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学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学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学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学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学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3.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

重要性。

必备知识梳理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

②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

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产生机制

人类向环境

排放废弃物

的数量超过

Oc__________

_______9

会导致环境

质量下降

②环境问题的演化

阶段环境问题

工业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_______,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

革命

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工业

革命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________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_______能力,损害自然环境

目前的_______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____________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

染、水污染、生态退化、_______等环境问题

③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

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_______资源短缺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_______、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堀戈差异

特点地区环境问题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空间分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布差异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过度_______带来的环境影响

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________

酸雨、臭氧层破坏、________等;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

全球性环境问题

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3.环境问题的危害

(1)影响,危害人类健康

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②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

[思维拓展]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但自然灾害主要

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

问题尤为严重,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知识体系构建】

((

〕j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表现原因

大气污染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等任意排放到大气中

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废弃

水污染

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等任意

土壤污染

排放到土壤中

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

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建筑业等产生噪声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废料处理不当

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海上石油开

海洋污染

采等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

危害:大量废弃物进入环境之中,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组成成分,其中有些废弃物在

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

治理措施: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

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

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

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森林环境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毁林开荒

节功能下降不合理利用、环境根本措施在于恢复生态,

水土流失、污染等都会直接和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土地荒漠化间接导致生态退化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

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问题,进而影响人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

生物多样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功能

性减少的过度捕猎形成恶性循环

3.资源短缺

表现成因治理措施

水资源

水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要从“开源”(替代资源

短缺

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

土地资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等)和“节流”(提高利用

源短缺

率,减少浪费、资源循

能源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短缺

[典例][2020・浙江1月卷悯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甲地有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

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

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解题能力培养]

[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新安江流域地跨皖浙两省,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新安江水库入

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21世纪初,流域内普遍存在生态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

2010年,新安江水库爆发蓝藻危机。2012年,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实施后,跨省断面水质显著改善,新安江水库水质总体保持为优。下图示意新安江流域水系

及2010年土地利用分布。

士河流案耕地■城镇与工业用地

二i水库,林地——省界

比例尺P205m

(2)结合土地利用,说明2012年前新安江水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及类型。(6分)

(3)为继续改善跨省断面水质,分别提出两省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6分)

随堂巩固训练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

C.大气污染D.酸雨危害

2.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排放

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

[2024•浙江嘉兴测试]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

湖。下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面积/km2

4500r

4450-I

4400-、*

4350-fyl

4300-/

4250-

4200-0

41501--------1-----------1---------1---------1---------1

197019801990200020102020年份

3.1973〜2004年青海湖面积变化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有()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体污染增加

C.草场资源的锐减D.水土流失加剧

4.导致2004年以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的原因有()

①引湖水灌溉减少②区域降水量增多

③冰川融水的增加④实施退耕还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及多元化处理。下图为北京城

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模式下处理率、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率统计图。

w

()(

9(-M

8(

7(

65(□焚烧

4

3口堆肥

2

M

X

IrI

□焚烧+堆肥+填埋

资源利用率

(1)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处理率最高的是。该方法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的特

点是=(4分)

(2)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则是什么?(4分)

(3)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环境意义。(4分)

(4)针对城市生活垃圾这一环境问题,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主要有哪些?(4分)

必备知识梳理

1.(1)①自然界②废弃物(2)①a环境承受能力b生态破坏c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d环境污染②有限剧增调节支撑稳定全球变暖

2.(1)矿产荒漠化环境污染(2)消耗资源生态破坏

全球变暖

3.⑴生活质量(2)生命财产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答案: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

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变式演练]

解析:(2)读图可知,该地的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城镇与工业用地等类型,林地释

放的污染物少,因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城镇与工业用地。耕地中,由于施肥、喷洒农

药和灌溉,在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施肥和农药使用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导致残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而城镇及工业用地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排放量大,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业生产中的废水也含有营养物

质。(3)新安江水库入库径流量的70%左右来自安徽,因此安徽应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安徽耕地面积广,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会将

营养物质带至水库,应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减少农田退水的水量;建设污水处理厂,

城镇和工业废水经过废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大对土壤和水体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浙江位于下游,受水污染的影响很大,且经济发达,

资金雄厚,可以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浙江科技发达,可以发挥人才、技术优

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利用技术优势对跨省断面水质精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

省断面水环境数据。

答案:(2)来源地1:耕地。类型:灌溉尾水(农田退水)中富含营养物质;不合理使用化

肥、农药,残留氮、磷等营养物质。

来源地2:城镇及工业用地。类型:洗涤产生的生活废水中含有磷等营养元素;城镇工

业生产中的营养物质排放。

(3)安徽: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施有机肥;发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建

设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浙江:

增大向安徽的生态(经济)补偿力度;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对安徽水环境治理给予支持;精

准监测,提供更翔实的跨省断面水环境数据。

随堂巩固训练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