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1/3A/wKhkGWellFuAIYPeAADxFjXDYyk313.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1/3A/wKhkGWellFuAIYPeAADxFjXDYyk3132.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1/3A/wKhkGWellFuAIYPeAADxFjXDYyk3133.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1/3A/wKhkGWellFuAIYPeAADxFjXDYyk3134.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1/3A/wKhkGWellFuAIYPeAADxFjXDYyk3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A.B.C.D.2、根据右边的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A.211年B.193年C.194年D.210年3、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周朝历史D.秦朝历史4、根据下图所示,西周等级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5、唐朝疆域空前广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A.长安B.南海C.咸海D.黑海6、西汉宗室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建立政权,因其都城位于西汉都城的东边,故将其政权称为东汉。刘秀定都于()A.长安B.洛阳C.镐京D.咸阳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A.岳飞B.文天祥C.范仲淹D.黄宗羲8、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尤其突出。下列哪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A.赵州桥B.造纸术C.罗盘针D.《天工开物》9、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西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有容乃大”是唐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B.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日本多次派使者来唐朝学习D.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11、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
都江堰B.
耧车C.
曲辕犁D.
筒车12、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小麦B.水稻C.玉米D.粟13、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B.“苏湖熟,天下足”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D.南方相对和平稳定。14、下列工程中,属于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有()A.都江堰B.郑国渠C.万里长城D.灵渠15、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形成统一思想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都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友好和平往来,后者则是抵御外来侵略。1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获胜。______(判断对错)18、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请根据提示填写我国外交成就简表:。时间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____20世纪70年代____20世纪90年代____19、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孔子—(____)A“兼爱”“非攻”
老子—(____)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庄子—(____)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
韩非—(____)D提出“仁”的学说。
墨子—(____)E“无为而治”
孙武—(____)F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20、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改错:______.21、______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______早期,已经使用大麻造的纸;东汉宦官______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人们把改进后的纸称为“______”,此后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2、____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隋朝大运河北抵______,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3、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朝廷禁止一切海外贸易。24、清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5、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麻纸。()26、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40分)27、见如图对联。小历认为该对联为颂扬老子而作,小史认为是为孔子而作。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引用对联中的关键词加以说明。28、小明和小华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下面是他们俩个的对话。他们谁说错了?请说明理由。小明: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曹操退守北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小华:是的,曹操退守北方后建立魏国,东汉结束,拉开了三国历史时期的序幕。(1)判断:____(2)理由:____29、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______(判断对错)30、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3分)31、【题文】(11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片展览】
【知识回顾】
(1)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在古代向中国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到了近代,日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进行的改革是什么?此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3分)
(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个口号。(2分)
(3)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人物是谁?(1分)
(4)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分)
(5)香港于哪—年回归祖国?这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实现的?(2分)
【感悟历史】
(6)根据上述图片展现的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变化,你有何感想,请谈一谈。(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题干强调的是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司母戊鼎是青铜器,它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解析】【答案】B2、D【分析】在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中;如果两个历史事件跨公元前后,他们之间的时间差是这两个事件的时间相加,在减去1.因此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是:202+9-1=210年.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方法的知识点.
本题以西汉存在时间的计算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方法的有关知识的把握.【解析】D3、B【分析】甲骨文卜辞商朝刻写的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故选B.
本题考查甲骨文.
要注意我国文字的发展历程.【解析】B4、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要回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书本,二是要结合图片资料。由书本知识可以得知,西周的等级顺序依次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因此A选项说第四层是劳动者,是错误的,应当是士。B选项,由分封制的对象可以得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功臣、贵族等,不可能是平民,所以B错误。C选项由图片可以得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在底层的奴隶、平民之上,所以像金字塔一样压之其上,所以C正确。D选项明显错误,最底层的统治者应该是士。考点:西周的等级制度【解析】【答案】C5、C【分析】唐朝疆域空前广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南抵南海,北达蒙古高原.
故选C.
本题考查唐朝疆域.
本题以唐朝疆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答案】C6、B【分析】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故选:B。
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知道东汉定都洛阳。
本题考查东汉的兴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B7、B【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抗元,写下《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作,后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誓死效忠朝廷的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故选:B。
本题考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出处,把握文天祥抗元的事迹。
本题以文天祥的名句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文天祥、岳飞、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主要活动。【解析】B8、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的科技领域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州桥建于隋朝,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西汉就出现了造纸术,在东汉得到蔡伦改进。罗盘针就是指南针,指南针的雏形叫“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天工开物》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是系统介绍古代中国农业、工业、手工业的一部集大成之作。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9、C【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把握文景之治的措施和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历史上的盛世景象。【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ABC【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开放政策。唐朝的社会风气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兼容并蓄。“有容乃大”是唐朝特有的文化气派,如在对外交往方面,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日本多次派使者来唐朝学习。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些都体现了唐朝的“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D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是在元朝时发生的。故选ABC。【解析】ABC11、CD【分析】根据所学史实;唐朝时期,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而A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B为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故CD正确.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经济的繁荣;重点识记在农业工具方面的发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析】CD12、BD【分析】略。
【解析】BD13、ACD【分析】略【解析】ACD14、AB【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故选AB.
本题以都江堰和郑国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水利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AB15、CD【分析】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随着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春秋战国时政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的一种学术繁荣局面.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政治思想派别,是虚指,而不是指100位思想家.儒家学说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故AB表述正确,CD表述错误.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特点.
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解析】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是在唐太宗在位时,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件,属于友好和平往来。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金是我国古代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岳飞抗金属于民族矛盾,不属于抵御外来侵略。所以此题错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解析】【答案】B17、略
【分析】战国时期;群雄角逐,战争频繁,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故答案为:
√.
本题以战国时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各国争霸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解析】√18、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参加万隆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收回香港;中国收回澳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50;70,90年代外交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后来参加了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70年代是中国外交成就取得胜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三大外交成就除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外,还有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和中国重返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我国及时调整了外交策略,这一时期,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在国际舞台上,我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作用也越来越大。回顾20世纪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轨迹,70年代绝对称得上中国外交史的“春天”。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相继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的外交成就,由于知识综合性强、线索条理清晰,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复习时要给予高度关注。19、DCEFAB【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老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无为而治”;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孙武是兵家的鼻祖,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们的准确识记。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百家争鸣20、略
【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并没有直接推翻了秦朝统治;而是被秦军镇压,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直接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故答案为:
错误:把推翻改为沉重打击.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
注意准确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解析】把推翻改为沉重打击21、略
【分析】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早期;已经使用大麻造的纸,这是我国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人们把改进后的纸称为“蔡侯纸”,此后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故答案为:造纸术;西汉;蔡伦;蔡侯纸.
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及出现和改进.早在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本题以四大发明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解析】造纸术;西汉;蔡伦;蔡侯纸22、略
【分析】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的最高首领称赞普.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故答案为:
松赞干布;涿郡.
本题以填空形式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和隋朝大运河.
本题以唐朝的民族关系和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松赞干布;涿郡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而是进行严格的限制。【解析】【答案】错24、×【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代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见,宋应星是明代人,不是清代人。故本题错误。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25、√【分析】略【解析】T26、√【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五、改错题(共4题,共40分)27、略
【分析】
本题考查了在治国和教育方面的主张;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孔子的有关内容.【解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仁政”“民本”,联系所学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所以对联为颂扬孔子而作.
故答案为:
赞同小历.,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28、略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以及三国中魏国建立的史实。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爆发了赤壁之战,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曹操退回北方,此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所以小明的说法正确。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拉开了三国历史的序幕,所以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所以小华说法错误,理由是:建立魏国的是曹丕,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解析】(1)小华
(2)建立魏国的是曹丕,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
29、略
【分析】汉武帝时期;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圆形方孔钱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实行的大统一的措施.【解析】×30、×把北京人改为元谋人【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