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1/wKhkGWemzn2ABfvWAAKnoDq7IzY480.jpg)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1/wKhkGWemzn2ABfvWAAKnoDq7IzY4802.jpg)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1/wKhkGWemzn2ABfvWAAKnoDq7IzY4803.jpg)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1/wKhkGWemzn2ABfvWAAKnoDq7IzY4804.jpg)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1/wKhkGWemzn2ABfvWAAKnoDq7IzY4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大鼠神经元单独培养时,其轴突侧支返回细胞体,形成自突触(图1)。电极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部分神经元电位变化为曲线①,其余神经元为曲线②。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B.曲线①的a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生神经冲动C.发生曲线②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无谷氨酸受体D.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2、植物性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部位,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据此推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神经调节可以看做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3、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廉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艾利森发现抑制CTLA-4分子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而发挥免疫功能。本庶佑则在T细胞上首次发现了PD-1分子,PD-1和CTLA-4相似,抑制PD-1则能够活化T细胞,刺激生物体内免疫功能。研究进一步发现:CTLA-4与PD-1的联合疗法,能使末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三年存活率达到约60%。可见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T细胞上有PD-1分子可知只有T细胞含有PD-1分子特有基因B.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D.CLA-4与PD-1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相关4、患急性肠炎的病人出现脱水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是()A.多喝水以补充水分B.多喝淡盐水以补水补盐C.输入葡萄糖盐水D.输入生理盐水5、如图为兴奋传递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示意图,其中A处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已知甲、丁中ac=bc,若刺激c处,则甲、乙、丙、丁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分别为()
A.0、2、2、0B.2、2、2、0C.0、2、1、0D.2、2、1、06、天花是一种强传染性疾病,终生免疫。天花疫苗是将牛痘病毒减毒处理后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预防天花病毒感染。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为同一病毒属,结构有相似性。目前报道,牛痘疫苗对猴痘有高达85%的交叉免疫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相同B.感染过天花病毒后能终生免疫,说明体内产生的抗体不会分解C.患过天花或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患猴痘的概率会降低D.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挥作用7、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该实验中胰岛素与生长激素之间是拮抗关系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D.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8、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会抑制胚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JA和乙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激素,为探究两者在盐胁迫条件下的作用,研究者以萌发的水稻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为进一步探究盐胁迫下,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又按下表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②-⑥加入等量等浓度的NaCl溶液,对照组①加入等量的清水,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①对照组②乙烯组③乙烯+JA合成抑制剂④JA组⑤JA+乙烯合成抑制剂⑥乙烯+JA组胚根长度(cm)9.04.89.04.84.93.9
A.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对水稻胚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B.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在抑制水稻胚根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水稻胚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D.JA最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间接抑制水稻胚根生长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感受器分布在下丘脑中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0、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压力激素(一种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所示。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对小鼠禁食以使其血糖含量维持在常规水平B.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与压力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相比,前者较渐进、较持久、幅度较大D.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11、为探究胰岛素的功能,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观察小鼠是否出现惊厥。为了完善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设置口服胰岛素溶液的实验组B.需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若出现惊厥,还应对其中的一半小鼠注射葡萄糖液抢救,另一半不处理D.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实验前对实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12、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血压、肥胖症患者有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C.若胰岛素浓度过高导致血糖浓度下降会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服用降压药ACEI后,人体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降低13、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减少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能促进新陈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通过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14、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______等)、免疫细胞(如_______、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_______、_______等)组成。16、具体实例:Ⅰ.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由顶芽→侧芽,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________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________生长。(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4)应用:棉花打顶。Ⅱ.根的向地性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由远地侧→近地侧,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_______生长。②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_______生长。17、填图。
______18、神经元是一种_________细胞,其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并沿__________传送出去。兴奋是指某些组织(如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后,由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19、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运动受_________以及_______、脊髓等的共同调控,_______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__________是高级中枢,_______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0、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6分)2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2、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3、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下图为人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①~④中;若给______处适宜刺激,______处发生反应,则说明反射弧完整。
(2)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_____(选填“A”“B”或“C”)。经改正后,表示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3)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______)。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24、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激素;可在女性分娩时促进子宫收缩,在哺乳期刺激乳汁排出,还可以帮助孤独症患者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请回答:
(1).婴儿吮吸乳头时,刺激信息传入下丘脑,引起催产素的合成,促进乳腺射乳。在此基础上可形成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婴儿的哭声也能引起射乳。
(2).已知反馈调节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分娩时疼痛刺激引起催产素分泌,促进胎儿产出,而胎儿对子宫颈的刺激进一步增加催产素的分泌,直到胎儿产出,此过程属于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3).研究发现分泌催产素的神经分泌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经常同步放电进而引起催产素脉冲分泌。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如图甲;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离子通道相通,传递或传导速度快几乎与神经纤维传导相同),生物体内的突触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如图乙,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现用等距测试的方法针对传导或传递方向及突触延搁现象(指兴奋经过突触用时较长)进行了三组实验。请类比表格中曲线,绘制曲线甲和曲线乙_________。类型测电位差实验刺激最左端的电位变化刺激最右端的电位变化神经纤维化学突触曲线甲电突触曲线乙
②异搏定是一种抗心律异常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能够减弱心肌收缩力,结合图乙分析其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25、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来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的受体,其本质是一类_________复合体。
(2)向光素是一种蓝光受体,包括PHOT1和PHOT2,分别由PHOT1和PHOT2基因编码。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会从叶肉细胞表面移动到细胞侧壁,叶绿体的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平行,将光损伤降低至最小,该现象称为叶绿体的“回避反应”。研究表明,PHOT2与调节叶绿体的“回避反应”有关。有人欲验证此结论,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有野生型、PHOT1突变体、PHOT2突变体等若干品种的拟南芥(注: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不表达)。应取_________的拟南芥叶肉细胞做实验,显微观察并记录正常光照下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再分别给予_________照射,观察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若_________,说明结论正确。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绿体的移动及移动后的锚定与细胞质中某种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有关,该结构是_________。
(3)细胞分裂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_________的分裂,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_________的分裂;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4)综上可知,植物激素、光等环境因素可作为信息分子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再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_,从而对植物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
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电极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曲线①的a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生神经冲动,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③即不再产生兴奋,因此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D正确;又因为曲线②与曲线③不同,所以发生曲线②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应该有谷氨酸受体,C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2、B【分析】【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
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A正确;
B;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错误;
C;在恐惧害怕时瞳孔放大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关静后瞳孔缩小是因为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C正确;
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D正确。
故选B。
【点睛】3、C【分析】【详解】
T细胞和其他体细胞一样,都含有本生物体的所有遗传物质,T细胞上有PD-1分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不是T细胞特含有PD-1分子基因,A错误;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错误;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CLA-4与PD-1的联合疗法的理论基础可能与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有关,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4、C【分析】【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详解】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即C正确。
故选C。5、D【分析】【分析】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则变成外负内正,使得未兴奋部位与兴奋部分由于电位差而产生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信号,而在神经元之间(突触)则由于神经递质的作用变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传导速度比化学信号快。
【详解】
甲图中,刺激c处,兴奋向两侧传导,虽然ac=bc,但是由于bc之间存在突触,所以左侧的兴奋先传至a处,指针向左偏转,接着右侧的兴奋传至b处,指针向右偏转,即甲图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2次;乙图中,刺激c处,兴奋向右传至a处,指针向左偏转,再传至b处,指针向右偏转,即乙图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2次;丙图中,B处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A)传递至突触后膜(B),所以刺激c处,兴奋向两侧传导,向左传至b处时,指针向右偏转,即丙图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1次;丁图中,刺激c处,兴奋向两侧传导,由于ac=bc,所以兴奋同时传至a和b处;虽然两处的膜外电位均变成负电位,但不产生电位差,所以指针不偏转,即丁图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0次。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详解】
A;天花疫苗是将牛痘病毒减毒处理后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预防天花病毒感染,说明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相同,A正确;
B;感染过天花病毒后能终生免疫;是因为与该病毒相关的记忆细胞能在人体中存在几十年,并不是产生的抗体在人体内不分解,B错误;
C;牛痘疫苗对猴痘也有高达85%的交叉免疫作用;故患过天花或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患猴痘的概率会降低,C正确;
D;病毒为胞内寄生;进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要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7、C【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对大鼠注射不同的激素;因变量是大鼠平均体重的变化,故该探究的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为避免自身产生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应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
【详解】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防止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错误;
B;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可知;相同时间内,胰岛素组和生长激素组的大鼠的平均体重都更重,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之间是协同作用,B错误;
C;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可知;相同时间内,胰岛素组和生长激素组的大鼠的平均体重都更重,说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C正确;
D;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分泌胰岛素)和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D错误。
故选C。8、D【分析】【分析】
对比各组实验结果可知,乙烯和JA均会抑制根生长,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详解】
A;分析比较柱形图中4组实验或表中①②④组可知JA和乙烯对水稻胚根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正确;
B;分析表中①②④⑥组可知JA和乙烯在抑制胚根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
C;比较表中④⑤组可知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胚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C正确;
D;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测乙烯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D【分析】【分析】
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A错误;
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
C;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等处;C错误;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BD。10、A:C: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用不同激素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
【详解】
A;对小鼠饥饿处理是为了保证血糖浓度处于正常值;因为进食后血糖浓度将升高,A正确;
B;通过组2、组3和组4比较;可以看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升高血糖浓度,同时使用(组4)时血糖浓度升高更加明显,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4与组5相比,组5血糖升高更快,说明胰高血糖素与压力激素之间也具有协同作用,B错误;
C;比较组2和组3可以发现;组2血糖升高迅速,但持续时间短,很快下降,组3升高缓慢,但持续时间长、幅度较大,C正确;
D;组5、组4与组3相比;说明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是图像分析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分析实验,进而得出相关结论。11、B:C:D【分析】【分析】
探究性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可以直接口服。
【详解】
A;胰鸟素口服后在消化道中消化形成氨基酸;失去胰岛素的功能,A错误;
B;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鸟素能降血糖;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了胰鸟素,由提供给出的实验思路可知,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应该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B正确;
C;对惊厥现象是否是由血糖浓度过低弱引起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作为对照,如果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的小鼠恢复正常状态,没有抢救的小鼠不恢复,则说明惊厥确实是由于葡萄糖浓度过低引起的,C正确;
D;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实验前对实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D正确。
故选BCD。12、B:D【分析】【分析】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二者可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
【详解】
A;由于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有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A正确;
B;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B错误;
C;若胰岛素浓度过高导致血糖浓度下降会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
D;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可能的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D错误。
故选BD。13、A: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
【详解】
A;③为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错误;
B;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不会立即停止,在垂体原来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会促进甲状腺分泌③,B错误;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都会增加,但由于无甲状腺,不能再分泌③,故不能促进新陈代谢,C正确;
D;给动物注射③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使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D错误。
故选ABD。14、A:D【分析】【分析】
1;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注射心得安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
2;分析图可知;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前后对比可知,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注射心得安使心率减慢,且减慢的幅度小于加快的幅度,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详解】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A正确;
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B错误;
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A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吞噬细胞淋巴因子、溶菌酶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促进抑制促进抑制17、略
【分析】【详解】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表面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调节躯体运动)、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脑干(连接脊髓和脑,调节呼吸、心跳);脊髓是脑与脑干、脊髓之间的通路,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外周神经系统按照位置分为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头面部的感觉、运动;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管理躯干和四肢感觉和运动);按照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和(传递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传出神经(包括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运动),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相应器官,做出反应。【解析】18、略
【分析】【详解】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沿反射弧(轴突)传送出去。兴奋是指可兴奋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等)受到刺激后,由静息状态(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解析】可兴奋神经冲动轴突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相对静止显著活跃19、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生命活动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解析】①.大脑皮层②.脑干③.脊髓④.大脑皮层⑤.脑干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0、B【分析】【分析】
【详解】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错误。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6分)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2、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3、略
【分析】【分析】
(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如果刺激感受器④,效应器①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完整;
(2)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因此乙图中C处标出的兴奋传递方向是错误的。
【详解】
(1)分析图示可知;④为感受器,③为传入神经,②为传出神经,①为效应器。若反射弧完整,则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依次通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反应;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据此可判断,在图中箭头所示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中,错误的是C。经改正后,表示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A;
(3)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A项不符合题意;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脊髓的排尿中枢)有控制作用,B项符合题意。
【点睛】
结构模式图为考察学生对神经调节及的识记和理解,提高学生对题目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梳理相关知识点,从图中获取关键信息。【解析】④①CAB24、略
【分析】【分析】
1;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先天就有的;如:婴儿吮乳;吃梅分泌唾液、呼吸、眨眼、吃奶等;
(2)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如: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信号(条件)刺激引起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
条件反射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大脑皮层的参与;婴儿吮吸乳头时,刺激信息传入下丘脑,引起催产素的合成,促进乳腺射乳,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条件反射,即婴儿的哭声也能引起射乳。【小问2】
由正反馈的概念可知;分娩时疼痛刺激引起催产素分泌,促进胎儿产出,而胎儿对子宫颈的刺激进一步增加催产素的分泌,直到胎儿产出,该过程属于“放大控制作用”,所以属于正反馈。【小问3】
分析图可知;当为化学突触的时候,因为神经递质稚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如果刺激最右端,电流表只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肥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环氧乙烷灭菌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流行时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料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孔钛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塑料培育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半导体/磁性材料清洗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PC防爆灯罩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效低噪音螺旋分离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降焦醋纤滤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跨领域安检操作标准化的现状与挑战
- 2024年08月香港2024年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火电厂各指标指标解析(最新版)
- keysight眼图和抖动噪声基础知识与测量方法
- TPU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表
- 锅炉补给水阴阳混床操作步序表
- 2005年第4季度北京住房租赁指导价格
- 医疗器械GMP计算机软件确认控制程序
- 苏教版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专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