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与总结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与总结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与总结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与总结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梳理与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最全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⑶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一样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阐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

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

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均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

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似时,温度越高物体

内能越大。

4、内能的变化:

⑴变化内能的两种措施: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

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

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取热量,内能增长;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变化,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变化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变化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长,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

少。

②做功变化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互相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变化物体的内能是笠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取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

积之比。

2、定义式:c=2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达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

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义10: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

高(或减少)1℃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为4.2Xl()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多种物质均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

受热或冷却的状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性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似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

温度减少也少。因此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

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⑶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常常运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一般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8、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o)(或Q吸=cmZ\t)

Q放=cm(to—t)(或Qg^cmZkt)

第十四章内能的运用

一、热机

1、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

种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种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

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托

飞轮的惯性来完毕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此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一样处

汽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点燃式、效率较低

柴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的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

符号“q”表达。

②定义式:q=9(q为热值)(若燃料是气体燃料q=&)

mV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公斤J/m,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3.0X107J/kg,它表达: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义

107JQ

煤气的热值是3.9Xl()7j/m3,它表达:In?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义

105。

④有关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重视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

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假如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阐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

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B、热值反应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步反应出不一样燃料燃烧过程中,

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自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

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热机的效率:

燃料的

(1)□□□□□□□:

□□□□□□□□□□□□□□□□□□□□□□□□□□□□□□□□□

(2)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叫做热机的效率。

(3)11=(3有/(3总><100%。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息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⑷提高热机效率的重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量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多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足运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运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其他形式,或者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

量保持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也许实现,由于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措施使物体带电。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5'电荷量L单位:隹金(C)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6、验电器

<作用:检查物体与否带电。

原理:运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7、原子及其构造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一种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X10"C;

(3)、在一般状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一样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一样,因此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

产牛」只是电子从一种物体转移到了另一种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

电。

9、导体和绝缘体

r定义:轻易导电的物体。

①导体1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定义:不轻易导电的物体。

②绝缘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一定条件

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构成

r定义:可以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①电源j化学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r蓄电池{供电时,诲能-f

分类

Y光电池光能一电能

发电机机械能f电能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②用电器V

I.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性: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也许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轻易引

起.火灾。

5、电路图:用筱号表达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

件的位置安排要合适,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佳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串联并联

把元件逐一顺次连接起来的电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定义

电路中只有二条电流途径,'电路中的电流途径至少有两

特性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

作。作,互不影响。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仝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作用

-iK-

匕岁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达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尚有毫安(mA)、微安(M)安=1000mA

lmA=1OOOM-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错误!

②选择量程:试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达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达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懂得量程,应当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

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过量程(电

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称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对的,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容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达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篁。

公式:1=I1=1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

1=11+I2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电压

1、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

电压的装置。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2、电压用字母U表达。电压的单位

①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伏特(V)

②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③换算关系:1Kv=l000V1V=1OOOmV1mV=1000nV

④记住某些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符号:

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

③根据被测电路的选择合适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懂得被测

电压的大概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

4.试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3伏,每小格表达的电压值是a伏;

②。〜15伏,每小格表达的电压值是0.5伏。

5、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电压表

符号**

连接串联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

0-0.6A0

异旦里f工口e0-3V0-15V

-3A

每大格0.2A1AIV5V

0.02A

每小格0.IV0.5V

0.1A

很小,几乎为零很大

内阻

相称于导线相称于开路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电流都要从正接线柱流

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串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公式:—

2、几节干电池并联构成的电池组总电压等于每节干电池的电压。公式:U=U=U2

3、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公式:U=5+U2.

4、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公式:u=ut=u2

三、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照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通过它的电流的

变化而变化

2.电阻的符号:旦.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o

单位:①国际单位:欧姆(。)。

②常用单位:壬欧(KQ)、兆欧(MQ)o

③换算:IM0OOKQ1KQ=1QQQQ

3.决定电阻大小的原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

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似而攫截面积不一样的导体,横截面积小的电阻大。

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似而这度不一样的导体,长度长的电阻大。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与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原因均无

关。

4.导电能力介于导体、绝缘体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等。

5.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2的状况,这就是超导现象,

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四、变阻器

一、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A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O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一~~1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构造示意图::

⑴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变化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变化电阻的大小。

②.作用:

1:保护电路

2:通过变化电路中的电阻,逐渐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③.铭牌:如一种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达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因。,容许

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o

④.应用收音机调整音量的电位量,就是一种滑动变阻器。

⑤.对的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

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滑片远离下接线柱)。

(2)电阻箱:1.是可以表达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状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的状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数学体现式I=-变形公式有:U=IR,R=U/I

R——

3、阐明:

①合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一样步刻、不一样导体或不一样段电路

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③使用欧姆定律解题时,电压的单位用伏,电阻的单位用欧,电流的单位用安。

④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原因决定。R=y是

电阻的量度式,它表达导体的电阻可由午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

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原因无关。

课外补充:

1、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公式:R=Ri+R?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种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多种电阻串联相称于增大导

线的长度。

2、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公式:

一RRiR2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种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多种电阻并联相称于增

大导线的横截面积。

三、电阻的测量

1、措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

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措施叫伏安法。

2、原理:R=-

I

3、电路图:如图所示

4、试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消切义阻器,导线,开关,电源,小灯泡;

5.环节: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变阻(“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Y

阻值调到最大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I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I=U/Rx

电压表r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一”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变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

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电阻值。

④整顿器材。

5、讨论:

⑴本试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步又保护电路

(限流)。

⑵测量成果偏小是由于: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小于实际通过电

阻中的电流。根据R=y电阻偏小。

四、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欧姆定律:I=-变形公式有:U=IR,R=U/I

R

2、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仅以两个电阻为例)

电压分派或电流分

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

串RiI公式:公式:公式:电压分派公式:

七=旦

联y—U1—4----

3%

电——―I=IU=U1+UR=Ri+Rz

2表述:

路1=1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

表述:表述:电路两端电压与其

表述: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

中各处的中总电压总电阻等于

电流都相等于各部各部分电路

分电路两电阻之和

端电压之

和.

公式:l=I公式:U=公式:电流分流公式:

—Ui—

1+I2U1=U2111

——--------1---------4_旦

IlR1

RR7?2

表述:表述:12&

表述:

id—>~1---1---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

并--U2--并联电路总

中总电流中各支路表述:

电阻的倒数

联等于各支两端的电

等于各支路并联电路中,流过

路中电流压都相等

电电阻倒数之各支路的电流与其

之和

和电阻成反比

《第十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电功

1、电能用也表达,

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千瓦时也叫度,1度=J_千瓦时=1kw-h=3.6X106J

2、测量电能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①作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

②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注意:最终一位有红色标识的数字表达小数点后一位。

③电能表上几种重要参数:

“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当在丝。工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能表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A;

“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O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lkw・h的电能,转盘转过600

转。“

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

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达,通用单位也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

h)。

电功计算公式:W=UIt(W=Pt=I2Rt=U2/Rt)

4.运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

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二、电功率

一:电功率:符号E

1、物理意义:表达消耗电能的快慢。

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壬瓦(kW)。lkW=103W

3、定义: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4、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①P=-

t

该公式合用于所有电路。使用该公式解题时,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⑴、假如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互;

⑵、假如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②P=匹

该公式合用于所有电路。使用该公式解题时,电压U的单位用伏,电流I的单位用

安,

电功率P的单位用瓦。

③P=亶

该公式只合用于纯电阻电路。使用该公式解题时,电流I的单位用安,电阻R的单

位用欧,电功率P的单位用瓦。

该公式只合用于纯电阻电路。使用该公式解题时,电压U的单位用安,电阻R的单

位用欧,电功率P的单位用瓦。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⑵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

功率大小。

①当U实=U额时,I实=1额,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②当U£U额时,I实<I额,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③当U实》U额时,I实>1额,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还也许烧坏用电器。

(同一种电阻或灯炮,接在不一样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二

分之一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l/4o

例"220V100W”是表达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

假如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6、电功率的测量

措施一、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器材:电能表、秒表

②原理:P="

t

③措施:只让待测用电器工作,用秒表记下电能表转过N圈所用的时间t,根据电

能表的参数先算出用电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再根据P="计算出功率

t

措施二、P=UI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措施:伏安法;

原理:P=UI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测量这些物理量的电表有:电压表,电流表,

试验电路图

试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源,小灯泡;

试验环节:(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用合适

的量程,开关处在断开状态.

⑵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连入的阻值最大,从而使它处在使

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

(3)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录下

两表的示数;

(4):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略高于或略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把测量的数

据记录下来,

(5):代入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四、焦耳定律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

应。

2、焦耳定律

①、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计算公式:Q=FRt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合用于所有电路。(式中单位Qf京;If安(A);Rf欧

(Q);tf秒。)o

3、电热的运用和防止

①运用电热的例子:所有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熨斗、电烙铁等

②防止电热的例子: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电视机外壳的散热窗。

4.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所有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熠,可用电功公

式来计算Qo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

⑴、家庭电路的构成部分: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插

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多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

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①端线(火线)和零线:

A、给顾客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

电压。

B、试电笔:

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使用措施:使用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

尖)。假如就管发光,表达接触的是火线;假如就管不发光,表达接触的是零线。

②电能表:

A、用途:测量顾客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B、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一,原因:这样才能测出所有家用电器消耗的

电能。

③总开关(空气开关):

A、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B、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

④保险丝: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⑤插座:

A、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B、种类: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C、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详细接线状况: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步,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

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⑥漏电保护器

假如站在地面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

的“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⑦用电器(电灯)、开关:

A、白炽灯是运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

B、灯泡的种类:螺丝口卡口。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

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C、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假如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

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二)、发生短路。

2、保险丝

①作用: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到达血&于是保险丝

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睇合金制成

③保险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④电路符号:-^3-

⑤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⑥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不小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⑦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⑧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

的保险丝

注意:不能用铁丝、铜丝、铝丝等替代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当不高于36V,

2、两种类型的触电

(1)、触电事故

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原因有关。

(2)、家庭电路触电的两种形式

①单线触电②双线触电

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导致的并与地线或零

线构成通路。

3、触电的急救

假如发生了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步尽快告知

医务人员急救。

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到达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5、注意防震

(1)、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有雷电现象

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他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2)、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发明了避制,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

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二十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磁场

1.磁性:物体吸引铁、银、钻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均有两个磁极,一种是北极(N极);另一种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方式有:与磁体接触;与磁体摩擦;通电。

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留,叫永磁体(如钢);

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软磁体(如软铁)。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互相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

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措施。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

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

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达,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似。

10:地磁场:

①定义:地球也是一种磁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

②磁针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③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叠,中间有一种夹角,叫

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二、电生磁

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3、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

的磁效应。

3、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状况下会产生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称于条形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称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

极。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4、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

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区极)。

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3、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有关。

4、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变化

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整;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变化。

5、电磁继电器

(1)、继电器是运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

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运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构成;

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

(3)、扬声器: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它重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四、电动机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可以转动的部分叫转子;

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工作的。

4、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5、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变化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6、电动机在电路图中用\o\ac(O,M)表达。

五、磁生电

1、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运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

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一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必须做切割磁感线运

动。

3、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原因:

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4、发电机

①原理:发电机是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②构造: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

③能量转化: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④交流电:周期性变化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⑤频率:在交变电流中,电流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茎,我国电网以交变

电流供电,频率是园Hz。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一一电话

一、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朴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构成。

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省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互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互

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现代的程控电话是运用程控电话互换机,它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

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

4、模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丢失信息,并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

厉害。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会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

⑴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真空都能传播。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j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丁/5,

3、波峰、波谷

4、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4和频率f的乘积:c=入f

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

频率的常用单位尚有千赫(kHz)和兆赫(MHz)o

2、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

线电波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毕;

发射部分重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构成。

接受部分重要由接受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构成。

2、电视信号的传播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似,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受

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受装置,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朴,敏捷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

号。

无绳电话是家庭电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

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x105MHz之间的

电磁波。微波大体直线传播,因此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种微波中继站。

2、运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工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

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I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

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运用激光在光纤中传播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

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播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构成了网络通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

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o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

1:能源:但凡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A: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重要包括柴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太

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

力、蒸汽、焦炭、煤气等。

B: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C:生物能源: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化亘能遮:在地下的动植物通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如煤,天然气等。

2、三次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钻木取火。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

第三次能源革命:可控核能运用。

二、核能

1、核能

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能。

2、裂变

用中子轰击较大原.子核,使其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

现像叫做裂变。应用:原子弹、核电站。

3、链式反应

原子核发生裂变时,裂变自行持续下去的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4、聚变

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释放出更大的核能叫做聚变,也

称为热核反应。应用:氢弹、太阳。

5、核能的优缺陷

长处:清洁、无污染、产生能量巨大。

缺陷:有也许带来放射性污染。

三、太阳能

1、太阳的构造

太阳的构造重要包括:太阳关键、辐射层、对流层和太阳大气。

2、太阳能的优缺陷

长处:①太阳能十分巨大;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期;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以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送;④太阳能安全、无污

染。

缺陷:太阳能的辐射功率分散、不稳定;目前转换效率还较低。

2、运用方式:光热转换-------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

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能量的运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并不

是什么能量

都可运用。

2、能源消耗时对环境的影响

①空气污染;②产生废物;③有害物质;④水土流失及沙漠化。

3、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

①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②必须足够廉价,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③

有关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

影响环境。最新最全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⑶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一样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阐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

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均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似时,温度越高物体

内能越大。

4、内能的变化:

(1)变化内能的两种措施:做功和热传递。

⑵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

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

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取热量,内能增长;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变化,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变化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变化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长,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

少。

②做功变化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互相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变化物体的内能是笠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取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

积之比。

2、定义式:。二旦

mNt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达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

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义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

(或减少)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为4.2Xl()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多种物质均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

受热或冷却的状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性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似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

温度减少也少。因此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

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常常运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一般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8、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屋)(或Q吸=c)

Q放=cm(to-t)(或Q,a=cmAt)

第十四章内能的运用

一、热机

1、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

种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种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

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托下

轮的惯性来完毕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