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烟台黄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30题)1、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能够在注重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在某一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明察秋毫;周密;威慑力;搪塞B、明辨是非;周详;使命感;推脱C、抓大放小;透彻;好习惯;塞责D、高瞻远瞩;入微;内聚力;敷衍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要求,由“注重细节”这一点可以确定第一空应选的词为“明察秋毫”,其余各项的第一个词均没有细致、细节的意思,均排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A、松驰

谈笑风声

B、熨贴

金榜提名C、诀择

仗义直言

D、安详

泾渭分明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松弛

谈笑风生

B熨帖

金榜题名C抉择仗义执言

3、下列作品的作者及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国殇》屈原、《观沧海》曹操、《长恨歌》白居易、《过零丁洋》文天祥B、《山海经》神话传说、《长恨歌传》陈鸿、《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C、《师说》韩愈、《文心雕龙》刘勰、《岳阳楼记》范仲淹、《日知录》黄宗羲D、《窦娥冤》关汉卿、《牡丹亭》汤显祖、《长生殿》洪昇、《雷雨》曹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文心雕龙》南朝梁,《师说》唐,顺序颠倒。《日知录》作者顾炎武

4、“亚圣”指孟子,那“至圣”所指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分)A、孔子B、程颐C、朱熹D、董仲舒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谓极圣明;超脱凡俗。专指孔子。

5、下列各组中两句话的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1分)A、这顽皮的小家伙把这新书撕烂了。这新书被这顽皮的小家伙撕烂了。B、要学好书法,非下苦功不可。非得下苦功,才能学好书法。C、这个人很不诚实,你小心上当受骗。这个人很不诚实,你小心不要上当受骗。D、这几个旅客只能住山顶的旅店。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几个旅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平时注意观察,多加练习,注意积累即可。A.都是小家伙撕烂书B.都是学书法下苦功C.都是让你小心不要被骗D.第一句是他们只能住这个店第二句是指床位不够。不一样。

6、下列各句中,带【】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1分)A、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恁:如此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揾:擦C、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被:表被动D、【尔】卜尔知,体无咎言尔:你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被,通“披”,穿着

7、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风阵阵,一望无垠的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________。

(1分)A、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B、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C、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船D、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

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数是以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主。B、在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中,我们既需要进一步研究特效药物,让人们更有底气和安全感,也需要加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C、能否打造良好的产业品牌效应,是一个文化科技产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D、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的恢宏英雄史诗,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句式杂糅。将“大多数”和“以……为主”删去一个;B成分残缺。在“接种疫苗”后加“的速度”;C一面与两面不搭配。删掉“能否”或在“文化科技产业”后面加“能否”;故选D。

9、根据原文选择正确句子:不著一字,________。

(1分)A、不止不行B、言之无文C、尽得风流D、行高于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这是出自于唐朝司空图所著的《诗品二十四则·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10、下列各句适合填入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翩归来,不久,布谷鸟出来了。___________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1分)A、火热的夏季接着来了,植物在这里孕育果实。B、终于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C、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D、炎热的夏季终于来到了,植物开始孕育果实。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语段的内容是写春天到秋天的变化,强调季节的更替。作者在语段中用了一些词语写季节的更替,比如“过后”、“渐渐”、“再过两个月”,“不久”,作者运用这些词语或短语非常客观地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并没有表明情感,而B、D两项中“终于”这个词文中带有期盼之意,语段中并没有期盼的意思,所以无需用“终于”,由此排除B、D。从文意看,语段强调的季节的更替,A项“植物在这里孕育果实”句强调是“植物”,C项“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强调季节,故排除A。故选:C。

11、下列四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义气风发意象融汇贯通蕴含B、范畴融合震惊浮想联翩C、感慨绚丽多姿跌宕起伏肃杀D、莫可名状渲染重重叠叠脉络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义气——意气,融汇贯通——融会贯通

1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1分)A、不了了之因地致宜幅员广阔蜜源植物B、钻牛角尖玉液琼浆女娲补天疏密有致C、鹅黄柳绿晶莹剔透辛辣嘲讽面授机宜D、宋氏祠堂施以极刑酣畅淋漓只言片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致”应为“制”

13、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A、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B、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好的歌手了。C、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项为比喻,将“红屋顶,黄草山”比作“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A项为拟人,将“化石”拟人化;B项为拟人,将“蝈蝈”拟人化;D项为拟人。

14、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老张在唐山大地震之后______了一位失去了子女的老人,______了两个孤儿。一个孤儿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另一个孤儿参加工作以后,刻苦自学,十年以后,也以同等______考入了西南交通大学。

(1分)A、抚养扶养学力B、扶养收养学历C、扶养收养学力D、收养收养学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扶养”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也可以是对长辈的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收养”,收下别人的儿女作为自己的儿女来抚养。AD两项错误,第一空,对老人应用“扶养”。B项错误,第三空,“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习经历或者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文段强调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大学,而不是学习的经历,应用“学力”。

1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小李杜”。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C、《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B诗经是现实主义D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左传》

1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A、屈原,楚国诗人,他是“楚辞”这种诗体的创立者,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B、陶渊明,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一位田园诗人。C、杜甫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D、苏轼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辟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谙习、错愕、真知灼见、循规蹈矩B、玷辱、馈赠、山清水秀、温文尔雅C、淘汰、鞭挞、风尘仆仆、肆无忌惮D、糟塌、抚恤、儒子可教、茹苦含辛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儒”子可教,改为“孺”子可教,糟“塌”改为糟蹋。

18、总结的“成绩和做法”部分的写作,在内容上要强调的是()。(1分)A、形势背景B、事实和数据C、指导思想D、有关政策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

19、下列句中“责”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和()

(1分)A、因责常供B、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C、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D、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因责常供(动词,责令、要求、索取)B每责一头(动词,索取、征收)C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D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20、下列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A、驻扎(zhā)

包扎(zā)

宿(sù)舍

星宿(xiù)B、起哄(hǒng)

别的(de)

轴(zhòu)承倔强(

jiàng)C、钻(zuān)营

症(zhēng)结

眩晕(yùn)佣(yòng)金D、切削(xiāo)

旋(xuán)转

吐(tǔ)蕃舌苔(tāi)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B项,“哄”应读“hòng”,“轴”应读“zhóu”。

易错项:C佣金正确读法yòngjīn

21、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文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的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22、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泽畔D、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例句和C项中的“被”通“披”。A项,蒙受、遭受;B项,表被动;D项,覆盖。

23、下列词语中括号里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1分)A、弄(lòng)堂、楹(yíng)帖、莞(guǎn)尔而笑、咄咄(duō)逼人B、苍穹(qíng)、愀(qiǎo)然、酾(shī)酒临江、前仆(pū)后继C、飘泊(bó)、江渚(zhǔ)、安步当(dàng)车、不绝如缕(liǚ)D、咒(zhòu)语、颓圮(pǐ)、屏(bǐng)息以待、一叶扁(piān)舟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莞wǎn尔而笑B苍穹qióngC不绝如缕bùjuérúlǚ

24、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1分)A、雨声淅沥销脏灭迹饥肠辘辘一切就绪B、不径而走横度长江恪守不逾不记其数C、甘败下风众口铄金举世振惊手头宽余D、一劳永逸煞费苦心姿意妄为一张一弛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销(赃)灭迹

B:不(胫)而走,横(渡)长江,恪守不(渝),不(计)其数

C:举世(震)惊

手头宽(裕)

D:(恣)意妄为

2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D、“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故选C。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敬辞类常包含:(1)“令”字族,如“令尊”“令堂”等;(2)“惠”字族,如“惠顾”“惠存”等;(3)“垂”字族,如“垂爱”“垂问”等;(4)“赐”字族,如“赐教”“赐复”等;(5)“高”字族,如“高见”“高寿”等;(6)“贵”字族,如“贵庚”“贵姓”等。谦辞类常包含:(1)“家”字族,如“家父”“家母”等;(2)“舍”字族,如“舍弟”“舍下”等;(3)“小”字族,如“小儿”“小生”等;(4)“老”字族,如“老朽”“老脸”等;(5)“愚”字族,如“愚兄”“愚见”等;(6)“拙”字族,如“拙作”“拙荆”等;(7)“鄙/敝”字族,如“鄙人/敝人”“敝姓”等。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_,在2008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

(1分)A、计划、基础上、导致B、规划、前提下、引导C、规划、前提下、导致D、计划、基础上、引导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①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一般更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②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③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导致:引起。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有“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故用“导致”。

27、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1分)A、行道迟迟B、雨雪霏霏C、载渴载饥D、杨柳依依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出自《诗经》中的《采薇》。

28、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1分)A、《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B、《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收录在《陶渊明集》里。C、《黄鹤楼》选自《全唐诗》。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崔颢,唐代诗人。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南乡子,词牌名。作者辛弃疾是北宋词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作者辛弃疾是北宋词人”说法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人,和苏轼并称为“苏辛”。因此选项说是北宋词人错误。故选D。

29、下列各句中括号中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其)制稍异于前/吾(其)还也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D、人非生而知(之)者/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项,竟然。B项,代词,它的/表商量;C项,表肯定/表疑问;D项,代词,代事理/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0、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眼睛不但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B、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藏现实生活。C、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