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鈭�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
甲在乙前面1.2m
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2、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A.B.C.D.3、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
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
的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垄脵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垄脷3s鈭�5s
内,物体A
和B
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垄脹
从第3s
开始,VA>VB5s
末AB
相遇;垄脺5s
内,AB
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垄脵垄脺
正确B.只有垄脷垄脹
正确C.只有垄脵垄脹
正确D.只有垄脹垄脺
正确4、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成功到达7062米.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与()A.液体的质量有关B.液体的温度有关C.液体的深度有关D.液体的体积有关5、“220V40W
”和“110V40W
”的两只灯泡都正常工作时(
)
A.因为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所以亮度不同B.因为两只灯泡的灯丝电阻不同,所以亮度不同C.因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值不同,所以亮度不同D.因为它们的电功率相同,所以亮度相同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1L2
均标有“12V6W
”字样(
设灯丝电阻不变)
当S1S2
闭合时,灯L1
正常发光,当S1
闭合,S2
断开时,两盏灯的总功率是(
)
A.3W
B.6W
C.12W
D.1.5W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节目中;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A.棋子受棋盘的吸引力与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棋子受棋盘的摩擦力与棋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棋子受棋盘的摩擦力大于棋子的重力。
D.棋子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8、电动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关于电动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把套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C.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D.电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9、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
A.钢轨的长为v1v2v2鈭�v1
B.钢轨的长为(v2鈭�v1)t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v1v2鈭�v1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的物距u=15cm
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f>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m
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11、以下方法中电源电压均保持不变,R0
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也是R0
那么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x
的阻值的方法是(
)
A.
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
测出Rx
两端电压Ux
在闭合开关S2
测出电源电压U
则电阻Rx=UxU鈭�UxR0
B.
如图,先闭合开关S1
再将开关S2
分别接a
和b
测出电流IaIb
则电阻Rx=IaIb鈭�IaR0
C.
如图,先将滑片移到最右端后闭合开关,此时RP=R0
测出电流Ie
再将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P=0
测出电流Ix
则电阻Rx=IxIx鈭�IeR0
D.
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在闭合开关S1
断开开关S2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x
两端电压Ux=U1
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则Rx=R1
12、某物质的密度是2.7隆脕103kg/m3
它的物理意义是()A.每立方米该物质的质量是2.7隆脕103kg
B.每立方米该物质的质量是2.7隆脕103kg/m3
C.2.7隆脕103kg
该物质的体积是1m3
D.每千克该物质的体积是2.7隆脕103m3
1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在此气压环境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隆忙)
鈭�39
1064
1083
1515
3410
鈭�259
鈭�272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隆忙)
鈭�39
1064
1083
1515
3410
鈭�259
鈭�272
A.水银在鈭�39隆忙
一定是固态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鈭�40隆忙
时已无法使用D.在鈭�256隆忙
时氢气是固态14、如图所示,R1
和R2
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片P
置于变阻器中间,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
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只闭合S2
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示数的比值变小C.只闭合S2
和S3
且滑片置于最右端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可能相等D.先闭合S1S2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1
再闭合S3
并移动滑片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2I1
与I2
可能相等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等因素变化.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体积将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6、某学习小组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____图能反映石蜡的熔化特点.
17、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如图甲所示)
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
如图乙所示)
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18、(2014•泸州)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19、放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重力为83
底面积为0.4m2
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a
若沿竖直方向去一,则剩余部对面压强是______Pa
20、饮料吸管一端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用吸管将饮料吸入管内,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1、一斤棉花没有一斤铁块重.______(判断对错)22、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阿基米德.______(
判断对错)
23、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24、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30分)2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元件,有A、B两部分,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是其两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甲).他们了解到B是一个定值电阻;其电压与电流关系如表所示:
。电压U(V)2.04.06.0电流I(A)0.100.200.30A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它的正常工作电压是9伏.为进一步了解A的某些特征,他们使用如图乙的实验器材,测得了一组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制成如图丙的曲线.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计算电阻B的电阻.
(3)计算导体A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6、如图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克和500厘米3;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物质密度(克/厘米3)玻璃2.3-2.4水晶2.55-2.65有机玻璃1.18-1.1927、2012
年11
月23
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鈭�15
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歼鈭�15
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
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
稳稳停在甲板上.
舰载战斗机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根据以上情节试解答下列问题:
(1)
舰载机着舰过程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2)
舰载机触舰的瞬间时速为300km/h
合多少米每秒?(
保留一位小数)
(3)
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8、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
(1)
若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______的电流.
(2)
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就可测得总电流,请在图中用“隆脕
”号指出需改动的导线,并在原图中画出正确的电路连线并画出电路图.29、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此时橡皮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30、作出图中光线穿过透镜后的路径.
31、(1)
如图甲所示;这是一条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
如图乙所示;一个空心金属球正在水中上浮,请在图中画出金属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3)
如图丙所示;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请将开关控制的电灯正确连入电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如下图所示;取t=6s
从图中可知;甲的路程为1.2
米,乙的路程为0.6
米,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
错;
经过6s
甲在乙前0.6
米;B
错;
由于甲比乙快;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C
错;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D
对。
考点:速度参照物【解析】D
2、B【分析】【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1)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在不同种介质中;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此类问题,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光线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小。【解答】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A不正确;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B正确;
C.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不正确;
D.图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故D不正确。
故选B。【解析】B
3、B【分析】试题分析:由图象知A
从s=5m
处开始运动,B
物体从s=0
处开始运动,故垄脵
错误;3s鈭�5s3s-5s内,物体AA和BB的图像都是直线,所以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故垄脷垄脷正确;s鈭�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从第3s3s开始,因AB
都为正,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
的斜率大,故A的速度大,5s5s末AABB相遇故垄脹垄脹正确;由图象知A
在5s
内位移为5mB
在2s
内位移为10m
故位移不相同,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A?=?s?t=10鈭�55=1m/svB?=?s?t=10鈭�05=2m/s
故垄脺垄脺错误。故选择B
【解析】B
4、C【分析】【分析】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分析.【解析】【解答】解: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不变,所处深度h变大,潜水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故选C.5、D【分析】解:“220V40W
”和“110V40W
”的两只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都为40W
因此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故选D.
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了灯泡的明暗程度.
本题考查比较灯泡亮度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灯泡的实际功率,正常工作时比较灯泡的额定功率.【解析】D
6、A【分析】解:根据P=U2R
可得:
灯泡电阻为R=U露卯2P露卯=(12V)26W=24娄赂
隆脽
当S1S2
闭合时;只有灯L1
连入,灯L1
正常发光;
隆脿
电源电压为U=12V
当S1
闭合,S2
断开时,两灯泡串联,两盏灯的总功率是P脳脺=U22R=(12V)22脳24惟=3W
.
故选A.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U2P
可求灯泡的电阻,当S1S2
闭合时,灯L1
正常发光,电路中只有灯L1
灯L1
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当S1
闭合,S2
断开时,两灯泡串联,根据公式P=U2R
可求两盏灯的总功率.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电路的连接情况,还要知道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解析】A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BD【分析】
磁性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静止在上面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引力及摩擦力;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竖直向上,且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和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故选BD.
【解析】【答案】首先对棋子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棋子的运动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
8、ABC【分析】解:
A;电动车的车把套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电动车的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故B正确;
C;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D错.
故选ABC.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电动的刹车装置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
(4)根据电动机的制作原理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增大摩擦的方法、半导体的作用、杠杆的应用、电动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解析】【答案】ABC9、AC【分析】【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sv
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本题考查时间、路程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时间间隔的表达式。【解答】设钢轨长度为L
因为v=st
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Lv1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Lv2
时间间隔t=t1鈭�t2=Lv1鈭�Lv2
所以钢管的长度L=v1v2v2鈭�v1t
故A正确,B错误;
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Lv2=v1v2v2鈭�v1tv2=v1v2鈭�v1t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解析】AC
10、CD【分析】解:
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u=50cm鈭�15cm=35cm
由于像距小于物距,因此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物距u=35cm
像距v=70cm鈭�50cm=20cm
由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35cm>2ff<20cm<2f35cm+20cm>4f
解得:10cm<f<13.75cm
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0cm
刻度处;物距u隆盲=50cm鈭�40cm=10cm
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正确.
故选:CD
.
(1)
由图可以看出像距和物距;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2)
根据成像的特点;结合物距;像距以及物距和像距之和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焦距的范围;
(3)
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以判断光屛的移动方向;
(4)
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成像特点.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及对应的物距、像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出焦距的范围.【解析】CD
11、ABD【分析】解:A
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
测出Rx
两端电压Ux
再闭合开关S2
测出电源电压U
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即UXRX=U鈭�UXR0
则电阻Rx=UXU鈭�UXR0
故A正确;
B、如图,先闭合开关S1
再将开关S2
分别接a
和b
测出电流IaIb
则Ia
为通过支路R0
的电流,Ib
为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aR0=(Ib鈭�Ia)Rx
得:RX=IaIb鈭�IaR0
故B正确;
C、由电路图可知,先把滑片移到最右端,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RP=R0
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测出电路电流Ie隆脽I=UR隆脿
电源电压U=e(R0+RX)垄脵
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此,时RP=0
即只有RX
接入电路,由电流表测出电路电流Ix隆脽I=UR隆脿
电源电压U=IXRX垄脷
由垄脵垄脷
可以求出RXRX=IeIX鈭�IeR0
故C错误;
D;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再闭合开关S1
断开开关S2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x
两端电压Ux=U1
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则Rx=R1
故D正确;
故选ABD.
要测量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分析图示电路图,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测电阻阻值问题,要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电流,分析清楚图示电路结构、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析】ABD
12、AC【分析】【分析】正确描述物质的密度值的物理意义,关键是对单位的理解要准确无误,密度所描述的就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本题考查的是对物理量复合单位的理解;正确表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复合单位的物理意义,这类题目,在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都找出来进行系统总结,对比理解;记忆。
【解答】
物理意义的表述;首先是表述单位体积,然后才是质量;
某物质的密度是2.7隆脕103kg/m3
表示体积为1m3
的该物质质量为2.7隆脕103kg
或2.7隆脕103kg
该物质的体积是1m3
故选AC。【解析】AC
13、ABD【分析】【分析】晶体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同存状态。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熔点,对于物质是什么状态,首先明确物质的熔点,然后判断该温度在高于熔点,还是低于熔点,还是等于熔点。【解答】A.固态水银的熔点是鈭�39-39隆忙隆忙所以水银在鈭�39隆忙-39隆忙时可能存在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故A符合题意;B.钢水的温度最低是1515隆忙
高于金的熔点,当金掉到钢水中,达到金的熔点,又能继续吸热,金熔化,故B符合题意;C.固态的水银的熔点是鈭�39隆忙
低于鈭�39隆忙
的水银处于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D.氢的熔点是鈭�259隆忙鈭�256隆忙
高于鈭�259隆忙
氢处于气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ABD。【解析】ABD
14、ABD【分析】解:A
只闭合S1
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正确;
B;只闭合S2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A1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的比值变小,故B正确;
C、只闭合S2S3
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这时R1
与R2
并联,电流表A1
测通过R1
的电流,电流表A2
测通过R2
的电流,由于R1R2
阻值不同,根据公式I=UR
可知:当U
相同;R
不同时,电流不同,故C错误;
D;S1S2
都闭合时;R1
被短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1
再闭合S3
时,滑动变阻器与R2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I2
假设通过电阻R2
的电流为I隆盲
则此时总电流为I2=I+I隆盲
当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流I2
可能与I1
相等.D
选项正确.
故选:ABD
.
A;根据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可得出结论;
B;只闭合S2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然后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示数的比值。
C;只闭合S2S3
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即可.
D;S1S2
都闭合时;R1
被短路,当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将变小,然后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
此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其中明确只闭合S1
只闭合S2S1S2
都闭合时,的电路连接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难题.【解析】ABD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一定质量的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引起密度的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由公式V=知: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形状;状态;不变;变小.16、略
【分析】【分析】甲图首先判断出温度是零上,读数时应自下向上读,然后结合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读出正确示数.根据平日所学海波为晶体,石蜡为非晶体,所以能反映石蜡的熔化过程的图象即在乙丙中选择哪个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解析】【解答】解:甲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刻度上大下小说明温度为零上;根据图中所示40℃-50℃之间共10个格,故图中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1℃,图中温度为40℃上数8个格,故温度t=40℃+8℃=48℃.
根据乙丙图象可知: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海波为晶体,石蜡为非晶体,所以能反映石蜡的熔化过程的丙图.
故答案为:48;丙.17、64.00;0.02【分析】解:(1)
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小车运动到的时间为32s
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路程为64.00cm
(2)
小车平均速度v=st=0.64m32s=0.02m/s
.
故答案为:64.000.02
.
(1)
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小车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路程;
(2)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
据此计算出平均速度,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能从图中准确读出小车运动的路程是关键;在计算速度时要注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对应.【解析】64.000.02
18、略
【分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析】【解答】解: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7°;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53°.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故答案为:37°;43°.19、2×104;2×104【分析】解:物体对地面的压=G=8隆脕0N
由压公式p=FS=
可知体地面的压强不变.
沿竖直方向把物体去一半;物体对地的压;与物体间的接积都变来一半;
故答案为:21042隆脕04
.
先求出体对地面的压力;后压强公求出物体地面的强;
竖直方向把物体切去一;物体地面的压力;与体间的触面积都为原来的半,压变.
本题难度大,熟练应用式即可正确解题.【解析】2隆脕1042隆脕104
20、压强;大气压【分析】解:饮料的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吸管对瓶盖的压强。
吸管吸饮料时;吸气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里。
故答案为:压强;大气压。
(1)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饮料压入嘴里。
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压强、大气压的作用等知识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解析】压强;大气压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1、×【分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因为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铁和棉花都是1斤;单位和数据都相等,质量相等.
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22、√【分析】解:古希腊物理学家;哲学家阿基米德最早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还发明了用于排水或灌溉的螺旋式水车.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是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名言.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对常见物理学家及其成就;名言的掌握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基米德的主要贡献与名言.【解析】隆脤
23、×【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24、√【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五、解答题(共3题,共30分)25、略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A正常工作(即两端电压为9V)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4A,因此电流表量程选择0~0.6A.
即将电流表“0.6”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如下图所示:
(2)从表格中任选一组数据,即UB=2V,IB=0.10A
所以RB=
答:电阻B的电阻是20Ω.
(3)从图象中看出当电压是9V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0.54A.
IB===0.45A
IA=0.54A-0.45A=0.09A
RA===100Ω.
答:导体A正常工作的电阻是100Ω.
【解析】【答案】(1)从图中观察电阻正常工作时对应的电流值(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然后将电流表和电源连接起来;
(2)从表格中读出一组电压值和电流值,然后根据R=求出电阻B的阻值;
(3)从图中读出电阻A在正常电压下工作的电流值,然后根据求出电阻A的阻值.
26、略
【分析】
已知烟灰缸的质量和体积,可利用公式ρ=计算出其密度;再对照密度表就可知它是由什么制成的.
本题考查了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密度,并可以借助密度的大小来鉴别物质的种类.【解析】解:ρ缸===2.3g/cm3;
查表可知;烟灰缸的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所以该烟灰缸是玻璃做的.
答:该烟灰缸的材料是玻璃.27、解:
(1)舰载机着舰过程中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减小到0,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300km/h=300×≈83.3m/s;
(3)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v===40m/s.
答:(1)舰载机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减小到0,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300km/h合83.3m/s;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40m/s.【分析】
(1)
判断一个物体的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保持不变;
(2)
根据进率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3)
已知路程和时间;直接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综合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单位换算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析】解:
(1)
舰载机着舰过程中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
减小到0
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300km/h=300隆脕1000m3600s隆脰83.3m/s
(3)
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v=st=100m2.5s=40m/s
.
答:(1)
舰载机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
减小到0
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300km/h
合83.3m/s
(3)
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40m/s
.六、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8、(1)L
2;
(2)
如图所示:.
【分析】解:(1)
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灯L2
串联,测L2
的电流;
(2)
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测干路电流,如图所示:
电路图为:
故答案为:(1)L2(2)
实物图和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1)
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分析电路图然后答题;根据图示电流表确定电流表的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电流表示数.
(2)
电流表串联接在干路中;测干路电流.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电路分析、电流表读数、修改电路图等问题;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体合资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4篇
- 公共桌椅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派遣合同标准文本
- 人才房认购合同标准文本
- 人员食宿合同范例
- 农村租地合同标准文本封面
- 产品设备技术引进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家居装修材料采购销售合同
- 共同投资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普通教育学第八章德育课件
- 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导论课件
- 痉挛康复及肉毒素的应用培训课件
- 江垭中学学生会章程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清明节主题班会PPT模板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教材分析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2022年全国计算机一级EXCEL操作题
- 悬挑式卸料平台作业的风险评价结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