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4孔孟两章课时作业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4孔孟两章课时作业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4孔孟两章课时作业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4孔孟两章课时作业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4孔孟两章一、基础积累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凶险。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施展。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摇摆,站不稳。【答案】A(凶:荒年)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斧斤以时入山林))eq\b\lc\\rc\(\a\vs4\al\co1(②虎兕出于柙,④申之以孝悌之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答案】D(①对;②从;③根据;④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D.求!无乃尔是过与【答案】D(D.动词,责怪。其余三项均为名词,过错)4.下列对“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③⑤⑥/②④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①③⑤是连词,表转折。②④⑥是连词,表并列)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5~6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忧。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5.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疾:憎恨,是句子的谓语,“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它的宾语。B.夫:代词,那种。舍:舍弃、回避,动词。C.为:替、给,介词。D.辞:推辞,动词。【答案】D(辞:借口,托词)6.下列句中的“相”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中的“相”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将焉用彼相矣 B.季文子相三君C.犹瞽之无相与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B(B.与例句中的“相”均为动词,辅佐。其余三项均为名词)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回答第7~10题。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七十者衣帛食肉【答案】C(C.动词,吃。其余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用)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谷不行胜食也 胜:美丽的。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C.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答案】A(胜:尽)9.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梁惠王接受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忧心忡忡开篇,提出问题。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方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没有本质区分,“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继而详细阐述要“天下之民至焉”,必需养生丧死、尊老重教、赈灾救民,使黎民不受饥寒。D.全文围绕“民加多”的话题,奇妙设喻,先正后反,排比铺张,气概磅礡。【答案】D(应为“民不加多”)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啊。(2)有的人跑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五十步之后停下来。(3)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啊?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①非与:莫非不是吗?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C.君子亦有穷乎 穷:贫困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担忧、忧虑【答案】(穷:困厄)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答案】A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愿,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生命危在旦夕,就连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提倡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贡和颜回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三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指责。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见不被别人接受,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争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假使颜回拥有很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答案】C(C项表述不正确,颜回的回答并未质疑孔子之道,也未曾遭到孔子的指责)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