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69-2022 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6/14/wKhkGWempleAPDDZAAB93p_y2gg646.jpg)
![DB35-T 2069-2022 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6/14/wKhkGWempleAPDDZAAB93p_y2gg6462.jpg)
![DB35-T 2069-2022 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6/14/wKhkGWempleAPDDZAAB93p_y2gg6463.jpg)
![DB35-T 2069-2022 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6/14/wKhkGWempleAPDDZAAB93p_y2gg6464.jpg)
![DB35-T 2069-2022 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6/14/wKhkGWempleAPDDZAAB93p_y2gg6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CCSA1635EvaluationcriteriafortechnologytransferorganiIDB35/T2069—2022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原则 25机构类型 26评价指标 27评价方法 48评价结果应用 49持续改进 5附录A(资料性)技术转移机构年度报表 6附录B(规范性)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7附录C(资料性)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 9附录D(资料性)评价等级 14参考文献 DB35/T2069—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桂云、李坚义、曾金埕、李嘉亮、刘淑金、兰春伟、兰良程、陈亭、王荃、陈丽辉、文芳、颜燕红、郑玲燕、郭睿婷、涂金馥、苏金楼。DB35/T2069—2022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技术转移机构是科技成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重要桥梁,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生力军,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质效。为推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便于省市县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规范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评价和管理,特编制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办法和评价结果应用及持续改进,旨在通过科学评价,引导和帮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强化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绩效,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技术市场,优化创新生态,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本文件适用于对各类技术转移机构的评价,包括对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的评价,亦可用于对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等法人单位的内设非法人技术转移机构的评价。1DB35/T2069—2022技术转移机构评价准则本文件规定了技术转移机构评价的评价原则、机构类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应用及持续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技术转移机构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自评及第二方评价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4670—2017技术转移服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467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技术转移technologytransfer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来源:GB/T34670—2017,定义3.1]3.2技术转移服务technologytransferservice为实现技术转移提供的各类服务。注:技术转移服务的类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开发服务、技术转让[来源:GB/T34670—2017,定义3.2,有修改]3.3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transferorganization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过程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3.4技术转移从业人员technologytransferpractitioner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过程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人员。2DB35/T2069—20223.5技术转移机构评价evaluationfortechnologytransferorganization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和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行为。4评价原则4.1引导性原则应有利于技术转移机构完善管理机制、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培养服务人才,引导和带动技术转移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构建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4.2科学性原则应科学分类,准确反映不同类型技术转移机构的实际情况,指标全面,权重合理,范围明确,既能系统地、科学地反映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营状况,又能促进其自身发展。4.3可操作性原则应设立若干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计算方法科学,指标清晰,操作简单。5机构类型5.1概述本文件依据不同技术转移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工作内容分成两类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即交易类机构和平台类机构。5.2交易类技术转移机构以促成技术交易为主要任务,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概念验证、技术价值评估、技术交易撮合、技术投融资等。5.3平台类技术转移机构以搭建服务平台为主要任务,提供公益性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成果展示推介、项目挂牌交易、技术交流推广,资讯分享,政策宣介、技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以及技术转移氛围营造等。6评价指标6.1通则通过设立基本条件、规范管理、服务绩效、社会效益和社会信誉五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针对不同机构类型(5)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6),依据评价方法(7),基于采集的技术转移机构的信息数据,对技术转移机构进行综合评价。3DB35/T2069—20226.2基本条件主要评价机构的工作基础,包括员工总数、技术经纪人数、运营场地面积和业务经费四项二级评价指标,且为定量指标。a)员工总数:指技术转移机构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人数,不含其依托单位中与技术转移机构业务无关部门的员工。b)技术经纪人数:指获得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资格或培训结业证明的人数。c)运营场地面积:指机构可供办公和对外服务的场所面积。d)业务经费:指机构评价周期内获得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业务经费,包括营业性收入、投资性收入以及各级财政补助经费等。6.3规范管理主要评价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包括机构章程和内部制度建设、信息化手段和专业数据库、报表及时性与准确性、参与行业活动情况四项二级评价指标,且为定性指标。a)机构章程和内部制度建设:指被评价机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等,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客户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b)信息化手段和专业数据库:指被评价机构是否有独立的网络服务平台,是否有较丰富的涉及项目、机构、专家、交易等数据信息,是否能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技术转移服务等。c)报表及时性与准确性:指被评价机构能否按要求及时提交工作报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信息表(附录A)、评价表、统计年报、财务报表等,报表中是否有虚报、瞒报和漏报指标等。d)参与行业活动情况:指被评价机构参加行业相关活动的活跃度。6.4服务绩效主要评价机构促成技术交易能力,促成技术交易金额为其评价指标,为定量指标。促成技术交易金额是指上年度或考核评价周期内机构作为技术交易一方当事人或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达成的技术交易额。技术交易额以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登记的技术交易额为准。6.5社会效益主要衡量机构创造的社会效益,评价内容包括服务企业(机构)家数、组织技术转移活动场次、参加技术转移活动人次、对区域或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四项指标,且前三项为定量指标,后一项为定性指标。a)服务企业(机构)家数:指接受过机构提供的某项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或公益性技术转移服务的企业数量。若某企业(机构)接受过多项或多次服务,仍按一个企业计数。b)组织技术转移活动场次:指机构为推进技术转移及相关技术服务而开展的线上或线下的技术交流、沙龙、研讨、对接、培训等活动的场次。c)参加技术转移活动人次:指参加机构为推进技术转移及相关技术服务而开展的线上或线下的技术交流、沙龙、研讨、对接、培训等活动的人次。d)对区域或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指机构是否在技术转移实践中总结出明确清晰的工作模式,并被有关部门树立为典型,对区域或行业技术转移工作产生带动和辐射作用。6.6社会信誉主要衡量机构的社会声誉,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的诚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两项指标,且为定性指标。4DB35/T2069—2022a)诚信度:指评价机构是否受到投诉、诉讼以及相应结果。b)知名度和美誉度:指评价机构被公众、同行所知晓的程度,机构在行业内或主管部门的被认知程度,以及相关官方媒体的报道情况。7评价方法7.1组织形式评价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周期,委托专业评价机构或组织专家小组依据评价方法进行。7.2数据采集通过评价周期内机构上报的信息表(见附录A)、统计快报、统计年报、财务报表、政府公告、活动讯息、机构简报、年度工作总结及相关支撑材料采集数据。7.3权重设定根据不同的机构类型的功能定位和工作内容,设定一级指标(Mi)和二级指标(Ni)的权重(按附录B的表B.1~表B.2执行)。7.4计算公式按公式(1)进行计算:M=ΣKiMiNi·······················································(1)式中:M——为被评价机构的总得分;Ki——为变换值,即被评价机构二级指标所获得的等级系数;Mi——为一级指标权重;Ni——为二级指标权重。7.5变换值(Ki)获取二级指标的变换值(Ki)会因区域、时间以及取值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省级技术转移机构的Ki可参考附录C的表C.1、表C.2,各设区市、县可根据本区域情况设定二级指标Ki的取值范围。7.6评价分值计算根据采集的机构信息确定机构变换值(Ki),并依据公式(1)计算评价总得分。7.7评价等级根据评价总得分,将评价结果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见附录D)。各区域可根据本区域情况设定各个等级分值的取值范围。5DB35/T2069—20228评价结果应用评价工作完成后,评价机构应及时整理、归纳、分析评价结果,并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及时反馈给被评价技术转移机构。评价结果亦可作为排行评比,优惠政策享受的依据,作为推动技术转移机构持续改进、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9持续改进应不断跟踪规范应用结果、完善工作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减少评价与实践偏差,保障各级技术转移机构管理和评价工作有效开展。6DB35/T2069—2022(资料性)技术转移机构年度报表表A.1给出了技术转移机构年度报表。表A.1技术转移机构年度报表 人人人 项家项7DB35/T2069—2022(规范性)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表B.1给出了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交易类表B.2给出了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平表B.1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交易类)表B.2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平台类)8DB35/T2069—2022表B.2技术转移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平台类续)9DB35/T2069—2022(资料性)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表C.1给出了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交易类),表C.2给出了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平台类)。表C.1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交易类)X<30XX=00X<100费万元/年)X<30000好DB35/T2069—2022表C.1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交易类续)0好0X<2000X<3000X<50000DB35/T2069—2022表C.1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交易类续)0表C.2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平台类)X<30XX=00X<100费万元/年)X<3000DB35/T2069—2022表C.2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平台类续)0好0好0X=00X<5000X<2000DB35/T2069—2022表C.2二级指标取值范围及变换值Ki对照表(平台类续)用000DB35/T2069—2022评价等级表D.1给出了评价等级。表D.1评价等级80分(含90分(不含)60分(含80分(不含)DB35/T2069—2022参考文献[1]GB/T15624—201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2]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GB/T33450—2016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南[4]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7〕5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7年9月10日)[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2月12日)[6]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49号,国务院,2014年10月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8月29日)[8]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国家院,2016年2月26日)[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4月21日)[10]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国务院,2017年9月15日)[11]科技部关于印发《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科发创〔2018〕4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年5月28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5月28日)[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保护行业污染物排放治理方案
- 2025年益阳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廊坊货运上岗证考试题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试题
- 2025年东营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4-2025版高中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第1课时硫和硫的氧化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初中班主任下学期工作总结
- 医务人员工作计划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销售人员薪资提成及奖励制度
- 2023年宏观经济学考点难点
- 先兆流产课件-课件
- 黑龙江申论真题2021年(乡镇)
- 山体排险合同模板
- 医保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2篇)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课件
-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总结
- 《ESPEN重症病人营养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