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化学思维方法
一型归处
A题型一分析推理法
A题型二分类法
A题型三归纳总结法
A题型四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A题型五守恒法
A题型六模型法
A题型七对比法
7型突石杠
A题型一分析推理法
【真题1】(2023•新疆•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题型特点:(1)由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个别的、特殊的结论,称为推理法。推理法是以科学原理或事实
为依据进行分析和推理,通常利用前面的事实为依据判断后面的推理和结论是否正确。常用连接词“所以、
因此”等衔接,特别要注意结论中的“一定”字眼。推理类思想方法的应用在中考中是高频点,主要在选择题
中考查。(2)由一系列个别的、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的、普遍的结论,称为归纳法;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
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
论。
2.主要考查内容:①金属、酸、碱、盐的性质;②物质分类、反应类型及概念的理解;③构成物质的微粒和
元素;④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⑤溶液酸碱性和指示剂变色;⑥溶液的相关分析等。
3.必备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n是液态的)注
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r叫氢氯酸根或盐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
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但绝不会是化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
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①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②同一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③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溶液,降
温之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④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分解反应
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
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一定生成一种物质.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
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一种物质,只有一种物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203==302)=
(14)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有正负之分,化合价不一定只有正价和负价(单质0价);同种元素在同一化
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
(15)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cl中NH4+是
阳离子但不含金属元素,氯化核是盐,同样不含金属元素);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碱,
碱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6)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合金中不一定全是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碳元素)。
(17)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
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
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锦酸),但所有物质组成
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8)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Ch溶液显碱性,CuSCU溶液显酸性。
(19)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0)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4、CuSCU溶液都显酸性,而CuSO4
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
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Ch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Ch、NaHCCh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
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不一定不燃烧(如铁丝);
(2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自燃一定由缓慢氧化造成;燃烧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物质不一定含氧元素,但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3)二氧化碳一定能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用于所有物质的灭火;
(24)二氧化锦一定是双氧水、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二氧化镒不一定是其它反应的催化剂;
(25)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热量变化,热量变化不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26)酸碱指示剂遇酸碱一定显示不同颜色,酸碱指示剂遇酸碱不一定会变色(如酚猷与酸不变色);
(27)有机物一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02、碳酸、碳酸盐
等)。
变式演:
【变式1-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则考虑物质的用途时只需考虑其性质
C.锌粒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则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也会产生氢气
D.硝酸俊固体溶于水会出现吸热现象,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出现吸热现象
【变式1-2](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模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A产、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均为离子
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为酸
C.也。?和H2O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有C5生成,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A题型二分类法
【真题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
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abCd
A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溶解性还原性
B单质化合物液氮二氧化镒
C化合物有机物氯化钠碳酸
D纯净物混合物冰水混合物蔗糖溶液
1.题型特点: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根据指定的标准将所给物质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者判断类别之间的关
系(包含、并列、交叉)的;二是对已分好的物质总结组成的过滤,找出分类标准。主要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
出现。
2.必备知识梳理:
(1)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如溶液、空气、合金、复合材料等)
「单质
物质,(包括稀有气体)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纯净物,•非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酸
碱
I化合物〔盐(有些可做化肥)
「有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等)
I有机化合物
I有机高分子(如塑料、蛋白质等)
(2)概念之间的关系
的允芝«(并列关系)
常见的混合物:空气、自来水、溶液1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而不是混杳物
变式演I
【变式2-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关于部分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土卜
选项单质氧化物纯净物碱rm.
A铝合金冰水混合物明矶熟石灰BaSO4
B氯气C2H6。硝酸纯碱NH4NO3
C水银Na2O2液氧火碱CU2(OH)9CO3
D臭氧干冰尿素生石灰NaHCO3
【变式2-2](2023・河北・中考真题)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蔡和石蜡都是非晶体B.银和铜都是导体
C,地。3和NaHCOj都是盐口.(NHJSO4和CO(NH2)2都是镂态氮肥
【变式2-3】(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A1(OH)3+3HC1=A1C13+3H2O,
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酸B.碱C.单质D.氧化物
A题型三归纳总结法
匕a霜
【真题3】(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归纳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总结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H2c。3、C2H5OH、CH3coOH都是有机物
D.塑料、纤维、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变式演I
【变式3-1](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
确的一组是()
A.化学家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汤姆森——发现原子核①H?——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②Fe"—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
C.物质与构成粒子D.物质、俗名与类别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①碳酸钠——纯碱——碱
②氯化钠一由Na+和C1构成②甲烷一天然气一有机物
【变式3-2](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显碱性的物质都能治疗胃酸过多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
D.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A题型四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真题4】(2023•青海・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
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D.瓜果飘香一分子在不停运动
变式演;
【变式4-1](2018•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变式4-2](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
误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
A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金属很难被压缩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C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醋是酸的,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A题型五守恒法
【真题5】(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
X+2O2-CO2+2H,O
,则X的化学式是()
A.COB.C2H4C.CH4D.C2H2
1.题型特点:利用物质质量守恒,溶液中溶质守恒,反应前后原子和元素守恒等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
以表格、图示等形式出现。在计算题中也会出现。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利用变化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来
做文章。
2.必备知识梳理: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
I元素种类不变
五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过程,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变式51
【变式5-1](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
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O氧原子
•碳原子
A.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
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D.参加反应的0•0与&的微粒个数比为2:3
【变式5-2](2023•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含产生C02的是()
A.CH4B.^3c,木炭D.CO
【变式5-3](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
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0%
乙丙丁甲乙丙丁甲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高温、高压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冲+3m催化剂2NH3
A题型六模型法
【真题6](2023•吉林・中考真题)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净化水生产自来水
K2s。4
B.含钾物质的转化KN03----►KOH
「合金
啻则合成橡胶
材料
C.合成材料的分类I合成纤维
变式演:
【变式6-1](2023•山东荷泽・中考真题)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
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2
//
①②③④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变式6-2](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和气味,则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D.H2O2分解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加快H2O2的分解,则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A题型七对比法
【真题7】(202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变式
【变式7-1](2023・江西・中考真题)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变式7-2](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
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镂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过关检测
1.(2023•青海・中考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火箭推进剂是N2H4(月井)和压。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N2H4+2H2O24H2O+X,则X的化学式是()
A.NOB.NO2C.N2D.HNOJ
2.(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有毒气体,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
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减少空气污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参与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D.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3.(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4.(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
数据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101602
反应中的质量/g78a2
反应后的质量/gb022C
下列选项正确的7恚()
A.a=llB.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b=3
5.(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生成物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分子体积变大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6.02x1023个——原子的质量很小
7.(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
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
8.(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9.(2023•贵州•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凡。和HQ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硝酸俊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10.(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酸雨的pH<7,pH<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1.(2023・湖北咸宁•中考真题)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
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贝ij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13.(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液氧C.生铁D.石油
14.(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15.(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二氧化锦、四氧化三铁、水B.复合肥:硝酸钾、硝酸镂、碳酸氢钱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D.微量元素:钙、铁、锌
16.(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Oeo«o
•Oso*0
17.(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氢气一化合物B.空气—纯净物
C.碳酸氢钠一盐D.冰水混合物一混合物
18.(2023・辽宁•中考真题)归纳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一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9.(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
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0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0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20.(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钙
21.(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22.(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A.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糖类与油脂属于交叉关系
23.(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表对部分知识的整理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材料B.化学与健康
①硬铝、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②塑料、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安全
①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①图书、精密仪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消除②烧碱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室外灯具购销合同
- 合同终止退款协议
- 大数据运营合作协议
- 合同之自行车棚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项目委托制作协议
- 翻译服务合同翻译服务合同
- 行政协议行政合同
- 三农村环境整治与改善社区参与方案
- 宾馆承包经营合同
- 公司内部股权转让代持协议
-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说课王金莉-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 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一级-模拟真题01含答案
-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课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10章 感恩
- 2024年中考物理科技创新题型(教师版)
- 2024年工业废水处理工(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经营性房屋租赁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
- 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