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时1授课年级高一教材分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经典之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绝笔词。这首词以其真挚浓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词中,李煜通过“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等意象,将往昔的帝王生活与沦为阶下囚后的悲惨境遇相对照,深刻地抒发了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他在历史巨变中的人生感慨与无奈。从文学价值来看,全词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音韵和谐优美,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设问、借景抒情等多种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为学生学习诗词创作技巧提供了范例。从文化传承角度,它承载着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感受传统文化中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虞美人》,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如“了”“堪”“雕栏玉砌”等,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通过品味词的语言,体会其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对词中意象、意境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升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词中对比、设问、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词,分析作者情感的表达。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词中营造的凄美、哀怨的意境美,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文字等形式再现词中的画面和情感,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如改写、仿写诗词片段。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煜的生平经历和《虞美人》的创作背景,体会词中所蕴含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增进对古代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情感表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虞美人》中的重点字词、句式,把握全词内容。赏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其艺术特色,如“春花秋月”等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并背诵全词,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体会李煜的亡国之痛和对往事的追忆。教学难点:领会词中对比、设问、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深入理解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深入解读词的内涵,理解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特殊心境,以及词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新课讲解一、课程导入播放音乐视频: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歌曲视频,利用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营造出古典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这首词的兴趣。提问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动人的歌曲,它的歌词正是来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李煜,这位在词坛上有着极高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相见欢》,对他的词作风格有了初步的感受。那么,在这首《虞美人》中,李煜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体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二、背景介绍详细讲述:“北宋灭了南唐以后,李煜这位亡国之君被封为‘违命侯’,从此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小楼里,失去了自由,过着屈辱的生活。相传,在他生日的这一天,也就是七夕,他命歌伎作乐,演唱了这首新作的《虞美人》。然而,这首词却传到了宋太宗赵匡胤的耳朵里,太宗闻之大怒,随即赐牵机酒,将李煜毒死。这首词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给李煜带来杀身之祸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深入了解这首词。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关于李煜的简介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对他有更全面的认识。”三、新课讲解(一)学习活动一:吟咏诗韵,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虞美人》,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初步体会词人的情感。在同学们朗读过程中,教师巡视,留意学生的朗读情况。诵读指导:教师进行诵读指导,强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凄凉哀愁,朗读节奏要低沉缓慢。例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何时了”要读得缓慢且沉重,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无尽的感慨和对现状的绝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语速可稍加快,读出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以表现愁绪的汹涌。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本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以及本词的词眼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总结明确:上片主要写小楼所见所想,通过对春花秋月、东风等景象的描写,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下片则忆故国,抒愁情,由对故国的怀念直接抒发内心的愁苦。而本词的词眼就是“愁”字,全词围绕这个“愁”字展开,抒发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二)学习活动二:缘景明情问题引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分析讲解:李煜降宋后被囚禁,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对人生已经绝望。此时,“春花秋月”这样的美好事物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讽刺,他厌烦花谢花开、月圆月缺的循环,希望这一切都结束,这是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人生无常、往事之叹的情感。深入探究:“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呢?引导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物质上,是他曾经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生活;精神上,则是欢乐、尊严、自由以及生存的安全感。字词品味:“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又”字所蕴含的情感。“又”表示又一次,点明时间,说明时光的流逝,也意味着李煜又度过了一年屈辱的囚禁生活,加深了他内心的悲凉之感。意象分析: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含义,进行分析讨论。“月”在古诗词中常常有思亲、思友、思乡之愁,同时也能体现宇宙永恒不变,而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感。在这首词中,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看到明月,不禁想起故国,抒发了他痛苦的故国之思。对比思考:“应犹在”的景物很多,他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让学生思考并发言,然后教师总结。“雕栏玉砌”是李煜曾经生活的宫殿中的景物,是他过去富贵生活和皇权的象征,这里留下了他无数美好的回忆,选择它更能体现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拓展延伸:“朱颜改”改的是谁的朱颜,改的仅仅是朱颜吗?组织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引导他们从人物的身份变化、心境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朱颜改”不仅指宫女、妃嫔的容颜老去,也包括李煜自己。改变的不仅仅是容颜,还有人的地位,从国君沦为阶下囚,以及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羞。情感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李煜在词中所表达的愁,包括往事之哀、人生之痛、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三)学习活动三:艺术手法赏析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名句的艺术特色。要求每个小组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推选代表发言。分析讲解:这句词运用了比喻、夸张、设问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同时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有深度有力度地抒发了亡国之恨。拓展对比:展示其他写愁的诗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写愁长;“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写愁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写愁重等,让学生对比分析李煜的愁与其他诗人的愁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李煜的愁更加绵长、汹涌,有着独特的亡国之痛。总结手法:引导学生总结全词的艺术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是实景,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是虚景)、对比(今昔对比,如过去的帝王生活与现在的囚徒生活)、情景交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以乐景衬哀情(以春花秋月的美好之景衬托愁苦之情)等。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对《虞美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因亡国之痛,对生活感到绝望,所以厌烦春花秋月的无尽循环,希望这一切早日结束。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点明时间,表现出李煜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雕栏玉砌”与“朱颜改”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拟人手法,将愁思赋予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对下面这首《虞美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A.这首词以问起笔,以答作结,表达了李煜对人生的绝望和对故国的思念。B.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想象自己在明月下回忆故国的情景。C.全词围绕一个“愁”字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具体,使愁思变得形象可感,富有感染力。(二)填空题李煜,史称________,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他的词后期风格________,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虞美人”是词牌名,又名“________”“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一般是双调,________字,上下片各四句。《虞美人》中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作者人生无常、往事之叹的句子是“,”。(三)简答题请简要分析《虞美人》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李煜的《虞美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五、课堂讲解与答疑(一)选择题讲解答案:D解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是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并非拟人。将愁思比作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愁思的无穷无尽,以水的连绵不绝来形容愁绪的汹涌,所以D选项赏析有误。A选项中,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对生活绝望,春花秋月的美好在他眼中成为讽刺,希望结束这种痛苦,A正确;B选项,“又”字体现时光流逝,加深悲凉,B正确;C选项,“雕栏玉砌”与“朱颜改”对比,突出物是人非,C正确。答案:B解析:“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实写,作者在明月下登楼,忍不住回首故国,并非想象,B选项理解错误。A选项,词开篇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发问,结尾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答,表达绝望与思念,A正确;C选项,全词围绕“愁”字,借景抒情,抒发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C正确;D选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具体,D正确。(二)填空题讲解答案:南唐后主;沉郁苍凉解析: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史称南唐后主。他后期的词因经历了亡国之痛,风格从前期的宫廷逸乐的绮丽、轻靡婉转转变为沉郁苍凉,多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国的怀念。答案:一江春水;五十六解析:“虞美人”词牌有多个别名,其中“一江春水”较为常见。它一般是双调,五十六字,属于小令,上下片各四句。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解析:“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属于乐景,而作者此时处于亡国被囚的痛苦境地,回忆往事充满哀愁,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人生无常、往事之叹。(三)简答题讲解参考答案:在《虞美人》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等是实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故国”“雕栏玉砌”“朱颜”等是虚景,是作者回忆或想象中的事物。虚实结合,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既描写了眼前的凄凉景象,又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讲解思路:先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实景和虚景,然后分析虚实结合如何丰富内容、形成对比,最后阐述其对抒发情感的作用,让学生理解这种手法的妙处。参考答案:李煜的《虞美人》抒发了多种情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表达了往事之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抒发了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在春风明月中回忆故国,痛苦不堪;“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体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人生之痛,曾经的宫殿还在,而自己却已沦为阶下囚,容颜和心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喻愁,将内心的愁绪推向高潮,表达了无尽的愁苦,包含了亡国之恨、人生之悲等复杂情感。讲解思路:带领学生逐句分析,结合背景和词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所蕴含的情感,最后总结全词抒发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把握词作的情感内涵。六、课堂总结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李煜的生平、《虞美人》的写作背景、词的内容、情感以及艺术手法。强调词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如“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以乐景衬哀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精妙比喻等。学习方法总结: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如通过诵读感受韵律美和情感,结合背景理解诗词内涵,分析意象、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等深入赏析诗词。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古诗词时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教学反思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上,多数学生能掌握重点字词、句式,准确朗读并背诵《虞美人》。课堂上通过字词释义、句式分析,学生对“了”“堪”等字词理解到位,能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但在语言表达运用环节,部分学生运用诗词语言进行创作时,仍存在词汇匮乏、表达生硬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