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一质点t=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s时,质点在x=5m处B.t=3s时,质点运动方向改变C.第3s内和第4s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D.0~2s内和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则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
A.B.C.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斜面体静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等的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AC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AB斜面粗糙,AC斜面光滑。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不变4、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C.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5、如图所示;一家长用力拉着小孩向前滑动滑板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长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家长的力大小相等B.家长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家长的力C.家长拉小孩的力小于小孩拉家长的力D.家长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家长的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6、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在时刻从坐标为的A点以的速率沿x轴正方向匀速行驶,另一辆汽车B在时刻从坐标为的B点以的速率沿y轴正方向匀速行驶;运动过程中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是()
A.B.C.D.7、2021年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3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思埸夺得金牌!在某次比赛中,若将运动员入水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设运动员入水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则为()
A.B.C.D.8、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测力计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则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9、如图所示,倾斜直杆的左端固定在地面上,与水平面成θ角,杆上穿有质量为m的小球a和轻质环b,两者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相连接。当a、b静止时,Oa段绳与杆的夹角也为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受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上B.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C.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D.杆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经过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经过中点的速度是B.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是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1、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0时刻起,受到的水平外力F如图所示;以向右运动为正方向,物体质量为1.25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B.3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2mD.前2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1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说:“明天早上8时上课,上课45分。”其中“8时上课”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间隔C.小王说:“我早就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就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间隔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时50分以前到校。”其中“7时50分以前”指的是时间间隔13、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B两物体0时刻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则以后它们一定能相遇B.若0时刻A在B的前方某一位置,则以后它们一定不能相遇C.若0时刻B在A的前面且两者相距60m,则以后它们一定能相遇两次D.若0时刻B在A的前面且两者相距30m,则以后它们一定能相遇三次14、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B.在0~2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4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C.在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D.在t=4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15、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A静止不动,B匀加速运动B.20s末A、B相遇C.20s末A、B相距最远D.30s末A物体在B物体前方1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m,以v0=4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煤块到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s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sC.划痕长度是2mD.划痕长度是0.5m17、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载着许多相同的圆柱形空油桶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雾霾影响,该驾驶员的能见度为s。已知每只空油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油桶之间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车匀速行驶时,桶c受到桶a给它的支持力为B.为防止紧急刹车时桶c脱离桶b砸向前方的驾驶室,刹车时加速度不能超过C.货车刹车时加速度变大,若a、b、c保持相对静止,则桶c受到桶b给它的支持力也变大D.为确保安全行驶,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___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___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___________m/s;vC=___________m/s
20、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保持小车所受的______不变,通过在小车上______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得不同质量的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______的定量关系。21、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22、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垂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落至地面C处,AB、AC间距离如图所示。
(1)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B、C三点位置坐标分别为xA=______m,xB=______m,xC=______m。AB间位移△xAB=______m,BC间位移△xBC=______m,△xAB______△xBC;(填“>”“<”或“=”)
(2)若选地面C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B、C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A'=______m,xB'=______m,xC'=______m。AB间位移△xAB'=______m,BC间位移△xBC'=______m。23、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做直线运动的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最后10s内的加速度为______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0~2s内质点做_________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3~4s内质点做_________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第二秒和第三秒的速度方向_______,前3s的位移为_______m,前4s的位移为_______m.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15分)25、(1)静止物体A重力G=5N,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2)画出图中静止物体A所受的各力的示意图(球面是光滑的,其他粗糙)26、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画出向上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受力分析图。
(____)27、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请在乙中画出该物体的位移-时间并标出纵轴上的数据.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4分)28、小明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OB细绳所连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示情况;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在白纸上画出的图,但是擦去了部分辅助线.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
(2)图丙中有F1、F2、F、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__(填上述字母)的大小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你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9、某同学为了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以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面;打点时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0、甲、乙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重锤下落过程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实验设计组装仪器,并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
②接通电源;释放重锤:
③选取纸带中一段清晰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其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b示;
④用天平测出重锤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纸带的重力不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测出重锤下落过程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mm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36分)3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C静止在水平面上,在直角顶点处固定一光滑小滑轮,滑轮质量可以忽略,通过滑轮将质量为3kg滑块A和滑块B用细绳相连接,两绳分别和两斜面平行。改变滑块B的质量,当B的质量为A的一半时,滑块A恰好匀速下滑,两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多少;
(2)斜面C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3)绳子对小滑轮的作用力。
33、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一端固定于质量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5,当弹簧拉长至时;物体恰好向右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压缩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将弹簧拉长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4、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质量m=2kg,木板质量M=1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已知滑块在2.5s内没有滑离木板)
(1)在0~0.5s内;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在2.5s时,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5、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v0=4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无论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10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最多能滑到距A的距离。
(2)物体第一次从A点滑入到再一次回到A点的时间。
(3)物体第一次从A点滑入到再一次回到A点的在传送带上滑动而留下划痕的长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A.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4s内质点的位移等于0-2s的位移,为
t=0时质点位于x=0处,则t=4s时,质点在x=3m处;故A错误;
B.t=3s时;质点的速度由正变为负,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确。
C.第3s内动能减小;合力对质点做负功,第4s内动能增大,合力对质点做正功,可知第3s内和第4s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不同,故C错误;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知0~2s内和0~4s内,质点的位移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2、C【分析】【分析】
【详解】
连接图象的起点和终点可得到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而由图可知,变加速运动的位移小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可知,变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
故选C。3、D【分析】【详解】
AB.设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斜面AB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AC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由已知条件分析乙物块受力得绳上拉力由于甲;乙两物块质量大小关系未知,两斜面夹角关系未知,甲与斜面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以及若存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方向也不确定。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甲所受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也不确定,故AB错误;
CD.将斜面体与甲;乙两物块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始终静止,受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斜面体始终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4、B【分析】【详解】
AB.在t1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B正确;
C.由图像可知,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选项C错误;
D.因为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选项D错误。
故选B。5、A【分析】【详解】
家长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家长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选A。6、B【分析】【详解】
经2s时间A车运动到O点,以此为计时起点
解得s最小时t有极值
故运动过程中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是
故选B。7、D【分析】【详解】
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过来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所以
故选D。8、A【分析】【分析】
【详解】
在乙图中F0等于G加上弹簧的拉力,乙图读数为F0-G,在丙图中F0等于弹簧的拉力。
故选A。9、B【分析】【详解】
A.对球受力分析可知,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杆的支持力而平轻质环不考虑重力,则可认为绳的拉力和杆的弹力二力平方向垂直杆向下;故A错误。
B.以球为研究对象,则绳的拉力
则
故B正确。
CD.根据正弦定理得
解得
故C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B:C:D【分析】【分析】
【详解】
A.经过中点的速度是。
A错误;
B.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B正确;
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
后时间通过的位移。
即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C正确;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正确。
故选BCD。11、B:C【分析】【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0~1s内;物体向右加速,1~2s向右减速,2s时速度刚好减为0,2s内物体一直向右运动,选项A错误;
BC.第3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第3s末速度为v=at3=4m/s
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
选项BC正确;
D.前2s,物体一直向右运动,位移不为0,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不为0,选项D错误。
故选BC。12、A:D【分析】【分析】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时间间隔则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一段时间。
【详解】
A.选项中“8时上课”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即上课开始的时刻,而“上课45分”指的是上课所经历的时间,因此它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时间间隔,因此A正确;
B.选项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小王应该到校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中“早就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从家里出来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中;“7时50分以前”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时间间隔,因此D选项正确。
故选AD。13、A:C【分析】【详解】
A.由于A的速度较大,故应该是B追A,面积表示位移,t=10s时A的位移为
B的位移为
若A;B两物体0时刻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由于10s时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所以A、B一定不能相遇,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若0时刻A在B的前方某一位置;A的位移一直大于B的位移,所以A;B一定不能相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0时刻B在A的前面且两者相距60m;由A分析知,10s时A比B多走25m,没有追上B,之后B的速度小于A,故一定能够追及B,并且相遇一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0时刻B在A的前面且两者相距30m,在前5s内A的位移为
而B的位移为
故A会超过B一次,超出的位移为
从5s到10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多
故此时间内B会在超过A前面5m;此后B速度减小,A速度大,故A会再次超过B,故它们一定能相遇三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4、A:C【分析】【分析】
【详解】
A.在0~4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
C.在a-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因两车的初速度为零,故面积的大小等于两车的速度大小,即t=2s时甲车速度为3m/s;乙车速度为4.5m/s,选项C正确;
BD.两车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由a-t图象可知;4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的间距最大,选项B;D错误。
故选AC。15、C:D【分析】【详解】
A.由图看出,A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速度随均匀增大,说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读出,t=20s时刻,A图线的“面积”大于B图线的“面积”,说明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两物体又是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说明B还没有追上A。故B不符合题意。
C.20s末之前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二者距离逐渐增大,20s末之后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二者距离逐渐减小,故20s末相距最远。故C符合题意。
D.在30s末A的位移为:x1=30×5=150m
B的位移为:
故B运动在A后面。故D符合题意。16、B:C【分析】【详解】
A、B、煤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得a=μg=4m/s2,当煤块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时,位移因此煤块先加速后匀速,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匀速运动的时间煤块从A运动到B的总时间t=t1+t2=1.5s;A错误,B正确;
C、D、在加速阶段产生相对位移即产生划痕,则有Δx=v0t1–x1=2m;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睛】
对传送带问题,要注意区分划痕和产生热量的有效路程不同,对简单的过程,二者一般相等,但对复杂的过程,要注意前者为某段的最大位移,后者为总的相对路程.17、B:C:D【分析】【详解】
A.货车匀速行驶,对桶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解得
故A错误;
B.为防止紧急刹车时桶c脱离b砸向前方的驾驶室而发生危险,设刹车时的最大加速度为am,此时b对c刚好无支持力,c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B正确;
C.货车刹车时,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可见,货车刹车加速度变大时,要使abc保持相对静止,则桶c受到桶a给它的支持力也变大;故C正确;
D.驾驶员的能见度为s,为保证安全行驶,所以
解得
为确保安全行驶,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故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一定不一定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为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解析】1.3802.640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拉力增加重物质量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
[2]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解析】①.0.35②.0.42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3][4][5][6]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点的坐标为0;B点的坐标为5m;C点的坐标为-3m;AB间的位移。
BC间的位移。
所以
[7][8][9][10][11]若选地面C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点的坐标为3m;B点的坐标为8m;C点的坐标为0m;AB间的位移。
BC间的位移。
【解析】05-35-8<3805-82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最后10s内的加速度为:
[2]50s内的总位移:S=×10+×10=425m,
50s内的平均速度:v=m/s=8.5m/s。
【点睛】
本题考查图象的应用,解题时注意图象的斜率与面积的含义;本题在求总位移时,因形状不规则,故分成两部分求出.【解析】24、略
【分析】【详解】
[1].由图像可知;0~2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0~2s内加速度大小为:
[3].3~4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3~4s内加速度大小为:
[5].第二秒和第三秒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
[6].前3s的位移为:
[7].前4s的位移为:.【解析】匀加速2匀加速直线4相同64四、作图题(共3题,共15分)25、略
【分析】【分析】
(1)先画出标度;然后过物体的重心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小球光滑;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来自两个接触面的弹力作用。
【详解】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点睛】
力的图示要求画出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力的示意图只需要大致表示出共点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2)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小球竖直上抛;靠惯性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解析】27、略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先以4m/s的速度沿负方向做匀速运动10s,位移为:x1=-4×10m=-40m,后静止20s,然后以3m/s的速度沿正方向运动20s,x2=3×20=60m.所以该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4分)28、略
【分析】【详解】
(1)10小格表示1N;每格为0.1N,估读到下一位,故读数为4.20N;
(2)F在以F1与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的,测量的结果是4.3N.【解析】4.20F4.3N(4.2~4.4)2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仪器;使用交流电源。
[2][3]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8V以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
[4][5][6]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上面;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7]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B==0.416m/s
[8]有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1.48m/s2【解析】①.交流电源②.8③.0.02④.上⑤.接通电源⑥.释放纸带⑦.0.416⑧.1.4830、略
【分析】【详解】
(1)[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速度的大小为
(2)[2]由纸带数据可知相邻位移差为
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3)[3]设重锤下落过程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解析】3.425.750.8131、略
【分析】【详解】
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游标读数为所以最终读数为即为物体的长度。【解析】50.15六、解答题(共4题,共36分)3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滑块A恰好匀速下滑分别对两物块受力分析有。
分析滑块A的受力,有
分析滑块B的受力,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T=T′
解得
(2)对A、B、C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的支持力为
代人数据得N=14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为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刷车厂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团购房子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土地整体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自家房屋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药店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外科疾病诊治规范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制动卡钳修理包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报批报建管理办法
- (标准)饮品店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肠周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护理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
- 2025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投融资专业人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办学校人资管理制度
- 矿产资源勘查法律法规考核试卷
-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JG/T 231-2018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 T/CECS 10330-2023抗污易洁氟碳涂层金属板
- 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物制药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 液碱泄漏应急处置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螺旋藻制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