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物质科学
第11讲常见的化学反应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考点四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题型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题型三置换反应
题型四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题型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考直频次命题预测
1.了解物质变化存在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化
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
程,并存在能的转化;化
学变化还会伴随沉淀、产
生气体、颜色变化、发
1.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的理解
光、吸热或放热等现象。
主要有选择题和实验题
2.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
2.复分解反应命题点有:①复分解反
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
应的实质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②利
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等。
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判断离子或物质
常见的化学3.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是否共存;③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进
反应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24年考查3分
彳浒勿质的分离提纯;④利用复分解反
种类和数量不变;化学变
应原理进行物质的检验和识别等,考
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
察形式多样、在选择、填空、探究中
改变。
均可以出现,常常是以一包白色固体
4.了解氧化反应及燃烧,
中判断其中成分为背景。
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的过程;具有安全意识,
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
法。
5.知道常见的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
分解反应的特点。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物唬化:没有碰质的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物理性质: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
见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缴表现出来的蜥
的
化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夕I帧质的反应
学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月
反—置换反应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5喉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
同,分为缓慢氧彳睡眠!1烈氧化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
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
定义
质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
性质内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
性、稳定性、毒性等
性、吸附性等
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针对训练
1.(2024•浙江模拟)近年来,我国对芯片产业关注度日益增加。如图是芯片的“地基”一一硅
晶圆的制作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A.①B.@C.③D.(4)
【解答】解:A、加碳高温,有新物质硅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熔化、直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切断、切片,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抛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o
2.(2024•湖州二模)龙年春晚西安《山河诗长安》,在古代与现代的跨时空碰撞之下,呈现出其
独特的文化魅力,彰显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大数据显示,西安在春节期间成为入境游目
的地第一名。
(1)西安分会场的灯光熠熠生辉,仿佛一道流动的彩虹。这些灯饰中大都填充了稀有气体,这利
用了稀有气体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星河轮转,时光千载,李白仗剑今朝入长安。其使用的佩剑材料为铁合金,从物质分类角度
分析,合金属于0(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李白吟诵的《将进酒》将节目的整个气氛推向高潮,打开酒瓶,就能闻到酒香。其微观原因
是。
【解答】解:(1)稀有气体在通电后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但由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
化,所以稀有气体在通电后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2)由金属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
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为合金,因此合金属于混合物;
(3)打开酒瓶就能闻到扑鼻的酒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答案为:
(1)物理;
(2)混合物;(3)分子在不断运动。
3.【新考向】(2024•慈溪市一模)稀有气体的发现,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电火花使空气中氮气跟氧气化合,使氮气变成氮的氧化
物,然后用碱溶液吸收而除去,剩余的氧气用红热的铜除去。最终总是残留有1%左右的气体。
材料二:1882年,英国化学家瑞利测得从空气除去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后得到的氮气密度为
1.2572克/升,而从氨气分解得到的氮气测得密度为1.2508克/升,两者相差0.0064克/升。重复实
验,发现两者的密度总是维持相同差值。同时采用卡文迪许的实验方法,得到了一种未知气体。
材料三:受瑞利实验启发,拉姆塞做了如下实验:把已经除掉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
灼热的镁以吸收其中的氮气,最终得到了与瑞利相同的气体。通过合作研究,他们终于在1894年
发现了空气中一种新的气体元素,命名为“僦二
材料四:拉姆塞分别在1895年和1898年发现了氯气、氟气、锐气和抗气。1898年氨气亦由弗里
德里希发现,至此稀有气体全部被人熟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仅通过卡文迪许得实验操作,最终残留1%左右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
有o
(2)瑞利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是否来源于实验误差,请作出判断并
说明理由o
(3)在瑞利和拉姆赛得到的那种未知的气体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
于”)氮气密度。
【解答】解:(1)仅通过卡文迪许得实验操作,最终残留1%左右气体的物理性质有难溶于水,化
学性质有不与氧气反应(不与碱溶液、氮气、二氧化碳、水反应)。
(2)瑞利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不是来源于实验误差,是因为两种方
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维持相同的差值。
(3)在瑞利和拉姆赛得到的那种未知的气体密度大于氮气密度。
故答案为:(1)难溶于水;不与氧气反应(不与碱溶液、氮气、二氧化碳、水反应)。
(2)否;通过重复实验,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维持相同的差值。
(3)大于。
考点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定义通式特点
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
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
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A+BC-AC+B单换单、强换弱
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食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易混易错
1、铁与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
2、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水反应物之一可溶生成物满足下列条件之
酸+盐——>酸+盐反应物之一可溶
盐+石氤-->盐+为氤反应物均应可溶有气体放出;
有沉淀生成;
盐+盐--->盐+盐反应物均应可溶
有水生成。
针对训练
4.(2023•瓯海区二模)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A.铁+氧气'二'四氧化三铁
点燃
B.铝+氧气氧化铝
MnO
C.过氧化氢T2水+氧气
点燃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答】解:A、B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故错误;C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
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错误;D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既不是化合又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D。
5.(2023•普陀区校级模拟)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
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
①Si+02—SiO2
高温
②SiO2+Na2co3-----Na2SiO3+CO2t
高温
③SiCh+2C^Si+2cot
△
(4)Si+2NaOH+H2O—Na2SiO3+2H2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4价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A、③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1)X2+x+(-2)X3=0解得x=+4,故C正确;
D、Si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硅,故两者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故选:Bo
6.(2023•永康市校级三模)取稀硫酸与氢氧化钢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硫酸和氢
氧化领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氯化领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氧化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C.加氯化铜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
D.测溶液的pH,pH刚好等于7
【解答】解:A、加氯化领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稀硫酸,硫酸和氯化钢
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错误。
B、加氧化铁固体,粉末全部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稀硫酸,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铁和水,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错误。
C、加氯化铜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钢,氢氧化钢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
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钢,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等于7,显中性,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钢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2024•杭州模拟)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1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
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关于反应的进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Ba(OH)2溶液质量/g
A.15-。段只发生1个反应
B.a-b段生成的沉淀是BaSO4
C.根据图数据,要推算原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除已知数据外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点
对应的沉淀质量
D.c点所含的溶质只有BaC12
【解答】解:。〜a段生成的是硫酸钢沉淀,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钢和氢氧化镁沉淀,b〜c段生
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所以
A、b〜c段只发生氢氧化钢和氯化镁的反应1个反应,故正确;
B、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钢和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
C、由图中数据,要推算原溶液盐酸的质量分数,已知烧杯中盛有MgS04和HC1的混合溶液100.
0g,还需要知道稀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Ba(OH)2+2HCl=BaC12+2H2O,只需知道a点对
应的硫酸钢质量,BaC12+MgSO4=BaSO4\+MgCl2,即可求出与硫酸镁反应的氯化钢的质量,B
a(OH)2+2HCl=BaC12+2H2O,依据求出的氯化钢的质量,即可求出混合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
代入可求出混合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D、硫酸镁和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镁和氢氧化/反应生成氢氧化
镁沉淀和氯化钢,所以c点的溶质为BaC12,故正确;
故选:Bo
8.【新考法】(2024•吴兴区模拟)己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O2t+H2O+CaC12可自发进
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溶质H2SO4HC1H2sH2CO3HC1O
PH
小一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
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A.H2S+C11SO4—H2so4+CuSI
B.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t
C.2HCl+CaS-CaC12+H2st
D.CO2+H2O+Ca(CIO)—CaCO3I+2HC1O
【解答】解: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由题意,较强酸发生类似
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
A、H2s的pH比H2s04的大,即H2s的酸性比H2SO4的弱,不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
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正确。
B、H2so4的pH比H2c03的小,即H2s04的酸性比H2c。3的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
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C、HC1的pH比H2s的小,即HC1的酸性比H2s的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
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D、H2CO3的pH比HC1O的小,即H2c03的酸性比HC1O的强,符合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
生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9.(2023•鹿城区模拟)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
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
子的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_________和构成的(写符号).工业上
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
1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
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解答】解:(1)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的;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两电极上分别产生氯气和氢气,并在溶液中生成氯化钠,该
通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12t+H2t;
通电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Na+、Cl-;2NaCl+2H2O—2NaOH+C12t+H2f;
(2)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
淀;故填: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考点四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类型定义实例
氧化反应物质与氢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占燃
C+O2^MZO2
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力口执
CO+CuO—^=Cu+CO2
有还原性,如CO)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反应
氢气一氧化碳
反
可2H2+。2金强2H2。2CO+O2-^2CO2
应
燃
现淡蓝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所罩干冷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
性
象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反
力口执力口执
H+CUO――CU+HOCO+CuO=^Cu+CO
应222
装CO1CuO
还
置
原七
性
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
现黑色固体变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象成注意:尾气燃烧或收集起来,防止污
染。
易混易错
H2、CO等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先验缆,防止与空气混合受热时发生爆旌。H2的燃
烧产物只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鉴别;CO的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
鉴别。
针对训练
10.(2024•越城区校级一模)“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
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
载氧体循环传送器
(1)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2)载氧体循环中,CuO-*Cu2O发生了.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空气反应器中,氧气被消耗,排出气体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IWJ;
+2+1
(2)载氧体循环中,CaO-GnO,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1)高;
(2)还原。
11.(2023秋•越城区校级期中)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
甲)。
(1)《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
高温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2Fe+3c02其中属于
还原剂的是。
(2)实验室可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有吸收CO2与收集CO的
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3)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和坐标。(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高温
【解答】解:(l)Fe2O3+3CO——2Fe+3c02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A
尾气处理装置A,具有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图示如下:
(3)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贝!!:
高温
3CO+Fe2O3—2Fe+3CO2
160112
16gx
Fe的质里/g
16016g
x=11.2g;即反应后生成铁质量为11.2g,图示如下:
112―x
A
12.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反应:H2+CuO—Cu+H2O。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
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图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开始前需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应先通一
段时间氢气,再加热氧化铜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
(2)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使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
请你提出修改意见:o
【解答】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或加热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先通一
段时间氢气,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2)制取的氢气中会混有水蒸气,为了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在AB之间防止一个干燥装
置。
故答案为:(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发生爆炸;
(2)在AB之间放一个干燥装置。
13.现有10g锌、8g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某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他
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和实验装置(如图1):
H2s。4CuO
Zn-H27CU
CU
的
质
量
g
(1)实验时,为了能够持续地小流量地产生氢气,应该更换图中的仪器是:
(2)试计算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能生成多少克单质铜?
(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Zn为横坐标,以生成的Cu
为纵坐标(如图2),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转折点的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1)分液漏斗能控制加入液体的量,实验时,为了能够持续地小流量地产生氢气,
实验时应该小流量连续缓慢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应该更换图中的仪器是:将长颈漏斗更换成分
液漏斗。
(2)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能生成单质铜的质量为:8gx益正x100%=6.4g
04+lo
答: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能生成6.4克单质铜;
△
(3)根据Zn+H2SO4=ZnSO4+H2t和CuO+H2—H2O+Cu
可得关系式:Zn-----------------Cu
6564
氢气是先通后停且有部分残留在装置内没有参与反应,所以消耗的锌大于6.5go得图如下:
CU
的
质
量
g
510Zn的质量g
图2
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4.(2024•温州三模)我国有许多特色美食,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碎豆子B.酿制米酒C.压榨甘蔗D.采摘茶叶
【解答】解:A、磨碎豆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酿制米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压榨甘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采摘茶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15.2月3日晚间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并引发火灾,
下列氯乙烯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B.可燃
C.微溶于水D.沸点-13.4℃
【解答】解:A、无色属于物质的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
错;
B、可燃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微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沸点-13.4C,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o
16.(2023•杭州)汽车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钢化玻璃门窗
铝合金引擎盖
汽车大灯一
合成橡胶轮胎
A.钢化玻璃透光性好
B.合成橡胶做轮胎耐磨
C.汽车大灯可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铝合金做引擎盖,耐氧化耐腐蚀
【解答】解:A、钢化玻璃透光性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
错误。
B、合成橡胶做轮胎耐磨,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
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汽车大灯可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在高压电作用下会发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铝合金做引擎盖,耐氧化耐腐蚀,是因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
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题型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17.下列与Na2O+H2O—2NaOH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H2O+CO2—H2c03
B.Zn+2HCl=ZnCh+H2t
C.Na0H+HCl=NaCl+H20
通电
D.2Ho2^—2H2O+O2t
【解答】解:Na2O+H2O—2NaOH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合反应。
A、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该反应为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D、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其他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o
18.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CaOaCa(OH)z—
CaCOs2CaCOj
»CO2
资料一:公元三世纪,张华在《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即如图反应
①,其中“白石”即石灰石,“白灰”即氧化钙。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9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就可以制作出碳酸水。
资料四:182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加压得到液态二氧化碳。
(1)反应①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从微观角度分析,“碳酸水”与“液态二氧化碳”的构成(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答】解:(1)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生
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2)碳酸水中含有碳酸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液态二氧化碳中只含碳酸分子,因此从微
观角度分析,“碳酸水”与“液态二氧化碳”的构成不同;故答案为:不同。
题型三置换反应
19.(2023•绍兴)《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
高温
釉”。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2O3+CO-2FeO+CO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克
C.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可燃物
高温
【解答】解:A、由Fe2O3+CO^2Fe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FeO中氧元素显-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20.【新考向】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沙子
(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温
①2C+SiO2^Si(不纯)+2COt
高温
②2c12+Si(不纯)-^SiC14
高温
③SiC14+2H2^4HCl+Si(高纯)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
B.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C.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发生还原反应转化成单质硅,故A正确;
B、②③的目的是将不纯的硅经过转化提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杂质得到纯硅,故B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对比可知①
③是置换反应,故C正确;
D、反应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表现为-2价,反应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表现为-1价,故D
错误;
故选:D。
21.中国高铁已创造多项世界之最,目前国内高铁运营里程达3.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
%□给国人带来便利,还凭借其优秀的性能走出了国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高
高温
铁铁轨需要无缝焊接,其原理是:2Al+Fe2O3—2Fe+A12O3在这个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A1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A12O3
D.这该反应中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
【解答】解:A、反应前铝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是+3,该选项正确。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该选项正确。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Fe2O3,该选项不正确。
D、这该反应中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该选项正确。
故选:Co
题型四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22.(2023秋•慈溪市校级期中)某溶液溶质可能是NaOH、HC1、H2so4、MgC12的一种或几种。
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0x
A.HC1和H2so4一定有
B.H2s04和MgC12一定有,NaOH一定无
C.HC1和MgC12一定有
D.HC1一定有,NaOH、H2s。4一定无,MgCh可能有
【解答】解:向该溶液中滴加Ba(0H)2溶液,不能立即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一
段时间后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银先和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镁反应,因此溶液中含有盐酸、氯
化镁,溶液中含有盐酸,则不含有氢氧化钠,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因此HC1和Mg
C12一定有。
故选:Co
23.(2023秋•临海市校级期中)小敏在吃皮蛋时尝到了涩味。为找到去除涩味的方法,小敏查阅资
料发现皮蛋制作时需要用到“灰料”进行腌制。“灰料”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
碱以及食盐混合,并加水调至糊状。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H)2和Na2co3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变
C.“灰料”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OH\Ca2+.COj-
D.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
【解答】解: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和Na2c03,故A错误;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灰料”
溶液中不可能含有Na+、Cl\OH、Ca2+.CO歹,因为Ca?+、CO厂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由于有氢氧化钠生成,皮蛋沾点食醋再吃,能发生中和反应,可缓解皮蛋的涩味,故D正确。
故选:D。
24.【新考向】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0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主要反应是:CuSO4+Na2cO3+H2O=Na2sO4+Cu(OH)
2I+CO2t;次要反应是:CuS04+Na2cO3=Na2SO4+CuCO3I
(2)CuSO4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主要反应是:CuSO4+Na2S=Na2SO4+CuSI
很难发生的反应是:CuSO4+Na2S+2H2O=Na2SO4+Cu(OH)2;+H2St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
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CuS<Cu(OH)2<CuCO3B.CuS>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D.Cu(OH)2<CuCO3cCuS
【解答】解:沉淀反应中,生成物的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应越容易发生,
CuSO4+Na2c03中主要发生CU2++CO32-+H2O=CU(OH)2I+CO2f,次要发生Cu2++CO32-=
CuCO3I,可说明Cu(OH)2的溶解度小于C11CO3的溶解度;
CuS04+Na2s中主要:Cu2++S2-=CuSI,次要:Cu2++S2-+2H2O=Cu(OH)2I+H2Sf,可说
明CuS的溶解度小于Cu(OH)2的溶解度,
则溶解度CuSVCu(OH)2<CuCO3,
故选:Ao
题型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25.(2022秋•西湖区期末)工业上常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来制取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
高温
料硅,其中有一步的反应为:SiO2+2C^Si+2COt,对该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硅元素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体现了C具有还原性
D.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
高温
【解答】解:A、由SiO2+2C^Si+2COt,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高温
B、由SiO2+2C^Si+2cot,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高温
C、由SiO2+2C^Si+2cot,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高温
D、由SiO2+2C^Si+2cOt,二氧化硅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26.(2023秋•鹿城区校级月考)下面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I】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
反应。
[阶段]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
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m】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
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
(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CuO发生了反应。
(2)根据化合价升降说,甲、乙、丙、丁为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3)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o
A.得失氧说不能解释没有氧参与的反应,具有局限性,该理论应该摒弃
B.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C.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D.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E.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
【解答】解:(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H2跟氧发生的反应,发生
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2)因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和单质生成,所
以一定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乙为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丁)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甲或丙'(丙或甲)中,有的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
应,有的反应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A.得失氧说不能解释没有氧参与的反应,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延
伸和完善,不能摒弃,故错误;
B.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可见,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
一的关系,故正确;
C.电子转移说是从电子得失(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故正确;
D.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一定是有利的,例如金属的锈蚀等,故错
误;
E.由题干信息可知,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故正
确。
故选:BCE。
27.如图1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拉瓦锡推翻“燃素说”柯塞尔和路易斯建立
建立“氧化学说”了成键电子理论
贝歇尔和施塔尔弗兰克兰提出
提出“燃素说”化合价概念
【阶段】】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
应。
【阶段n】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m】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公寓合同样本
- 债务物品抵消合同标准文本
- 亲子农场出租合同样本
- 仓库占用合同样本写
- 保姆用工中介合同标准文本
- 优惠注册公司合同样本
- 兑工厂合同样本
- 个人合伙合作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关于出游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劳动业务合同范例
- 酒店前台接待部职能职责介绍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一模)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退伍军人创业汇报
- 2025年柳州市城中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鱼塘承包合同(个人承包)8篇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子宫肌瘤临床路径与治疗指南
- 婴幼儿生活照护 课件 6行动手册单元六饮水活动照护
- 石材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 2024智慧水电厂建设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