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某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要使该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移动载玻片的方向是()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我国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

A.16~60岁。

B.18~60岁。

C.18~55岁。

D.16~60岁。

3、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②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这两个实验可证明()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D、A和B4、【题文】下列细胞中,含叶绿体的是()A.根毛细胞B.筛管C.叶肉细胞D.表皮细胞5、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壁D.液泡6、下列哪项是事实?()

A.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B.“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

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

D.以上都不是。

7、(2015•黑龙江)人类起源于()A.大猩猩B.黑猩猩C.类人猿D.森林古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炮能把体内多余的____收集起来,排到体外.9、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10、___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体的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按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顺序反射弧结构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____.(请填写“正确”或“错误”)12、许多人喜欢在卧室摆放几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有人反对,说是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了,因为植物与人争氧气;有人支持,说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你认为谁说得对?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上____千米和海平面以下____千米的这样的一个区域。分为三个部分:____的底部、____的大部、____的表面。14、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有许多____,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16、白细胞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17、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由多个器官有序的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各系统都会在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运动.______.(判断对错)18、竹节虫静止于树上时像一段树枝,这是竹节虫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______(判断对错)19、脉络膜不透光,使眼内形成一个暗箱______.(判断对错)20、一般的说,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21、子宫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地方.______(判断对错)22、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23、神经元的特性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4分)24、【题文】如图所示是某个同学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式中;他将10只鼠妇放入此装置的中间位置,静止2分钟后,每隔开1分钟记录阴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目,共统计了10次,结果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1)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

。环境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处鼠妇数量(只)

10

7

4

1

1

0

0

0

0

0

阴暗处鼠妇数量(只)

0

3

6

9

9

10

10

10

10

10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得到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你们是怎样处理鼠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6、(6分)下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上图中,⑤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2)①____和④____组成了雄蕊(3)柱头,③和子房组成了雌蕊(4)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27、右图是显微镜视野中人血图片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我们学习的相关知识,请判断①是____;②是____;③是____。(2)当人体某处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若伤口受细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____。(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_____。细胞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具有运输___________的功能。小燕经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红细胞数量为3×1012个/L(女子正常值为4.2×1012个/L)。据此判断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症。平时应多吃一些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28、【题文】(每空1分;共6分)

下图是人体上肢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处于___________状态,该图示是人的___________动作。

(2)[3]所指示的结构为____,在运动中起___________作用;使上肢的运动更加灵活。

(3)人体内骨骼肌收缩所受到的刺激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对肌肉生理有管理作用,若上肢肌肉萎缩,但这些肌肉并没有受过伤,其萎缩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_。29、【题文】以下是绿色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结构中的胚的组成包括____(选填图二序号)。

(2)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三中的c发育形成____(选填图四字母)。

(3)春天到来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____(选填图二序号)。

(4)苹果是我们喜欢吃的水果,我们所能吃的部分是____发育的(选填图一序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解析】【答案】C2、C【分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内容;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3、D【分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由两个实验的对照可得出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解析】【答案】D4、C【分析】【解析】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根毛细胞、筛管和表皮细胞中都只有线粒体,而叶肉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解析】【答案】C5、B【分析】【解答】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故选:B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据此解答.6、A【分析】

1974年11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骨骼的形态)特点.约翰森认为,化石的主人是一个年仅20岁的女性,“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露西”属于南方古猿,被看作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人类化石之一,约有320万年的历史.当时为庆祝这一伟大发现播放了甲壳虫乐队的歌曲《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因此化石被取名为“露西”.而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可以推断非洲是现代入类的起源地,其它地方应该没有古人类,即使有也是由非洲迁徙过来的;古人类化石“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有化石作为直接的证据,这是事实.A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在研究人类等生物的进化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主要考查的是事实和观点的区分,思考判断.

7、D【分析】【解答】A;大猩猩属于类人猿;不符合题意;

B;黑猩猩属于类人猿;不符合题意;

C;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长臂猿、大猩猩;不符合题意;

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古猿,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长臂猿、大猩猩.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水分和废物【分析】【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在草履虫体内;能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的是收集管和伸缩泡.

故答案为:水分和废物。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如图所示9、呼吸道肺【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的。

【解析】呼吸道肺10、略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②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和⑥效应器5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的正确途径是②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

故答案为:反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反射弧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1、略

【分析】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将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茎;根等器官;使植物体内达到一个有机物的均衡.

故答案为:正确。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重点考查筛管的功能.本部分的知识要多结合植物茎的结构与光合作用进行理解。

12、略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下进行;晚上不宜把绿色植物放在房间内,因为黑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不会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晚上植物能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降低卧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人竞争氧气,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故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了.

故答案为: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因为晚上植物能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降低卧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人竞争氧气,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方面来切入.

13、1010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分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10;10;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分析】此题是道基础题,结合图,熟记生物圈的范围。14、形态相似组织【分析】【解答】答:细胞在不断分裂的过程中;分裂后的细胞不断的生长,再不断的分裂.而一部分生长后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即结构、功能、形态相似的聚集在一块形成细胞群.所以组织就是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故答案为:形态相似组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组织的概念以及组织的形成的根本原因﹣﹣﹣细胞的分化.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试题分析:白天和晚上都有呼吸作用。只不过白天日照强烈,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而晚上因为没有光照或是只有很少的光照,植物主要做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植物无法获得能量。没有呼吸作用,植物没法把获得能量(主要是光能)转化为可吸收的有机物。白天晚上只要有氧气,就会一直作呼吸作用。但没有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植物会因为没有有机物而枯萎。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对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条件的理解和掌握。【解析】【答案】×16、×【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白细胞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解析】【答案】错17、×【分析】解: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人体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解析】×18、√【分析】解:“竹节虫静止于树上时像一段树枝”;有利于保护自己,避免敌害发现,因此这是竹节虫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解析】√19、√【分析】解: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

故答案为:√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此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注意掌握,关键是明确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解析】√20、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对环境相适应,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形态特点。如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生活在水中等。故题干叙述正确。故选A。【解析】A21、×【分析】解: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通过引道进入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卵细胞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因此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故答案为:×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各器官的功能要熟记于心,才能正确解答.【解析】×22、×【分析】试题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而不是在什么血管中流动.考点: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解析】【答案】错23、A【分析】【解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是神经冲动,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四、其他(共2题,共14分)24、略

【分析】【解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归到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解析】【答案】25、略

【分析】【解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解析】【答案】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1花药,4花丝,3柱头,2柱头,5子房,雌蕊由2柱头,3花柱,5子房组成,雄蕊由1花药,4花丝组成,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作答,(1)图中5为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发育情况如下图所示(2)由分析可以知道:1花药,4花丝,二者构成雄蕊,里面含有花粉,能产生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3)由分析可以知道:2柱头,3花柱,5子房,合起来称为雌蕊;(4)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结合图示明确花的结构及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解析】【答案】(1)子房种子(2)花药花丝(3)花柱(4)传粉2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⑴图示中①、②、③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皮肤内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高的是白细胞,因为白细胞具有抑制和杀死病菌的作用。(3)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