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第一章让我们走最进地理

第二节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判断:①有指向标:指向标指示北向,以指向标为准。②无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③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达方式: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

4.比例尺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比例尺范围内容

大小详细

小大简略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1.航海家麦哲伦完成环球航线,证实地球的形状;地球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纬线与经度、纬度

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

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

定义

圆圈叫纬线圈弧线,叫经线

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南北

起始度数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标识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度数变化

由赤道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至90°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至180。

规律

20°W,160OE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半球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小东大西)

3.纬线位置关系:相互平行;经线位置关系:相交于极点;经纬线位置关系:

4.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

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

5.掌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6.经纬网的判读(横纬竖经)

(1)用箭头标出度数增大方向,标上字母标识:

①北大北纬,南大南纬;②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2)横纬竖经:先读纬度,再读经度;书写要规范,某地位置如(30°N,

7.地球的运动

方式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1天昼夜更替、天气变化、时差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约1年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8.极地俯视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71%,陆地:29%)

2.七大洲、四大洋(记忆名称、相对位置)(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最大:亚洲;面积最小: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南极洲1/北冰洋)结合重要经纬线、地理事物判断各大洲位置

3.洲界线:①亚欧: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②亚非:苏伊士运河

③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④南北美:巴拿马运河⑤亚、北美:白令海峡⑥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1.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海拔、相对高度)

2.陆地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学会判断各地形类型,掌握各地形类型的特点,及世

界主要地形区。世界之最:名称及分布(一定要找图)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海拔<200米>500米>500米<500米

中间低

坡度较缓,相对高度

起伏平坦开阔内平边陡坡陡谷深四周高

小于200米

最高青藏高原最高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之最亚马孙平原(亚洲)(亚洲)哈萨克丘陵刚果盆地

(大洲)(南美洲)最大巴西高原最长安第斯山脉(亚洲)(非洲)

(南美洲)(南美洲)

3.世界两大山脉带:①太平洋沿岸山脉带:科迪勒拉山系;②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及非洲西北部山脉带:阿尔卑

斯一喜马拉雅山脉带。(记忆名称、相对位置)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等。

5.等高线地形图:

①等高线②等高距: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

疏)④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b.山脊:凸低为脊(“低级”),作为分水岭;c.山谷:凸高为谷

(“高估”,集水或发育河流的地方;d.鞍部e.陡崖:等高线重合。

【常见考法】①视野类:高处无遮挡;②爬山:缓坡省力且安全;③修路:沿等高线,减缓坡度;④攀岩:陡崖,

等高线重合处;⑤悬空栈道:又高又陡;⑥水土保持:陡坡,等高线密集处;⑦水库/大坝:山谷利于集水/蓄水,

工程量小。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2.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3.板块构造学说:①六大板块(记忆名称、相对位置)②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记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常见考法】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的成因,如高山高原上出现海洋生物化石,又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东非大

裂谷的形成等。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全球人口已超80亿人,仍在较快增长。快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

命不断延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人口总数增加;<0:人口负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

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

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5.人口问题:

①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亚、非、拉地区)一资源短缺、

污染加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

②人口负增长(意大利、德国和瑞典等)一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人口的增长应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人种。

2.人种分布:

黄色: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及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

白色: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阿拉伯人)和亚洲南部、

大洋洲。

黑色: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部。

■白色人种叫黄色人种勿黑色人种

3.美洲地区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原因:历史原因,

欧洲殖民者将黑人奴隶贩卖至美洲)曲白色与黄色人种混居白色与黑色人种混居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2.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第一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

发源地分布经典宗教建筑

基督教巴勒斯坦(西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圣经》教堂

西亚和东南亚、非洲北部和东清真寺

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西亚)《古兰经》

部,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徒穆斯林

佛教古印度(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斯里兰卡各类佛经寺庙、佛塔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1.定义: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形式:城市和乡村(村庄、集镇)。

2.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3.乡村发展为城市的一般阶段:村庄一集镇(城镇)一城市一大城市。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往往形成较大城

市(人口密集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等。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特点:短时、多变;气候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2.认识常用天气符号。P68

[方法技巧]据时间描述进行判断:天气短时、多变,如昨天、今天、明天、早上、中午、晚上等词语;

气候有一定时间段,全年、一年、季节、春夏秋冬等词语。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空气的温度,°C表示;测定:气温计;

2.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②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海陆因素);③同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因素)。

【北半球】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最冷、最热月定半球17月气温最高:北半球;7月气温最低:南半球。

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形成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气温下降到水

汽能凝结出来。

4.降水类型:对流雨(夏季的午后)、地形雨(山地)、锋面雨(我国大部分时间)。

5.世界降水分布规律:①低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②中纬度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③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

岸多于西岸地区。世界的雨极一印度的乞拉朋齐(地形雨)。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L地球形状(纬度因素):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

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2.地球运动:①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一太阳高度角改变一天气变化;②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

夹角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常见考法】据某一日期判断某地季节、昼夜长短(极圈内极昼/极夜)、太阳高度大小等;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直射赤道

记忆重点地图D春分90°

明21日前后北寒盼更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A0°-极

直射南回归线23.5°

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夏至南温带

射赤道12月22日前后

明22日前后

【方法技巧】观察北极圈及其以北地第3日展色,证明有极昼现象光圃魁输谴1稹日。

地球公转示意图-------9-0-。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

春分3.21前后赤道(0。纬线)昼夜平分无

夏至6.22前后北回归线(23.5N)昼长夜短极昼

秋分9.23前后赤道(0。纬线)昼夜平分无

【北半球】冬至12.22前后南回归线(23.5°S)昼短夜长极夜

4.海陆分布(海陆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散热快;海洋吸热、散热慢】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北半球最冷1月、最热7月;海洋最冷2月、最热8月。(南半球相反)

5.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因素):①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阴坡、阳坡气温差异)。

②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迎风坡、背风坡降水差异)。

③气温随着地势(海拔)增高而降低(海拔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0。

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①改变地表状况,影响局地气候;②形成城市“热岛效应”;③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加

剧温室效应;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①以温定带【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②以水定型【据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雨热配合等,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步3聚依据气温/降水变化结论

7月>1月北半球

1.判断半球最冷月、最热月气温

反之南半球

>15℃热带

最冷月均温0℃-15℃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2.以温定带

<0℃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苔原暖季短暂、冰原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内降水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总量夏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以水定型降水季节变化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雨热配合等

热带沙漠气候

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类型名称、分布、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示意图分布规律

气温(C)降水(亳米)

40800

30600

道附近(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0400

刚果盆地等)

!0200

卿0

M123456i789101112(月)

气温(C)降水(充米)

40800

30600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非洲热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0400带草原面积最大)

10200

...■il1

11..0

123456789101112(月)

气温CC)降水Gt米)

40800

30*=*=*-600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20--------400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10--------200

0、1MAJ0

2345678901112(月)

气温(P)*水(毫米)

401---------1800

二颂

---------400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高温干燥):二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及西岸地

---------200区(北非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大)

uU__10

123456789101112(月)

气温/C»75/mm

30400

20—300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V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亚热带大陆东岸(我国南方地区)

(雨热同期)

0——100

同0

-10

12345678910112月份

气温/C降K量/mm

30-400

20-——300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00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10-

(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100

-loll11111()

12345678901112月份

气fi/c冰lt/mm

30400

20存——300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大致

以1月PC等温线为界,以北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0-V—200

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

—\lioo

0风气候。(我国北方地区)

llllllo

-10ZuuidlllVIU

12345678901112月份

气力a/r降水量/mmI

30400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300

q中纬地区(南北纬40。60。)大陆

温带海洋气候I年内降水均匀10200

西-11—芹|-1_|

(全年温和湿润)

0--------100

■„

■10miMH

12345678901112月份

气温(C)降水量(毫米

SUU

20300亚欧大陆、北美洲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L、

1A_/

1U\Zonvnu(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n

U100

in•nn

14710月

第五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1.国土面积:最大一俄罗斯,最小一梵蒂冈;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千米2,居世界第三位。

2.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古巴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①发达国家一欧洲(最集中)、北美洲、大洋洲I,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多分布在北半球。

②发展中国家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最大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③“南北关系”【北一发达国家、南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叫做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叫做南南合作。

七下

L**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河、湖、海)等自然地理要素;

2.**人文地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经济、人口、民族、城市、交通、文化等方面;掌握了解不同地区

的人文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区域地理**: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

方面。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欧洲

亚洲欧洲

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东、北、南一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西连海陆西、北、南一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

地理位置欧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东连亚洲,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

士运河与非洲相望相望

纬度跨寒、温、热三带(跨纬度最广的大洲)纬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①高原、山地为主

①平原为主,地表起伏小

②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形地势②山地呈东西走向分布南北两侧

(海拔最高的大洲除南极洲外)

③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貌典型)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①气候复杂多样(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温带气候为主;

②各地气温差异大(北半球的“寒极”一奥伊米亚康)

气候特征②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③大陆性特征显著

③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亚洲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最典型

①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

入海;

②内流区面积广大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但短小;航运价值高

河流特征世界最大湖泊(咸水湖)一里海欧洲最长河流一伏尔加河(内流河)

最深湖泊(淡水湖)一贝加尔湖世界流经国家最多一多瑙河

亚洲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一长江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澜沧江)

居民/人人口最多;人口大国:中国东亚,印度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老龄化严重)

西温带大陆性气候密]热带沙漠气候图温带季风气候

整寒带气候喀高原山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东半球西部,赤道横穿大洲中部,地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世界上

国家最多的大洲。

2.与欧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地形特征: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特色地形:非洲屋脊一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高

峰一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的盆地一刚果盆地,世界最长断裂带一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沙漠一撒哈拉沙漠。

4.气候特征:①气候普遍炎热,“热带大陆”,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②干旱地区广;③分布特点: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5.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

流向流经地形区流经气候区水量水位变化注入地

热带草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