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三四十年头,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不包括(B)A.沉重打击了欧洲资产阶级B.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宏大力气D.证明白无产阶级运动须要科学理论指导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2.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与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同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D)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无产阶级起先尝试建立政权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究解析: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这并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而是个人的探究,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说法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B选项错误;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属于无产阶级,C选项错误;材料表明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究,D选项正确。故此题应选D项。3.在1836年的时候,这场运动就起先打响了,12年之后,这场英国的工人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工人阶层还是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虽然失败了,但是给英国整个政治带来特别大的震撼。这场运动(D)A.反映了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B.推动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理论基础D.体现了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觉醒解析:依据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进入觉醒阶段,提出自己政治上的要求,作为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阶级条件,D正确。4.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这主要因为《共产党宣言》是(D)A.国际性学术著作 B.经典作家才智结晶C.十月革命行动指南 D.国际工人运动纲领解析:A、B两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解除A、B。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解除C。依据材料“《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学问可知D符合题意,故D正确。5.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确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基本原理。这(C)A.干脆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隐私B.明确确定了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作用C.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D.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解析:材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对唯物史观的论述,这对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C项正确;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隐私的是19世纪60年头出版的《资本论》,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A项错误;B项说法和材料无关,解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此时资本主义制度尚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因此D项错误。6.19世纪晚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改变: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其代表经选举起先进入政府和议会,“修正主义”思潮盛行。这是(D)A.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B.国际无产阶级意识进一步觉醒的结果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果D.经济与社会改变的结果解析:本题要求正确分析“修正主义”产生的缘由。首先要了解“修正主义”的本质是打着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所以它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定和正确方向,但却是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工人运动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下,工人政党醉心合法斗争,放弃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原则的表现,所以D项为正确选项。A、B两项错误,C项说法确定,都不是正确答案。7.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当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D)A.欧洲一体化 B.武装暴动C.无产阶级联合 D.生产力高度发展解析:从材料“马克思回答说,应当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当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也就意味着他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故A项解除;材料没有提及武装暴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无产阶级联合,故C项错误。8.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中他们多次强调“《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见,他们强调(D)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可变B.各国工人要以《共产党宣言》指导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唯物史观完全正确D.《共产党宣言》的原理要与详细国情相结合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改变,故A错误;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解除;材料没有涉及唯物史观问题,解除C;依据“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实践而转移,要与详细国情相结合,D正确。9.1871年3月,巴黎城里的工人们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围困、临时政府的卖国,最终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不得不聚集而实行武装起义,这说明巴黎工人(B)A.缺乏斗争的阅历 B.起义打算不充分C.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D.已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解析:依据材料“普鲁士军队的围困、临时政府的卖国”“忍无可忍”等信息可知,巴黎工人的斗争是在民族冲突与阶级冲突尖锐的状况下进行的,打算不充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巴黎工人缺乏斗争阅历;C选项材料未体现,解除;D选项错误,此时巴黎工人刚发动起义,尚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许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其次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志向斗士而骄傲。据此推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其(C)A.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C.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D.改造旧世界的志向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法国人对巴黎公社的正面评价是因为公社的这些志向斗士敢于斗争,在其次帝国遭受外国入侵、新政府妥协倒戈的状况下敢于奋起抗拒,体现了主动的民族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11.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熬煎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困的短工和小全部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情愿把土地给农夫,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该文告(C)A.加速了巴黎人民起义的进程B.推动了公社工农联盟的成立C.表明公社群众基础有待加强D.揭示出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解析:题中文告的对象是“乡下劳动者”和“农夫”,说明巴黎公社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故C项正确。当时巴黎公社已经建立,起义已经成功,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揭示出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故D项错误。12.奥地利检察官这样指控第一国际:“它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隐私地发展成为和各国并存的其次国家权力、其次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急的、令人担忧的竞争对手。”这段史料(D)A.证明白第一国际为建立工人的新型政权而斗争B.充分说明白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C.说明白第一国际主要是以隐私的方式进行活动D.反证了第一国际推动欧洲工人斗争的普遍性和影响解析:奥地利检察官的指控事实上是说第一国际在各国政府的统治之下,把工人阶级团结了起来,给了工人斗争的志气和希望,而这对于各国政府而言是危急的,是要危及其统治的,所以要斩草除根,扫除其影响,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读马克思,感受其宏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挚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供应广袤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备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当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型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挽救出来。——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材料二: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视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欣赏下面的山景那样。——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1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14分)解析:(1)观点:依据材料“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当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康德的观点可概括为人应当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索,理性推断。关系:依据材料“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马克思借助徳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挽救出来”可知二者的关系是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华蜜的崇高志向以及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2)贡献:依据材料“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资本论》的理论贡献是提出剩余价值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定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定成功。准则:依据材料“马克思借助徳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挽救出来”“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可知体现的是为人类工作的思想准则。答案:(1)康德的思想观点:人应当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索,理性推断。关系: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华蜜的崇高志向以及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2)理论贡献:提出剩余价值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定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定成功。思想准则:为人类工作的思想准则。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头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阅历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摘编自《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性及其发展》材料二: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依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由工人代表参与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摘编自万红《巴黎公社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宝》材料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阅历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究。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打算,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锋利的思想武器。——摘编自赵秀玲《论巴黎公社的民主制》(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管理社会经济的措施,并指出其反映的实质。(10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巴黎公社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所在。(8分)解析:(1)依据材料“它通过对革命斗争阅历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可概括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2)依据材料“……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依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由工人代表参与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可概括得出把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由工人制定工厂管理制度、工人选举工厂领导并监督厂内工作等巴黎公社管理社会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实质是巴黎公社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