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称呼各异。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英法对华远征C.第二次英中战争D.亚罗号战争2、“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这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3、论文的关键词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某篇论文关键词中出现了“关门打狗”、东北解放军、长春解放等字样。据此判断,该论文涉及到解放战争()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A.伦敦B.柏林C.纽约D.巴黎5、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①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②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③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排斥心理④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③④6、【题文】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C.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7、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A.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8、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革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A.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B.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C.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D.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题文】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10、【题文】外国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1、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____(判断对错)12、某班同学计划布置专题展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请结合所学;帮助他们补充和完善。

(1)展览一:主题。

为了让观众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含义,同学们设计了有奖问答: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个最符合我们的展览主题?答案应为____。

(2)展览二:背景。

在布置“兴起背景”部分时;同学选用了以下四幅人物图片。请从中任选2个人物,先判断将其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是否合理,再结合史实分别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可得分。)

(3)展览三:历程。

第1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____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第4段发展较快的国际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陷入____,第8段终止的时间大致是____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结合国内外背景;概述第2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4)展览四:结语。

材料一他们的作为体现了近代企业家群体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用意。卢作孚曾直截了当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荣德生到晚年仍耿耿在念:“中国要富强,非急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不可。”

材料二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材料三数十年间;商务印书馆(注: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文化学术著作,如严复译的《天演论》等;还先后创办了《教育杂志》;《少年杂志》等面对不同读者群的杂志。其中创办于1904年的《东方杂志》长期主张立宪,反对专制,曾风行一时。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该展览写一段“结语”,谈谈你对中国民族资本家群体的认识。(不可照抄材料)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____(判断正误)14、“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____(判断正误)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____(判断对错)17、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18、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性质相同。____(判断对错)19、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20、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21、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9分)22、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读材料一回答:材料体现了影响小农经济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005600315101912—191960013000751625(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3)据所学知识指出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7.1%(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某同学搜集了两幅图片图1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图2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中国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它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⑴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图1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影响?

⑵根据材料二,归纳世界新兴力量崛起的表现。

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材料一下列两幅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材料二下列两幅有关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请回答:(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和秦朝的政治制度分别对近代西方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3)中美两国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据材料二指出这两种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史实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美国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解析】【解答】由于历史认识主体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是在对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中体现出来的,故淡化价值判断的表述是英法对华远征,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2、B【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可知,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B正确;AC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解析】【答案】B3、A【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关门打狗”、东北解放军、长春解放可知这是辽沈战役,故A项正确;B项错误,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C项是在平津地区,故排除;D项是解放南京的战役,排除。故选A。【解析】【答案】A4、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视艺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法国巴黎,故选D。【解析】【答案】D5、D【分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沈葆桢强调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侵占百姓田地,毁坏坟墓,会造成百姓对政府不满,表明了沈葆桢对修建铁路的抵制和发生民变影响清朝统治的担心,故③④正确。沈葆桢对外国修建铁路以“民变”为借口反对,并非民生,故①不合题意;②与材料无关。故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解析】【答案】D6、C【分析】【解析】C项“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解析】【答案】C7、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太炎是宣扬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从其阶级属性来看,其矛头对准清王朝,从诗歌内容看,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民族主义思想,即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CD三项内涵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8、B【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可知,康有为的意图是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故B正确;A项说法错误,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D项错误,材料中未论及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C项不符合本质意图的说法。故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

考点:中共八大。

点评: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答案】错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外国商品和资本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促使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经济侵略下兴起,该题说法正确。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A11、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宪法》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记该宪法的主要内容.【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故答案为A.12、D甲午中日经济危机1956【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1)A.“明朝中后期施复夫妇经营的工场”属于资本主义萌芽.

B.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C.1865年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D.1919年商人章瑞庭创办的恒源纱厂属于中国民资资本主义企业.

故选:D

(2)依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有关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工业革命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及洋务运动的诱导,而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因此瓦特;张之洞合理.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活动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哥伦布是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因此爱迪生、哥伦布不合理.

(3)依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际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依据题干中“结合国内外背景”并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可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负本家怀有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4)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他们的作为体现了近代企业家群体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用意”;“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数十年间,商务印书馆(注: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文化学术著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分析归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即可.

故答案为:

(1)D.

(2)选择1:瓦特;判断:合理.

理由: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选择2:张之洞;判断:合理.

理由: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

选择3:爱迪生.判断:不合理.

理由:爱迪生的主要活动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

选择4:哥伦布.判断:学生回答“合理”或“不合理”都可.

合理的理由: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逐渐拓展;从长远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世界市场拓展的结果.

不合理的理由:哥伦布到达美洲;距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有两三个世纪之久,不构成其产生的直接原因.

(3)甲午中日;经济危机;1956.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负本家怀有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资;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族资本家群体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其行为带有反帝和反封建的色彩.

政治上;反对专制,倡导民主,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上;通过建立近代企业,力图实现国家的富强:

文化上;大力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了知识,启蒙了大众:

思想上;“实业救国”思想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支独特的力量;他们在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传统中国不断走向近。

代化的历程.1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洋务运动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辟道路.【解析】【解答】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收效最好“体现了“光荣革命”的直接效果和历史意义。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所以答案选B。A与题意无关,C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D和工业革命之后议会改革有关,与本题无关,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解析】【答案】B1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洋务运动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辟道路.【解析】【解答】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对其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21、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四、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可以总结出沉重的徭役负担和水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895—1900”;“1912—1919”和所学内容可知,在1895—190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主要有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1945年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以从国内反动势力和国外日本帝国主义两个角度来总结即可。

(4)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三的图表信息可知当时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私有经济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大改造的完成,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解析】(1)赋税徭役负担重、自然灾害。(2)1895——1900年: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912——1919年: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一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实业救国思潮”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分别给分)(3)日本侵华战争、官僚资本压迫。(4)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国家对农、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两极格局的认识,旨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本题考查对“冷战”的认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两幅图名称“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北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