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
知识点: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图a)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图d
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图b)
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
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图C)
a.u>2fb.f<u<2f
4y-
I
atMu
c.O<u<fd.u=2f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
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
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
同侧。应用:放大镜。
应用一:眼睛和眼镜
人眼成像原理:眼球的构造和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照像机有镜头、光圈、调焦装置、暗
箱和底片,眼球也有类似的构造,角膜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晶状体相当于调焦的透镜,
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1.近视眼:近视眼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球屈光
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视物模糊。所以近视眼的远点不在无穷远处,而在某个有限距
离处,近视眼的进点也比正常眼近,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
(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原因: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要宜一些,晶状体折光能力强。远处来的平光会聚在视
网膜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是一个光斑了。
(3)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凹透量做眼睛,使远处来的光先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可矫正近视眼
视力。
2.远视眼:在完全静止的调节状态下,由远距离(指5米以上)目标投射的光线,集合在视网
膜之后。这种反常的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远些。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
cm。
(1)特点:远视眼只能看见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比正常人要凹一些,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来的光线会聚点在
视网膜后。①眼轴过短如小眼球;②眼轴正常而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弱,如角膜的弧度过平以及屈
光指数偏低等。
(3)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
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配戴适当的凸透镜做眼睛,可矫正远视眼的视力。
应用二:显微镜与望远镜
一、显微镜
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
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
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k■•次;
ttK.*大.实像
2.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
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
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二、望远镜
1.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
镜的焦距短。
2.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
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
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
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
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物镜B目<
信除中暑
ZH1J1ZHONGKAO
1.(2023•泰安)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
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实验次数12345
物距u/cm6030201512
像距v/cm1215203060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第1次实验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④当u=11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②③④正确
【解答】解:①由表中数据可知,u=v=2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
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故①错误;
②第1次实验,u=60cm>2f,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②正确;
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逐渐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③
正确;
④当u=llcm,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④错误。
故选:B»
2.(2023•宜昌)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
如图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
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2倍焦距以内
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解答】解:
AB、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
缩小的实像,此时光源在二倍焦距之外,故AB错误:
C、光源远离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
确;
D、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此时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向透镜内注水,故D
错误。
故选:Co
3.(2023•江西)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解答】解:ABC、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BC错误;
D、由于此时成的是实像,所以即使实验中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故D正确。
故选:D。
4.(2023•通辽)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选填“平面
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
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
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
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
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
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丙
乙
甲
则W
Illlllllllpllllll
3070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
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
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
理工作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使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
像,光屏应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
(4)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更加会聚,要使光屏上
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玻璃板;(2)虚像;(3)投影仪;变大;(4)左。
5.(2023•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U)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
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O
甲乙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列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w/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6020倒立、缩小、实像
23030倒立、等大、实像
320
410
①凸透镜焦距f=cm。
②当物距u=20cm时,像距v=cm。
③当物距u=10cm时,像的性质是o
(3)如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
球中所成的像将(变大/变小/不变)。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u=v=3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30cm,故
凸透镜焦距f=15cm;
②当物距u=20cm,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物距等于第1次成像时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
路是可逆的,故像距应该等于第1次成像时物距,即v=60cm;
③当物距u=10cm,此时u<f,根据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像的性质是正立、放大、
虚像;
(3)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
像近像变小,可知,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变小。
故答案为:(1)光屏中央;(2)①15;②60;③正立、放大、虚像;(3)变小。
1.(2024•福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
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B错
误;
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
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将物距和像距互换,此时2f>u>f,可以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选项D正确。
故选:D。
2.(2024•鞍山模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
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
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
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
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
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
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电子眼”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汽车到凸透镜的距离
大于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
故选:Ao
3.(2021•息县模拟)在第二十二届中部农博会上,我省以食用菌品牌产品为主体参展,160多个
食用菌产品集体“亮相”,彰显“沃野中原生态农业”的河南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如图所示是小
明在会场用数码相机(焦距不变)先后拍摄的同一个新品种花菇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B.甲照片中花菇的像是缩小的,乙照片中花菇的像是放大的
C.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镜头向外伸
D.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远离花菇,镜头向外伸
【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错误;
B、照相机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片中花菇的像都是缩小的,故B错误;
C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乙照片中花菇大些,像变大了,应增大像
距,减小物距,则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同时照相机靠近花菇,故D错误、
C正确。
故选:Co
4.(2023•定远县校级模拟)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患有远视眼。
参照下面两图,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AB、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
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
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AB错误。
CD、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
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
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o
5.(2023•庆云县校级一模)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
采取()
A.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解答】解: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人像太大了,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要减小
像的大小,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物距,并减小像距;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机的距
离,同时减小镜头和胶片的距离;人不动时,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Do
6.(2023•绥江县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
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FFF2F
A.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
B.凸透镜不动,把光屏与蜡烛交换位置,光屏上将出现清晰放大的像
C.凸透镜不动,当把蜡烛向左移动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需向左移动
D.随着蜡烛燃烧烛焰逐渐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也向下移动
【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
为投影仪,故A错误;
B、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不动,把光屏与蜡烛交换位置,此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凸透
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把蜡烛向左移动时,增大了物距,则要缩小像距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因此将光屏向左
移动,故C正确;
D、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所以当烛焰逐渐向下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故D错误。
故选:Co
7.(2023•金坛区二模)如图甲是猫追老鼠的画面,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大玻璃杯放在画前,
惊奇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的
说法正确的是()
A.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B.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将水杯逐渐靠近画面,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将画面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
【解答】解:AB、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该
凸透镜能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由乙图可知,此时的老鼠的像与甲图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
左右颠倒的实像,故AB错误;
C、将漫画逐渐靠近水杯,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是向
右跑的,不是掉头的,故C错误。
D、若将漫画离水杯再远一些,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
一些,故D正确;
故选:D。
8.(2023•柳州一模)小明用图所示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点为F,要想在
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蜡烛应放在透镜左边的()
A
一•--♦------
abcF'F
V
A.a处B.b处C.c处D.F处
【解答】解: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则物距应该大于焦距,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
大,根据图示可知,蜡烛放在c点时,光屏上的像是最大的。
故选:Co
9.(2023•顺义区二模)现代生活中,人们由于长时用眼而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
【解答】解: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
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图丁。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
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图丙。
综上所述,甲、丁是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图。
故选:Bo
10.(2023•叶县模拟)“洛阳牡丹甲天下”,小明用照相机拍摄了同一朵“二乔”(洛阳著名的牡丹
品种之一)的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小明的照相机与投影仪在使用时利用的成像规律相同
B.小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C.在拍摄乙图时,牡丹花的像较大,可能是虚像
D.照相机焦距一定,拍摄乙图照片时,照相机离“二乔”牡丹较近
【解答】解:A.小明的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投影仪在使用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
规律不同,故A错误;
B.小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而近视镜的镜片为凹透镜,故B错误;
CD.在拍摄乙图时,牡丹花的像较大,照相机焦距一定,拍摄乙图照片时,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
照相机靠近了牡丹,使得成的实像变大,即照相机离“二乔”牡丹较近,故D正确。
故选:D。
11.(2024•福建模拟)如图1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选填
“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选填“正立”
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2(选填“甲”
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图1图2
【解答】解:屏幕关闭时,手机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是凸透镜,此时小华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则他
通过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图乙是近视
眼的光路示意图。
故答案为:虚;倒立;乙。
12.(2023•吉林模拟)如图是某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的情景。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
的是(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
【解答】解: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缩
小的实像;
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
故答案为:缩小;靠近。
13.(2023•单县二模)小明的奶奶得了“老花眼”,但又不方便佩戴眼镜,小明送给奶奶一个放大
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看清楚书上的文字,如图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
大的(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明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
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
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承接到。
ABC
i|iiTi|iiii|iTii|iiii|iiiipiTi|iiii|iiTi|
mlO203040
【解答】解:放大镜是利用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原理工作的,故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
正立、放大的虚像;
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C点处,此时物距u=50cm-43cm=7cm<f,
根据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故应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该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故答案为:虚像;C;左;不能。
14.(2023•江门三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跟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口=
15cm时成(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
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解答】解:由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在20cm处时,像距也是20cm,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
像,此时u=20cm=2f,所以其焦距f=10cm;
当u=15cm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物体远离透镜,那么像就会靠近透镜,且
像逐渐变小。
故答案为:10;放大;变小。
15.(2023•海拉尔区模拟)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
变成了“6”,则此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
胶囊的距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答】解: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是u>2f,2f>v>f,应用
于照相机。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以适当减小物距,即减小积木和胶囊的距离。
故答案为:实;减小。
16.(2024•鞍山模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
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选填"A”或"B”)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3)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20cm处向左移动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他应将
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
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出
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
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
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
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叩ii|iiii|iiii|ini|ii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甲乙
【解答】解:(1)由图可知:u=30cm,v=1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
小的实像;
则u=30cm>2f,2f>15cm>f,由题意“有两个玻璃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可知他
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
央;
(3)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4)由图可知,此时u>v,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里加水,使凸透镜变凸,
由于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所以像将靠近透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
方向移动。或者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再加上一个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使像成在原
来的位置,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故答案为:(1)A;(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左;(4)缩小;靠近;近视。
17.(2023•太原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圆梦小组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
定在光具座50cm处、进行了如下实验。
(1)调节实验器材的高度时、蜡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的情景,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不变,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小阳建议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
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答】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
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点燃蜡烛后再调节实验器材高度;
(2)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的情景,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u=50cm-10cm=40cm>
2f,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为了
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向右移动光屏;
(3)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有很多好处:例如实验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高度不会变化;像不
会晃动;安全环保;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发光二极管更亮,成像更清晰等等。
故答案为:(1)需要;(2)照相机;右;(3)实验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高度不会变化。
18.(2023•平潭县模拟)小宋进入实验室准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恰好看到窗户通过凸
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在光具座的50cm、61cm
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
(1)图甲光屏上窗户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应用这一成像原理
工作。如果实验室只有焦距为“10cm”和“20cm”两种规格的凸透镜,根据他观察到的现象,
可知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光屏保持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不变,调
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可以适当的向(填“左”
或“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培训管理
- 挑战杯比赛流程
- 2025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模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师工作计划总结模版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舞蹈编导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生物医药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硬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表演(音乐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公共管理第三讲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认识星座》教学设计
- 《质量方针与目标》课件
- 幼儿教师一日活动各环节站位
- 服务器设备到货验收单
- 服务器系统故障演练流程
- 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历史类往年试题
- 2023年陕西西安体育学院考研英语练习题100道(附答案解析)
- 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 模具主管个人简历
-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文化维度分析
- 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