造康健都市的方针相同等。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余韵、火柿映波等浩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唯美的图画。05.五凡人家五凡人家是体验西溪五常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活跃地重现了临水而居的湿地原居民的传统民居、原汁原味的出产器材和习俗,展示了湿地村子的传统糊口方法和风情。06.秋芦飞雪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周河道溪水环抱,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斑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缓缓融入芦苇的海洋,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妙。07.火柿映波柿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几千年农耕劳作形成的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罗棋布的池塘的塘基上遍布着大巨微小的柿树,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柿树既起着固堤、护堤的浸染,同时也组成西溪一道靓丽的风光,尤其到了秋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柿子熟的时辰,柿叶也变红了,这时更有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民气醉。游人不单可以在柿林中浴风徜徉,更可以一饱口福。08.龙舟胜会自古以来,每年夏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习惯勾当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抚玩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申明远播。此刻,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流中国台湾人声鼎沸,热闹很是,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出色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交往穿梭,试比坎坷,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固执,百折不回,追求柔美糊口的精力。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0到了门口,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上面写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走进了大门,里面有许许多多复古的建筑,这些建筑与边上的一池荷花融为一体,仿佛回到了过去。再向前走,对岸一片翠绿的景象。我们还幸运的看到了一只水鸟,赶紧“抓拍”下来。我们又到了高庄。前往高庄的路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竹林。高庄很大,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完。高庄的房里有许多古董,边上还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触摸”的字样。可见,这些都是很老很老的文物了。还有一个大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其精美程度一点也不比千柱屋的百马图差。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也是按自己等角度来评论它们的。高庄有很多楼房,有的还有楼梯。高庄真的很古老,连楼梯也禁止上。高庄还有许多大水池,里面种植着荷花,睡莲等植物。要是在这里拍古装戏,那都用不着横店影视城了!高庄何止是大户人家,都快富甲天下了!游览完了高庄,我仿佛看到了高庄以前繁荣昌盛的景象。看完了人造风景,就要开始看自然风景了。虽然这里没有别的景区那么壮观,却将一种宁静,祥和,淡定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树林里静悄悄的,好像世界上别人都消失了。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污染和汽车尾气,是难得一遇的好地方。妈妈不由自主的赞叹道:“这里处处都是风景啊!”我们好像被无边无际的绿色包围着。蝴蝶飞舞着,好像在问我们它美不美。蜻蜓围着我们飞来飞去,好像一个导游在给我们引路。一个小湖上,一只大鸟正飞快地滑翔而过,丰满的羽翼在湖面上掠过。树上不知藏着什么机灵的小家伙,偶尔还会有几只蜻蜓停在水面上。可是他们的动作都很快,好像在刻意避开我们。我们再往前走,前面有一座小木桥。桥下面的湖上漂浮着一些植物,给了我们真正到了野外的感觉。桥下面一边的植物是绿色的,而另一边却是红色的。我们走上了一条蜿蜒在无尽绿色之中的小路。路边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湿地是地球之肺。”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湿地,留住绿色。这么多树,对人类有多大的帮助可想而知。要知道现在这样的好地方已经不多了。到了中午,我们找到一个小木屋,边上还有木桥。这里可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啊!我们的木屋下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小湖,边上群山环绕,眼前一片绿色,真是赏心悦目!别看这湖美,美丽中也隐藏着危险。假如你也到西溪湿地游玩的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这里的水深两米以上。下午了,我们又游览了片刻,筋疲力尽,便走了。我望着大门,心里想着刚准备进去游玩时我有多么的期待。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1周家村码头上船—烟水渔庄下&上—深潭口下—穿过河渚街—电瓶车到高庄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来了杭州要去西湖,西湖其实有三个姐妹花,合称“杭州三西”,那这三个姐妹呢第一个就是西湖,西湖是雍容华贵的皇宫女子,西溪则是天然去雕饰的浣纱女子,还有个西泠(ling玲)是待字闺中才女,来到杭州我们要去看皇宫女子,也要去看看浣纱女子,至于闺中才女,等她出来抛绣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瞧瞧,所以我们呢现就“西湖游罢西溪去”。去看看这位天然去雕饰,充满这野性和自然美的浣纱女子——去欣赏一种返璞归真的乡村旷野之美。在去之前呢,我们可以了解下什么叫湿地,湿地的英文名称(wetland),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潮湿的土地!那有的人就会问,那我在地上撒泡尿不也就成了湿地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这么理解,而且是次生湿地,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在后期的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真实性湿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很多人知道西溪湿地是因为看了20__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看到葛优顶着寸草不生光头,穿梭在西溪湿地茂密的植被里,看到方中信和舒淇在西溪的夜幕下说悄悄话……确实如此,一部《非诚勿扰》让西溪湿地变成了“省优,部优,葛优”。变成了谈情说爱、居家过日子的西溪天堂。以前的时候,西溪有水时就是一片,没水时就是湿地,一个个小水塘,没水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就就去开垦,于是便有了很多鱼塘,为了保证水土不流失,又在挖出来的土堆中种植各种经济植物,比如说桑树、柿子树、梅树等。所以,西溪湿地不是一个原生态湿地,而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耕湿地、次生湿地。历史上的西溪,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经历了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开始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据说当时南宋皇帝赵构看到此地,想把皇城建到这个地方,后来到了西湖边发现西湖,就选择和西湖边,并且留下了一句“西溪且留下”西溪就这样留下来了,而西溪湿地所在的地方也叫留下镇了。清代康熙、乾隆也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更有不少文人墨客把这个地方称为世外桃源。到近代,西溪湿地有了村庄和农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农民房的大量建造,西溪水域面积渐渐萎缩,水质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1990年开始,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被提上日程。那么西溪湿地怎么开发呢?当时有人提出开发房地产,西溪湿地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政府收益至少在100亿元以上,而最初进行保护至少花费40亿元,这一进一出,政府收益至少140亿元。然而,杭州市算的是大账,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要把西溪湿地打造成一个“有文化的村姑”。他说,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找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路子西溪湿地的保护不但带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带来了经济效益。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城市升值,这样的收益远远不止140亿元。20__年,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20__年初,《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杭州市开始把这里打造成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从20__年开始,西溪湿地总共分三期投资,总投资近100(20+30+43)亿元。20__年底已全部对外开放!那么我们今天去西溪能看到什么呢,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多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溪自古文人视为人间净土、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2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西溪保护区内生物景观及其丰富。以芦苇、柿林、梅花为名的植物资源,构成了湿地十分丰富的生态景观,芦苇是湿地的标志,现尚存300余亩,“河渚芦花”名列湿地景观之首。柿子林是西溪的一大特色植物,西溪柿子曾是直送京城的供品,现西溪存有的柿林树13000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有4000棵。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杭州西溪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苏轼、米芾、唐伯虎、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西溪湿地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玩的开心,希望这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3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西溪保护区内生物景观及其丰富。以芦苇、柿林、梅花为名的植物资源,构成了湿地十分丰富的生态景观,芦苇是湿地的标志,现尚存300余亩,“河渚芦花”名列湿地景观之首。柿子林是西溪的一大特色植物,西溪柿子曾是直送京城的供品,现西溪存有的柿林树13000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有4000棵。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杭州西溪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苏轼、米芾、唐伯虎、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西溪湿地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玩的开心,希望这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4西溪湿地自古以来盛产方柿,在景区星罗棋布的池塘塘基上遍布柿树,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以下是整理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导游词,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火柿映波秋西溪”,在导游词碧波微风里,驾一叶扁舟,在如画的西溪观赏画中的西溪,是一件多么赏心悦目的事。9月17日,一年一度的盛会——西溪火柿节隆重登场。“美哉西溪”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正式拉开了本届西溪火柿节的帷幕。此画展由吴山明及其团队邀请名家创作,以西溪四季景致、人文风情为主题的.画作在西溪创意园展出,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让西溪的美永驻于画卷之上。西溪湿地自古以来盛产方柿,在景区星罗棋布的池塘塘基上遍布柿树,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20__西溪火柿节的内容分为四个大板块,由13个精彩纷呈的子活动构成。这些活动不仅如往年一样使人赏心悦目、大快朵颐,感受热闹的节庆氛围,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一起做梦,一起圆梦的机会——西溪有个美丽的梦,“美丽导游词西溪,共绘梦想”书信绘画比赛让我们一起来实现“中国梦”;西溪有个传统的梦,经典活动精彩不断,让你做一回名副其实的“快乐柿民”;西溪有个环保的梦,“生态科普,童趣天成”系列公益环保活动,让你当一回“生态卫士”;西溪有个健康的梦,养生展示会、围棋甲级联赛满足所有人的健康养生梦想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一、二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5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的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天然湿地的野趣美景和深厚古朴的文化底蕴,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赋予了美妙和神秘的色彩。西溪洪园有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大量的桑基、柿基、竹基、鱼塘遍布,随处是溪流、河荡、泽地。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汊纵横,一派梦里水乡图景。西溪洪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常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为代表的洪氏文化、五常民俗文化。01.荆源访古荆源为乡土地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之西溪。荆源访古景观由移植的近50幢江南古建筑和五常原有的历史建筑组成,目前有部分建筑已建成,这些古建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探寻的脚步,它所拥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风貌,充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体现。02.洪园余韵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03.艺术集合村城市湿地艺术聚落,该村落以重拾西溪人文记忆,创造当代艺术聚落为理念,以西溪大人文历史文脉为背景,利用基地脉络分明、开合有序、野趣横生的湿地生态空间格局,主要包括梦西溪、艺术家酒店、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在内的艺术建筑空间聚落,凝塑西溪人文艺术精神内涵,成为杭州城市不可或缺的当代艺术基地。04.寿堤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湿地公园内共有三条长堤,分别命名为福、绿、寿,与福禄寿谐音。寿堤是三堤中较长的堤,全长5470米,寓意与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相一致。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余韵、火柿映波等众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唯美的图画。05.五常人家五常人家是体验西溪五常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生动地重现了临水而居的湿地原住民的传统民居、原汁原味的生产工具和习俗,展示了湿地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情。06.秋芦飞雪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面河流溪水环绕,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花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芦苇的海洋,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妙。07.火柿映波柿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几千年农耕劳作形成的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罗棋布的池塘的塘基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柿树,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柿树既起着固堤、护堤的作用,同时也构成西溪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到了秋天,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柿子熟的时候,柿叶也变红了,这时更有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人心醉。游人不但可以在柿林中浴风徜徉,更可以一饱口福。08.龙舟胜会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现在,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道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精彩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来往穿梭,试比高低,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顽强,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6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三堤分别是福堤、绿堤、寿堤,十景分别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福堤福堤全长2300米,宽7米,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位于蒋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东面,南接天目山路,北连文二西路,自南向北贯穿了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生态为基调、科普特色的文化长堤,沿途串联了高庄、交芦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钟别业等西溪二期主要景点,中间串起六座“福”字桥,分别名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绿堤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多接鱼塘,鱼塘基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在绿堤的东部和城市相接的区域就坐落着“一带四区”西溪湿地植物园——绿堤湿地植物群落展示带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区、西侧水生花园展示区、东侧水生花园展示区、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绿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护区,自西向东串起了湿地生态植物园和湿地生态主要科研科普项目等,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寿堤寿堤位西溪湿地三期内,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360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南起五常大道湿地三期入口处,北至文二西路南侧的水上巴士码头,两岸纵横交错的水域,百年的树木码头,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态景色。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隐秀、幔港寻幽、桥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园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泊蓭泊蓭位于秋雪庵的南面,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因此得名。其中自在堂、空明轩两组建筑与拈花舫前后呼应,由南向北分别构成三个空间。烟水渔庄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是西溪农耕渔事文化展示、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借鉴了清代文人陈文述《秋雪渔庄》的诗歌意境,取柳烟、炊烟、水烟三烟之妙,因此得名。此景点有桑蚕丝绸故事、婚姻民俗、西溪人家等展览馆,展现水乡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质朴的农耕文化。深潭口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据《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因此得名,是西溪主要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西溪龙舟胜会每年都在此举行。河渚街河渚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东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湿地的福堤,距离西溪湿地福堤文二路入口四百米左右。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恢复的河渚街是一条以休闲、商贸集市、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俗商业街,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可在茶馆品茗,在商铺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团、古荡盘柿、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在古戏台欣赏越剧表演,在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制作。洪钟别业洪钟别业位于高庄旁,明代成化年间刑部尚书洪钟(字宜之)晚年退隐回籍时,在西溪建造的别业。别业内由宅院(三瑞堂、归舣居、香雪堂、沁芳楼等)和书院(竹清山房、清平山堂、萝荫阁、抱月轩等)等建筑组合而成。高庄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是清代文人高士奇(1645年—1704年)的山庄别业,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园的官宅特点。庄内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梅竹山庄梅竹山庄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年—1857年)的山庄别业,他在庄外种植大量梅花与翠竹,其又人性高洁,自比梅竹,又好读书、擅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因此得名。梅竹山庄主要有“梅竹吾庐”、“萱晖堂”、“虚阁”三个主体建筑,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西溪梅墅西溪梅墅位于公园的东南片,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是一组田园农舍风格的建筑,主要有西溪梅墅、香雪屋、探春亭、共山小筑等。主体建筑为木板面,土坯墙;屋顶作悬山顶,高低错落有致,体形参差变化。景点以田园农舍为载体,以梅文化为内涵,以旷达开远的'环境美为特色,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西溪水阁西溪水阁位于西溪梅竹休闲区内,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居所临水而建,是自古文人墨客在西溪隐居藏书之地。水阁由两组建筑组成,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水阁的墙面,下部山墙为夯土墙,上部为露出梁架的编竹夹泥墙,乡居气息浓郁。秋雪庵秋雪庵位于西溪河渚湿地最热心的水域,始建于宋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请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为“秋雪庵”。民国时期经南浔名士周庆云(字梦坡)重修,是全国诗词研究基地,也是西溪重要的寺庵之一。秋雪庵为两进庭院布局结构,第一进院落中的建筑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功能;第二进院落中至民国初年加设两浙词人祠堂,供奉千余词人名录,门前铺有石板步道。莲花滩观鸟区莲花滩观鸟区位于莲花滩区域,面积约35公顷。整体水域比较浅,局部为深水区,生长着茂密的水生植物,适合涉禽类的水鸟生活。观鸟区内遍布小岛、游步道、林地,为西溪湿地涉禽鸟类的主要栖息地,是西溪涉禽类水鸟的主要观赏区。杭州湿地植物园杭州湿地植物园总占地约55公顷,有4个主厅,分别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展示了西溪特色的基塘系统、河流、滩渚等生态多样性中的湿地植物;其内容包含了全国范围内水生、湿生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览、休闲游览、科研科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和引种繁育。西溪湿地东区导游词篇17杭州西溪湿地是新开辟的一个生态保护景点,原为沼泽遍布的古老民居村落,含有很浓重的历史文化沉积,现辟为国家湿地公园。它就坐落在我居住地的旁边,没事时经常去那里走走。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环境和谐幽美,没有雕塑的痕迹。到处都是池塘,池塘边的树木东倒西歪,有的甚至横卧在水里。枯萎的荷叶、水草、芦苇在风中摇曳,摆弄着残败的身影。池塘边的小路曲曲弯弯,有的是泥路,有的是木板搭成的路,有的是水泥块铺成的路。路的两边,栽种了品种丰富多样的树木,堪称湿地植物王国。我在一条整洁漂亮的木板路上走着,不经意地走到了一间水下生态博物馆。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小鱼在游动,水下植物此时还处在冬眠期,只看到一些枯枝残叶和稀少的绿芽。我想,到春天一定很好看。公园里有两条贯穿东西南北的大马路,东西方向叫绿堤,南北方向叫福堤。绿堤的两边是湿地生态植物园;福堤的两边是主要景点。首先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