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6/wKhkGWenTgSAUqj7AADNRj846Z4917.jp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6/wKhkGWenTgSAUqj7AADNRj846Z49172.jp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6/wKhkGWenTgSAUqj7AADNRj846Z49173.jp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6/wKhkGWenTgSAUqj7AADNRj846Z49174.jp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6/wKhkGWenTgSAUqj7AADNRj846Z49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体设计1.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第2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四、精讲点拨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五、当堂训练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二课时(2)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熊是怎样购物的吗?然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二、自主学习(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指名回(2)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三、交流反馈1、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出示食品单价课件)生: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本课的知识点,学生会对课堂兴趣浓第4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学生练习本中完成解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2)独立完成练一练第4题。(3)合作交流完成练一练5、6题。课堂总结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板书设计;小熊购物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第5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买文具教学目标: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教法:引导发现学法:探究学习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3)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第6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五、当堂训练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P6“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买文具(一)笑笑:18÷3+4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元)第7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买文具(二)(4)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法:引导发现学法:探究学习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二、自主学习1、提问:"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第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4、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为什么先求淘气买的钢五课后练习3题、第4题,先独当堂训练买文具(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第9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课时:2教法:指导练习学法:练习交流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0页1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四、精讲点拨思考: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引入:“()”----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答:至少需要6条船。一句话:有小括号真好!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五、当堂训练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注意: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二课时过河(6)教学目标: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限乘”是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1、提出问题: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习一(7)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教法:指导练习一、复习引入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3、教师总结: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6、动物游乐园(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三、游戏巩固玩“24点”游戏。游戏时4人一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选一张,4个人就有4张牌,借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括号,用牌上的4个数凑出24,谁先凑出这4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胜。四、课堂小结关注学生借助实物图和示意图理解题意的能力。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关注学生对和倍有关的问题的理解。关注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页二观察物体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2课时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看一看(一)(8)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2、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索新知第17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3、搭一搭,填一填。(3)、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四、精讲点拨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六、课堂练习:配练1、2题。七、作业布置: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板书设计:搭一搭第1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看一看(二)(9)1、知识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2、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3、情感目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教学准备: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课时安排:1课时一、情境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第19贝单元回顾第20页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1.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2.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索2课时。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捐书活动(10)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教学准备:算式卡片教具:小黑板、小奖品、商品卡片、直尺。教学课时:1一、谈话导入: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个班级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4、(1)同学们看图估计一下四年级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二、学中做1、计算比赛,教师黑板出示自拟习题。2、完成练一练第2题。五、自学检测:(p18练习1、3、4题)(1)、第1题: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做一做。再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3)、第4题:估算,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全班交流订正。学生交流自己对于多位数加法掌握了什么做题技巧。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第23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运白菜(11)1.结合“运白菜”的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2.在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择优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学法: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教学课时:1一、情景导入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去玩玩吗?看!白菜地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白菜。淘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第24贝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3)和(4)提出850-(280+256)和850-(256+280)吗?1.试一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25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一练(12)1、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2、发展从图表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教学课时:1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教师说明要求——摘录第一题图中的信息,并思考解四、自学检测:(p20练习23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节余多少钱(13)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27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意图: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四、总结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板书设计;节余多少钱800+185-745或800-745+18528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一练(14)教学法目标:算。2、发展从图表中获得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二。出示自学目标:三、自学检测:(p22练习39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里程表(一)(15)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法: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30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一练”的第1题的三小题四、反馈交流(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画一画。(3)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里程千米北京——石家庄277五、自学检测:(p25练习2、3题)1、第2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5—7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独立完成,组内检查,全体交流)2、第3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全班交流订正1、识图找出其中的信息对我们做题有什么帮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里程表(二)(16)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3、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教学难点: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二、谈话引入。第32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二、反馈交流:1、识图找出其中的信息对我们做题有什么帮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准确的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是做题的关键。)三、精讲多练。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3)让学生独立完成。(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因呢?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们都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来说一说?里程表(二)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第33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一练(17)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算式卡片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第34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月考试题(18.19)一、计算:1、口算:(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3)一个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形,最多能看到()个第35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四、解决数学问题:列式:35元(1)买5个小老虎需要多少钱?第36页单元回顾第37页第四单元乘与除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12课时第3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1课时(20)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教学课时:1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买来了三捆树苗,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请大家看看。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算比较简便?作业布置:第31页4题。小树有多少棵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方法一:20+20+20=60(棵)方法二:2×3=620×3=60(棵)方法三:20×2+20=60(棵)第40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21)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一、激趣导入: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第41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需要多少钱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12+12+12=36(元)12×3=36(元)先算:10×3=30再算:2×3=6最后算:30+6=36(元)答:需要36元。42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丰收了(22)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进一步发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教学课时:1秋天到了,农作物也丰收了。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兔兄弟到田地里,看看在那里,我们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数学知识呢?(出示课题)43页44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丰收了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植树(23)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教学课时:1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自学课本第36页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贡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在O里填上“>”“<”或“=”。植树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36÷3=12(棵)46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练习三(24)教学内容:课本38—39页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练习。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信息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整理复习(一)(25)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对一至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课时:1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第4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独立完成第1、2个问题。(3)全班订正。2、第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2—3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独立完成,组内检查,全体交流)3、第4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2—3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独立完成,组内检查,全体交流)4、森林医生,说一说,做一做,当个称职的小医七、自我总结通过整理与复习的学习,我学会了()。兴趣作业:在家中找一个物品,估计它有多重,和你第49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整理复习(二)(26)1、进一步理解加与减,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2、进一步巩固乘法与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3.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树立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课时计划: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二、自主学习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整理复习测试(2728)一、填空。1、一个数的6倍是780,这个数的5倍是()2、240除以一个数的商是40,720除以这个数的商是()商是5,这个整十数是()4、乘数是5,积比被乘数多360,被乘数是()二、判断。1、两位数除四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余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3、一个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数缩小10倍。()4、一个数减去60,得到的差再除以60,商是7,这个数是420。()应是270。()三、选择。1、要使72的商是三位数,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A、2个B、3个C、4个D、5个2、要使48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4、爸爸比小洁大28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洁的3倍,爸爸和小洁各多少岁?5、三(2)班有60人参加植树,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6、小明有一本180面的书,已经看了60页。如果剩下的部分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7、刘芳5分钟打350个字,张勇3分钟打210个字,8、小红要买4辆玩具车,她给售货员100元,找回20元,每辆玩具车多少钱?9、江门汽车厂要装配12辆小轿车,有40个车轮够不够?第52页单元回顾第53页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2、能测量和计算具体事物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3、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5课时第54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什么是周长(2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识周长。3、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小蚂蚁沿着树叶的的边缘爬一周,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二、自主学习:第55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测量餐桌面的周长什么是周长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第56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长方形周长(30)教学目标: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3、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二、自主学习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求下面四边形形的周长。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36分米,宽是15分米,花边至少要多长?板书设计长方形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58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习四(31.32)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3、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1、合作交流完成练习四1、2题二、合作交流59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3、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相比()①变长②变短③不变④无法比较4、把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和疑惑。完成相关配练60页61页第六单元乘法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1、重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2、难点: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2课时62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蚂蚁做操(3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页1、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同学们,大家每天都要做广播体操,蚂蚁家族和我们一样,也喜欢做广播体操,它们已经排好了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看它们遇到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8分钟))63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 四、精讲点拨:(8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精讲点拨1、试一试:213×3=()六、课堂总结: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第一课时蚂蚁做操第64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二课时练一练(34)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辆6辆6大车乘客数小车乘客数第65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一件毛衣212元,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毛衣的2倍,一件大衣多少钱?一件大衣比一件毛衣贵多少钱?3、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自己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板书设计:第66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三课时去游乐园(35)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4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法:自主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第67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组内检查、全体交流)六、总结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去游乐园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12×5=60(元)第6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四课时练一练(36)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5页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教学具准备:小黑板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1、运用竖式计算练一练第2题4个进位乘法的计2、连一连。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去游乐园草莓糖葫芦每串5元,山楂糖葫芦每串2元,葡萄糖1、熊猫班买了18串草莓糖葫芦,需要多少钱?2、麻雀班买了16串葡萄糖葫芦,需要多少钱?第70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五课时乘火车(37)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2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4分钟)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时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8分钟)(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第示)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5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0分钟)1、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问题?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练(1)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第72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六课时(38)教学内容:乘火车(练习课)教学目标: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系。教学重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4分钟)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最近一直为“谁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想请我们班同学评评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1、认真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的第2题)同桌互查,小组长汇报完成情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七课时去奶奶家(3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页教学目标:1.结合“去奶奶家”的具体情境,学习综合运用乘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繁为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教学重点:运用乘法和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仔细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吗?看得出来,图中的信息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理顺下吗?74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4分钟)1、口算2、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资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0分钟)1、算一算3、你发现了什么?4、试一试:5、练一练。6、小狗送信。(完成课本35页第二题)7、比一比六、课堂小结76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九课时买矿泉水(4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4分钟)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饮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老师在买饮料时遇到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8分钟)(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鸡45只鹅2、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5、第3小题板演并让学生讲解。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七、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第37页的1、4题。板书设计:买矿泉水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一箱矿泉水24瓶,每瓶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方法一:24×3=72(元)方法二:24×3×278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十课时练习五(42)教学内容:练习五(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估算方法。1、结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进一步巩固对两3、借助直观图呈现连乘和乘加两种不同数量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区别,能正确解决这两类79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1、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综合运用乘法的有关知练习时,让学生先找一找题目中给出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在图中画一画,写一写,在充分理解14、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征:其中一个乘数二、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练习五第80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十二课时单元总结(43)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回顾与反思的能力。怎样学数学和用数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二、自主学习:(8分钟)(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对前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第81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第66页11题。(1)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2)抽取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2、第12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第1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2—3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独立完成,组内检查,全体交流)六、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活着时候能遇到乘法?和你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板书设计:单元总结第82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月考三考试卷(44)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计算.2.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3.根据下面的应用题,写出各算式的意义.百货商店卖出3箱保温式电饭锅,每箱6个,每个保温式电饭锅卖16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①165×6表示.②165×6×3表示③6×3表示.④165×(6×3)表示4.要使算式4×10+20÷5按加法、乘法、除法的运5.正方形的()边相等;长方形的有()边,二、直接写得数(10分)23×4=75÷(第83员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五、量一量,算厘米)六、列综合算式1.85与15的和2.250减去501.用铁丝围成一架,至少要用多长的铁2、一块靠墙的长它的一条边靠墙,其他多少米的篱笆?解文字题(16分)除100,商是多少?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框丝?73.蔬菜组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第84页单元回顾第85页七、年、月、日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3、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4、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1、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2、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7课时第86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看日历(45)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3、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结看日历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2、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第787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8)1年有()个季度1个季度有()个月(9)闰年有()天,平年有()天。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应的配练板书设计:看日历(2)一年有()个月,一年有()季度。(3)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4)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第8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练一练(46)教学目标:1、学习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3、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教学用具:小黑板、身份证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拿出一张身份证: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二、自主学习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1、2题。第89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一天的时间(47)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1、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2、经历时间的长短探究以及互换过程,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课时安排:1二、激趣导入:90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五、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71页第1题;并与同伴交流2、完成课本71页第4题;并与同伴交流3、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4、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的时刻。6时11时14时16时19时什么问题?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71页练一练2、3题板书设计: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1时计时法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91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教学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教法:观察分析法、引导讲授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齐唱《时间是小马车》。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时间的小模范。—92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精讲多练(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需要的,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盲目用上所有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93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数学好玩(4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教学重点: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探究新知94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三、师生共同小结四、课堂练习完成做一做五、板书设计:校园中的测量认识长度、质量单位95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搭配中的学问(50)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初步的教学课时: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第6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回答)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7、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二、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了,我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课件出2、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板书设搭配中的学问2×3=6(种)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第98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时间与数学(51)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课时安排:1一、设计问题情境,探索日历中的数学。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是几月几日?今天星期几?要想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看日历)好。这是一张9月份的日历表。(点击屏幕上显示9第负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可以在日历中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用标记标出来)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来试试,用一些符号在日历表中分别标记出他们三人的休息日。从9月1日算起,请用(学生讨论)把相应的标记画到飞飞以及父亲、母亲相应的休息日里。提问请同学们讲讲是怎么想的。1:我们是这样想的。父亲是工作3天休息1天,所以是每4天就有1个休息日。第一个休息日是4日,第二个休息日就是8日,然后是12日、16日,依次类推。母亲是工作1天休息1天,就是两天有1个休息日,我们还发现,母亲的休息日都是双数。飞飞是星期六、星期日休2:我们发现父亲的休息日都是4的倍数。母亲的休息日都是2的倍数。你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飞飞他们全家哪一天共同休息了吗?(他们全家在4日、24日共同休息,所以他们可以在这两天一起去森林公园玩)第100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数相加的和相等。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呢?再看一组数学生观察自己总结三、反馈交流(小组讨论。)提问:四个数有这样的规律。那么9个数呢?(日历(1)横着看,7和8相差1,8和9相差1,下一行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也就是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7和14相差7,14和21相差7,其他两列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也就是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7和23相加是30,8和22相加也是30,9和第101页单元回顾第102页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难点:小数含义的理解。10课时第103页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一课时(52)教学内容:文具店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小数的写法。教学过程1、我们以前学过元、角、分的认识,谁知道我们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能写下来吗?板书6.40元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3、揭示教学内容:认识小数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板书: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3)学生自己读。(5)读一读。(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2)尝试练习:元3元5角=元。1、课本80页"想一想,填一填"。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二课时(53)教学内容:文具店练习课1、结合价格标签上小数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意义教学准备:小黑板课时计划:1课时一、复习导入读出下列小数二、小组合作,新知探究1、价格标签上的数都表示什么呢?同桌两人相互交流看法,并汇报106页贡案贡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货比三家(54)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3.经历与同学交流独立算法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比较简单小数的大1、同学们,你们在买东西或者陪爸爸妈妈买东西你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2.我们买东西,一般都要多走几家店,看看哪家的最便宜再买,也就是要货比三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货比三家,板书:货比三家。1.出示图片。谁愿意当奇奇豆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货比三家108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内容:货比三家练习课(55)1、经历比较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小黑板一、复习导入:1.25元O2.4元0.48元O1.3元0.05元O0.50元3.06元O3.60元6.00元O6.0元4.59元O4.58元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83页“练一练”。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第五课时(56)存零用钱1、结合“存零用钱”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的减法的算理和算法。2、能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5.9元=元角=角(2)3.3元=元2、列竖式计算。二、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110页案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小数做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动自行车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全球货运代理业务流程再造合同
- 2025年度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与应用居间合同
- 2024-2026年中国计算机产业园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技师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服务合同
- 美术考试培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两用腰包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苯分散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连租房申请书
- 2025年中国灰黄霉素片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建筑工地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答案)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4版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SWITCH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1.6金手指127项修改使用说明教程
- 失业保险知识PPT课件
- 教学设计——思维可视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究
- 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