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F/33/wKhkGWelj9mAWbkZAAFoVQGh-o8537.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F/33/wKhkGWelj9mAWbkZAAFoVQGh-o85372.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F/33/wKhkGWelj9mAWbkZAAFoVQGh-o85373.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F/33/wKhkGWelj9mAWbkZAAFoVQGh-o85374.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F/33/wKhkGWelj9mAWbkZAAFoVQGh-o853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0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滑动;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
A.重力势能逐渐增加;动能也逐渐增加。
B.重力势能逐渐增加;动能逐渐减少。
C.重力势能逐渐减少;动能也逐渐减少。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少;动能逐渐增加。
2、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的一定越快。
D.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变化的一定越快。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Kg,均匀的细链条长为2m,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一端,使1m长部分垂在桌面下,(桌面高度大于链条长度,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则链条的重力势能为()A.-2.5JB.-10JC.-5JD.04、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A.B.C.D.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他们的动量相等,但甲的质量比乙的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可能相向运动。
B.甲的动能等于乙的动能。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甲;乙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求出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现已测出物体平抛运动曲线上某点的坐标为x、y,用表达式v0=____可以求出该小球的平抛运动的初速度。7、【题文】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到B曲线为双曲线.图中V0和P0为已知量.
①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选填“等温”“等容”或“等压”)过程;
②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做功大小为;
③从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放热情况为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无吸放热”)。8、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乙图是______(
选填“电磁”或“电火花”)
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选填“交流4V隆芦6V
”或“交流220V
”)
.
(2)
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
个点未画出.
按时间顺序取012345
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
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
单位:cm)
.
垄脵
在计数点1
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
______m/s
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垄脷
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
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
到0
点的距离为______cm
.9、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以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O
为起点,取A
点为第一个计数点,以后每数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______s
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若量得BC=6.79cmCD=8.04cm
则vC=
______m/s
加速度a=
______m/s2
.10、【题文】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速度从A点无摩擦地滑上半圆槽,小球通过最高点B后落到C点,AC=AB=2R,则小球在B点时半圆槽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
11、A、B
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13
而转过的角度之比娄脮A娄脮B=31
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
______;周期之比TATB=
______,半径之比是______.12、质量为0.5kg
的物体,自由下落10m
重力势能减少______J
此时物体的动能为______J.(g
取10m/s2)
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9题,共18分)13、为了实现登月计划;先要测算地月之间的距离.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在地面附近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又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1)地球的质量为多少?
(2)地月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用已知量表示)
14、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图乙所示的由曲面轨道和圆轨道平滑连接的模型(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若质量为m的小球从曲面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且可以顺利通过半径为R的圆轨道的最高点A.已知P点与B点的高度差h=3R,求:
(1)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速度有多大?
(2)小球通过A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有多大?
(3)若小球在运动中需要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且刚好能通过最高点A,则小球从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15、天文工作者观测到某行星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绕行星公转周期为T.
求:
(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为多大?
(2)要在此行星的赤道上发射一颗同步人造卫星;使其轨道在赤道上方,则该同步卫星离地表的高度h为多大?
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求:
(1)拉力F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
(2)在t秒末拉力F做功的瞬时功率;
(3)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8、有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2s末至6s末的位移为24m;从6s末至10s末的位移为40m,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大?初速度是多大?
19、质量为30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1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当水平拉物体的力分别为28N和50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各是多大?(g=10m/s2)
20、如图所示,AMB是AM和MB两段组成的绝缘轨道,其中AM段与水平面成370,轨道MB处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E=5×103N/C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m=0.1kg、电荷量q=+1.0×10-4C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v0=6m/s从离水平地面高h=4.2m处开始向下运动,经M点进入电场,从B点离开电场,最终停在距B点1.6m处的C点.不计经过M点的能量损失,已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滑块:
(1)到达M点时的速度大小;
(2)M、B两点的距离l;2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及运动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前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移;
(2)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拉力在前2s内的平均功率和1s末的瞬时功率。
评卷人得分四、识图作答题(共3题,共30分)22、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到含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看图请回答:(1)G0、G1、G2、三代DNA分子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_______;G1_______;G2_______。(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_______。(3)图中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_______。(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23、31、(10分,每空2分)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含2个A的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生物性状受________共同控制。单独种植一株浅绿色成熟植株上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2)一批浅绿色植株,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再随机交配得到F3,那么在F3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3)现有一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且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Ⅰ、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若F1___________,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24、34、(10分,每空1分)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上;欲分析色素种类,可用_________(溶剂)分离叶片中的色素。(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_________。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3)野生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中,水光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三碳糖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转变成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4)野生型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突变体高_________μmolCO2•m-2•s-1。(5)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下图)。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20分)25、画出下面足球和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
26、作图题:按所标条件分别对甲、乙图中力F
进行分解,并用作图法求出甲图中分力、F1F2
的大小.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3题,共9分)27、【题文】如图所示,倾角450高h的固定斜面。右边有一高3h/2的平台;平台顶部左边水平,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静止小球B,右边有一半径为h的1/4圆弧。质量为m的小球A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从斜面最高点飞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滑上平台,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B从圆弧上的某点离开圆弧。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斜面与平台间的水平距离S和A的初速度v0;
(2)若M=2m;求碰后B的速度;
(3)若B的质量M可以从小到大取不同值,碰后B从圆弧上不同位置脱离圆弧,该位置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求cosα的取值范围。28、【题文】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总质量为m1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求:(8分)
(1)X星球的质量(2)登陆舱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9、【题文】在天津市科技馆中;有一个模拟万有引力的装置。在如上图所示的类似锥形漏斗固定的容器中,有两个小球在该容器表面上绕漏斗中心轴做水平圆周运动,其运行能形象地模拟了太阳系中星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图2为示意图,图3为其模拟的太阳系运行图。图1中离中心轴的距离相当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则:
(1)在图3中,设行星A1和B1离太阳距离分别为r1和r2,求A1和B1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2)在图2中,若质量为m的A球速度大小为v,在距离中心轴为x1的轨道面上旋转,由于受到微小的摩擦阻力,A球绕轴旋转同时缓慢落向漏斗中心。当其运动到距离中心轴为x2的轨道面时,两轨道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请估算此过程中A球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
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wG=-△Ep
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滑动;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逐渐减少.
由于物体加速滑动;所以动能逐渐增加.
故选D.
【解析】【答案】知道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根据动能的定义判断动能的变化.
2、A|C【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知物体受的合外力大则产生的加速度也大;即它的速度变化快,与速度大小及速度变化大小无关.所以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合外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合外力大产生的加速度也大,与速度大小无关.
3、A【分析】解:将链条分成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两段,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则水平部分的重力势能为零,竖直部分的重心中竖直段的中点,离桌面的高度为h=-m=-0.5m
竖直部分的重力为mg,这样竖直部分的重力势能:Ep=mgh=×1×10×(-0.5)J=-2.5J.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将链条分成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两段;水平部分的重力势能为零,竖直部分的重心为竖直段的中点,再求解重力势能.
本题关键知道均匀链条的重心在其几何重心,根据重力势能EP=mgh求解,要注意重心在参考平面下方时重力势能是负的.【解析】【答案】A4、C【分析】解:设屋檐的底角为娄脠
底边为L
注意底边长度是不变的,雨滴下滑时有:
L2cos胃=12gsin娄脠t2
所以:t=Lgsin胃cos胃
因此当娄脠=45鈭�
时;时间最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雨滴从房顶下淌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理模型和物块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一样,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即可.
注意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在讨论物理量的变化时,可以通过不变量和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写出方程进行讨论.【解析】C
5、D【分析】
A;甲、乙两物体动量相同;则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同,它们做同向运动而不可能做相向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物体动能与动量P间的关系是EK=由于两物体动量相等而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甲的动能小于乙的动能,故B错误;
C、物体速度v=由于两物体动量相等而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甲的速度小于与的速度,故C错误;
故选D.
【解析】【答案】动量是矢量;只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物体的动量相等;
根据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分析答题.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由可得飞行时间初速度考点:平抛运动【解析】【答案】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①从状态A到B过程中是定值;所以气体经历等温变化;
②根据公式可得气体做的功为梯形的面积,所以有
③A到B到c围城的面积小;这个面积是对外做的功,c到a放热,面积大,也就是说放的热多。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析】【答案】①等温;②3P0V0/2;③放热;8、略
【分析】解:(1)
乙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
.
(2)垄脵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
个点未画出.
故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1=0.03552脳0.1=0.18m/s
因为x01=1.40cmx12=2.15cmx23=2.90cmx34=3.65cm
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鈻�x=0.75cm
根据鈻�x=aT2
得a=0.00750.01=0.75m/s2
.
垄脷x45=x34+鈻�x=3.65+0.75cm=4.40cm
所以计数点5
到0
点的距离为x5=10.10+4.40cm=14.50cm
.
故答案为:(1)
电火花;交流220V
(2)垄脵0.180.75垄脷14.50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的运用.【解析】电火花;交流220V0.180.7514.50
9、略
【分析】解: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每数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C=0.0679+0.08042脳0.1=0.74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鈻�x=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0.0804鈭�0.0679(0.1)2=1.25m/s2
.
故答案为:0.020.10.741.25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鈻�x=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解析】0.020.10.741.25
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由B到C做平抛运动,则有解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B+mg=mvB2/R,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2R=解得
N=m-mg=0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解析】【答案】011、略
【分析】解: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13
由v=st
公式可知;线速度之比vAvB=sAsB=13
.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之比娄脮A娄脮B=31
由公式娄脴=娄脮t
可知角速度之比娄脴A娄脴B=娄脮A娄脮B=31
.
由T=2娄脨娄脴
得周期之比TATB=娄脴B娄脴A=娄脮B娄脮A=13
.
由R=v娄脴
得半径之比RARB=19
故答案为:131319
.
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13
由v=st
求出线速度之比.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之比娄脳A娄脳B=31
由公式娄脴=娄脠t
可求出角速度之比.
由T=2娄脨娄脴
得到周期之比TATB=娄脴B娄脴A.
由R=v娄脴
得求出半径之比rArB
.
本题考查应用比例法解题的能力,注意控制条件相同,应用控制变量法.【解析】131319
12、略
【分析】解:重力对物体做功WG=mgh=0.5隆脕10隆脕10J=50J
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50J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物体的动能增加50J
则此时物体的动能为50J
.
故答案为:5050
.
重力做功多少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
物体自由下落时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的动能.
掌握常见的功与能的关系是关键.
要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取决于重力做功,动能的变化取决于合力做功.
本题也可以根据根据自由落体的规律求得物体下落的速度,再求动能.【解析】5050
三、解答题(共9题,共18分)13、略
【分析】
(1)根据在地面附近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列出等式:
=mg,得:M=
(2)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由得:r=
再根据GM=gR2,得r=
答:(1)地球的质量为
(2)地月之间的距离为.
【解析】【答案】根据在地面附近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列出等式求出地球的质量.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轨道半径也就是地月之间的距离.
14、略
【分析】
(1)设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得
(2)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在A点的速度为VA;设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F;
由动能定理得:
由向心力定义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得F=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mg
(3)设小球刚好在A点的速度为V;由向心力定义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mg=即V=
设小球从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由动能定理得:
mg(h-2R)+W=
得W=-0.5mgR
所以小球克服阻力做功0.5mgR
答:(1)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速度
(2)小球通过A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F′=mg
(3)小球从P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0.5mgR
【解析】【答案】(1)欲求B点的速度;只需对于P到B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或者是机械能守恒都可以;
(2)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轨道对小球的弹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道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3)首先求出刚好能通过最高点A点时的临界速度;再应用动能定理就可以了.
15、略
【分析】
(1)设行星质量是M;卫星质量是m;
对卫星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①;
设行星表面上一物体质量为m′;
则对该物体有:②;
联立①②得,③;
(2)设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h;
对同步卫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④;
联立①④(或②③④)解得:.
答:(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同步卫星离地表的高度h为(或).
【解析】【答案】(1)卫星绕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行星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据此列方程可以求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行星自转周期;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可以求出同步卫星到地表的高度.
16、略
【分析】
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固定挡板对B的支持力为0,由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B的加速度a=0;
以B为研究对象则有:F1-mBgsinθ=0;
故此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1=mBgsinθ.
则A所受的合外力F合=F-F1-mAgsinθ=F-(mA+mB)gsinθ;
在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之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Agsinθ;
故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
B刚要离开时,弹簧伸长量△x2=
所以A的位移d=△x1+△x2=.
答: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F-(mA+mB)gsinθ;
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x1+△x2=.
【解析】【答案】要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就需要知道此时B所受的各个力,即需要知道此时弹簧的拉力,由于物块B刚要离开C,故固定挡板对B的支持力为0,所以根据B的受力情况求出此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1=mBgsinθ;从而求出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受到的合外力;
要求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需要知道弹簧的形变情况,由于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物块B刚要离开C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弹簧的伸长量就等于物块A的位移,所以要求出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和B刚要离开时C时弹簧伸长量.
17、略
【分析】
(1)根据功的定义式可知。
拉力F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为W=Fscosθ
(2)设在t秒末物体的速度为v,由于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则有①
设在t秒末拉力F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则有P=Fvcosθ②
由①②两式得:
(3)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有:
③
f=μN④
N+Fsinθ=mg⑤
Fcosθ-f=ma⑥
由③④⑤⑥可解得:
答:(1)拉力F在t时间内做功W=Fscosθ
(2)在t秒末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解析】【答案】(1)根据功的定义式求力F在时间t内做的功;
(2)根据P=Fvcosθ求力F的瞬时功率;
(3)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出加速度a;再根据受力分析求出摩擦力f,由f=μN反推出动摩擦因数μ.
18、略
【分析】
根据△x=aT2得,a=.
物体在2s末至6s末内的平均速度.
知4s末的速度为4m/s.根据v=v+at得,v=v-at=6-1×4m/s=2m/s
答:这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1m/s2;初速度的大小为2m/s.
【解析】【答案】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2s末至6s末中间时刻的速度,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的大小.
19、略
【分析】
因为物体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1N,当水平拉物体的力分别为28N,物体不动,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有:f1=F=28N.
当水平拉力为50N时,物体运动.根据f=μFN得,f2=0.1×300N=30N.
答: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等;分别为28N30N.
【解析】【答案】当水平力拉不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拉得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20、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带电滑块的运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①进电场前斜面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在电场中沿水平地面的匀减速直线运动;③离开电场后沿地面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本题可以单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去计算,也可以结合能量部分来解题.
解(1)方法一:在滑块从A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8m/s
方法二:在斜面上;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根据运动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得:解得=8m/s
(2)物块离开B点后;并停在了离B点1.6m处的C点处:
方法一:滑块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得=4m/s
所以;在滑块从M运动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9.6m
方法二:滑块从B到C的过程中;由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可得:
同理;从滑块从M运动到B的过程中;
联立上述方程,带入数据得:=9.6m【解析】(1)8m/s;(2)9.6m2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知前2s内物体的运动加速度为
根据速度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为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前2s内有
2s后有
由图可知联立解得
(3)拉力在前2s内的平均功率为
1s末的速度大小为
1s末的瞬时功率为【解析】(1)(2)(3)四、识图作答题(共3题,共30分)22、(1)BAD
(2)0:1:1
(3)3132
(4)半保留复制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DNA分子半保留方式的理解,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解答】(1)由题意可知,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的2个DNA分子的两条DNA链中都是31P,应位于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G1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G2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2次细胞分裂后获得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另一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下方“重”的位置。(2)由(1)分析可知,G2DNA分子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和“重”的位置,且比例是1:1,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无DNA分子的条带分布,一个DNA分子经两次复制得到4个DNA分子,即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0:1:1。
(3)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试管的“轻”的位置,该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图中②是试管的“中”的位置,DNA分子中若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
(4)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解析】(1)BAD(2)0:1:1(3)3132(4)半保留复制
2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离定律的应用、基因频率的计算以及遗传实验题的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解答】(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生物性状受基因与环境共同控制;根据题意可知,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即基因型为Aa,该植株自交后代为AA:Aa:aa=1:2:1。(2)有一批浅绿色植株(Aa),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AA、Aa、aa,由于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所以熟植株中只有AA、Aa,比例为1:2;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即成熟植株中AA:Aa=1:1;F2再随机交配得到F3,后代有AA=9/16、Aa=6/16、aa=1/16,成熟植株AA:Aa=3:2,因此a基因频率=1/5。(3)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如果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上,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因此,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4)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解析】(1)基因与环境AA︰Aa:aa=1:2:1(2)1/5(3)正确因为A或a基因在m段,不可能出现浅绿色植株(Aa)(4)Ⅰ、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Ⅱ、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24、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及分析、识图能力。理解光合作用过程和色素提取实验原理,掌握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准确分析图表做出合理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合作用的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可以用无水乙醇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2025年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招聘备案制教师4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秦皇岛2025年河北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招聘人事代理人员1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梧州2025年广西梧州市事业单位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0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多流水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德州2024年山东德州天衢新区第三批招聘教师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高亮度充电式手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粉碎自动送料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活能全效眼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文丘里喷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安装承包免责协议书模板
- 《智能风控实践指南:从模型、特征到决策》记录
- 砌筑工理论试题库
- 新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2024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 JBT 7387-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探究
- 2024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典型题】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课堂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