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s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九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

一、(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用""""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小语的爸爸创业失败,心情沮丧。小语引用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爸爸。请你说

说小语引用这两句诗的用意。

二、(2024•河北邯郸・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O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感遇(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①,亦自有芳菲。

未浮②盈③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①兰蕙:兰和蕙,都是香草,多用来比喻贤者。②浮:用满杯酒罚人,这里指饮。"浮"有的也写作"泛"。

③盈:满。

3.甲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请结合画线句分析此笔法。

4.乙诗借用“东篱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处境?

5.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三、(2024•海南•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O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品读古诗,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摘抄批注

诗句修辞描绘画面蕴含情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

(1)_____(2)_____(3)_____

太行雪满山。

(4)诗句活用:有同学在毕业册上写下这两句诗作为给好朋友的毕业赠言,你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得这一赠言好吗?请结合全诗谈一谈。

云帆济沧海。

四、(2024•广西南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

希望。

B.诗歌三、四句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

变化。

C.五、六句通过实写"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却遭遇"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仕途的艰难。

D.七、八句运用"姜尚"和"伊尹"受到重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

愿望。

8.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成长格言。请结合诗句的内容,说

说老师的用意。

五、(2023•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写出诗人被放逐、被抛弃的地点、缘由。

B.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出诗人被贬孤身归来,物是人非。

C.颈联将"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将"千帆""万木"比喻新贵们。

D.尾联写酒席上的事情,看似写得平淡,实则表达共勉之意,为点睛之笔。

10.本诗感情真挚,主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六、(2023・湖北黄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应白居易所赠之诗,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B.颔联运用典故,既表现了世态的变迁,又表达出生疏怅惘之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D.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整体基调是悲凉的,是一首优秀的酬赠诗。

12.请说说尾联的意思并简析其作用。

七、(2024•云南昭通•二模)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诗人被贬谪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和不平。

B.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颈联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自伤迟暮、报国无门的感伤之情。

D.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听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4.本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常被引用,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八、(2024・河南・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下面诗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蕴最接近的一项是()

A.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尾联中的"暂"字有什么意味?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九、(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兀声的一项是()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

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

18.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

请说说理由。

十、(2024•河南南阳•三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下面诗句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蕴含的感慨曩厚近的一项()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0.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十一、(2024•河南南阳•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哪两个字用得非常巧妙?

22.词中的问答里传递出作者哪些复杂的心绪?请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

十二、(2024•山东泰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埼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问月开篇,情感高亢激昂,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象丰富,情感浪漫而又别有情趣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二次问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感情热烈奔放,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2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将具体化的人生哲理抽象化,富含哲理之思。

B.全词思想感情丰富,既有政治失意、亲人别离的惆怅,又有热爱生活的超然达观。

C.全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全词语言行云流水,意境浪漫美妙,将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自然呈现出来。

十三、(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月夜忆舍弟【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甫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

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

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

25.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秋夜之景,【乙】

诗则借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26.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十四、(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王湾【乙】月夜忆舍弟杜甫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戍鼓①断人行②,边秋一雁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②断人行: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

2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是唐代五言律诗,偶数句押韵,颔联与颈联皆为对偶句。

B.【甲】【乙】两诗分别写到了"归雁"和"雁声”,由此可知都是写秋季景色。

C.两诗中的"书"都指家书、书信;两诗中的"达"都有"送达、到达”的意思。

D.【甲】诗流露出淡淡的思乡愁绪,【乙】诗除思念亲人,还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28.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你说

说该联妙在何处。

十五、(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9.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0.小组同学找到一则前人对此诗的评述: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你结合本诗的颈联或尾联进行分析。

十六、(2024•云南曲靖•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上句写景兼点时令,下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亮,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C.颈联写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叙写家事中流露出不安。

D.全诗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且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32.这首诗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写了对亲人的思念,除此之外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十七、(2024•江苏镇江•二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贾生【乙】长沙过贾谊宅

唐•李商隐唐•刘长卿

宣室求贤访逐臣,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生才调更无伦。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可怜夜半虚前席,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不问苍生问鬼神。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33.两诗均交代贾谊不幸的遭遇,【甲】诗从""一词可以看出,【乙】诗从""一词可以看出。(用文

中厚河填空)。

34.两诗都借古讽今,【甲】诗表达之情,【乙】诗表达—之情。

35.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意气风发、华采照人

的精神风貌。

B."虚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表

现出他为国家求贤若渴的状态。

C."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暗含了作者景仰羡慕先贤却又寂寞兴叹

的心情。

D."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两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仿佛他在宅前徘徊,暮色

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

十八、(2024•江苏无锡•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适闻袁宏在船中诵《咏史》诗,遂大加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

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36.(1)这两首诗的颔联都有"空"字,请探究在诗中的不同含义及情感,并完成下表。

诗句含义情感

空忆谢将军①______②__________

寒林空见日斜时只有③__________

(2)请再列举一首你学过的怀古诗或词,并探究"怀古诗”的共同点。

十九、(2024•广西柳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写出诗人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

命运急剧变化。

B.颔联直抒胸臆,诗人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虽然年老又遭贬谪,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

同时也抒发诗人心中的愤慨。

C.尾联借用典故,照应诗题,其用意是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抒发诗人忠心为国、无怨无悔的

豪情壮志。

D.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这首诗和《谏迎佛骨表》珠联璧合,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8.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结合,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二十、(2024•福建宁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因"一封朝奏"遭遇"夕贬",一"朝"一"夕"之间,可见"左迁"速度之快。

B.颔联写出诗人希望能为圣明革除弊事,可惜自己风独残年、体弱多病,为此他深感遗憾。

C.颈联"雪拥蓝关"一语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前路艰辛,由此可知。

D.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40.本诗"云横秦岭家何在"与《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都是望家园而不见,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

简要分析。

二十一、(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榔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写出了早晨旅店中行旅之人繁忙与辛苦的情景。

B.颈联"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游子的欣喜之情。

C.尾联与首联相照应,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结构严谨。

D.全诗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作者最真实的感受。

42.本诗有一联与《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有异曲同工之

妙,请找出并赏析。

二十二、(2024•云南昭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榆|•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紧扣"早"字,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B.首联交代启程的时间和感受,"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颈联的"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客行之早。

D.眼前故乡"凫雁满回塘”的景象,曾在游子梦中出现无数次。

44.这首诗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写到了鸡鸣声,其用意有何不同?

二十三、(2024•湖南郴州•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锋,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颈联仍紧扣"早行","叶落"反衬出路寂静,而"明"字则准确写出因为天色已大亮,驿墙边白色的枳花

明丽耀眼。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46.请你说出"客行悲故乡”中,诗人因何而"悲"?

二十四、(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藁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47.""一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二字

指秦汉故都咸阳。

48.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十五、(2024•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莱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49.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50."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二十六、(2024•云南昆明•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别亦难",使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缠绵。

B.颔联中的"丝"与"思"字谐音,表明自己的思念如春蚕吐丝般到死方休。

C.颈联从"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尾联中的"探"字一扫前文之哀愁,展现出一种昂扬的气概,给人以鼓舞。

52.杜牧的《赤壁》和本诗都提到了“东风",请分析作者的用意有何不同。

二十七、(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54.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理解诗中"青鸟”的用意。

知识卡片

蓬山、青鸟一一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青鸟,神话中为西

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后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愿望

的追求。

二十八、(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阅读《无题》完成练习。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