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苏轼《前赤壁赋》中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诗人与友人泛舟游玩,举杯诵文的时间大致是()A.0点B.21点C.18点D.6点2、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图中所示景观,一般来说,河流从上游到入海口出现的沉积地貌景观依次是()

A.甲丙乙B.乙丙丁C.丙甲乙D.丁乙甲3、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

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

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回答问题,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5、读图;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质构造A是向斜,B为背斜B.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最有可能为沉积岩的是①和②C.A处多为储水构造D.B处多为储油构造6、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聚变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地震构造:

图中C为____、B为____、BC为____、AB为____。弧线DE为____。8、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________。9、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A______B______C_______

(2)b1和b2间是________层,这里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__________。

(4)A层的上部为_________________层,下部为___________层。10、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____,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____而异。11、海洋权益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____,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1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和乙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是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条断层,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___。(3)图中E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C,B,A中的_____处,若在D、B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13、下图为某地区12月1日11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有可能出现冷锋的是__________;M处从气压状况看是______中心。

(2)1、2、3、4、5五地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1、2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

(3)戊地风向是______,乙比戊风力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描述未来几天2地天气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13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二2013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一;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____________天气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3)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____________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____________。

(4)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15、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河流在4月份出现小汛期主要是____补给的结果,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的____地区。

(2)B河流主要是靠____补给,判断依据是____。

(3)C、D两河流中,靠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

(4)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河,最小的是____河,流量最平稳的是____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A.正确B.错误17、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8、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_____)A.正确B.错误19、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会影响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20、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称为岩石圈。(_____)A.正确B.错误21、泥石流发生时应往河谷下游跑,以摆脱泥石流。(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6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的海底火山(20.5°S,175.4°W)于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北京时间)猛烈喷发并引发剧烈海啸。10天后,距离汤加首都西北偏北56公里海域发生地震,震级5.0级,震源深度99.3km.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

(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______圈,b是______圈。

(2)此次汤加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______,它在图中______层(填字母)的上部。

(3)汤加首都西北部的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名称是______。

(4)c圈层厚薄不一,______部分比较厚,______部分比较薄。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土壤为粮食安全的“压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专家指出,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说明与我国南方相比;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

(2)说明土地流转对农村的积极作用。

(3)从水循环角度阐述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苏轼《前赤壁赋》中表明;诗人与友人泛舟游玩的日期是“七月既望”,即农历十六,接近满月。诗人与友人泛舟游玩的时刻是“月出于东山之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满月与太阳具有“此升彼落”的特征,满月东升时,即太阳西落时,赤壁纬度较低,日落时刻接近18点,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点睛】

新月与太阳同升同落,正午位于上中天,上弦月正午升子夜落,18时位于上中天,满月与太阳此升彼落,子夜位于上中天,下弦月子夜升正午落,6时位于上中天。2、A【分析】【详解】

读图分析,甲为山麓冲积扇,分布在河流上游出山口的位置;乙为河口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丙为冲积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甲乙丙都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丁为海蚀崖,分布在基岩海岸,由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因此一般来说,河流从上游到入海口出现的沉积地貌景观依次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即甲丙乙。故选A。3、D【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题干和图文分析可知;甲需要靠云层和地面物体反射或者折射采集信息,没有主动发射辐射源,应为被动式遥感,但是由于只能发生在电磁辐射红外;紫外和微波波段,所以不能全天候监测地表,但可做重复监测;而乙主动发射出人工辐射源,采集信息,计录数据,因此为主动式遥感,可以全天候反复监测,故②错,③④正确;航空遥感多用在飞机等使用的传感器运载工具,因此甲乙都不是,故①错,最终答案应选D。

【点睛】

主动遥感性质:从遥感平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特点: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

被动遥感性质: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特点:主要发生在电磁辐射的紫外、红外和微波波段。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大气对某一波段有很强的吸收,该波段一定有很强的辐射。4、C【分析】【详解】

从图中的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不难得出答案。据图可知,图示区域内的地壳厚度有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C正确。故选C。5、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故A错误;图中①②处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③④附近有岩浆活动,应为岩浆岩和变质岩,B正确;A为背斜为储油的构造,B为向斜为储水的构造,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

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若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安全、干燥。6、C【分析】【详解】

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①正确。太阳活动导致“磁暴”现象产生,和太阳辐射无关,②错误。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核聚变,④错误。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知识;我国多年来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所以答案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点睛】【解析】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中深度,地球内部圈层地下平均33千米处是地壳;地壳以下到地下2900千米处是地幔,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故图中A为地壳,B为上地幔,C为下地幔。

(2)上地幔顶部存在软流层,b1和b2间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范围。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A、b1。。

(4)A层(地壳)的上部为硅铝层,下部为硅镁层。【解析】地壳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岩浆A、b1硅铝层硅镁层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增大。

(2)纬度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专属经济区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甲和乙从地质构造上看;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图中共有2个断层带,有2条断层,B处地形为山地,其形成原因是因为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海沟。

(3)图中E岛多地震的原因是该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C,B,A中的背斜,对应D处。若要打隧道,应该选择在D、B两处中的D处,因为D处为背斜,背斜处岩层受张力影响,岩石松散,易开凿;不易积水、渗水;岩层向上拱起,支撑作用强。

【点睛】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的密度大,分布由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矿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解析】乙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消亡海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DD该处岩层岩石松散,易开凿;不易积水、渗水;岩层向上拱起,支撑作用强13、略

【分析】【详解】

(1)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甲乙丙丁有可能出现冷锋的是丁;M处从气压状况看是高压中心。

(2)1;2、3、4位于锋面气旋处;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1地降水多;锋面气旋的右侧是暖锋,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4处降水多。5处于高压中心控制,降水少;1地天气是阴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升温慢,晚上保温作用好,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小。2地是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3)戊地风向是东北风;乙比戊风力小,原因乙处比戊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4)2地目前处于冷锋前;是晴天,未来几天将受冷锋控制,未来天气变化情况:阴天;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状况。

【点睛】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解析】丁高压1、42,1处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升温慢,晚上保温作用好,降温慢。东北风小乙处比戊处等高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阴天、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状况14、略

【分析】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一可知此次强冷空气带来大风;降温、冻害、雨雪天气。

(2)图中位于我国北部地区的图例为冷锋符号;三角形,并且向南移动,所以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冷锋过境天气,存在气压;气温、降水等天气变化。

(3)读海南岛附近气压分布图;可知此时受低压(气旋)控制,中心气流上升,附近多阴雨天气。

(4)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较风速大小的依据,就是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则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小,则风速越小。

考点: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征,以及析图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析】(1)大风;降温、冻害、雨雪(2分)

(2)冷锋(1分)阴天下雨下雪刮风降温(1分)

(3)气旋(低压)(1分)系统中心气流上升;附近多阴雨天气(1分)

(4)大(1分)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15、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河流径流量图为知识载体,考查学生对河流水不同补给形式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1)纵、横坐标轴——反映图中曲线的内容:不同月份径流量的变化;刻度数值大小反映流量的大小。(2)曲线的起伏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大小:B河流量最小、最平缓,表明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A河与D河夏季流量很大,起伏较大,表明其受夏季雨水补给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大,应位于季风气候区。

【详解】

(1)A河流在4月份形成小汛期,此时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量大增,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2)B河流量最小;最平缓,表明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3)C河流冬季断流,河流冻结,夏季形成明显汛期,但流量较小,应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4)要仔细看纵坐标的数值;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D河,最小的是B河,流量最平稳的是B河。

【点睛】

纵、横坐标轴——反映图中曲线的内容:不同月份径流量的变化;刻度数值大小反映流量的大小。本题组的小题4易错,要仔细看纵坐标的数值。【解析】(1)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

(2)地下水流量比较稳定且很小。

(3)C河。河流冬季断流;流量较小;流量与气温变化一致。

(4)DBB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紧张状况的理解程度。

【详解】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数量小,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规模不大,需水量不大,水资源紧张程度比华北地区小。因此题中叙述不正确。

【点睛】

水资源紧张程度(缺水程度)取决于水资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对比关系。17、√【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由天体之间的引力产生的,故钱塘江大潮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点睛】

钱塘江大潮除了受天体引力影响之外,还受到海湾形状的影响,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向海洋敞开,向陆地推进的潮水在前进过程中受到海湾约束挤压,水位逐渐升高,从而形成罕见的大涌潮。18、×【分析】【分析】

【详解】

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航权;不得随意关闭。所以本题答案为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磁暴现象是因为太阳风扰乱地球磁场形成的;而不是扰乱电离层。太阳风被地球磁场吸附到两极,与大气产生摩擦,发生了极光现象。

【点睛】

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导致磁暴,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20、×【分析】【分析】

【详解】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故错误。

【点睛】21、×【分析】【分析】

【详解】

泥石流发生时会沿河谷向下游流动;速度较快,向河谷下游跑,极易被泥石流掩埋。应向沟谷两侧高处跑。故材料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6分)2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最外部的圈层a是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