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A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约1万年前,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人类逐渐由适应自然转向改造自然,在生产工具方面,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此后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由此可知A.人类产生于金属工具的使用 B.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得很幸福C.生产力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 D.改造自然造成对生态的破坏2.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关爱人民 B.做好表率 C.注重礼法 D.依法治国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分发由中央统一监造的度量衡标准器具,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单位进制(如下表)。这一措施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衡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A.反映了秦朝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B.体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反映秦朝得到六国人民的拥护 D.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4.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牛车出行。曲逆城原有三万多户,战后只剩下五千户。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举措是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郡国并行,宗族认同C.与民休息,崇尚无为 D.和亲政策,稳定边疆5.唐朝诗人李敬方作诗描述京杭大运河:“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A.既有利也有弊 B.促进江南开发 C.带来贞观之治 D.实现地方稳定6.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宋、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②丞相、御史大夫、郡守③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④四监司、三衙、通判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7.下图是魏晋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这反映了该时期赋税变革的趋势是A.土地兼并得到解决 B.赋税征收更趋合理C.农民赋役逐渐减轻 D.政府税赋日益繁杂8.如表是宋代部分人物的名言。这反映出他们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专研学术服务国家建设 B.继承发展了程朱理学C.深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秉承道法自然的理念9.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铜钱铸造量统计图,①处铜钱铸造量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A.铜矿采冶受制于技术 B.交子流通于商品市场C.金属货币不断地流入 D.赋税制度出现了变革10.小明在研究清朝时期的历史时,使用了图3中的史料。据此判断,该主题是·乾隆三十九年,民愤四起,山东寿张县民王伦组织白莲教教徒于是年秋起事·康熙三十年,中国人口约为2036万;乾隆六十年,中国人口数突破了2亿9千万·1435年,乾隆写给英王的敕谕中提到,“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A.社会危机 B.文明交往 C.皇权独尊 D.民不聊生11.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这反映了改土归流A.不利于经济发展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解决了边患问题 D.增强了华夏认同12.1860年,正同太平天国相持于东南的曾国藩“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造成“銮舆已出巡热河”的相关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欧美列强与清政府议定《辛丑条约》时,就写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必须革故鼎新……其如何变通之处,由诸国大臣酌定,中国照允施行。”这表明A.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C.列强对中国侵略开始资本输出 D.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外交14.晚清《申报》招生广告的变化趋势(如图4)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语言速成教育是教育机构发展的突出特点;第二阶段广告总量激增,实业教育、医学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上述变化反映了A.招生广告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 B.发展教育医疗成为时代呼声C.《申报》变化体现共产党智慧 D.招生广告变化反映时代主题15.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与欧美各国应该互派使节。但多年来,派遣常驻使节一直是欧美国家单方面的行动,清廷没有任何动静。这反映出当时A.欧美希望利用外交侵华 B.清廷采取朝贡贸易政策C.清廷外交思想依旧保守 D.清朝国家强大无需外交16.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而“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严复的这一言论旨在A.批判儒家文化 B.提倡三权分立 C.主张主权在民 D.希望依法治国17.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湖北军政府于成立第二日即发表对外宣言书,表示将保护各国人民财产,承认既有的条约与借款,以此希冀各国严守中立。清廷在派兵镇压革命时,那桐、邹嘉来等官员还请求各国在京公使勿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并表示“外人倘受战事损失,政府尽可一力负担”。这体现出A.革命党人与列强配合默契 B.列强在中国势力发展受损C.列强势力影响中国的政局 D.列强侵华有利中国的发展1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参政权,改变“贱民”身份,赋予妇女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权利等。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清政府的一些苛政。这些措施旨在A.促进社会进步 B.推进法治发展 C.推动移风易俗 D.改变人们思想19.下表为1913~1919年中国市场上洋纱进口量的增减百分率(单位:%,1913年按100计)。表中洋纱进口量的变化是因为年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中国1913100.0100.0100.0100.0100.01914~1916145.5100.691.493.495.31917~1919119.674.148.264.359.2A.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B.军阀混战破坏国内市场的稳定C.新文化运动引发抵制洋货运动 D.中国工业生产技术有巨大突破20.在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的《新青年》杂志季刊与不定期期刊中,“社会主义”等相关词频出现超过30次,“民族”出现8次,“国民革命”出现5次。据此推知,当时的《新青年》杂志A.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民众认同 B.提倡国民革命反对复辟帝制C.民众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D.对革命开展起到了宣传作用21.1942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承认资本主义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2月发布的《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确定党在农村根据地的经济政策是“以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为主,但同时保存地主的若干权利”。此举体现了A.敌后战场发展为抗战主战场 B.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共产党的政策得到地主支持 D.抗战时期承认地主所有权益22.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A.坚定解放战争必将胜利的信心 B.中国共产党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表明共产党必将建立新生政权 D.提前绘制新民主主义国家蓝图2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74%以上的兵力,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中流砥柱C.让中国彻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4.1947年5月4日,上海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口号,运动迅速扩大到南京、北平、杭州等大中城市。7月以后,以“反迫害”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运动进入新高潮。该事件A.推动了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B.配合了新四军的军事行动C.表明国民党统治不得人心 D.得益于美国对中国的帮助25.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反抗运动;关注不同阶级阶层的对立转化;关注民族关系,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但书也屡屡被禁,有人攻击作者“马克思主义嫌疑”。这反映了A.《中国通史》已不被民众认同 B.史学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影响C.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再需要历史 D.当时中国政治环境较为宽松26.下图是1950年《提高文化》宣传画。其内容主要反映了A.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 B.工业化建设的热情高涨C.恢复经济的现实需要 D.对“大跃进”政策的拥护27.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A.联合非洲反对资本主义 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8.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中国在工业薄弱的西部地区展开三线建设,建设内容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实施了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A.带动西部工业发展 B.使西部工业超过东部C.不再担心美苏威胁 D.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29.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的社论。文章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篇文章A.表明人民都希望市场经济 B.为深化改革做好思想准备C.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受到苏联市场经济的启发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思想理论A.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理论C.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后期已有士大夫开设书院对学徒讲学。唐末和五代期间,连年战乱,官学大为凋敝,更是为宋代书院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宋代书院一般由民间投资设立,独立于官学系统以外,是理学大师们著书立说,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教化的基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书院的教学内容以理学为主,而且十分强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培养,要求学生“三省吾身”。书院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官学有所创新,鼓励学术自由,提倡师生互相交流。——摘编自陈金肃《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探微》材料二1898年7月,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化国立大学,成立之初既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担任全国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学校一改“中体西用”的旧思想,秉持“兼容并包,中西并用”之理念。儒学经典不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是开国内风气之先,引入西方近代学科,分科教学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到20世纪初,学校已开设师范馆、译学馆、医学馆、仕学馆,后又细化为文科、商科、工程科、法政科等学科。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的主体改名为北京大学。——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征。(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京师大学堂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8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重要历史事件。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颁布《资政新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19世纪90年代末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1)将材料一所反映的史事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写序号),并指出这些图片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何重要意义。(8分)(2)归纳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主题,并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阐述。(6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所示为中国的14年抗战示意图。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小学生历史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的认识。(4分)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A卷)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C简析: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金属工具使用增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A选项,人类产生早于金属工具使用;B选项,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并不幸福;D选项,材料未提及改造自然对生态的破坏。2.答案:B简析:孔子强调为政者要“身正”,韩非子主张君臣守法,二者都倡导统治者规范自身行为,做好表率。A选项,材料未体现关爱人民;C选项,注重礼法是荀子的主张;D选项,依法治国是现代概念,与题意不符。3.答案:D简析: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使全国有了统一的度量标准,有利于文化认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A选项,统一度量衡主要影响商业贸易,不能直接反映农业经济发展;B选项,统一度量衡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无关;C选项,秦朝实行暴政,并非得到六国人民拥护。4.答案:C简析:汉初社会残破,为恢复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崇尚无为的政策。A选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的举措;B选项,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恢复经济无关;D选项,和亲政策是民族政策,与经济恢复无关。5.答案:A简析:诗句“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表明大运河的开凿既促进了经济交流,又加重了百姓负担,有利有弊。B选项,材料不仅体现了江南开发,还提到了弊端;C选项,大运河开凿与贞观之治并无直接关联;D选项,材料未体现地方稳定。6.答案:D简析:②中丞相、御史大夫、郡守是秦朝职官;④中四监司、三衙、通判是宋朝职官;③中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是明朝职官;①中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是清朝职官。所以按时序排列为②④③①。7.答案:B简析: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产为主,使赋税征收更趋合理。A选项,中国古代土地兼并问题一直存在,并未得到解决;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农民赋役逐渐减轻;D选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项目,并非日益繁杂。8.答案:C简析:范仲淹、张载、文天祥的名言都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情怀。A选项,材料未体现专研学术服务国家建设;B选项,他们的名言受理学影响,但并非继承发展程朱理学;D选项,材料未体现道法自然理念。9.答案:B简析: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交子等纸币开始流通,占据市场,导致铜钱铸造量减少。A选项,北宋时期铜矿采冶技术并非受制于技术;C选项,金属货币流入与铜钱铸造量减少无关;D选项,北宋赋税制度未出现大变革,且与铜钱铸造量减少无关。10.答案:A简析:材料中提到清朝的民变、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清朝的社会危机。B选项,文明交往不能涵盖材料所有内容;C选项,材料未体现皇权独尊;D选项,民不聊生只是部分内容,不全面。11.答案:D简析:改土归流要求少数民族改剃满族发型,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A选项,材料未提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选项,材料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C选项,“解决了”边患问题说法过于绝对。12.答案:A简析: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逼北京城,咸丰帝逃往热河。B选项,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C选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D选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1901年,且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13.答案:B简析:《辛丑条约》规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变革需由列强酌定,清政府照允施行,这表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选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C选项,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鸦片战争后就已开始;D选项,中国是被迫参与国际外交,并非积极主动。14.答案:D简析:《申报》招生广告的变化,从语言速成教育到多种教育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需求和主题,如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教育向多元化发展以挽救民族危亡。A选项,招生广告变化不仅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B选项,时代呼声是挽救民族危亡,并非单纯发展教育医疗;C选项,共产党1921年才诞生,与材料时间不符。15.答案:C简析:欧美国家互派使节,而清廷多年无动静,反映出清廷外交思想依旧保守,不重视近代外交。A选项,材料未体现欧美利用外交侵华;B选项,朝贡贸易在鸦片战争后已被打破;D选项,清朝在鸦片战争后实力衰微,并非强大无需外交。16.答案:C简析:严复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公产,君主是人民的公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主权在民。A选项,批判儒家文化不是其言论主旨;B选项,材料未体现三权分立;D选项,材料未体现依法治国思想。17.答案:C简析:湖北军政府和清廷都希望得到列强支持,体现出列强势力影响中国的政局。A选项,革命党人是为减少革命阻力,并非与列强配合默契;B选项,材料未体现列强势力受损;D选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并非有利于中国发展。18.答案:A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B选项,推进法治发展只是其中一部分;C选项,移风易俗并非主要目的;D选项,改变人们思想不是这些措施的主旨。19.答案:A简析:1914-1919年,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对洋纱需求减少,导致洋纱进口量下降。B选项,1916年袁世凯死后才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期;C选项,洋纱进口量减少主要是一战影响,与新文化运动无关;D选项,当时中国工业生产技术仍以轻工业为主,未实现巨大突破。20.答案:D简析:1923-1926年是国民革命兴起阶段,《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民族”“国民革命”等词汇频出,对革命开展起到了宣传作用。A选项,仅杂志宣传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民众认同;B选项,此时主要反对北洋军阀,而非复辟帝制;C选项,材料未涉及民众日常生活。21.答案:B简析:抗战时期,中共承认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并保存地主若干权利,旨在团结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政策对团结抗战力量的作用,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无关;C选项,材料未体现得到地主支持;D选项,“承认地主所有权益”说法错误。22.答案:D简析: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的主张涉及土地政策、城市工作、人才培养等,提前绘制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蓝图。A选项,此时解放战争尚未爆发;B选项,中国革命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未发生转变;C选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共的工作方向,与建立新生政权无关。23.答案:A简析: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早、持续时间长,牵制大量日军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B选项,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但“中流砥柱”表述不准确;C选项,中国目前还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选项,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24.答案:C简析:1947年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反映出国民党统治不得人心,失去民众支持。A选项,淮海战役爆发于1948年年底;B选项,该运动配合的是人民解放军的行动,而非新四军;D选项,美国支持国民党,并非帮助中国。25.答案:B简析:周谷城的《中国通史》因内容被攻击,反映出史学发展受政治环境影响。A选项,该书被禁传并非不被民众认同;C选项,中国需要历史,“不再需要历史”说法错误;D选项,书被禁说明政治环境不宽松。26.答案:C简析:1950年的宣传画《提高文化》,结合当时恢复经济的需求,体现了提高文化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A选项,宣传画未体现抗美援朝;B选项,1950年尚未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D选项,“大跃进”始于1958年。27.答案:B简析:周恩来提出的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体现了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等,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选项,材料未体现联合非洲反对资本主义;C选项,“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D选项,材料主要体现外交原则,与国际地位提高无关。28.答案:A简析: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展开,实施众多建设项目,带动了西部工业发展。B选项,西部工业至今仍未超过东部;C选项,三线建设是为应对美苏威胁,并非不再担心;D选项,“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说法错误。29.答案:B简析:1991年上海《解放日报》文章区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为深化改革做好思想准备。A选项,“都希望”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都师范大学《工程制图与全专业三维识图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鲁迅美术学院《生物药物制剂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流体实验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基础工程设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理工大学《水运工程经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原工学院《公共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酿造酒工艺学及感官品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牧草生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室外地下管道管网工程成品保护措施【整编】
-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结题报告
- 软件监理报告
- 中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2
- 光伏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2024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物业公司客户服务课件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查房
-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02J401 钢梯【含03年修改】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