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E/38/wKhkGWen-U-AeX-JAAIcabh8qNQ568.jp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E/38/wKhkGWen-U-AeX-JAAIcabh8qNQ5682.jp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E/38/wKhkGWen-U-AeX-JAAIcabh8qNQ5683.jp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E/38/wKhkGWen-U-AeX-JAAIcabh8qNQ5684.jp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E/38/wKhkGWen-U-AeX-JAAIcabh8qNQ5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习题50道
1.阅读《爬山虎的脚》(节选)(见附页),完成下列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一处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特别仔细的地方,为什么说这里作者观察特别
仔细?
(3)抄写一处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为什么说它们写得准确、形象?
2.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盘古开天地》选段
盘古倒(daodao)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
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
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它的四肢和躯壬
(gangan)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xu*x诧)液变成了()
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的雨露……
(1)在短文()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文中用“一”画出来。
(4)"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
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这段话用了()修辞手法
(5)按课文内容填空。
盘古的声音变成了,盘古的左眼变成了,照耀大地,盘古的
右眼变成了,给夜晚带来o
第1页
3.读《普罗米修斯》片段,回答问题。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
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
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置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
种。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
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
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1)"驱"的音节是,部首是。
(2)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生:①生育②生命③果实没有成熟④食物没有煮过或者煮得不够
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失;冒昧④冒充
(3)"悲惨"表现在
(4)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请你结合短文说说。
4.课文回顾站。
在朝着阳光的堤(di甘)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
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
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
围的嫩(nenne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
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弹琴。
第2页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iZhi),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
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aozao),很
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
大的工程了。
(1)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文章画线部分是,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0
(3)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o
A.那丛草不好吃
B.那丛草可以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4)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o
A.从外到内
B.从左到右
C.从远到近
(5)选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特点?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5.阅读。
普罗米修斯〈节选〉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罗米修斯的
双手和双脚成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
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第3页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
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
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给下划线字注音。
W_______锁在铁1E_______狠心
(2)“只好写出了o
(3)宙斯给手普罗米修斯的惩罚是什么?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宙斯是一个的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
的人。
6.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情、一
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人们只能在
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中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
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勾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
(2)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了突显那时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这个句子可以
这样表达:那时没有电灯,。
(3)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在现代都变成了现实,请分别举例子。
千里眼一一顺风耳一一
(4)读这段话,提出一个对理解课文有帮助或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写下来。
第4页
7.阅读。
(一)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
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
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
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
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马上-----------认真-----------宁静-----------
(2)选文中,""说明蟋蟀的住宅向阳;"倾斜"""意味着排水
优良;""说明住宅隐蔽、安全。
(3)"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8.语段阅读。
走月亮(节选)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
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
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
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1)"走月亮"指0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别是()和()。
A.表示引文的省略B.表示列举的省略
第5页
C.表示语意未尽D.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3)联系全文想一想:文中为什么反复写",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
9.阅读理解。
普罗米修斯(选段)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lingxiu宙斯气
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fCnf匕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
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r30she।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
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填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惩罚--------吩咐--------立即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4)照样子,用"不会……更不会……”写句子。
(5)你知道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的原因吗?
10.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好像闷雷o顿时人声鼎
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
第6页
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______,变,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颤动起来。
(1)在短文括号里按原文填空。
(2)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是按照的顺序描述的。
(3)第二自然段作者是从的、的两个方面写的。读了这段话,
我仿佛,仿佛。
11.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天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在这段话中,描写心情的词有:;描写动作的词有:O
(2)这段话是写“我们"去,可以看出大家的心情是:o
(3)这篇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做风筝一一——,其中这部
分内容是O
12.阅读•理解。
第7页
①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
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②…
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
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④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第①段中,作者描写的月光下的景物有:、、、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句中"抱"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3)根据短文内容,“走月亮”的意思是:o
(4)我知道与"月亮”有关的成语有、o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有,o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潮(节选)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
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
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
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
盼着。
(1)给下面画横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第8页
观:①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②看;③景象。
人们纷纷在观潮日一一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来盐官镇欣赏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
奇观。()()
(2)画线句中"自古以来〃的意思是,说明了0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的词。
(4)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的情景,一方面写了,另一方面
写了,突出了。
(5)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你默写两句描写钱塘江
大潮的诗句。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的鹅卵石布
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的
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看看
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回忆课文,将选文补充完整。
(2)为什么卵石间会有许多小水塘?
(3)"我”在小溪边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4)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5.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第9页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
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
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
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
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
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
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是O
(2)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横线上:语段①介绍蟋蟀住宅的(A.外
部B.内部)环境,语段②介绍蟋蟀住宅的(A.外部B.内部)
环境。选段中作者观察的顺序是(A.从上到下B.从外到内C.从
内到外)。
(3)根据介绍可以推断出蟋蟀住宅是下列三幅图中的()
(4)将蟋蟀住宅的设计与好处连一连。
倾斜的隧道隐蔽,有安全感
出口有一丛草半掩有排水功能
门口有平台不仅能安居,还有休闲娱乐功能
第10页
16.阅读理解。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飞,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
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
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
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
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
安全了。
(1)辨一辨,再组词。
究揭碍驾
穷渴得架
(2)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序号)()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c.—■边……一边……
(3)科学家是如何利用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雷达的?
第n页
(4)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许多东西,请你再写几种从动物身上得
到启发后发明的例子。
17.阅读下面这段话,填一填。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是o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是o
表现“我”有些犹豫的句子是o
(2)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暗示爬
天都峰要有o
(3)这段话中用疑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
"啊""哩"表现了"我〃、的心理。
1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
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
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
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
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第12页
(1)"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用"石头”来比喻老麻雀,形象
地表现了老麻雀,充分表现出老麻雀的心情,也表现了它的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句话说明了老麻雀对自己的举
动O
(3)老麻雀明知猎狗是一个庞然大物,可还是"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这说明老麻雀,表现了老麻雀的精神。
(4)选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19.课文理解。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
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
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保护---()沙哑----()
(2)选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3)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什么力量呢?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20.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
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
毛,绝望地尖叫着。
第13页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
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
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掩护庞大
(2)文中最后一句话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什么?
(3)从老麻雀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1.课内阅读。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
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居然汲取决心
(2)“居然"的意思是:o朗读这段对话时要用的语气来读。
(3)"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A."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
B."我〃和老爷爷相互扶着,一起爬上天都峰的。
(4)爸爸说的“汲取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呢?()
A.面对困难能勇于挑战,顽强向前,就是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B.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第14页
22.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着小麻雀,想自己的幼儿。可是因
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
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
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文中的感叹句。
(3)本文表现了老麻雀的什么精神?你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23.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
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
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
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
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过
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第15页
2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A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
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
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B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
向后退。
(1)"无可奈何"的意思是,从文中可以看出。
(2)这是一只的小麻雀。
(3)读这段话可以感受到小麻雀。
(4)猎狗因为愣住了。
(5)文段B中的“慢慢地”和本段中的“慢慢地”一样吗?写出你的理解。
25.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
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
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
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
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叫
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第16页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26.课内阅读我最棒。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
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
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官摔擘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
尖叫着。
(1)选文中能体现风大的词语是,形容猎狗牙齿的词语是O
(2)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的原因是()
A.小麻雀在呼唤着妈妈,让妈妈帮自己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B.小麻雀刚出生不久,还不会飞,无法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C.小麻雀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3)老麻雀"绝望地尖叫着〃是因为()
A.它在呼唤自己的同伴过来一同对抗猎狗。
B.它要让猎狗知道自己的厉害,它相信能用叫声把猎狗吓跑。
C.老麻雀想保护孩子,但它知道自己斗不过猎狗。
27.《繁星》片段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
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
第17页
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
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辨字组词。
萤________眨
荧泛
(2)辨析下面词语分别属于哪种感觉描写海上的夜的。
柔和静寂__梦幻
(3)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这样的句子抄写
在下面。
28.《走月亮》片段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O(季节)
(2)从“斜阳"表达出是0(时间)
(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红颜〃指的是什么?
29.《走月亮》片段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
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
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
第18页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
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水塘的鹅卵石的花瓣
(2)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想象一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画面?
30.《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O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到"";江
面景象的变化,从""到"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
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
观。
第19页
31.阅读理解。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0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颤动起来。
(1)把内容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来写的,文章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3)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
声,如见其景。
(4)画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32.课文理解。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1)短文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第20页
(2)这一自然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①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0
②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O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
气势。
3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1)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O句中把比做O
(2)作者看到的景象,远看时的样子:;近看时的样子:;
再近时的样子O
(3)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
34.阅读理解。
第21页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1)大潮一开始像,再近些就成了,更近些又像,
这里是按由到的顺序来写的。
(2)这段话从潮水的和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并巧妙
地运用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3)语言具体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②句与①句比,增加了词语、,从数量和方面把浪
潮写具体了;③句与②句比,又增加了、等词语,更具体突
出了大潮来时的o
(5)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写出来。
35.课内阅读。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
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
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
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
第22页
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
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
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文中这两个词语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2)对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
B.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拟人)
C.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比喻)
(3)作者仰望着天上的繁星,他的感受是:
(4)你有过夜晚看星空的体验吗?写一写你看到的情景和感受。
36.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
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
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走月亮”的意思是,文段中写的是"我"和阿妈在走月亮。
(2)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品味句子并回答问题。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第23页
从句中的两个"流”字可以感受到
②,,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抱,,能换成,,映,,吗?为什么?
(4)文段中的“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呈现的好
处是什么?
3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
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
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
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O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吗?
38.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选段)
第24页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的
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
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段话中,"屋子"是指,"主人"是指,"工具”是指
(3)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是、、、□
(4)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
(5)《蟋蟀的住宅》一文选自法国昆虫学家写的《》。
39.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
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用横线画出第二句话中的动词。
(2)第二句中的动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3)爬山虎的脚上的细丝触着墙后先是的,后变了。
(4)最后一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40.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
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25页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在墙上。爬山
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
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的描写的。一是形状,我是
从等词语感受到的。二是动作,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三
是颜色,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3)用于画出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41.阅读理解。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
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
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
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
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
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我们
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伟大的工程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假使而且但是
第26页
(2)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选文按照从到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②"朝着阳光”体现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青草丛中隐藏”体现了蟋蟀
的住宅的特点。
(3)读完选文,请你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达自己对蟋蟀的敬佩之情。
4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
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
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贴巴拉触)。这些动词清楚
地写出爬山虎O
(2)画横线的句子中的"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3)叶圣陶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那样
弯曲而尖细。
B.因为爬山虎是往上爬的,所以作者将它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自然
就成了"蛟龙的爪子”。
(4)读了选段,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43.课内阅读。
第27页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
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漾起波纹"让我想到了成语:、O
(2)这句话写了长大的叶子的两个特点:、o这样繁茂的叶
子,可以成语、来形容。
(3)看图,写出一句描写叶子的诗句。
44.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
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
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
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
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
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
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选文的作者是国,他创作了著名的《》O
(2)蟋蟀住宅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其最大特点是()
第28页
A.宽敞平坦
B.墙壁光滑
C.温暖
(3)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你
喜欢的动物。
45.阅读与感受。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
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优
良),并且有(温和温柔)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
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画去选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作比较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在文段中的作用是,蟋蟀"不肯随
遇而安”具体表现在、、o
(4)“慎重"的近义词是o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和o
(5)这段话主要写了()
A.其他昆虫是怎样选择隐蔽场所的。
B.蟋蟀住宅的特点。
C.蟋蟀和其他昆虫住宅的不同点。
第29页
46.课内阅读。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而pa)土,还
用钳子搬掉较(jiaojiao)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均ta)地。后腿
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pUpu)开。
(1)选出文段中正确的音节。
(2)找出文中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词:、、、
(3)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
(4)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建造出这么伟大的住宅,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
写吧!
47.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
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有志者”的意思是,"效”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2)由此可见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48.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
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
第30页
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
不但不惩处单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
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照栏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左X右X):
(2)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①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机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3)"困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此时中国人会想些什么
呢?
(4)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49.课内阅读。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
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他宁可卖
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从这句话中
你看出梅兰芳是一个的人。
第31页
50.课内阅读
此时的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chongzhong)
分量(liangliang)0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nannan)和屈辱中拯
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_____(烈、列)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
修身课上魏校长___(提、题)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选择正确的字音和字词。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
用是_______
(3)说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第32页
参考答案
一、语段阅读
1.【答案】(1)主要讲了了爬山虎的叶子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
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3)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
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答案】(1)奔流不息;滋润万物
(2)dao;gan;xue
(3)盘古倒(daodao)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排比
(5)雷声;太阳;月亮;光明
3.【答案】(1)Q;马
(2)④;②
(3)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4)人类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5)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
4.【答案】(1)ti;neng;zi;cao
(2)过渡句;承上启下
(3)C
(4)A
(5)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内部和外部,住宅外部微斜、平坦、向阳、有门,内部则光滑、简朴、
清洁、干燥、卫生。
(6)蟋蟀没有伟大的工具,但是住宅却非常讲究。
5.【答案】(1)kang;suo;huan;hen
(2)火神的怯懦和无奈。
(3)把他锁在悬崖上,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派鹫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
(4)心狠手辣,心胸狭窄;英勇无畏,不惧权戚
6.【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1千树万树梨花开。
(2)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3)望远镜;电话
(4)为什么20世纪的科学成就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7.【答案】(1)立刻;仔细;安静
(2)朝着阳光;立刻就会干;隐藏
(3)蟋蟀用来弹琴的地方。
8.【答案】(1)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2)B;D
(3)这样写更充分地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时的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第33页
9.【答案】(1)领袖|吩咐|饶恕
(2)处罚;嘱咐;立刻
(3)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4)我可以忍受痛苦,但绝不会投降,更不会出卖祖国!
(5)普罗米修斯盗火种之举是正义的,也是大胆的,所以火神敬佩他。
10.【答案】(1)响声;滚动;长;粗
(2)钱塘潮来时的样子;由远及近。
(3)样子;声音;看到浪潮的样子;听到了浪潮的声音
11.【答案】(1)快活;托、牵、站、说、跑
(2)放风筝;高兴、兴奋
(3)放风筝;找风筝;放风筝
12.【答案】(1)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
(2)好。句中“抱”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3)在月光下散步
(4)月明星稀;花好月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3.【答案】(1)②;③
(2)从古代到今天;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3)“横卧”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有趣突出了钱塘江江面的宽阔。
(4)大潮来临前;江面的特点;人们的心情;潮来前的平静
(5)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14.【答案】(1)灰白色;新鲜;小水塘;水塘里
(2)因为河床里布满了鹅卵石,卵石大小不同,溪水被分成了一个个小水洼。
(3)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花瓣,在小溪边采鲜花。
(4)我感受到作者在小溪那里寻找到许多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感受到母子之间的温馨
和甜美。
15.【答案】(1)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2)A;B;B
(3)①
倾斜的隧道/^蔽,有安全感
(4)出口有一丛草半掩^有排水功能
门口有平台_______________不仅能安居,还有休闲娱乐功能
16.【答案】(1)研究;穷苦;揭开;渴望;障碍;得到;驾驶;衣架
(2)C
(3)雷达通过夭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
荧光屏上。
(4)从苍蝇的眼睛得到启发发明了蝇眼照相机;从鱼的眼睛得到启发发明了水下望远镜;从
蝴蝶身上的颜色得到启发发明了迷彩服。
第34页
17.【答案】(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
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颜;我爬得上去吗
(2)艰辛;坚强的意志
(3)缺乏自信;畏惧退缩
18.【答案】(1)从树上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着急;紧张勇敢
(2)能否阻挡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没有把握
(3)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为拯救自己的幼儿奋不顾身
(4)老麻雀从树上飞落下来,想阻挡猎狗,拯救自己的幼儿。
19.【答案】(1)掩护;嘶哑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3)母爱的力量。体会到了老麻雀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为了救它不惜一切代价。
20.【答案】(1)保护;巨大
(2)母爱的力量。
(3)母爱是无私的更是无畏的。
21.【答案】(1)激励;竟然;吸取;决定
(2)出乎意料;激动兴奋
(3)A
(4)A
22.【答案】(1)掩护;拯救;嘶哑;安然
(2)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3)表现了老麻雀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奋不顾身、不畏强暴的精神。我想对老麻雀说:“你
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
23.【答案】(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2)A
(3)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答案】(1)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
(3)很无力,没有办法,势单力薄
(4)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5)不一样;文段B中的“慢慢地”是猎狗慢慢地接近小麻雀,不想让小麻雀跑掉;本段中
的“慢慢地”则是指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吓到了,慢慢地往后退。
25.【答案】(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2)A
(3)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6.【答案】(1)猛烈;锋利
(2)B
(3)C
第35页
27.【答案】(1)萤火虫;荧光;眨眼;广泛
(2)触觉;听觉;幻觉
(3)我仿佛看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点火线圈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建筑行业策划策略与绿色施工协议书
- 2025年子女监护权策划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分析
- 2025年医疗器械供应与医疗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先进汽车修理设施租赁合同
- 2025年停车场地承包经营协议范本
- 2025年劳动者家庭医疗保健策划与子女援助协议
- 2025年争斗赔偿和解协议格式
- 2025年合作导师协议范本
- 2025年农业发展公司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质量管理与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 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 第四章-国防动员
- 露天电影方案
- 2024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2024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课件
- 海尔集团周云杰发表主题为《无界生态 无限可能》战略报告
- 机修岗位述职个人述职报告
- 光伏发电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