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_第1页
浅论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_第2页
浅论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_第3页
浅论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_第4页
浅论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学习宋词时,儿童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受到精神滋养,从而更加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章分析了开展儿童宋词学习活动的意义,以及组织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讨论组织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策略。【关键词】小学教学;宋词学习;补充延展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而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建构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引导儿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基于上述内容,笔者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尝试,组织了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文章对儿童宋词学习活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组织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实践经验,讨论引导儿童深入学习宋词的思路和具体策略。一、儿童宋词学习活动的意义探寻(一)让儿童受到诗词格律之美熏陶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形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同律诗相比,宋词对字声的要求更为严格。律诗只讲平仄,词还要分辨四声。对刚接触诗词格律知识的儿童来说,宋词可能读起来比较艰涩。在儿童宋词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如小组齐读、组内比读、研读音调等,让儿童感受诗词格律之美,理解“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1]。例如,带领儿童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两首词时,教师可以采取与儿童一句一句对读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带领儿童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并主动朗读“老夫聊发少年狂”(重读“狂”字),引导儿童读“左牵黄,右擎苍”(拉长“黄”“苍”的音)。接着教师读“锦帽貂裘”(放慢速度),儿童读“千骑卷平冈”(拉长“卷平冈”的音)。教师再读“为报倾城随太守”,儿童读“亲射虎,看孙郎”(重读“亲”“看”)。在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儿童转换心情,调整朗读的情绪,再开始对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这样的对读活动中,儿童会发现朗读宋词的乐趣,并理解宋词具备的音韵及句式美。(二)让儿童掌握基本的训诂方法“训诂”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是“解释”的意思,今天所说的“训诂”,是指对古代典籍中疑难词语进行解释。在学习宋词的过程中,儿童常常因为难以理解宋词中字、词的含义,无法顺利阅读整首词,从而产生较强的挫败感。在开展儿童宋词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训诂方法,结合现代语法思考古代诗词,在接受、理解中建构新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使用训诂方法学习宋词的过程中,儿童不仅会明白词作家们在创作时字斟句酌,还会理解经典宋词中的幽微情感[2]。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分工查询字、词的意思,交流彼此对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例如,在带领儿童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时,儿童普遍表示无法理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一句。笔者相机和儿童一起给这句词划分小节,然后鼓励儿童组成学习小组,查询其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在翻阅词典后,儿童会明白,“麾下炙”,其实指烤牛肉,是宋朝军队出发前壮行餐的代表;“塞外声”不是一般的音乐,是激昂的军乐,也是壮行乐的代表。(三)让儿童了解美的审美意象笔者以为,带领儿童学习宋词时,让他们体会词人寄托的情感,想象、思考词人描绘的意象,远比让他们理解字、词含义重要和有趣得多。在探索宋词的意象之美时,儿童还可以初步理解宋词的文学价值。因此,在带领儿童读宋词时,教师还要着重引导儿童通过想象去体会宋词的意象之美,使儿童逐步涵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具备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带领儿童诵读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笔者着重引导儿童想象李清照在词中描绘的画面,使他们由此理解李清照描写的审美意象和寄托的情感。在带领儿童朗读“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后,笔者提问:“读这句词时,你们会想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待儿童读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笔者继续提问:“这句词描写了什么景物呢?你可以想到这个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吗?读完这句词,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等儿童读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笔者则提问:“在读这句词的时候,你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呢?你有什么感受?”在这样的引导下,儿童会逐步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并对宋词之美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儿童宋词学习活动中,儿童可以从诗词格律、字词含义、审美意象等方面赏析宋词,体悟经典宋词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二、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框架设计在开展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时,笔者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教学框架,安排了阅读、研究、思辨表达三类活动,引导儿童深入学习宋词,在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表1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教学框架活动类型活动内容阅读活动1.玩味字词在阅读一定数量宋词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在词中有最深感受的字、词,结合相关资料,以批注的形式完成个性化的字、词评价。2.佳句欣赏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3.美词推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位词人,阅读这位词人至少三首词,并结合自身阅读感悟,从选材立意、写作背景、词人经历、遣词造句等角度选出你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一首词。4.对话词人阅读词人的故事,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说出自己对这位词人的作品的评价。研究活动(儿童根据具体作品选择一项完成即可)1.词牌之源了解词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究同一词牌名的优秀作品的特点。2.典故之谜了解自己喜欢的词中的典故,阅读有关这些典故的故事,深入思考词作者在词中使用典故时表达的情感。3.古今之异分析宋词和今天的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用典等方面的不同。4.修辞之美分析词作家在写词时常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具体的词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思辨表达活动1.读后之疑提出自己在阅读、研究宋词时感到疑惑的地方,并讲述自己追疑、释疑的过程。2.意义之思详细阐述自己在阅读宋词、研究宋词之后的想法,分析宋词对于现在的中国人的意义。在根据上述教学框架指导儿童学习宋词时,笔者十分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并关注儿童的知识体系建构情况,鼓励儿童进行思辨性阅读,让儿童从单纯地阅读、背诵宋词,走向在学习宋词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三、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索(一)精选重要作家代表作品,不泛泛而学在组织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时,笔者注重引导儿童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阅读,着重赏析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确保儿童不泛泛而学。例如,在带领儿童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入的辛弃疾的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笔者组织了以“辛弃疾之词”为主题的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带领儿童依次学习辛弃疾于强敌压境、国势日衰、无路请缨之时创作的《青玉案·元夕》,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时途经造口所作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失意闲居信州之时创作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赋闲多年重新被起用时创作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晚年长期未得任用于是闲居带湖期间创作的《清平乐·村居》。在进行专题学习时,儿童可以按照创作顺序,赏析辛弃疾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在对比分析中理解“月”这一常见的文学意象,以及辛弃疾一生的情感、态度变化。(二)赏评重点字句含义,不人云亦云下面,笔者仍以主题为“辛弃疾之词”的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为例进行说明。在带领儿童阅读辛弃疾的词以后,笔者向他们提出问题:“你觉得辛弃疾一生的心愿是什么?在阅读这些词之后,你觉得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这些词中,哪首词、哪个字深深打动了你?你体会到辛弃疾的什么情感?”此后,笔者鼓励儿童组成学习小组,在组内和同伴交流上述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笔者则适时参与儿童的讨论,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赏析,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三)玩味不同流派特点,不浮光掠影宋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精华,标志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的代表人物既有豪放派词人,也有婉约派词人。在学习宋词时,儿童可以读到辛弃疾“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惆怅,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也可以读到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苦闷,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在组织儿童宋词补充延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还带领他们进行群文阅读,比较同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辛弃疾、苏轼的作品,思考二人在遣词造句、叙述内容等方面的共同点;比较同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的晏殊、李清照的作品,思考二人在选择创作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