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1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2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3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4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03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01模拟基础练

【考向一】病句的辨析

【考向二】病句的修改

02真题实战练

03重难创新练

模拟基础练।

考向一病句的辨析

1.(2024•江苏宿迁•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了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直播,心中充满对航天人的敬意。

B.热爱长跑运动的人们,驰骋在泗洪稻田湿地马拉松赛道上。

C.老师讲课真有趣,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在“心中”前加“我”;

B.搭配不当,“驰骋”意为(骑马)快速奔驰,与“马拉松赛道”搭配不当,可改为“奔跑”;

C.重复赘余,可删去“地笑了”;

故选Do

2.(2024•江苏镇江•阶段练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强烈不

满。

B.学生如果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

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C.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目前全球已有近100个左右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

设了汉语课,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D.二连的恐龙化石、锡林郭勒盟的辽阔草原、包头的南海湿地、阿拉善的沙漠奇石,成为各地

区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A.主语残缺,删掉“对于”;

B.结构混乱,前一句主语是“学生”,后一句就暗换成了“考场满分作文”,应在“那么”后加

“考场满分作文”;

C.重复赘余,将“近100个左右”中的“近”或“左右”删掉一个;

故选Do

3.(2024•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小江同学还摘录了一些课文中的原句,修改后打算进行语病

练习,其中只有一句是亚项的,请你一起来识别一下吧()

A.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个共性。

B.科学家们一直对大约6500万年前后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C.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D.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可删掉“通过”或“使”;

B.语义重复,“大约”或“左右”删掉其一;

C.语序有误,“吹拂、冲刷”应改为“冲刷、吹拂”,这样才与前面的“水流和风”相对应;

故选Do

4.(2024•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下列句子线有置唇的一项是()

A.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C.我们要响应政府“创建文明城市”,把江阴建设成为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D.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答案】D

2/21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

A.搭配不当,“增强”和“生活方式”搭配错误,应该把“增强”改为“选择”;

B.语序不当,应该先“了解”,后“保护”,可以改为“了解并保护”;

C.成分残缺,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后面应加上“的号召”;

故选Do

5.(2024•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线有谓痼的一项是()

A.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

感情丰富细腻。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中”,或去掉“使”;

C.语序有误,可将“学生非常受欢迎”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

D.句式杂糅,删掉“的原因”,或删掉“之所以”“因为”;

故选Bo

6.(2024•江苏南通•阶段练习)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B.我市区高架地面系统BRT环线全部建成通车后,不仅会更好地提升城市功能,而且能更好地

方便市民出行。

C.在“汉语盘点2021”揭晓仪式中,“治”“建党百年”“疫”“元宇宙”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

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D.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凯旋回归,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飞行任务取得圆满。

【答案】C

【解析】A.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

B.语序不当,”方便市民出行”没有“提升城市功能”地位重要,将“不仅”“而且”后面的内

容互换位置;

D.词义重复,“凯旋”和“回归”删掉其;缺宾语,可在句末加“成功”;

故选Co

7.(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列各句中,级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六合区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屋子里放着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机器的质量,是决定能否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答案】D

【解析】A.主语残缺,删掉“由于”或“使”;

B.语序不当,“推广”与“通过”对调。

C.语意重复,去掉“和书籍”,

故选Do

8.(2024•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漠有•谓病的一项是()

A.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B.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C.闯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C

【解析】A.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行动”;

B.语序不当,将“讨论”和“发现”交换位置;

D.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故选Co

9.(2024•江苏盐城•阶段练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里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与规模。

【答案】C

【解析】A.成分多余,去掉“任务”;

B.”优秀的大量的歌曲”语序不当,应为''大量的优秀的歌曲”;

D.“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去掉“与规模”即可;

4/21

故选Co

10.(2024•江苏镇江•阶段练习)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句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五一”节日期间,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到葛仙湖公园观看灯光秀表演。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答案】A

【解析】B.语序不当;将“许多”和“附近的”调换位置;

C.句式杂糅;删掉“诱发的”;

D.主语残缺;删掉“通过”或“使”;

故选Ao

考向二病句的修改

1.(2024•江苏徐州•阶段练习)根据语境作答。

(阅读下面关于“河南卫视中秋晚会”的语段,完成小语提出的几个问题。)

①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不出意外地再次出圈,o《胡俑狂欢夜》舞者

们化身唐三彩“胡俑”,在微缩的(A)内跟随音乐舞动,随着时空之门开启,他们穿越到现

代洛阳城,在古今交r6ng的洛阳街头参加月夜狂欢。

②和赏月、吃月饼、玩花灯一样,看中秋晚会日益成为一项新民俗。“秋晚”的传统文化

色彩更浓,也更具创意。新的表达形式、新的视听技术、新的审美意趣都在这个节日中zhd

n放光彩。无论是作为阖家团圆时的背景音乐,还是社交媒体上不能错过的热搜话题,

“秋晚”都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活力,在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上做出一次次令人惊艳的创新。

中秋节(B)着中国人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虽然节日习俗在演变,而且国人血

脉里对月圆人圆的向往始终不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万家灯火的守护,无疑增强了

民族的凝聚力,涵养了家国情怀。

小语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

【答案】虽然节日习俗在演变,但是(但;可是;然而……)国人血脉里对月圆人圆的向往始

终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虽然节日习俗在演变,而且国人血脉里对月圆人圆的向往始终不变”,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虽然……而且……”搭配错误,正确的关联词搭配应该是“虽然……但是……”“虽然……

但……”“虽然……可是……”“虽然……然而……”等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修改后的句子”虽然节日习俗在演变,但是国人血脉里对月圆人圆的向往始终不变”。

2.(2024•江苏徐州•阶段练习)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秋意(),永定河畔的秋色也斑斓起来,那是大地的调色板,色彩丰富而热烈。金黄的

落叶、火红的枫叶、深绿的松针,他们都是自然的画家,用它无比的创造力,描绘出一幅幅美

丽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行走在永定河畔的林荫道上,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木()o它们的叶子渐渐变黄,像是

被太阳染上了一层金色。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飘落在地面上形成一层的积叶。踩在上面

发出轻微的响声,仿佛走在一个黄金铺就的小径上。远处山峦起伏,在阳光下呈现出层层叠叠、

云雾缭绕。

在这片林荫中,有一些柳树。它们的垂柳枝条也逐渐变黄,在微风中轻轻()着。柳

树枝条下垂,像是一个个优雅而婉约的舞者,在秋风中跳起了独特的舞蹈。阳光透过柳树间隙

洒下来,将地面抹上一层柔和而温暖的光影。

而花草也给永定河畔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菊花盛开着,在金黄、红色和白色之间交织出了

一幅美丽的图案。,O,O

联系上下文,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远处山峦起伏,在阳光下呈现出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的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句尾加上“的美景”或“的景象”。

3.(2024•江苏徐州•阶段练习)根据语境作答。

国潮与汉风相遇,传统与时尚相融,如今的徐州正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轻松qi8()

意的旅游体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演出太精彩了!”9月21日,来自刚果(金)的贾斯汀来到徐州,沉浸式体验大型湖岛

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演出中,,,再现了苏轼与徐州的不解之缘。

贾斯汀和外籍友人们对演出(A)。

“徐州是一部古书,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期待更多演艺作品。”中国山水实景演

6/21

出创始人梅帅元说,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B)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最

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将地域文化巧妙融入实景演出中,打造出集大成文化体验,推动地

方文旅产业发展。

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传唱着两汉四百年煌煌盛世,也开启了徐州的豪迈与雄健。

、,徐州勇担新的文化发展使命,用实干担当再赋新时代“大风歌”。

开幕式上,徐州提出将鹿续传承历史文化根脉,用心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充分ji()

取历史文化滋养,在千年文脉的薪火相传中创造发展新辉煌。

以“汉”为媒,真诚邀约。期待更多人走进徐州这座古今交融的魅力之城!

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开启了两汉四百年煌煌盛世,也传唱着徐州的豪迈与雄

健。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该句词语搭配不当,“传唱着”与“煌煌盛世”搭配不当,“开启了”“豪迈与雄健”搭配不当,

应把“传唱着”“开启了”交换位置。

4.(2024•江苏徐州•阶段练习)根据语境作答。

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

辉,宋韵画卷中处处见风雅,“大莲花”里钱塘潮涌……开幕式唯美惊艳瞬间中的——A__,你

都看懂了吗?

良渚

开幕式文艺演出甫始,一只飞鸟就映入了观众的眼帘,这只鸟似乎正在唱出季()亮

的曲子。它的原型是良渚遗址中反山大墓出土的玉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

省考古学会会长刘斌说,良渚玉器中不但有玉鸟,还有不少带有鸟纹,良渚先民视鸟为神的载

体和化身。

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成功申

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以美轮美奂的玉器、气势冬()伟的三重城、规模宏大的水

利工程,证明中国当时就有了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

文艺演出中,还可以看到玉琮、神徽、古城等一系列良渚文化元素。内圆外方的玉琮是杭

州亚运会的一大宠儿,从吉xidng()物、火炬到奖牌,不少设计都有它的“元素”。浙

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玉琮上大下小象征天地,中央的穿孔既是沟通天地的通道,

也是旋转的宇宙中轴,它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宇宙观模型,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B—的重

要文化标识。

桂花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在白居易当杭州“市长”的时代,赏桂就与观潮

相提并论,成为秋日杭州两大赏心乐事。

1983年,杭州市将淡yd()的桂花确定为市花。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统计,全市桂

花种植数量已有500万株。,,o

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举行”。

5.(2024•江苏盐城•二模)前不久,某校新闻社综合媒体报道,撰写了一篇新闻稿,请你一

同修改完善吧。

3月28日消息(记者小徐)3月27日上午,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在经过隔离恢复、

疗养恢复以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徐州沛县,前往初高中母校看望师生。在初中母校的社

团中心,音乐社团的同学们齐声高唱《我相信》,歌声缭亮激昂,让现场每一个人【甲】()o

科技社团的蔡同学从小就喜爱看星空,她把朱杨柱视为自己的偶像,她说:“

朱杨柱寄语学弟学妹,栗(),(),(),珍惜青春,不负绍华,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

披荆斩棘,用智慧描绘星辰大海,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在高中母校,朱杨柱为师生们分

享了一段从校园到太空的非凡旅程。最后,他以曾经的语文老师孙老师的赠语“六心”来勉励

学弟学妹们:“诚心爱心责任心,雄心信心平常心。六心皆有之时,便是你我成功之时。”回里

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另U能奉献”,以朱杨柱学长

为榜样,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甘愿为祖国【乙】(),无私奉献!

小徐稿件中的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抄在下面吧。

【答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

精神(原句缺少宾语)

8/21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句子的结尾加“的精神”。

6.(2024•江苏徐州•二模)根据语境作答。

中考在即,为了提醒学生珍惜时间,激发学习热情,徐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古人智慧•时

光印记”主题讲座,以下是小语准备的宣传单文案: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钟表尚未普及的岁月里,古人是如何巧妙h8ng()量时间

流转的呢?实际上,古人一般白天用日勤,晚上用漏刻。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太阳钟,日暮通

过观察太阳光影的变化来(A)计量时间,而漏刻则是依赖水均匀滴落以计算时间。壶中刻箭

徐徐滑动,每一格刻度都见证了流逝的光阴。除此之外,还有浑天仪等具备机械动力的计时器,

可以神奇地展现星xiD()运动。

古代的计时方式充满了智慧与生活哲学,无论是利用自然力量的日售,还是借助物理原理

的漏刻,都揭示了古人对时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它们不再是科技的体现,更是文化、艺术与

日常生活的交融。在现代精准计时技术面前,这些传统计时方法更显得(B),让我们共同怀有

这份对时间的敬畏,让时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小语一不小心将画线句写成了病句,请你帮她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答案】关联词使用错误,使语义表达有误,把“不再”改为“不仅”。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不再是……更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不再”改为“不仅”,与“更是”构成递进关系。

7.(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面有关写作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四处

错误,请将错误句序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好”?②“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

③进一步说,④“篇章”组织得错乱,“词”使用得乖谬,便是“不通”。⑤对一般人来讲,只

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⑥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精深,⑦所以是

不论何人都必须达到的,并且是可能达到的。

错误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

修改:

错误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③反过来说;④“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

织得错乱,便是“不通”;⑦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

【解析】第一处:第①句表意不准确。结合后面语句可知,全段都是围绕“通”来进行阐述,

故应将“好”改为“通二

第二处:第③句过渡语有误。第②句是从正面讲什么是“通”,第④句是从反面讲什么是“不

通”,两句是并列关系,非递进关系,故第③句应改为“反过来说”。

第三处:第④句语序不当。“词”构成“篇章”,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先说“词”,再

说“篇章”,故第④句应改为“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第四处:第⑦句中,“可能”表示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

必要,一定要。二者在语气的强调上由轻到重,故应先说“可能达到”,再说“必须达到”。

8.(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无处不在,我们需栗习惯与之共存的生活。①在长期的演化中,人

类已经和那些从远古祖先开始一路陪伴的病毒组成完美默契了。②我们与从家畜那里来的病毒

磨合得虽然还不完美,但多少有点默契,所以不容易严重疫情。③唯独来自野生动物的病毒跟

人类丝毫没有一丁点磨合,因此引起大瘟疫的疾病差不多几乎全部来自野生动物。④所以希望

大家平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更要远离野生动物。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o

(3)第③处成分赘余,应把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____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组成达成(形成);(2)不容易引发;(3)差不多(几乎);(4)不要食用野

生动物要远离野生动物。

【解析】(1)“组成完美默契”搭配不当,应把“组成”改为“达成”或“形成”;(2)“所以

不容易严重疫情”成分残缺,应在“不容易”后加“引发”;(3)“差不多”与“几乎”成分赘

余,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即可;(4)“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更要远离野生动物”语序不当,

10/21

应为“要远离野生动物,更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9.(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

0.7克左右。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③在

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④比如说,登山运

动员攀登海拔8848.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

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1)第①处语意重复,应把_______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把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O

【答案】(1)“大约”或“左右”;(2)“由于”或“使”;(3)“难以生存”“感到不适”;(4)

“补充”“缓解”(或“减少”“清除”等)。

【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第①处“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应把“大约”

或“左右”删去;(2)第②处成分残缺,介词“由于”和“使”淹没了主语,应把“由于”或

“使”删去;(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难以生存”“感到不适”互换位置;(4)第④处“补

充不适”搭配不当,应将“补充”改为“缓解”(或“减少”“清除”等)。

10.(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

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

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

相互补充。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

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创造塑造;(2)被把;(3)“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学校。

【解析】(1)“性格创造”搭配不当,也属用词错误。改为“性格塑造”即可。(2)把字句误

用为被字句。改为“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3)残缺“达到”这一动词的宾

语。改为“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乃至学校”语序不当。应改为

“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真题实战练।

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你准备应聘徐州博物馆讲解志愿者,小徐从报纸上摘抄了一

段文字考考你。

通过考古,采撷大地深处的文明碎片,寻找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可以找到一座城市文化

的根和魂。将散落的遗址串珠成链,将城下城的碎片拼凑成画,徐州的文化底色由此A()。

史河流韵、天工汉玉、俑秀凝华、金戈铁马……展示在徐州博物馆的一件件徐州出土文物,带

着遥远时光的故事,成为独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丰厚徐州的底yOn()。尘封于徐州

大地的一个个考古遗址,记录古城坚韧成长的过去,yun()育8()的人文精

神。这些由过去流向现在的历史见证,在时代的前行中,滋养徐州的未来。,,

,伴随城市更新的铿锵足音,徐州正以文铸魂、以文塑城。在文化强市的化蝶之旅中,

徐州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

小徐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抄成了病句,请你修改过来。

【答案】在文化强市的化蝶之旅中,徐州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在文化强市的化蝶之旅中,徐州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动力”。

2.(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唱于市井。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

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

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

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绘t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

《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保护并传承下去。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12/21

【乙】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故修改为:洋溢着泥土芬芳的扬

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保护并传承下去。

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城市是古老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自然与人文碰撞和融合的场所。【甲】伟大的城市犹如

浩瀚的典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伟大的城市犹如宽广的海洋,汇聚着多

元的文化,孕育着p8ng()勃的希望;伟大的城市犹如璀璨的星空,隐藏着无尽的do()

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它可能是我们离开了的故乡,可能是

现在生活的地方,也可能是向往的远方。【丙】我们在这里汲取力量,收获成长,播种梦想。

[丁1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我们用脚步丈量,用真心感受,书写青春的诗行。愿你我

都能在这里各得其所,与它O

以上语段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甲】句B.【乙】句C.【丙】句D.【丁】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丙】句语序存在问题。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播种梦想”,然后“汲取力量”,最

后“收获成长”;

故选Co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翻开厚重的历史,拂去岁月的尘埃,每一位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都是中华民

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和情怀,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檄()。无数仁人志士p@o()

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浇灌理想之花。英雄儿女各千秋,一寸丹心为报国。伟大的时代呼唤伟

大的精神,呼唤革命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呼唤我们对人民英雄永h8ng()的景仰。

奋进壮闫()时代,书写非凡答卷。我们需栗汲取革命文化的养分,不断发扬和继承

“铁军精神”。新时代盐城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我们应当用传承之笔描绘“①",用创

新之笔描绘“②”,用发展之笔描绘“满园春晖画”。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答案】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该句语序不当,应将“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

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学校组织大家到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承'三杰’志•逐

青春梦”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注释】‘'三杰":指翟秋白、张太雷、,阵代英这三位革命人物。

活动后,小文代表学校给纪念馆常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但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

感谢信尊敬的常老师:您好!

A感谢您在闲暇之余为我校师生做“光明之路”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声情并茂。B您

的精彩讲座,让同学们明白了始终为理想不懈奋斗奉献自己宝贵青春。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成长

的关心与帮助!

画线B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

【答案】您的精彩讲座,让同学们明白了始终为理想不懈奋斗奉献自己宝贵青春的重要性。

【解析】成分残缺,“让同学们明白了……”缺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重要性”;

6.(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2023年,盐城迎来建市四十周年,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盐城建市以来的

四十年,是一部勃力同心、阵厉奋发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永不懈ddi()的奋斗

史;是一部劲帆高悬、乘风破浪的发展史。回望四十年继承,开tub()、创新的奋斗历

程,我们跋()山涉水,步履不停。''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今天的盐城,

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盐城人正以“拼”

的干劲,“燃”的①,“敢”的②,坚定绿色发展追求,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

的崭新画卷,为美丽中国呈上盐城篇章。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答案】绘就“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动宾搭配不当,把“奏响”改为“绘就”。

7.(2023•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下面是“徐州园博园”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根据要求完成

任务。

春意渐浓正是踏青时,徐州有个地方已经可以提前体验“春光万顷”了。2023年3月10

日,经历了一冬天的休整之后,徐州园博园带着诸多新玩法全新开园。

14/21

3月10日上午10时,“欢乐园博汇•快哉徐州游”2023徐州园博园踏青游园暨徐州文旅

消费推广春明季活动在徐州园博园qT()幕。记者现场踏访看到,如诗如画的园博园,

春风拂绿,生机盎然,山水林湖含翠,亭台楼阁若隐。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徐州春天的美,

还能通过39个省市展园、10个国际园,以及多个公共展园,感受园林之美,自然之美。微风、

花海、草地、露营,将人、自然、城市、园林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相融相生,充分体现了第十

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绿色城市、美好生活”的主题。

据介绍,3月10日一31日游园会期间,园博园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望山依泓、

一云落雨、徐州街、儿童友好中心、徐州园、清趣园六大场地策划开展六大主题特色活动,精

心编排“彭城满庭•笑客迎”迎宾表演、露天迷你音乐节、国风巡游、互动短剧、小丑嘉年华、

古琴表演、汉服舞蹈快闪等众多A(沉浸沉醉)式游园活动。

为了方便游客踏青,徐州市文广旅局发布了2023年徐州市春季旅游精品路线,东北、东

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集萃一城芳华,展现徐州的自然生态之美、人文hui()萃之

美。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州春季赏花地图,大家可以结合各种花的花期,B(追求追逐)

一个花香四滥的春天。

近年来,徐州全力打造“快哉徐州”城市文旅品牌,在旅游项目建设、特色产品打造、文

旅宣传推广等方面发展迅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淮海经济区及周边游客,谱写“诗和远

方”的美好篇章。

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微风、花海、草地、露营,将人、自然、城市、园林相融相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微风、花海、草地、露营,将人、自然、城市、园林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相融相生”一句中

存在成分赘余的问题,应删去“相融相生”,修改为:微风、花海、草地、露营,将人、自然、

城市、园林相融相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8.(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20点04分璀璨呈现。

诗意的6u然,浪漫的创意,巧妙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全

球无数观众带来了一场“很中国”的视觉盛ydn。节目中黄河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

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递出来,这包含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哲

学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打破牖()阖、互相理解,这不仅是奥运会的功能,也是中国近年

来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倡导的理念。开幕式中,随着奥运火炬冉冉升起的,是由各国小雪花共同

组成的世界大雪花。在遭受过新冠港()情的全球挑战后,“更团结(Together)”这个词

写进了奥林匹克宣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雪花盛景,展现的是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开放和包容。

根据语境,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凝聚”和“破冰”的意蕴都传递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划线部分“‘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递出来”语病是语序不当,结合前文“节目中黄河

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可知,应是先“凝聚”,在“破冰”才

与前文一一对应,语气顺畅,因此,应将“破冰”和“凝聚”调换位置。

9.(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阅读文雅的演讲稿《奋斗•青春》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

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冬a。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运动健儿,到广枣田野上艰苦

奋斗,建设美丽乡村的年轻面孔,到碧海蓝天间甲天宇、捍卫主权的空中卫士……广大

青年向我们展开了青春亮丽的风采,也感召着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在追梦的路上,有温情的师长相随,有真zh】的友谊作伴,

有乙的书籍引路,我们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的底色,矢志不渝,丙—新时代的青

春之歌!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

【解析】画波浪线的语句中“展开”和“风采”搭配不当,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

10.(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

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

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

成功之果。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16/21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后增补0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第①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

(2)第②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3)第③处应将“是否"删去,

(4)第④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①“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中“推敲”与“得失”搭配不当,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

及”;

②“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中,“达到”缺失宾语,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

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中,不合逻辑,“是否”

包含正反两个方面,与“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对应,删去“是否”;

④“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语序不当,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

“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重难创新练

1.【融入当地风情】(2024•江苏盐城•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盐城的四季美不胜收。春天,有举()绿的草,有攀()纷的桃李,有—的鸟儿,

好不热闹;夏天,有一碧万顷的荷塘,有热烈而粗gudng()的暴雨,大自然将zh0()

蓄了一季的力量恣意挥洒;秋天,梧桐叶染上了一层金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冬天,

城镇悄悄化了装,草木都敷上了一层薄雪,整个大地在雪里安静地睡着……盐城的四季真是多

姿多彩啊!我的0-牵动着运里的卷一道风景。-

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答案】这里的每一道风景(都)牵动着我的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性和修改病句。

第一空,语段中加点的“里”是“里面”的意思,这是一个表示方位的名词。

第二空,这是语序不当的病句。此句话“牵动”的施动者是“这里的每一道风景”,应将“这

里的每一道风景”和“我的心”调换位置,故改为:这里的每一道风景牵动着我的心。

2.【融入当地风情】(2024•江苏扬州•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中秋久化历更悠久,,底韵深星,,拜月是扬州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风俗仪式,早在2016

年,就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今年的中秋拜月活动中,市民游客通过祭月、

焚香、祭酒、诵读拜月祭文、月神祭拜等传统礼仪,沉浸式体验古人的“拜月礼”。

月饼是中秋的“标配”。游客们现场制作冰皮月饼,共同享受甜蜜团圆。糯米搓面皮、填

充月饼馅、用模具压制等一系列动作,大家参与其中,越来越xidn熟。孩子们笑逐颜开,小

手沾满了馅料,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甜香,营造出温暖和幸福的氛围。

修改文中划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答案】在“甜蜜团圆”后加“的时光”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游客们现场制作冰皮月饼,共同享受甜蜜团圆”是成分残缺,缺少

宾语中心语,缺少能和“享受”搭配的宾语,可以在“甜蜜团圆”后加“的时光”。

3.【融入当地风情】(2024•江苏宿迁•期中)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齐聚洪泽湖畔,相约美丽泗洪。10月22日,2023泗洪稻田湿地马拉松鸣枪开赛。本次赛

事以“'蟹‘逅'醉'美的你”为主题,起点位于泗洪城南公园,终点A(设置/安放)

在古徐水街。路线充分结合泗洪地域特色,沿途经过深河洼风光带、柳山湖风景区、洪泽湖湿

地公园等旅游景点。奔跑在“洪马”的赛道上,金色稻suI迎风摇曳,百里湖wGn烟波浩渺,

万亩蟹塘阡陌纵横……参赛选手在B(畅享/畅想)赛事的同时,也领教了泗洪金色的

乡村原野和大湖湿地的美丽景色。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领教”改为“观赏”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搭配不当,“领教”和“景色”不搭配,应将“领教”改为“观赏”。

4.【综合性学习】(2024•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实验初中九年级(1)班将承办“青春有为•自

强不息”主题活动,你作为活动组织者需完成各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zCin

xdn天道,奋发进取,持之以恒。正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gudngmd。的中华大地上

才能pCixi爸浩浩丝路长歌,B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延续至今,创造煌煌盛唐气象。亲爱的同

学们,我们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将是我们实现价值_A_成就未来

18/21

的动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主题班会——“青春有为•自强不息”。

B处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延续至今”和“创造煌煌盛唐气象”对调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句语序不当,应先“盛唐气象”再“中华文明”,因此将“灿

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延续至今”和“创造煌煌盛唐气象”对调。

5.【综合性考法】(2024•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②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

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③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吵简单与丰富。④更多的

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⑤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

葱茏。⑥在一个人安静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安静中蕴含着的巨大力量。⑦这些力量闪耀着人

性的光辉,织就了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⑧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

,迹^飞。⑨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呢?⑩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

的清凉,安静的人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必若■号手,怡然不同。

A.第⑩句中画线的句子“人”作主语,“张狂”作谓语,“优雅”作宾语。

B.加点的“的”是助词,“才”是副词,“风姿静美”“岚流云飞”是主谓短语。

C.选段第②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第⑨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选段第⑥句有语病,应该将“人”和“安静的”调换位置。

【答案】D

【详解】A.“是”作谓语,“张狂”作定语;B.“岚流云飞”是并列短语;C.选段第⑨句是选

择关系的复句;D.分析正确;故选D。

6.【综合性考法】(2024•江苏南京•阶段练习)请你把以下三则材料填到相应演讲话题的横

线上。(只填序号)

A.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一一《礼记•缁衣》

B.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