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_第1页
《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_第2页
《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_第3页
《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_第4页
《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XXXXX—XXXX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基地宜机化生产建设的总则、选址条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建设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旱地种植的露地和设施蔬菜基地(以下简称基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793直缝电焊钢管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50288NY/T391NY/T84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3.1宜机化appropriatemechanization选择适宜建设规模化蔬菜基地的地理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改造田块,以连通地块、消除死角、并小为大、调整布局、贯通沟渠、培肥土壤等为主要内容,达到适宜农业机械开展作业的目的。4总则4.1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建设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地块、水、电、路等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4.2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确保基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发挥基地建设长期效益。5选址条件5.1按照生产适用、交通便利的要求选址,进出基地整体交通便利,机器行走方便,避免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光缆、自然灾害区域,基地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2DBXX/XXXXX—XXXX5.2基地土壤环境、大气、灌溉水质质地应符合NY/T848的规定。面积不应少于20hm2,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5.3充分考虑基地供电设施、供水设施、水源、排水系统、基地内道路及安全护栏等公用配套设施;有充足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便机电设备稳定生产;基础通讯设施良好,保持通讯信号畅通。5.4基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需设立处理中心,及时清理。固体废弃物应按规定堆存处置,避免对土壤、水土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6规划6.1规划需尊重自然规律,以经济发展规律为导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绿色发展,经济合6.2规划文本包括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建设规模及内容、节能环保、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图纸包括区域位置图、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工程规划设计图、相关专项图纸等。6.3根据露地和设施蔬菜种类、种植方式的不同,需选择适合的蔬菜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相应的规划要适合农业机械作业。7设计7.1土地平整7.1.1土地平整应满足灌水均匀和排水通畅等要求,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工作效率,确保平整后的土地压实度高,土层紧实不松散,避免浇水后造成表面平整较大的破坏。7.1.2土地在保证平整的前提下,为满足后期农业机械顺利作业,7.1.3平整后的土地,地势平坦,保持土壤厚度为:耕层厚度≥25cm,平整度≤5cm,碎土率≥85%。7.2土壤改良与培肥7.2.1应对土壤问题进行诊断和评价,科学设计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案,确保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7.2.2土壤酸化、土壤盐碱、过粘、过沙、耕层过薄时,应结合土壤培肥,有针对性地设计土壤改良方案,消除或减轻土壤障碍因素。7.2.3土壤肥力水平低、养分状况不良时,需通过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土壤改良培肥。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土壤全氮含量≥2.0g/kg,土壤有效磷含量≥50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30mg/kg,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应为18cmol/kg~28cmol/kg,土壤pH值应为5.5~7.0。7.3田间道路7.3.1田间道路包括主路、副路、作业辅道。田间道路适于机械化作业的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田间道路的宽度。7.3.2田间道路的主路路面宽度宜为5m~6m。田间道路的副路路面宽度宜为3m~4m。作业辅道宽度宜为2m~3m。7.4输配电3DBXX/XXXXX—XXXX7.4.1输配电工程布设宜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机械化作业等相结合,符合电力系统与运行相关要求,保证用电质量、用电安全。7.4.2高压供电线路标称电压宜采用35kV/10kV,低压供电线路标称电压应为380V/220V。7.4.3采用架空线路和埋地电缆,架空低压供电线路宜选用钢芯铝绞线或低压绝缘导线,埋地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7.4.4配电变压器选择节能型的损耗变压器,容量根据最大负载率确定,单个变压器不宜小于30kVA。7.4.5配电装置采用合适的配电箱、断路器、互感器、起动器、避雷器、接地装置等相关设施。7.4.6根据基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对应布设弱电设施。7.5灌溉与排水7.5.1水资源利用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7.5.2根据灌溉规模、地形条件、田间道路、机械化作业等要求,合理布置各级输配水渠道及渠系建筑物。7.5.3灌溉与排水工程宜采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喷灌、微灌和先进的排水技术为主的灌排措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灌溉水资源和肥料农药利用率,应符合GB50288的规定。7.5.4排涝标准需满足基地内不积水,设计应考虑暴雨重现期、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等。7.6温室设施7.6.1整体要求7.6.1.1温室大棚南北走向,门高≥2m,宽≥3m,全开形结构;喷灌装置吊挂安装在温室棚内的离地2m左右,增压泵安装在棚的侧边,方便作业机具进出;棚门口连接道路或过桥板宽度≥3m。支撑杆(柱)间宽适宜。7.6.1.2外遮阳塑料膜钢架连栋温室跨度宜为8m,开间4m,肩高≥2m。7.6.1.3玻璃温室主体结构宜采用文洛式结构,肩高≥4m。7.6.2配套设施7.6.2.1根据需要建设配套的育苗中心,需配备自动播种设备、催芽室、自走式喷灌设备等。7.6.2.2根据需要建设配套的农资存放库,用于存放小型农机具以及化肥、农药等农资。7.6.2.3根据需要建设采后低温贮藏设施、田头自检室,采后处理中心需配备用于对蔬菜进行分级设备、包装设备等;田头自检室需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器等设备。7.6.2.4据需要建设传输、无线、业务平台等农业信息化的配套设施,以适宜未来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发8施工8.1建设单位根据审批的规划方案开展施工。8.2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施工工序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规划,集中安排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音、污水、粉尘、垃圾等环境危害。4DBXX/XXXXX—XXXX8.3应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监督日常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