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说课稿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设计思路本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为主题,通过分析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教学设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史料分析、地图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二战历史资料,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2.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理解战后国际秩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形成和发展。

3.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进行合理评价。

4.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认识历史进程中的中国角色和贡献。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压力和自我认知的探索。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可能存在理解上的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逐渐增强,但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尚需培养。

行为习惯上,学生通常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有时可能会受到同伴影响,对某些历史观点缺乏深入思考。这对课程学习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片面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二战背景和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秩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2.通过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3.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加深对战后国际秩序形成机制的理解。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是怎样的映像?”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演变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详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转折点和战争结束的原因。

b.分析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包括联合国成立、雅尔塔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

-举例说明:

a.以诺曼底登陆、珍珠港事件等具体案例,展示战争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b.通过战后国际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如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等,说明国际秩序演变的过程。

-互动探究:

a.组织学生就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b.邀请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二战时期的战争地图,标注重要战役和事件。

b.鼓励学生思考战后国际秩序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b.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影响。

-强调战后国际秩序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战后国际秩序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战后国际秩序演变的报告,准备下节课的展示。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4.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欧洲战场的重大战役:波兰战役、法国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等。

2.亚洲战场的重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珍珠港事件、菲律宾战役、新加坡战役、缅甸战役等。

3.太平洋战场的重大战役:中途岛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冲绳战役、日本投降等。

4.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战争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雅尔塔体系形成、联合国成立、冷战格局的建立。

2.战争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贸易体系重构。

3.战争对世界军事格局的影响:核武器的出现、军事集团的形成。

4.战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战争文学、战争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兴起。

四、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联合国的成立:宗旨、组织结构、主要活动。

2.雅尔塔体系:三大国的合作、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3.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体系。

4.军事集团的形成:北约、华约、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五、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

1.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地区冲突与合作。

2.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全球化进程、南北问题。

3.对世界军事格局的影响:军备竞赛、裁军谈判。

4.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文化交流、文明冲突与对话。

六、中国在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1.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

2.参与联合国成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提升。

3.冷战时期的角色: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4.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伙伴。板书设计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

-经济大危机

-法西斯主义兴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局限性

-雅尔塔体系影响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欧洲战场:波兰战役、法国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亚洲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珍珠港事件、菲律宾战役、新加坡战役、缅甸战役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冲绳战役、日本投降

-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世界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冷战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

-世界军事格局:核武器、军事集团

-世界文化:战争文学、战争电影

④战后国际秩序形成

-联合国:宗旨、组织结构、活动

-雅尔塔体系:三大国合作、战后秩序重建

-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体系

-军事集团:北约、华约、东南亚国家联盟

⑤战后国际秩序影响

-世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