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史讲课文档_第1页
化学发展史讲课文档_第2页
化学发展史讲课文档_第3页
化学发展史讲课文档_第4页
化学发展史讲课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发展史课件文档ppt第一页,共31页。第二页,共31页。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燧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发展主要经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第三页,共31页。一、古代化学时期二、近代化学时期三、现代化学时期第四页,共31页。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一、古代化学时期从化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中期1650年——化学的表象阶段第五页,共31页。一、古代化学时期(1)火的发现和运用——人类文明的起点,人类最早的化学(2)我国古代对化学的贡献:①商代冶炼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②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古代化学时期的主要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心:中国、埃及。中国在17世纪前的科学文化成就占世界近75%,许多发明创造被世界所公认,在世界上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六页,共31页。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第七页,共31页。⑴化学科学实验的奠基人——波义耳⑵定量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拉瓦锡⑶原子论创立者——道尔顿⑷分子假说提出者——阿伏伽德罗⑸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二、近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化学理论阶段第八页,共31页。近代化学奠基者——波义耳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因此,他被尊为定性分析化学的奠基者,是近代化学的创始人。⑶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指明了化学发展的方向,明确地将化学划分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等⑴1661年波义耳第一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⑵化学科学实验的奠基人,一生做过大量的化学实验,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是第一个发明指示剂的化学家第九页,共31页。化学之父——拉瓦锡

拉瓦锡

A.L.Lavoisier1743~1794(法国化学家)⑴1771年拉瓦锡建立了氧化学说,彻底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并确立用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从此化学进入了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⑵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33种化学元素一览表,为现代化学奠下了基础。⑶出版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eElementairdeChimie(1789)等等第十页,共31页。道耳顿DaltonJoh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原子论创立者——道尔顿⑴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较系统的化学原子学说,引入了原子和原子量,并在容积分析方法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⑶道尔顿建议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等等⑵最先从事测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对比较的办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并发表第一张原子量表,为后来测定元素原子量工作开辟了光辉前景。第十一页,共31页。阿佛加德罗(A.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化学家分子假说提出者——阿伏伽德⑴阿佛加德罗提出了著名的分子假说。引入了“分子”的概念,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人。他的分子假说奠定了原子一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⑵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其数值是6.02×1023,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第十二页,共31页。原子论-分子学说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十三页,共31页。门捷列夫(1834年-1907年)俄罗斯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⑴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依据化学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幅化学元素周期表。⑶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9年),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等⑵门捷列夫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第十四页,共31页。近代化学时期有以下特点:在积累实验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分支学科。在应用方面,兴起了化学工业。到19世纪,化学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成为科学整体发展的带头学科。第十五页,共31页。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进入了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第十六页,共31页。三、现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以来⑴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汤姆逊⑵原子物理学之父——卢瑟福⑶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理学的创始人——玛丽·居里第十七页,共31页。汤姆逊(Thomson,JosephJohn;1856年—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⑴1897年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动摇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化学观。使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实验标志着科学的一个新时代。⑵电子的电荷量e=1.60217733×10-19C

质量为9.10×10-31kg。电子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现之一。第十八页,共31页。原子物理学之父——卢瑟福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反应的是卢瑟福的另一项重大贡献。⑶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⑵1912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⑴卢瑟福研究发现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卢瑟福也因此荣获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第十九页,共31页。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理学的创始人——居里夫人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年—1934年)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第二十页,共31页。⑴1898年先后发现了具有更强放射性的新元素钋和镭。随后几年时间里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两吨铀的废矿渣中分离出0.1克光谱纯的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⑵玛丽·居里还把她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用于医学,开创了放射性治疗的先河,从而拯救了千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⑶她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是女性科学家中唯一有此殊荣者。她的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和《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研究》等。第二十一页,共31页。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第二十二页,共31页。化学元素的新发现1945年元素周期表中1—92号元素已被发现,1940年、1945年制取了两种超铀元素镎和钚,到1961年,93—103号超铀元素都被合成和鉴定出来。其中多数超铀元素是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获得的,而99、100号元素则是在热核爆炸试验中意外发现的。这些超铀元素的发现,使元素周期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010年2月19日,于1996年被合成出来的第112号元素被正式命名为“Copernicium”,符号为Cn,中文译名为“鎶”(此名称是为纪念著名天文家哥白尼而命名的)。目前,已经被发现的化学元素已达119种,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着新的元素。第二十三页,共31页。现代化学在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很多领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粮食、能源、医药、交通等更好的体现了当代化学的基本意义。蛋白质、核酸、糖等生命物质的研究,纳米科学、组合化学等更是贯穿了整个世纪。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现代化学shi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阶段。其中包括:第二十四页,共31页。1,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的人工合成,这对揭示生命奥秘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我国科学家又实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的首次全合成,取得了又一突破。2,运用纳米技术和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手段操纵原子。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耗。4,生产出有利于坏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第二十五页,共31页。社会发展中,化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它的存在与人类的存在絮絮相关,因为人类时时都与化学接触着。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化学的发展也绝不会停滞不前。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化学的进展无疑的为提高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提供了有利条件,保护人类居住的坏境也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人类还可以利用化学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吃饭问题,维护人体健康更是离不开化学。第二十六页,共31页。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D.设计程序,开发电脑软件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化学学科的基础是()A.实验B.测量 C.计算 D.推理3.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 D.拉瓦锡CAC第二十七页,共31页。4.人类认识和运用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①石器②铁器③青铜器④陶瓷⑤高分子材料由古到今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

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5.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火的发现和使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