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常见的超敏反映及其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映
Ⅰ型超敏反映即过敏反映。
(一)特点
①主要由IgE介导;②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③通常引起功能紊乱,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④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二)变应原、变应素、细胞
常见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菌丝和孢子,动物的皮屑、牛奶、鸡蛋、虾类,血清和青霉素等。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IgE又被称为变应素。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主要有B细胞、Th2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三)发生机制
Ⅰ型超敏反映的发生进程可大致分为致敏、发敏和效应三个时期。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交联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刺激这些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使机体处于发敏状态。在效应时期,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快速引发支气管滑腻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致使哮喘、皮疹、腹泻、休克等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映。
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包括两类,一类是预先形成储备在颗粒内的介质,主要为组织胺和激肽原酶;一类是细胞活化后新合成的介质,主要有LTs、前列腺素D2(PGD2)、PAF及多种细胞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使内含颗粒脱出,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这些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嗜酸性粒细胞还能释放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LT,对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常见疾病
1.过敏性休克可在接触变应原后数分钟内发生,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过敏性休克等。②过敏性鼻炎。③支气管哮喘。④皮肤过敏反应。⑤消化道过敏反应。
(五)Ⅰ型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1.检出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2.脱敏疗法。
3.减敏疗法。
4.药物治疗①抑制生物介质释放的药物:如色氨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②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③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药:肾上腺素能够解除支气管滑腻肌痉挛,收缩毛细血管、升高血压。
Ⅰ型超敏反映要点口诀为:
E导双快个体异,
组织无损功能滞。
Ⅰ型超敏原再次,
肥碱细胞脱颗粒,
活性介质效应起,
哮喘皮疹休克体。Ⅱ型超敏反映
Ⅱ型过敏反映也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是指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成份或与细胞相结合的半抗原作用,在补体系统、巨噬细胞或NK细胞的参与下造成细胞损伤,其特点是机体细胞的溶解破坏,因此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映。
(一)发生机制
1.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是①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②修饰的自身抗原;③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④靶细胞表面半抗原等。
2.靶细胞损伤机制①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IgG或IgM抗体和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使靶细胞裂解。②IgG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结合抗体的靶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或)ADCC杀伤靶细胞。
(二)常见疾病
1.输血反映ABO血型不符引发的溶血反映。
2.新生儿溶血症Rh-母亲由于输血、流产或临盆时(Rh+胎儿的红细胞假设进入Rh-母亲的血液循环)等缘故同意红细胞表面Rh抗原刺激后,母体产主Rh抗体,该抗体可使再次怀孕的Rh+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在第一次临盆后72小时给妊妇注射大量Rh抗体,及时清除进入母体内的Rh+胎儿的红细胞,可预防这种情形。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即抗体刺激型。
Ⅱ型超敏反映要点口诀为:
G或M(抗体)结抗原,
补、巨、NK齐参战,
表面抗原走经典,
特异结合吞噬完。Ⅲ型超敏反映
Ⅲ型超敏反映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映。要紧特点是通过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的免疫病理损伤。
(一)发生机制
血液中的可溶性抗原与IgG或IgM结合可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基膜上。①可激活补体系统,在局部产生膜攻击复合物(C56789)和过敏毒素(C3a,C5a),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②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同时,释放许多溶酶体酶,可水解血管和局部组织;③免疫复合物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激活凝血机制,导致微血栓形成,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二)常见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①Arthus反应,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②类Arthus反应,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上述症状。
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①血清病:在初次大量注射异种动物(马)抗血清1-2周后,可出现发热、全身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表现。血清病有自限性。大剂量应用青霉素、磺胺类也可引起类似反应;②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③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炎症性损伤。④类风湿关节炎: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能使体内IgG分子发生变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IgG或IgA类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RF)。
Ⅲ型超敏反映要点口诀为:
抗原抗体复合物,
沉积基膜未清除,
补体激,中性聚,
激活凝血血栓居。Ⅳ型超敏反映
Ⅳ型超敏反映是由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作用而引发的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要紧特点的炎性反映。该型超敏反映发生慢,一样在同意相应抗原刺激后24-72小时后发生,故又称迟发型变态反映。此型超敏反映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一)发生机制
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是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的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刺激具有相应TCR的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增生,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这一时期需1-2周时刻。当Th1细胞再一次与相应抗原接触时,可通过合成份泌TNF、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在抗原存在部位形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要紧特点的炎症反映。致敏Tc细胞与具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彼此作用,通过度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等介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致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二)常见疾病
1.接触性皮炎。
2.移植排斥反应。
3.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映要点口诀为:
细胞介导迟发慢,
抗体补体均无关;
菌毒虫化皆抗原,
分化效应T细胞;
Th1介导炎和损,
CTL细胞毒。
总结
1.超敏反映原再次,超敏反映均是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才能致使。原,是指同一抗原,也指超敏反映的缘故是再次。
2.Ⅰ、Ⅱ、Ⅲ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抗体介导,Ⅳ型是由细胞免疫介导,主要是T细胞。
3.Ⅰ型有功能紊乱,无组织损伤;Ⅱ、Ⅲ、Ⅳ型均有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4.Ⅰ型IgE类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起主要作用;
Ⅱ型IgG或IgM类抗体介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零部件检验和替换标准试题及答案
- 光纤通信考试题及答案
-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年终总结管理层
- 部门竞聘稿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治理的影响因素及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检员考试的频出考点及答案
- 统计学分析软件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车辆检测与评估之间的关联试题及答案
- 重要汽车配件维护技巧试题及答案
- 员工法制教育培训
-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20套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地质集团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芭蕾动作损伤预防策略-深度研究
- 学术论文引用统计表-研究成果与引用情况
- 2025年国家工信部信息中心事业单位招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英语时文阅读 6篇有关电影哪吒2和 DeepSeek的英语阅读(含答案)
- DB11-T 695-2017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