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驱遣我们的想象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通过举例论证阐明观点的方法。3.学习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体验阅读的快乐。在描述画面时,我们要加入了一定想象与联想的语言,(一个深秋的黄昏,夕阳西下,几只乌鸦站在干枯的树藤上鸣叫。一位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穿过小桥,看见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这样画面就丰富很多了,同样在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中,想象页不可或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学习如何驱遣想象,鉴赏文学作品。请同学们描述这首小令呈现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叶圣陶(1894—1988年)
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
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原文共有四节,分别是“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驱遣()
歌谣()
桥堍()契合()炊烟()一缕()旷远()怅然()鉴赏()阻障()萌生()躲避()海啸()苟安()拘泥()qiǎnyáotùqìchuīlǚkuàngchàngjiànzhàngméngbìxiàogǒunì契合:萌生:苟安:怅然:意境: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开始发生;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只顾眼前,暂且偷安。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本文分成几部分?归纳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7):论述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第二部分(8~13):阐明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中。第三部分(14):结论第一层(8~10):从正反面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第二层(11~13):从正反面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第一层(1~4):论述文艺作品的本质。第二层(5~7):从作者、读者的角度,论述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驱遣我们的想象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一下作者、文字与读者三者的关系。作者通过选择最适当的文字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读者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文字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3.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结合文题说说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①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③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主要观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4.读课文8—13自然段,作者是如何以一诗一文为例,来阐述驱遣想象的?(1)作者是如何以一诗一文为例,来阐述驱遣想象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在想象中睁开眼来根据景物,想象画面领会意境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从反面论述从正面阐述举例论证
小结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化身海燕,想象画面领会意境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海燕(2)作者是如何以一诗一文为例,来阐述驱遣想象的?举例论证从反面论述从正面阐述
小结: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3)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来说明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一诗一文为例,文艺类型有代表性;另外诗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深入浅出,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观点上的共鸣,更好地形成鉴赏能力。5.文章在第8段才提到“想象”,前面1-7段的作用是什么?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6.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题,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本文的论证思路是“知识铺垫—理论阐述—实例分析”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文字是一道桥梁,读者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以散文诗为例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图画以诗句为例驱遣想象鉴赏文艺,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1.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借例说理,深入浅出
本文意在指导读者鉴赏文艺作品,并没有用多么深奥的专业术语,没有讲什么高深的文艺理论,而是以解读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高尔基的《海燕》中的部分句子为例,一步步地示范,使读者非常轻松地掌握了文艺鉴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此外,本文的语言平白如话,还用了很多口语,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接受。2.语言特色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文章在指出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后,进一步指出,文字是沟通读者和作者的桥梁。然后,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这样先总后分地写,便于理解。在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海燕》中的句子为例指导鉴赏时,文章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写法:先说反面、不正确的鉴赏方式,再从正面提出要驱遣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最后小结。这样行文,结构非常清晰,更有助于读者从比较辨析中发现共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艺由无文字时代发展到文字集合体的演变过程,重点指导了读者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即鉴赏文艺作品时,不能死盯着文字,而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五单元第2课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初感受-关爱老人之智能养老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第9讲 中东-埃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 第5课 感知与识别-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参考活动1 制作风力发电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下)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从地球仪上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 Unit 4 Lesson 21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年纤维增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年资助政策主题班会课件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完整版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案(4篇)
- 黄恕伯:必修教材教学建议
- 练字常用的稿纸-红色单线稿纸-书写纸张打印即可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春节气介绍PPT模板课件
- Q∕GDW 11612.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排球比赛记录表
- ASM铸造缺陷的国际分类7大类(学习版022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